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陆

    陆

    月余时光弹指既去,曾九在光明顶上悠然度过除夕,日子便到了淳熙九年上。

    直到现在,向经纶也没说究竟要她帮忙办甚么事。而她尽日闲走闲逛,仗着模样年少稚嫩,人又貌美绝伦,时常与人和颜悦色、随口闲谈,对方往往不知不觉便透露出一些琐碎小事。曾九听在耳中,记在心里,描描补补之下,竟大致将明教教内分歧得知个七七八八。

    原来自二十八代教主方腊轰轰烈烈,席卷江南好大一片江山以来,明教上下自感虽败犹荣,气势反而大为振奋。要知明教传自波斯拜火教,教中信徒许多行为便与中土人士不同,瞧着颇有些神秘古怪,令人侧目。徽宗当年派手下镇守官员剿灭治下明教教众,除他们时常煽动贫苦百姓闹事外,更有徽宗生平笃信道教,不满其教旨的缘故。

    而百来年间,明教分坛多有不满官吏剥削,造反起事的行径,但却终究饱受打压,不成甚么气候。及至朝廷愈发腐朽不堪,民怨甚沸,这才有了六十年前那一番起事成就。

    方腊誓死不降,身殒汴梁之后,明教教众心火不死,总想再图大事。二十九代教主佘天舟在位之时,恰逢高宗皇帝仓皇南逃,中原北地尽数失落,教中众人愈发不齿赵姓江山,暗中筹谋举旗造反。及至岳武穆冤死风波亭,万民同悲,明教趁机四下作乱,却因种种缘故未能再掀起太大风浪。

    佘教主壮志未酬,含恨而终,教主之位便又传到了向经纶父亲向符远手中。

    向老教主乃是一位天赋奇才、武功绝伦的不世高手。他与青松道人辛英、光明左使韩康等人皆于落魄危难之际受了佘教主大恩,这才平步青云,成就了一身本领武功。继位之后,自然秉持佘教主遗志行事,为明教大业费尽心血。只是向老教主行事方式与佘教主大为迥异,其时宋金以秦淮为界,南朝渐渐有了些太平之相,很缓过来了一口气,向老教主便主张蛰伏不发、积蓄实力、静待时机。

    经历这数十年的穷兵黩武,明教上下损伤颇重,自然无不赞成。如此这般蛰伏二十余年,向老教主却忽而于练功之际走火入魔暴毙,死前留下遗书,这才有了向经纶弱冠之年,继位教主一事。

    而矛盾也就这般发生了。

    向经纶的志向想法,与他那几位叔伯长辈颇有不同。这位小教主,眼见中土沦落,百姓失所,金国铁骑近来愈发有南下肆虐之意,极不赞同趁火打劫,此时就与赵家拼耗,而是一力主张先抗金兵,再图江山。

    可这江山是他老赵家的江山,若助南朝共抵金骑,就算到头来恢复了中原河山,天下也不会易主而姓。遑论那时南朝必为万民所向,大家伙儿流血流汗,岂不全为人做了嫁衣裳?

    而若不敌金兵,阖教上下,岂不就此灰飞烟灭?

    向经纶却只道,就算一统了山河,若朝廷仍不行善政,圣教圣火绵延不尽,终有一日可取了他的江山。而若事不能成,国破家亡,那么明教上下纵有一人活着,亦当终生抗贼反金,至死方休。我等一时荣辱富贵,相比之下又算得了甚么?

    他一意不允,又在中下层教众中颇有威望,几个教中长老一时奈何不得,两方便时有摩擦,不甚相合。

    曾九知晓了这些恩怨往事,再来思虑往时今朝的种种情形,无意卷入进来的鬼蜮旋涡,便更清楚明了。

    她亦愈发觉得向经纶很有意思。

    这一日初晴又雪,她又在辛英院子盘桓了个把时辰,瞧罢童子奉命炮制精材的手段,又连哄带骗地往兜里划拉了许多好东西,这才和一脸耿耿于怀的辛英分座书案两旁,随手翻翻药典医经,口中嫣然道:“辛伯伯,快别肉痛了。我不白拿你的好东西,往后自有回报。”

    辛英没好气道:“你扯着教主大旗来作虎皮,我不跟你混缠。往后快少来我这里。”想了想,又忍不住叮嘱道,“你技艺未精,拿我东西与你婆婆调配还差不多。莫要糟蹋了。”

    说话间,窗外一个小童手执药壶走到院里,蹲在廊檐底下滤药渣。辛英嗅到味道,扬声问:“是教主的药么?拿来我瞧瞧。”小童便端着药碗挑了帘子进来,由辛英检查罢了,才捂着棉巾小心捧送了出去。

    向经纶生有不足之症,须得小心维持保养,故而常年药汤不断。这也是数月来曾九瞧惯了的。

    她翻过一页书,抬头见辛英目送那小童离去,目中有怔怔之色,便笑道:“辛伯伯,怎么啦?”

