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朝建立后一个甲子又一年诞生的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是世人艳称的唐宋文学八大家之一,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学问家和思想家,被后世称为王荆公或王文公,在现代学科分类中,属于文史哲领域都不能不研究的历史大人物。中国历史发展至宋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出现了重大的转折,出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人物,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在两宋的灿烂星河里,王荆公称得上是巨子,他在政治领域和思想领域所作出的诸多改革和突破,对当时及那以后包括今天都影响很大。
王荆公籍贯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属于南方人,在差不多一千年前整个文明核心仍在中原地带的中国,这一点有时候仍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据说同时期的传奇人物邵雍(康节)有一次和客人在处于文明核心洛阳的天津桥上散步,听到从南方飞来的杜鹃鸟叫声,惨然不乐,断定那是天下将乱的不祥之兆,以此来影射不久后朝廷任用南方人王安石执政并搞得天下纷扰(见北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十九以及南宋陈长方《步里谈录》卷上)。
作为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的两个核心人物之一(另外一位当然是年轻的宋神宗),后世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变法,在中国家喻户晓,彰显了王荆公的政治历史地位。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王荆公的诗文被历代传颂,成为照耀中国文学史的名字。随之而来的,是围绕着他的人品、学问和改革的效应所产生的巨大乃至截然相反的争论,从他生前就聚讼不已,至今学术界和读书界仍常有各种议论。
人们常常忽视的是,一个人的言行由他脑子里的思想决定,而非其他。王荆公被众所周知的,是他在政治史和文学史上的显赫地位,可无论是专门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对他在思想史包括经学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比如他的学问和继往开来的北宋理学尤其是二程兄弟思想的关系,却往往付之茫然,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这当然有客观的历史原因。因此差不多整整一千年后,将荆公现存的全部文字,尽可能予以搜罗,汇为一编,展现给今人以及后人,才是回答“他到底是谁”和“他的时代到底怎样”这些重大问题的重要一步。读者若能由此连通王荆公和宋明理学的关系,并懂得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应有地位,那当是对“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精神的极佳体悟。
一千年来,流传于读书人书架的,是《临川先生文集》的各种版本,这些版本的源流如今都比较清楚,这次整理出版《王安石全集》即选择善本,参考对校了其他几个版本。王荆公对儒家和佛道两家几部经典文献的解义,却大多湮没不彰,只是在历代各类著述中闪现着幽光,等待有心的学者去穷尽搜索。比如四库馆臣就从残存的《永乐大典》里辑录出了《周礼义》,而近代学者更是对荆公的《周易》《尚书》《诗经》《礼记》《道德经》《楞严经》解义纷纷进行辑佚,还有他们君臣在变法期间极富现场感的御前会议问答,也有好几位学者按照不同的原则辑录他的名著《字说》。对这些富含艰辛的已有成果,我们多有参考。学术是延续前辈的成绩逐渐前进的,这必须要感谢。除了精心整理《周礼义》《临川先生文集》这两部较为完整的古书外,出于我们对整理这套全集的志向,即让更多的专业读者乃至普通读者读到连贯、完整的荆公文字,我们做了一些独特的处理,比如凡是荆公对经典的解义,我们一律排录了经典的全部原文,而不是学术界经常采用的节录。又择要辑录了一些有关文献作为附录。读者可参考每一种著述卷首的整理说明。
《全集》简体横排,皆为荆公文字,读来简洁明了,是一种直入古人本心的体验。
二〇一九年初秋定稿</div></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