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君王已疾步走来,一把虚虚扶起他的双臂,毫不掩饰话语间浓浓的关心,
“爱卿乃大秦股肱栋梁,何出告老乞骸言爱卿身子若有不适,朕派阳庆淳于意亲去诊治便是,切莫再提告老之言”
“多谢陛下”,韩非温和笑着看向君王,摇头道,“托陛下五禽戏之福,臣之身体并无甚不适,但臣不敢欺瞒陛下”
“这一年多来,臣自觉头脑已日渐浑浊壅塞,亦再无当年之蓬勃锐气陛下,臣这把利刃已钝,不敢再忝居丞相高位,还请陛下为大秦国事计,另任英才”
此言一出,大臣们登时面面相觑,总觉得韩非话中有话,意有所指。
已满六十的李斯不由眸光一闪,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韩非。
七十而告老
当日大秦极速扩张疆域之时,因任派官吏紧缺,朝廷只得命吏室放宽年轻限制,凡能通过考核、熟记秦律之人,皆能委派前往各地为官做吏。
如此一来,弊病便在如今显现出来据前些日子统计,国中已有三成官员年逾七十,亦有一成官员年逾八十。
岁月带来的极速衰败,不但令他们身体状况百出,时常要告假治病,更让他们的大脑失去了往日活力。
陛下近日批阅各地奏章,屡有不满之意,正因诸地年迈官员,或是频频告病假,导致郡县事务处理不及;或是上报的地方治理方针僵硬死板,全然无法落地施行
莫说如陛下这般深得岁月厚待之人,便是如王翦老将军那般,六十多还能率军南征北战者,古往今来何其寥寥
西周时期,虽有“大夫七十而致仕”的规定,但随着春秋乱世的兴起,诸侯们为最大程度拉拢天下英才,便悄然取消了此规定。1
五百年下来,列国官场皆采用官员主动告老之法,若长寿官员年逾九十而占着位置不肯挪动,朝廷亦无可奈何,君王总不能主动担上驱逐老臣之名。
这正是陛下烦恼所在年老力衰者,无论精力还是智力,大多已大幅下降;而科举选拔出的一批批正值年轻力壮的英才,却苦于朝中坑已占满,迟迟无法往上升迁。
他暗暗喟叹一声,韩非,竟愿舍弃自身之利,为大秦朝堂争来一个新旧更迭之机。
师弟啊,为兄终究不如你
嬴政亦也听懂韩非言下之意,可韩非于他,意义何其重大,他岂能行鸟尽弓藏之举
君王不由紧紧握住对方干枯的双手,沉声道,“爱卿为大秦殚精竭虑二十余载,立下数不清之功绩,朕如何能”
“陛下”,韩非仍是笑着朗声道,“臣既食朝廷俸禄,自当为朝廷分忧,只是如今年逾七十,已有心无力罢了臣少时奋发苦读多年,又囿于内宅悲愤忧民多年,能得明主赏识,能为秦国朝堂效力二十余年,臣已不尽感激”
“世人常言,岁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七十之年古来稀,八十之年寥寥无几,臣纵便能活到八十,如今亦只剩十年光景先前陛下封禅之时,臣留守咸阳未能同往,心中颇有遗憾,还请陛下允臣辞官游历,前往琅琊看看东海,前往漠北见识一番草原风光”1
韩非这回,确实抱着再为君王当一回利刃的心思,揭开了这个大臣们心知肚明、却无人主动提及的话题。
陛下虽烦恼却不能提,是因陛下乃是仁君。仁君,自不可以强硬勒令官员告老一事,而伤了群臣之心。
他这一路亲手与陛下共建大秦,又岂能看着大秦正值高歌猛进之时,因官吏制度之弊,为来日埋下祸端
是以,他愿以身作则,主动让出自己这万人之上的右丞相之位,顺势为大秦开出一条“官员七十而告老致仕”之法。
故而,韩非这话步步为营,堪称说得极巧妙。
他先陈述年老而智力大不如前之事实,是为让百官知晓纵便如他这般的当世法家大才,亦不得不屈服于岁月之困,何况常人乎
此乃“说之以理”。
接下来,他又以七十之龄古来稀少为由,暗劝大臣们莫将一生困于朝堂,也该珍惜剩下的微茫时光,让自己好生歇息一番了。
此乃动之以情。
果然,随着韩非这话落下,殿中许多已七十多的大臣,不由顺着这话头,想到了自己勤读诗书的幼年少年,想到了自己为功名忙碌的青年壮年乃至老年,不由唏嘘不已
能为儿孙打算到这般地步,他们已无愧于心,可他们能走到今日,回想想想竟从未为自己活过。
千百年来,能活到七十之人,哪一个不是在与时间抢跑
韩非能抛下右丞相之位,潇洒为自己活一趟,他们何尝不能
毕竟,他们恐怕真没几年活头了老一辈早些把位置腾出来,自家儿孙也未尝不能早些爬上来
终归,虽然让上一代吃了些亏,却能让下一代早些享福。
更重要的是,无论他们愿与不愿,韩非今日只要以“七十而头脑不灵”之借口成功告老,便意味着大秦朝堂“七十而致仕”的规则,将会很快定下
毕竟,这并非陛下之意,而是右丞相韩非主动要以身为饵啊
以韩非行事之犀利,又岂会无的放矢提及此事
在官员们心思各异的复杂目光下,嬴政认真看着韩非的眼睛,韩非亦如二十年前那般,淡然与他直视,眼中没有遗憾,只有坚定。
良久,嬴政开口道,“爱卿又岂知不能长命百岁乎”
韩非展颜摇首笑道,“陛下,臣听闻长命百岁者,自上古而至当今数千年间,不过千万人中取一二者也臣不敢与天争寿,还请陛下念及臣些许浅薄功劳,允臣放纵一回”
嬴政放开他的手,转身回到殿上扫视一圈群臣,举起韩非递上的辞呈,扬声道,
“爱卿为大秦事无巨细操劳多年,朕岂能拂了爱卿之心愿朕允了。”
韩非立刻取出另一份奏章,呈给蒙毅后,俯身拜道,“多谢陛下体恤不过,在其位谋其政,臣今日既仍是大秦右相,自当为国分忧”
“如今大秦老迈官员众多,多处郡县办事低效,臣以为如今天下已定,国中人才济济,如老臣这般心力不济之人,自当早些告老颐养天年此乃臣制定的官吏致仕律法细则,还请陛下过目”
大臣们看着他拿出早就备好的条文,竟生出一丝“果然如此”的庆幸,一时倒也无人出言反对,反倒纷纷附和。
为何只因在座之人皆有自知之明。
连备受世人景仰的大才韩非子,都因年迈而精力不济、头脑不灵,旁人若到七十之龄,哪个敢称自己脑力比他还厉害些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