    辛英沉默半晌,忽而道:“向教主怀真抱素,惊才绝艳,实是我教百年难得一见之人。奈何生遭天妒,纵然再怎么进补调养,只怕也不得多寿。”这番话,他极平静地道来,却也不知是同曾九说,还是自言自语。末了,他惨淡叹道:“我对不起向大哥。” 说话间两目轻轻一闭,眉纠如结,又生几分凄愤之色。

    曾九仔细观他情貌,心知这番话他倒说得十分真心实意,想来与向经纶多年情义绝非虚假,不由微生讥嘲之色。但待辛英睁开眼来时,她脸上已不露痕迹,反而蹙眉问道:“再没别的法子了么?”

    辛英道:“除非,除非……”又道,“反正,我是再没别的法子了。”

    曾九不动声色的窥视着他,口中缓缓道:“不知若婆婆在此,能不能救得他。”

    辛英身上一颤,回过神来道:“谁也救不了他。命数所定……人奈之何?”他细细瞧了曾九两眼,目光定住在她近来常戴发间的卷云飞雀钗上,忽而道,“你实是配不上他。”

    曾九初出小楼之时,手提一柄单刀便只身踏入江湖,在这残酷诡谲之地上摸爬滚打,出生入死,及至翻覆风云四十余年,早已见惯人间风物,寻常不将他人眼光放在心上。闻言毫不在意,只觉得辛英行为做派的矛盾之处,着实有点意思。便佯作羞愤,正要道一句“用不着你来操心了”,却听他续道:“我实在看不懂,他究竟瞧中了你哪一点。”

    曾九闻声,脸上忿色忽而便消散,嫣然睨他道:“这自然是因我貌美如花,又聪明绝顶了。”

    辛英瞥了她一眼,声音微恼道:“你未免也太看轻他了。”

    曾九微微笑说:“怎么,原来他偏喜欢貌若无盐,蠢笨如猪的女子?”

    辛英两眼一翻,道:“不可理喻。”

    曾九见他仿佛从方才的情绪中自拔了出来,便又问:“你又不是他,你怎么知道他便瞧中我了?”又咬唇一笑,“辛伯伯,您别怪我唐突,我瞧论才智心性,您可万万比不过他,焉知他这般沉稳人究竟心底里中意谁?”

    辛英愈发不耐烦,垂头看书道:“我知道得多了!你才认得他几天?”

    曾九闻言心中好笑,却假作俏脸一寒,亦垂下头来看书。只是定睛一瞧,便见这一页上的药方,叫人用墨汁涂得斑斑点点,仿佛着意掩去一些字一般。曾九目光掠过方子,恰巧识得,便与记忆两相对照。发觉给墨汁涂去的只有反复出现的三个字,正是“白英”的“白”字,“女贞子”的“贞”字,以及“松节”的“松”字。

    她不动声色,又将这本医经朝后翻,不多时翻完一本,发觉凡有药材名儿含这几字的,俱都被墨汁涂去了。正此时,辛英见她胡乱翻书,便赶人道:“快别再这烦我了。”

    曾九便站起身,悠悠道:“有甚么了不起。我找向教主去。”

    辛英道:“你也别去烦他了。他已经够烦的了。”

    曾九却不理他,出了院子径直往向经纶那儿去。寻常这时候他不是处理教务,便是写字读书,寻到书房去准错不了。

    果不其然,到了地方一看,只见廊下正垂首站着两婢子,两护卫。她来得惯了,向经纶从不赶人,是以四人见她也不阻拦,任她掀开厚缎帘子走了进去。

    向经纶一道雪青瘦影静立案旁,面前正摊开着雪白一大张宣纸。

    曾九见他面色沉肃,眉峰高挑而两目寒湛,神情大不同,整个人仿若古豪侠肋下青剑,刹那间便要龙吟出鞘,不由一时默默不语,静静站在了帘畔。

    向经纶旁若无人的默默望纸,片刻后右手捞过案上一只笔,草草一蘸焦墨,忽而腕随心动,笔走龙蛇,力透纸背般挥毫纸上写罢一字。一字写完,笔势不断又生一字,如此连绵不绝,竟似寒江乍泻,出峡奔流。

    曾九缓缓走上前去,只见他桌上汤药未饮,信件凌乱,靠墙一侧横卧着一只紫檀剑匣,她从未见过。再看他纸上字迹,起处焦黑煞煞,如天雷暴雨叱咤,愈往下行,墨渐不足,有勾折抹转处,仿佛崩山裂壑,又如断剑折钩,及至收尾,余墨似有如无,皆化作一片萧萧细雨,瑟瑟水痕。

    她识得这是一阙水龙吟,便轻声念道:“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①”

    曾九念罢,见诗中挥剑北进之高概雄思、壮志难酬之彷徨悲叹,竟与向经纶所思所望如出一辙,不由以为是他所作,便微微一叹道:“好词。”

