分卷阅读626

    事公办,他只是语气差了点,该袒露的信息不会含糊“这是当宰相才能知道的事,现在你一起来。”

    魏徵揉着眉头道“三郎君呢唉,对了,他生病了。”

    房乔道“他没生病时也不帮忙。”

    魏徵不理解“为什么你不弹劾他”

    房乔道“弹劾了他,他难道就能来干活了既然知道没有意义,为什么要把精力浪费在这上面像你一样沽名钓誉吗我和你不一样,只想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有用的事上。”

    于是魏徵宰相当值的第一天,房乔和魏徵就对骂起来。

    杜如晦长吁短叹,时不时用眼神向上首处的皇帝求助。

    李世民假装没看见。

    房玄龄和魏玄成吵起来,魏玄成就不会找自己的茬了。阿玄说得对,他应该坐山观虎斗。

    打得好再来一下

    杜如晦“”

    他想起了小时候看着别人打架会拍手鼓掌,模样超级可爱的孩童陛下。

    但是陛下,你已经长大了,已经是皇帝了,能不能成长一点

    没办法,杜如晦只能自己劝架。

    劝着劝着,他火气也上来了,把两人劈头劈脸一顿骂。

    杜如晦也加入战局。

    李世民从御案下的小抽屉里摸出一碟切得很细小的肉干,一边悄悄窸窸窣窣地吃零食,一边继续看宰辅骂架。

    不过魏徵、房乔和杜如晦三人虽一直在吵架,但吵架也不会减轻他们工作的效率。

    大概厉害的人都能一心几用,他们能在自己骂人的话中无缝加入工作交流意见,虽然吵得李世民耳朵疼,但每日该做的事都不会拖沓。

    李世民每次召集三人宰辅开小会,都会在耳朵里塞点丝团,减弱噪音刺激。

    上朝时,他也会在群臣吵架时把丝团塞入耳朵,等群臣吵累了再训斥他们不合礼仪。

    后世的科举经验不能直接挪用,现在大唐的升官途径仍旧以荫官为主,没有太多官职给科举的官吏。

    而且他们也很担心,考试厉害的人不一定做官厉害。

    把“翰林院”改成科举士子学习为官知识、经验的地方确实有很大的可行性,但这样又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所以他们没打算在一开始就招许多科举士子。

    这几年他们先积攒科举取士的经验。等隋朝旧贵老逝,凭借勋贵荫庇当官的人已经是无根浮萍,不能再依靠旧贵的影响力阻碍朝堂的政令。其余臣子不是跟着陛下打天下的人,就是科举入仕的人。他们的经验也已经积累足够,才是大刀阔斧改革的时候。

    不过科举取士的框架一开始就要搭建好,如今大唐地方上只是郡县两级,人口也不多,所以可以把童生考试取消,直接“郡试”接“京试”,“京试”后再进行殿试。

    他们现在急需人才,就不隔年考试,明年先集中考一次。

    为了迅速推广新的科举制度,三位宰辅都离开了京城,分别去重要的郡县直接安排工作。

    历史中的唐太宗时期,遇到灾荒或者民乱时,唐太宗也是直接把宰辅和尚书们派去当钦差。这个时空,李世民和他的臣子们也有这个习惯。

    三位宰辅都离开了京城,李世民就一个人多做几份工作,也能撑得住。

    不过李玄霸病好了,李世民可不会自己忙碌,让弟弟悠闲。

    李玄霸刚下病榻就住进了宫中,模仿他哥的字迹帮忙批文书。

    李智云和李昭一样,也领了京城的防卫,本来就有事干。但当他休沐的时候,就被兄长们叫进宫加班,还没有加班费,甚是可怜。

    最后李世民连已经怀上了的三姊都不放过。

    李昭这次怀孕很顺利,说想怀孕就怀上了。胎位很稳,没有任何不适。

    太医本来稳妥起见,想让李昭仍旧卧床休息,却被宇文珠否决。

    宇文珠行医后多是女子找她问疾,特别是妇产科疾病,她见过太多,接生婆的工作都做了很多次。

    “女子怀孕时更应该每日运动,这样孕妇和孩子的身体都好。”宇文珠道,“如果每日散步会流产,那躺着也保不住胎。”

    李昭当然更相信宇文珠的医术。既然身体没有不良反应,她仍旧每日慢悠悠地骑着马上班,看呆一群知情人。

    李世民询问过几次三姊的身体后,就让三姊也来帮忙了。

    “舞刀弄枪还是太危险,文书工作更适合阿姊”李世民觉得自己非常有道理,十分理直气壮,“何况三姊要去东女国当女王,应该早日习惯政务。”

    李昭很想说,东女国就一个郡大小,她坐镇陇右时治理的地盘都比东女国大多了。

    不过弟弟忙得两个眼圈黑得像自家郎君带回来的白熊,李昭心疼弟弟,便假装信了李世民的胡言乱语,帮弟弟减轻负担。

    宰辅坐着马车到处奔波忙碌,最远甚至跨越了长江,把科举取士的告示亲自贴在了长江以南的城墙上。

    魏徵还继续南下,想要把告示贴到岭南去。

    “薛公在岭南教导百姓已经年余,我相信岭南一定也有可以入仕的士子。”魏徵道,“自秦始皇起,岭南就已经服从中原教化,现在科举取士,怎么能把岭南排除在外只要有才之人,无论地域出身,皆可为官。即使是山中的蛮夷,学了我朝圣学,能考过科举,那也是能做官的饱学之士。”

    听闻宰辅渡过长江,冯盎亲自前往长江北岸迎接。

    当得知宰辅是要在岭南科举取士时,冯盎惊讶不已。

    他当然知道岭南在秦始皇时就已经归附中原,但那也只是归附而已。

    岭南人还能进入京城为官而且这还不是特招,会成为定例

    冯盎道“岭南路远,士子们如何能赶上应试”

    魏徵道“只要他们想应试,无论隔着多远的距离,他们都会来长安赴试。”

    冯盎不再言语。

    魏徵一直在观察冯盎。

    虽然冯家自称忠于中原王朝,也确实每次都在中原王朝改朝换代后立刻投诚,但魏徵仍旧不相信冯盎的忠心有多纯粹。

    偏安一隅当土皇帝多舒服

    如果朝廷在岭南科举取士,那么岭南的人才就会向中原流失。

    这些人在朝中掌握了资源,又会反哺家乡,削弱冯家对岭南的控制力。

    既然岭南在秦朝就已经归服中原王朝,千百年过去,岭南也该与中原再贴近一点了。

    冯盎心里确实有点不舒服。

    有能力的人都会有野心,岭南一直被冯家当做后花园、自留地,中原王朝过度插手,他自然不喜。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一天夜里,他回到了小时候,趴在祖母膝盖上,仰着头对祖母说起自己的困惑。

    祖母揉了揉自己的脑袋。

    “我们所做的一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