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汴梁南城城门楼。
皇帝赵桓听了探马传来的战报,得知岳飞、韩世忠率军在李固渡歼灭了一千金军。
同时,岳飞和韩世忠按照他的锦囊妙计布下疑兵,黄河边上整天都是尘土弥漫,弄不清楚北岸到底有多少军马。
一切按计划进行,这让赵桓很是高兴。
接下来就看韩世忠和岳飞能不能严格按照他的部署作战了,如果能够,那么接下来胜利就不是李固渡歼灭一千人那么的小胜了。
这时,御史中丞秦桧求见。
赵桓吩咐传见。
很快秦桧进来,躬身施礼陪着笑禀报说道:“陛下,臣已经在城里找到了八百契丹青壮,都愿意入伍上阵杀敌。
另外,臣已经了解清楚,整个契丹人在京城中大概有五六千人,不包括住在辽朝的汉人。”
赵桓满意的点头说道:“这八百人现在何处?”
“都集中在了兵营中的,待陛下下一步安排。”
“很好,接下来你要做的事就是给他们做忆苦思甜。”
“忆苦思甜?”
“嗯,就是找人回忆金军对他们的抢掠屠杀,唤起他们对金军无比的仇恨和对我大宋收留他们的感恩,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激起他们对金人的恨,上阵杀敌,懂了吗?”
“是,微臣明白了。”
其实秦桧还是有些不明白,这区区八百人能干啥呀?指望他们打回大辽去,赶走金军?那简直是笑话。
所以他不明白唤起这八百人对金军的仇恨有什么作用。
他不明白,但他不敢问。
这些文武百官都知道皇帝如今杀伐果断,仿佛是杀红了眼。
秦桧绝对相信,他的脖子硬不过钢刀,所以多做事,少说话,这是他现在给自己定下的规矩。
于是,这天开始,秦桧亲自组织对那八百契丹人的忆苦思甜。
这些兵士之所以报名愿意参加宋军的军队,其实绝大多数是没办法了,因为城里没粮食,发放的稀粥喝了,几泡尿就饿了。
那些粥吊命还行,要想让他们这些青壮年吃饱,那不可能的。
听说参加宋军能吃白米饭,甚至还能吃到肉,而且那些食肉听说还是太上皇延福宫里的飞禽走兽,美味佳肴。
于是这八百契丹人才报名参军,就为了一口饭吃的,几乎没几个人真正是找金人报仇雪恨的。
秦桧带着一帮丹人来给他们忆苦思甜。
这些人是秦桧事先精挑细选的,而且还告诉们可以进行必要的合理想象,所以,说出来的苦一个比一个惨。
这搞得这八百契丹军人整天眼泪汪汪,心里难过,同时对金人的仇恨与日俱增,每天听完都会大骂金军,发誓报仇雪恨。
这些辽军兵士基本上都是因为金人的入侵才逃离辽朝,国破家亡,都有一把血泪史,再加上这番鼓动宣传,更是对金人恨之入骨,恨不得此刻便提刀上阵与金军拼过你死我活。
……
延福宫。
太上皇拿到金朝元帅要求他带着太上皇后和皇子到金朝做人质的书信之后就病倒了,太医来看,开了药也没有好转。
报到了皇帝赵桓那,赵桓只说知道了,连看都没去看。
对宋徽宗这位奴颜媚骨只求苟延残喘的祸国殃民的昏君,赵桓压根没心思理睬。
更何况真实历史上,宋徽宗还要再活十几年呢,不会这么快就死的。
太上皇后郑氏则守在太上皇身边直抹眼泪。
就在这时,内侍来禀报,说原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唐恪来拜见。
唐恪在宋钦宗赵桓登基之后曾经委以重任,任命他为宰相,结果他跟耿南仲一起主张割地赔款投降,投降称臣,甚至同意划黄河为界,把黄河以北全给金军,引起了举国上下的愤怒。
因为御史的弹劾,他最终被迫辞职,因为按照宋朝的规矩,御史谈何宰相,宰相必须辞职以证清白。
更何况,这唐恪真的搞得天怒人怨,连那个时候的宋钦宗都不愿意护他,于是辞职罢相之后闲居在家,没想到现在却跑来见太上皇来了。
一听到是他来了,太上皇原来紧闭的双眼忽然睁开了,一下子有了精神,自己坐起来斜靠在床上。
因为这唐恪实际上也算是宋徽宗赵佶一手提拔起来的,在赵佶还是皇帝的时候,唐恪当到了户部侍郎。
而且其中有相当长的时间他担任的是起居舍人,也就是皇帝身边拿着笔随时记录皇帝一言一行的官员。
这种官要时刻跟皇帝在一起,所以也算是宋徽宗身边信任说得上话的大臣了。
更何况唐恪还是朝廷中重要的投降派,他在对金的关系上的主张跟宋徽宗如出一辙,两人都是贪生怕死,只求苟且偷安,想割地赔款来换取一时的平安的人,当然能够说得上话。
听说他来了,太上皇当然要见的。
唐恪头戴高桶巾,身穿斜襟右衽大红道衣,大袖飘飘,弓着身子,缓步走了进来,稽首施礼:
“听说道君龙体有恙,老臣特来探视,道君如何一下变成这个样子?”
太上皇叹了口气,一脸灰白之相。
等唐恪半拉屁股在床边绣凳上坐下之后,太上皇才叹了口气,称呼唐恪的字,说道:“钦叟,不瞒你说,我这是心病。”
接着他便把之前白时中给他提议给金朝元帅写信求和的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又让人把金朝元帅完颜宗瀚的回信给唐恪看了。
唐恪这才明白,原来太上皇是害怕到金朝去当人质。
想了想,他说道:“这也只是金人这么说而已,道君何不再修书一封,就说道君病的厉害,没办法出使金营,如果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同时再送上一笔厚礼,看看金人的反应再做决定。”
当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老道君频频点头:“对呀,对方坐地起价,那自己可以就地还价呀,不一定对方说什么,自己就一定要答应啊。
他们要自己过去干什么,肯定目的是通过这个多要钱,不如按照唐恪的说法,再试探一下对方的举动反应。”
一下子精神就来了,让王若冲搀扶着下床走到几案旁,提笔写了一封书信,对唐恪说道:“钦叟,莫不如就辛苦你一趟,你替我去送这份手谕,如何?”
唐恪表情有些尴尬,说道:“老臣已经被罢职,此刻闲居在家,老臣倒不是不想去,而是去了之后,金人知道老身不在朝中为官了,认为咱们派个不当官的人去是对他们的侮辱,反倒坏了大事。”
太上皇一听,点点头说道:“那派谁去合适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