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铜钱哪里去了?

    赵桓随即又说道:“吏部侍郎李若水,户部侍郎曹辅上前听旨。”

    李若水和曹辅上前躬身听令。

    赵桓说道:

    “这次反腐倡廉严打整治活动,你们吏部和户部要全力配合。户部要做好经费上的调配,保证严打得以顺利开展,查处到的赃物要全部收归国库,要做好登记。

    谁敢私吞赃款赃物,从严惩处,该杀头的朕不会手软。绝对不能前面查了贪官,后面就有贪官前赴后继贪没赃款。

    若是这样,那就看他手快还是朕的刀子快!”

    满朝文武人人身上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尤其是那些有贪污贿赂犯罪经历的人,更是两股战战。

    赵桓又对李若水说道:

    “吏部尚书王时雍已被拿下治罪,吏部暂时由你来代行尚书职能。你要好好想想,怎么让朝廷和地方各级官吏都积极投入到这一次反腐倡廉严打行动中?

    面对反腐倡廉,吏部该怎么办?每个官员该怎么办?

    朕要看看你李若水怎么管官吏的。”

    李若水长揖一礼,说道:“臣遵旨,定不辱使命。”

    按理说,反腐这种事情吏部的掌印官不能置身事外,但是这一次赵桓就是没有让吏部的官员列入领导小组。

    因为吏部其实就是这次反腐的查处主要对象,不可能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赵桓又道:

    “这一次反腐倡廉一定要掀起声势来,要让所有的贪官污吏成为过街老鼠,这就要靠宣传和鼓动。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号召和鼓励百姓及各级官吏检举揭发这些蛀虫,他们就无处藏身。

    为了把朝廷的声音及时快捷准确地传导下去,朕已经决定,创办《大宋日报》。报社设在礼部,由礼部尚书李弥逊担任社长,女词人李清照和宫廷画师张择端担任总编辑。除了文字版,还要刊印图画版,方便那些不认识字的百姓了解朝廷新闻。

    《大宋日报》将在明日起正式刊行天下,每天一期,朕希望诸公及各衙门官员都要积极订购。

    这是传达朝廷声音的阵地,谁要不看报就说明对朝廷没什么兴趣,那他这官就不用当了。”

    听到皇帝为一个报纸说出这样的话,满朝文武又大吃了一惊。

    他们立刻就明白,这东西可比衙门的邸报重要得多,皇帝未必会在邸报上透露思想,但是一定会在《大宋日报》上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因此,即便皇帝不交代各级官员积极订阅,官员们也早就打定主意,一定要自己掏腰包定一份,再给家人要好的朋友都订一份,要好好研究每一份报纸上面的文章,这可是揣测皇帝意识的最好的途径。

    赵桓望向赵明诚:“还有别的事情吗?”

    赵明诚赶紧上前躬身道:

    “臣还有本上奏——我大宋百姓苦于钱荒日久,市场上因为没有足够的铜钱,使得很多的交易都无法进行,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大宋的经济发展。

    初始于川蜀的纸币交子是最适合作为钱币流通的,无奈之前奸相蔡京大肆发行交子,导致纸币大幅贬值,百姓已经不愿意接受交子作为货币。

    因此,臣以为,应当发行新的货币替换旧的交子,并且朝廷要储存足够量的金银铜钱作为准备,让百姓可以随时用交子更换金银铜钱,由此一来,百姓就会对新的纸币树立信心。

    只有发行纸币,才能解钱荒之困,才能让市场有足量的钱可以进行交易,才能促进我大宋经济的发展。”

    这番话,如巨石激起千层浪,所有人都惊呆了。

    因为这时候的朝野上下,都将交子视为鱼肉百姓的洪水猛兽,很少有人看到纸币对于繁荣经济的好处。

    赵桓当即点头道:

    “赵卿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解决大宋的钱荒?如何看待纸币交子?

    自从四川民间自发出现第一张纸币交子开始,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一百年了。而交子也从四川推广到了全国,也成了蔡京之流的敛财之路。

    最近这一二十年来,蔡京大肆印刷交子,将一张张的不值钱的纸片送入百姓家,将他们辛辛苦苦挣到的钱财全都搜刮回来了。

    换成纸币的钱贬值速度太快,没几天,原先能买一头牛的纸币,几天后就只能买一只鸡了。

    百姓的财富就这样凭空蒸发了,只剩下那一张张快速贬值买不到什么东西的纸币。无数人因此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百姓现在对这些纸片都已经弃如敝履,没有谁愿意去使用这些纸币。

    可是,赵卿所说的问题的确存在,我大宋的钱荒历来存在,钱荒已经严重到市场上无钱可用的地步。

    尤其是只流行铁钱的川蜀地区,交子百姓不愿意接受了,川蜀又没有铜钱,当地使用的铁币实在太过沉重,使用很不方便。

    赵卿提出重新发行新的纸币交子用于流通,对此诸公怎么看?”

    赵桓话音刚落,翰林承旨吴幵躬身道:

    “陛下,万万不可,交子是祸国殃民之奸臣蔡京等搜刮民脂民膏的东西,应当坚决废除。

    从今以后只能用铜币,包括银子、金子用于流通,擅自敢使用纸币者,一律治罪,恢复祖宗法度。”

    此言一出,不少人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赵桓淡淡一笑,说道:

    “朕想问一下,吴卿,我大宋到底有多少铜钱能用来流通?你知道吗?”

    吴幵不过是个翰林臣子,并没有管户部,平时也不会注意朝政的财政货币情况,哪里答得出来?

    忙躬身道:“臣惶恐,臣不知。”

    “告诉你,本朝无数次铸造了大量铜币,再加上前朝留下来的铜币,市面上已经有两亿五千万贯铜钱!”

    这个数字是赵桓后世看史料知道的,也是金融学家研究古代金融史考证的结果。

    但是,这个时代的人,却没有人清楚这个数字,所以赵桓说出来,连户部尚书梅执礼这样的财政老臣都愣了。

    这数字皇帝从哪里知道的?户部从来没有提供过这方面的数字,也没办法统计啊。

    想必是皇帝为了说明问题而猜测杜撰的。

    赵桓接着说道:

    “这么多的铜钱投入市场,可是,市场上却还是见不到多少铜钱。商家要做生意,却还是苦于没有铜钱。

    如果这么多铜钱都在我大宋的市面上流通,那么也差不多够了,但是,只有一部分在我大宋市场上流通,其余的哪里去了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