    向经纶抛笔在侧,仿佛知她心思,长舒一口气道:“此词非我所作。”说罢,他目光流连纸上片刻,忽而唤人道,“把这拿去烧了罢。”

    婢子上前将宣纸卷起,忽露出案上半张信笺。曾九一瞥之下,看个七七八八,正是分坛属下传来信报。只见上面依稀说得是甚么弹劾、革职,归隐云云。她看得一半,便微笑道:“那倒奇了,这人仿佛特地为你作了一阙似的。”

    向经纶一纸写罢,情绪已然归于平静,闻言微嘲道:“他哪里是为我写,是为自己写。”默然片刻,又忽而淡淡道,“我知稼轩公之恨也!”

    二人并肩而立。向经纶静静望着纸上词句,曾九则仰起头来望他面容。

    望着望着,她忽而心想,他不过二十七八岁年纪,只怕是向来自知时日无长,是以才同四十多岁的老头子一般,生出了如此壮志不酬、却时难我待的心思。

    她早先六七十年间,多是瞧见谁英俊动人,便谈笑调情几句,一言不合稍觉无聊,便即抛在脑后;还未曾遇到这般一种可爱人,抑或未曾打心眼里觉得谁有他这般可爱。一时忽而不着调地想道:“我怕是有些喜欢他。”又悠悠然寻思,“那么我更欢喜他中意我貌美如花、聪明绝顶,还是不欢喜他这样儿?”竟丝毫没去想人家不中意她又当怎办。

    半晌,向经纶缓缓将信件折起封好,侧首向她微微一笑,观其神色,仿佛已然不萦于怀。

    曾九便也注视着他,温柔一笑。

    向经纶转向桌侧剑匣望去,沉吟片刻后,向人吩咐道:“去请严副旗使来。”

    曾九问:“这里是甚么好剑?难不成正是龙泉抑或太阿?”

    向经纶知她故意逗趣,不由笑道:“斗牛光焰,见渊成龙,岂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藏于匣中的?”又开匣一抚长剑剑身,道,“但此剑也非寻常,是我父亲自一位抗金义士手中所得。不敢说切金断玉,吹毛短发总归有了。”

    曾九垂头一望,只见那不过一柄旧剑。寒光秋水不现人前,正收敛在绿鲨皮剑鞘中。向经纶手指在那剑鞘上轻轻一蹭,便即放开,并未将这柄难得宝剑抽出一观。

    哒地一声阖上剑匣,他道:“宝剑应当赠英雄。白白放在我这反倒埋没了它。”

    曾九与他相识至今,还未曾见他用过武功,便笑道:“向教主,适才辛散人又将你没口子的夸了一通,可我究竟也不知你武功如何。不知你肯不肯赏脸与我切磋一番?”

    向经纶极少驳她面子,眼下欲要说甚么却忍不住咳了几声。便又想起桌上药汤,端起来一饮而尽,才微笑道:“唉,你还是饶了我罢。我虽自幼习武,却不是出于喜爱。实乃这世上有许多事,有时不得不以武功来解决。我与你之间,切磋武斗还是能免则免罢。”

    说话间,门外帘子一挑,跨进一个黄袍黑靴的汉子,正是巨木旗副掌旗使严乐生。

    向经纶见他来得快,微一诧异,便知他只怕是正巧赶来,便笑道:“严大哥来得正好。我正有事,要请你往南边去一趟。”

    严乐生拱手道:“教主请说,属下但凭吩咐。”

    向经纶便将剑匣向身前微微一推,又从信堆最上拾起一封,道:“劳烦你将此信此剑,一并送往江西上饶,交给带湖一畔的一位稼轩先生。”

    严乐生道:“属下遵命!”竟也未仔细打听稼轩是谁人,又在带湖哪里,仿佛只要向经纶吩咐了,便必能办到一般。末了又从怀里取出一封信来,道:“济南府分坛传来的新消息,请教主过目。”便自退下。

    向经纶接过,撕开信封一目十行,看罢默默无语。

    半晌,他道:“王重阳此人不凡,却无奈蚍蜉不能撼树。目下义军已教金人给全歼了。”

    曾九听又是个坏消息,不由厌烦,便忽而伸出柔荑握住他手掌。

    向经纶蓦然回过神来,便听她道:“好啦。如今这世道,坏消息听一整天都不必重样儿。”她凝注着他,嫣然微笑道,“我们去下棋罢。”

    向经纶望着她,忽而发觉今日她竟很温柔。她往日也不是不温柔,只是同今日不大一样。

    前后一想的刹那,心中竟忽有触动。

    曾九亦望着他面容。在一瞬间,她仿佛感觉他有甚么话要说。

    但他末了只自然而然的回握住她手掌,笑道:“你说得很是。世事再如何繁杂,芸芸众生如你我,这般下下棋的时间还应当是有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