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

    大宋庆历十三年年底,辽金之间在北方展开了决战。

    这一战大宋除了布置在幽燕路的北方军区以外,并没有多少人关注。

    除了汴梁一些报纸稍微提了一句辽国国内的局势变化,就已经是无人问津,无人在意。

    倒不是说这样灭国大事已经让大宋百姓提不起兴趣。

    而是现在大宋民间正处于文化和娱乐正在蓬勃发展,各类戏曲、、说书等表演形式迅速火爆。

    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在出现,吸引了大部分汴梁百姓的目光。

    就像后世任你国外打得昏天黑地,国内的百姓过着太平日子,最多也就是看一眼,谁会把心思全放在国外上?

    何况这也是个趋势。

    物质不丰富的社会在文化产业方面往往就比较落后。

    不是说诗词歌赋,而是指民间文化。

    百姓生活吃了上顿没下顿,每天想的都是怎么填饱肚子,自然不会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因而从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民间娱乐都没那么发达。

    各类表演形式在以前最多就是有个雏形,或者即便是出现了,也只是为达官权贵服务,很难下至民间给百姓提供。

    这种情况直到到了宋代出现了改观。

    宋代第一次农业革命,粮食爆发性增产,生产力提高,百姓生活稍微富裕一些,能够在填饱肚子之外,也能享受一下精神食粮。

    于是文化艺术迅猛发展。

    各瓦舍和酒楼衍生出了大量民间娱乐形式。

    戏剧、、说书、杂耍等艺术形式百花争放,百家争鸣。

    这情形颇有点高中历史书里说的“双百”方针的提出,让各类艺术形式能蓬勃发展。

    不过后世那是政府提出的方针,并且加以推动。而现在主要是民间自行建设,朝廷乐得其见,亦是大力赞扬。

    在这样的情况下,本身物质加上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因为不仅仅有许多文艺从业人员在不断探索新的艺术形式,还有很多有科研和经商头脑的人,也在想办法研制更好的艺术表现手法。

    或许未来照相机、摄像机、电视机都可能出现,只要人们有这方面的精神需求,那么一定就有人会想办法满足。

    这是大势所趋,也是赵骏最希望看到的事情。毕竟需求,才是科技光速发展的唯一途径。

    正如赵骏的导师文教授曾经说过,战争催动了科技。但也是统治者由于战争的需要,才大力催动了科技发展不是吗?

    十二月腊八节过后,赵骏的船队徐徐抵达了汴梁城外的广济河码头。

    码头上早就有车队在等着他。

    从今年八月份开始,赵骏就已经不在汴梁,而是先去了武安钢铁厂。

    因为蔡质那边说对于汽车研发已经有了不少成果展示,他亲自去看了之后,发现对方已经造出了一个汽车的原型机。

    而且不是卡尔·本茨发明的类似于三轮车的三轮汽车,而是根据赵骏的指示,造出来的有棚顶的汽车。

    除了外形简陋了一些,整体框架都已经搭好,包括冷却系统、供油系统、点火装置等等。

    赵骏不得不赞叹他们的执行力。

    虽然已经完成了汽车工业最难的发动机,但其它系统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然而蔡质他们却在短短的九个月时间,居然还真让他们打磨出来了一辆较为完善的汽车出来,也是一件奇事。

