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关中风云再起

小说:大明天启帝 作者:皎皎星河月
    郑三儿一战把鄂尔多斯部打服,在附近蒙古各部族中声名远扬,威望陡升。

    神湖寨热火朝天地建设生产,生活越来越好,吸引了不少蒙古人前来投靠,一些人数少、实力弱的部族直接整体归顺过来。

    郑三儿并非全盘接收,他把这些蒙古人中的精锐编制成骑兵队,给予他们一定的地位和待遇,又在神湖寨旁加建分寨用于安置他们的家眷。一方面安排他们进行生产工作,另一方面也有监视人质之意。

    郑三儿苟在陕北猥琐发育期间,大明各地也是风云突变。

    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部数十万义军在河南与朝廷开战,被天雄军等朝廷官军两战击溃,义军被迫放弃了河洛中原地带,四散各寻生路。

    以闯王高迎祥为首的多支义军越过潼关渡过渭河逃回了陕西。

    此后高迎祥盘踞在延安府南部、西安府北部,团结、整合各支队伍,壮大巩固自身实力。

    天启九年中秋节后,从江南传来了鲁王朱寿鋐起兵造反、誓师北伐的消息。赵之龙暗中给陕西实力较强的几支义军去信,希望他们出潼关策应。但陕西各路义军刚在河南遭逢大败,既无力也不敢再去招惹朝廷官兵,便没有理会。

    不久,李自成、张献忠、革左五营、王家军这几支活跃在外、实力强大的义军都被朝廷击败。李自成龟缩在陕南商洛的大山之中,张献忠向南遁入湖南,革左五营、王家军归回到高迎祥手下。

    天启十年九月中旬,朝廷平定江南叛乱的消息传来,义军首领们大吃一惊,急忙会盟商议,最终决定推高迎祥为盟主,设立最高指挥部指挥各路义军,谋划攻打西安。

    十一月,张献忠入川称帝。

    卢象升的天雄军各部开始陆续自南方返回河南。

    继而,固原爆发兵变,马守应用计坑死了固原总兵杨麒,吞并了固原边兵。紧接着在马守应的配合下,宁夏镇爆发内讧,宁夏总兵杜弘域逃亡陇西,刘拾遗的光复军控制宁夏。

    整个陕西除了陇右和甘肃镇边军,基本都已落入义军手中。

    于是,马守应、罗汝才、高迎祥等召集陕西各路义军首领,认为不能再等下去了,决定合力进军西安、消灭守军,将陕西最为富庶的关中平原掌握在手中,再关门打狗,把天雄军等朝廷官兵挡在潼关以外,慢慢消灭陇右地区的朝廷势力。

    ……

    天启八年四月杨鹤上任陕西巡抚时,整个陕西就已经是一个烂摊子。任上不到两个月,杨鹤都没做多少准备工作,就爆发了第一次关中之战,朝廷官兵只能困守各个城池,各支义军纵横驰骋,整个关中地区被几十万义军和流民几乎是挖地三尺,犁了一遍。

    其中罗汝才的曹营更是在同州、耀州地界烧杀抢掠戕害百姓,之后也时常南下关中一带劫掠,残暴不仁。耀州城军民为了抵抗义军损失惨重,同州城更是被罗汝才屠城和掳掠,人口为之一空,城池形同废墟,因此杨鹤干脆放弃了同州。

    罗汝才的行为使得关中一带百姓对义军的印象极为恶劣,也直接使得杨鹤接下来的防备和赈济都得到顺利实施。

    义军撤走后,由于在军事上的无能,杨鹤便想通过招安、诱降一部分义兵和流民,带动其余乱民归顺,分化瓦解义军的力量,并以此来保护关中一带。

    但是那些归降过来的义兵和流民被安置到地方后,由于缺乏必要的生产生活条件,吃完、花完杨鹤分发的赈济钱粮后又一切照旧,四处流窜、抢劫。

    招安诱降的怀柔策略宣告破产。

    无奈,杨鹤只能学习陈崇虞和刘文琦的方式,调来商洛道兵备刘应遇主持军务,提拔刑千言、崔尔达等军事人才,自己专心管理政务后勤,支持前线军事作战。

    义军撤走后进入山西、河南肆虐,关中和朝廷的联系非常艰难,来自朝廷的供给亦是断绝。

    关中平原东部、北部多有义军流窜,中部的长安、咸阳、临潼等县之前又遭到了义军和流民的洗劫破坏,一时半会之间很难再恢复生产。幸运的是在之前的作战中凤翔府和乾州的官兵作战得力,保住了关中平原西南,那里的大片田地没有遭受大规模的洗劫破坏。

    西安府库中虽然还有几百万白银,但之前几任巡抚为了赈济百姓,已经把存粮消耗殆尽,且陕西饥荒,有钱也无处买粮,没有粮草拿什么供养军队抵御镇压乱贼呢?

    杨鹤只能老老实实在关中平原西南的凤翔、宝鸡、岐山、扶风、武功、郿县、盩厔、鄠县、蓝田等地免除朝廷“三饷”,鼓励百姓回归田地,勤加耕作。但这一招在如今这种大灾大乱的年头显然不好使,官府在百姓心中的公信力又早已丧失,收效甚微。

    眼看着府库粮食见底,军队即将断粮,杨鹤也是一筹莫展,然而事情很快迎来转机。

    天启九年正月二十,清晨。

    杨鹤正在衙门处理政务文书,忽然有传令兵进来:“禀大人,昨天有一支两千人的队伍到达渭南城外,领头之人自称周遇吉,说是给大人带来了皇上的圣旨,应该今天中午就能到达长安城。”

    “什么!你说真的?”杨鹤顿时热泪盈眶,陕西这边局势糜烂,日夜企盼的朝廷旨意终于要来了。

    杨鹤一刻也不想等了,便招来仆人,坐着马车出城,在灞河边等待迎接,远远看见一支平民衣装的骑队绝尘而来,待到面前,众人下马。

    杨鹤缓步上前:“左副都御史杨鹤在此恭候众位大人。”

    其中前面两人上前对杨鹤拱手回礼。

    一名是面相平凡、衣着朴素的中年男子:“末将西厂千户黄锦龙,见过杨大人。”

    另一名则是面方额宽、双目炯炯、身材魁梧、英姿勃发的年轻人:“末将晋绥军指挥同知周遇吉,见过杨大人。”

    黄锦龙是骆思恭重建西厂才启用起来的新人,且西厂行事低调,杨鹤确实是不认识黄锦龙,只能简单施礼问候。

    而周遇吉是皇帝直接从游击拔擢为总兵,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在朝中已是鼎鼎有名的悍将,现在竟然都已经升迁为一军指挥同知了,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杨鹤刚想问问朝廷的旨意就被黄锦龙拦住:“杨大人,事关重大,还是回府衙细说为好。”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