    当然。

    打磨出来一辆与量产还是有很大区别。

    后世奔驰的创始人卡尔·本茨在发明出了三轮汽车之后,便迅速创建奔驰公司。

    但直到十多年后,才发明出了商业汽车,挽救了差点倒闭的奔驰公司。

    所以即便是已经搞出原型机,想量产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不过应该也不会太久。

    因为后世的卡尔·本茨毕竟是孤军作战,一个人完成了整个汽车的发明。

    而蔡质作为武安钢铁集团的理会长,有一个庞大的钢铁集团作为后盾,同时还有来自于朝廷的支援,以及赵骏的点拨。

    所以在拥有了技术条件以及材料条件之后,就能很快地完成了本茨用了几十年时间才能做成的事情。

    这就是举国之力的好处,如后世日本举国之力,短短数十年就能完成整个工业积累。

    在视察了武安钢铁厂,又点拨了蔡质几句之后,赵骏又马不停蹄地离开了武安,前往山东登州。

    他要去那里视察新建好的威海造船厂。

    这是大宋第三家国营大型造船厂,在工业化之前,大宋造船业发达,于泉州、虔州、潭州等地设有造船厂二十六处。

    不过这些地方只有泉州主要用于造海船,其余造船厂大多是造漕船和国内江船,海船行业为泉州垄断。

    工业化之后,大宋先在浙江建造船厂,用于造大型海船,以方便同日本和高丽通商。

    紧接着蒸汽机技术应用在了船只上,于是在浙江造船厂诞生了第一艘铁甲舰,当时的江浙路副转运使柳永成为了见证人。

    庆历九年,大宋统筹了整个泉州的国营造船业,成立第二家大型造船厂,为福建路直营,与两浙路的造船厂形成竞争关系,以此加大技术升级和投入。

    到了前年,也就是庆历十一年,山东威海的造船厂项目也落地,经过两年的修建,一个规模比浙江造船厂和泉州造船厂还大的新船厂出炉。

    不过区别于前两家,浙江造船厂与泉州造船厂大宋采取国营的形式,让他们主要从事民营海船,包括运输船和载客船等等。

    而威海造船厂则是政制院直属,于今年正式成立的大宋海军的隶属船厂,主要的用途就是造军舰。

    现在大宋的铁甲舰才七艘,每支海军才一艘,除了一艘铁甲舰以外,其余的船只都是木头军舰,虽然在东南亚这一块够用,但毕竟太弱了些。

    要想前往远海,以蒸汽动力的铁甲舰少不了。

    哪怕武安钢铁厂已经研制出了发动机,石油未来取代蒸汽机成为各舰船的主要动力源是趋势,现在继续造蒸汽机军舰属于落后行为。

    然而赵骏很清楚,东方是一个非常缺少石油的国家,发动机这么早研制出来未必是好事。

    所以他必须未雨绸缪,先让蒸汽机动力军舰下饺子,拥有一批强大的海军,才能够开启石油时代,让大宋有足够的武力保证石油的攫取。

    否则的话,空有技术没有资源,只是空中楼阁而已。

    “知院,到了。”

    船舱内,李孝基的话传到了赵骏休息的房间里。

    他从山东回来,坐的是漕运广济河运河。

    这次随行,由军器监知监李孝基和审官院知院王安石跟着。

    他们是在庆历九年赵骏第二次巡视天下之后回来升的职,先由从五品知州升至正五品京畿路通判。

    接着调为从四品京畿路副转运使,然后王安石去了审官院,李孝基则去了军器监。

    目前添为正四品。

    但这也是他们目前能达到的极限,要想升至二级机构的部门主官还得五年,再去一级机构主官又得五年。

    反倒是苏涣从上次巡游天下到现在已经在制敕司干了四年,还有陈希亮和赵抃也各自在三级机构即将满五年任期,要继续往上调升。

    至于杨察和杨告,由于他们之前就是一级机构侍郎,一个升任谏议大夫,一个升任警察部尚书。

    基本上就是明年的事情。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到庆历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056年10月,第四届政制院的时候,就是杨察和杨告上来。

    再下一届,也就是1061年,就是苏涣、陈希亮和赵抃三人晋升宰相。

    直到1066年,才轮到王安石和李孝基。

    不过也正常。

    毕竟二人一个才33岁,另外一个35岁,属于年轻一辈。

    杨察杨告等人则在宦海沉浮多年,大家不是一个时代,情况自然也不一样。

    13年过后,他们俩一个46岁,一个48岁,刚好是年富力强,如现在的富弼他们一样的年纪。

    因而眼下主要还是以培养镀金为主。

    否则不镀金的话,他们哪里能直接从三级机构主官调到二级机构主官?

    正常升迁,需要由三级机构主官升到从三品的二级机构主官副职,任期五年,这样他们得二十年才能升到一级机构尚书,遥遥无期。

    赵骏出巡多带带他们,有了这份资历,也能帮他们跳过这一段任期,从而更快地升上去。

    并且最重要的是带着他们还能多做教导,培养接班人。

    听到李孝基的话,正在船舱内休息的赵骏缓缓从船上爬起来,昨天晚上睡了一觉,早上就到汴梁,运河还算通畅。

    “嗯,知道了。”

    赵骏回了一句。

    从窗户看了眼外面天色,已经大亮。

    而且船并不是在航行,而是已经停了许久,可能早就已经进了码头。

    估计他们早就到了,只是怕打扰自己休息,这才一直等着,等到一直没什么反应,才试探性问一句。

    其实往常赵骏这个时候早就醒了。

    可最近因为旅途奔波太久,而且一直都在坐船,即便他是南方人,不晕船也擅长水性,却也还是感觉不舒服。

    这几天头晕乎乎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昨天晚上到半夜才睡,以至于今天迟迟没有醒来。

    ‘老了,不服不行。’

    赵骏苦笑着摇摇头,现在已经是他来大宋的第十七个年头。

    再过几个月就是第十八个年头,过完年后就41岁了,还整天操持国家大事,精力确实不如年轻壮小伙。

    穿好衣服从船舱里出来,卫队都已经在等着。

    甚至不仅仅是他的宰相卫队,外面码头上也已经清出一小片空地,有皇宫禁卫在迎接他。

    赵骏下了船,苏涣迎了上来,作为制敕司,本职工作其实就是赵骏的秘书,只是这次出京需要他留在制敕司,所以才调了两个临时秘书过来。

    现在赵骏回来了,他当然得迎接。

    “知院。”

    “嗯。”

    赵骏点点头,招呼他一同上了马车。

    虽说现在是自行车流行的年代,可作为总理级别的人,总不能骑个自行车招摇过市吧。

    汽车又还没有生产,因此就只能依旧乘坐马车。

    他的马车非常宽敞,容纳十几个人都绰绰有余,赵骏坐到了马车主位上,闭目养神。

    苏涣先上来,接着就是李孝基跟王安石,都坐在一边。

    “这段时间有什么事吗?”

    “完颜乌古乃上个月兵出长春,攻破宁州,辽金怕是要决战了。”

    “嗯。”

    赵骏闭上眼睛不置可否。

    对于辽国和金国他没什么想担忧的。

    大宋在幽州布置的兵马不多,只有不到三万人马。

    因为赵骏虽然改革了军队,提高了军人地位,却并不意味着要改变以前的强干弱枝政策。

    也就是赵匡胤时期就制定下来的把主要兵马放在汴梁便于管控的方式。

    毕竟即便是后世,军人政变上台的事情比比皆是,最出名的就是高木正雄,因而还是需要严格管控还是很有必要。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到三万人灭不了辽国和金国,甚至不需要三万人,出动一万人就够了。

    不谈机关枪,单就步枪和榴弹炮、迫击炮,要是灭不了辽国和金国,那布置在幽州的那几个军的主将就该军法处置。

    “还有上个月成都到长安的铁路已经首通运营,晏相亲自写了一封祝联送了过去,表达对铁路开通的祝福。”

    “嗯。”

    “铁道部那边还说,预计明年初,应该是二月左右,京广铁路就能全线开通。”

    “另外就是今年下半年财政部先把统计的”

    “等会,铁路就这些吗?”

    “就这些啊。”

    “汴梁到长安的铁路也修了很久,还没有动静?”

    “额”

    说到这个,苏涣苦笑道:“知院忘了,长安到洛阳,几朝古都,那修起来,随处一挖,说不好就是汉唐某王公贵族的坟墓呢,文物局到处得叫停,路线也改了好几次了。”

    “没想到修个铁路也这么多墓.”

    赵骏摇摇头。

    修铁路只是把沿线的地面修平整一点,根本不需要往下挖,只有挖地铁才要往地里。

    但没想到长安和洛阳的文物多的太离谱了,即便只是在地上稍微修整修整,也是整出了不少东西,连传国玉玺都这么搞出来的,那确实令人意想不到。

    不过这也正常。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汉唐千年,常有乱世出现,以至于盗墓贼遍地。

    对于那些古玩瓷器他们其实不感兴趣。

    只有名贵黄金珠宝才有人要。

    结果就是长安洛阳很多坟墓被盗,乱七八糟的瓷器扔得到处都是,新成立的文物局研究起来,自然要花费许多。

    “财政部上交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gdp已经达到了19亿贯,今年突破35亿贯应该没什么问题,这样按往年财政收入占gdp的15%左右,今年可能的税收可能达到5亿贯。”

    “工部那边希望拨一个款项,他们准备在汴河上游修一座水电站,这个劄子范相他们已经批了,目前就.”

    苏涣还在念着朝廷的大事。

    赵骏则躺在靠椅上,一只手撑着下巴,另外一只手撩开了窗帘。

    他看到。

    两侧街道人来人往。

    有自行车叮铃铃地过去。

    有电线竿子架着电线在人们的头顶。

    有二层酒楼上传出唱戏的声音。

    有街边的茶摊一位说书人兴高采烈地讲着一只猴子大闹天宫的故事。

    这个时期虽然没有《西游记》,但猴子的故事原型早在宋代就已经成型,一直到明朝才被汇聚了大量民间孙悟空的形象,汇总成了《西游记》。

    因此此时的大闹天空虽是另外一个版本,却也算是后来《西游记》的蓝本之一,令在场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赵骏耳朵里听着苏涣的汇报,眼睛里看的却是黎民百姓。

    大宋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