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纪府,也有的说,在金陵,纪家算是个传奇。
纪家世代经商,经过几代的积累,整个纪家手握泼天的财富,就凭借它能在富商云集的金陵也担着‘首富’的名号就可见一斑,甚至在大齐还流传着一句话“天下财三分在金陵,金陵财纪府独占三分”,虽然这话说的夸张,但也能从另一个角度佐证纪府的掌财能力。
纪家可谓家业极大,但无奈嫡支世代男嗣不丰,到了纪同鸣(纪怡嘉父亲)这一代就成了独传,纪老太爷有大大小小五个女儿,才有了纪同鸣这一个传家子嗣,纪同鸣出生的时候,纪家流水宴席摆了三日,宴请整个金陵府的人,可见纪家对男嗣的期盼。理所当然的,这一代纪家的家主就是纪同鸣,他可以名正言顺的继承整个纪家,没有人能说个‘不’字。在大齐朝,家里有正经嫡子承嗣,除了嫁妆出嫁女是拿不到财产的。
纪同鸣自小就在经商上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纪家老太爷对纪同鸣很是严格,毕竟家大业大最忌养出个纨绔,索性纪同鸣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他完美继承了家族的血统极擅经营,为人也豪爽,结交了不少至交好友,去哪都能吃得开。
纪同鸣虽商贾身份,却参加过乡试,是正经的举人出身,大齐朝虽有‘士农工商’的排阶,但是并不严格,所以朝廷并没有勒令商贾不能参与科举,但是商贾之中真正能出头的却不多。
纪同鸣弱冠之后因面貌英俊,为人潇洒,家缠万贯又风度翩翩,高大英俊又温和知礼,成为了金陵城姑娘想嫁的夫婿人选,不过有这样想法的大都是中下层官员家中女亦或是门当户对的商贾女就是了,毕竟‘高门嫁女,低门娶妇’也算是自古不变的道理,就算纪同鸣再是优秀好了,终究脱不了商贾的名头,单单是这一条,就不会被真正的世家贵族看中,但不可否认有时候明知道并不代表不会发生。
但出乎金陵所有人意料的是,在娶妻一事上,纪同鸣声势也比别人大,在安家嫡出二姑娘安素及笄的这一日,他们定亲的消息就传出来了,这门亲事在当时可谓是轰动整个金陵城,主要是这在他们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时间金陵百姓议论纷纷,这门亲事怎么看都是门不当户不对。自古‘士农工商’排序分阶,虽然随着江南商业的发展,商人的地位随之被拉高,参加科举什么的都不做限制,也存在着商人捐官的体统。但是,像安家这样祖上出过国公爷,安老侯爷还有爵位在身,子嗣依然还能靠着科举出仕,更不用说与京城安家同气连枝,安府在金陵也是妥妥一名门世家,怎么也不能和一商户联姻才是,但它就是发生了。
再说安素,虽是续弦所出,但也是安府正经嫡出的二姑娘,因为和其兄长是龙凤双胎,在家中颇受宠爱,尤其安侯爷极其宠爱嫡幼女,有求必应事事依她,婚事上更是直言要让女儿满意才行。
安素自小有才名,稍长成就因模样出挑与赵家嫡长女并称‘金陵双姝’,虽平素为人冷傲,但是并不妨碍各家对她的相中,及笄之前,许多名门公子哥上门求娶,不过都被她一口否决,眼界是高的很,没想到最后抱的美人归的竟然是一介商衣。
金陵各家说什么的都有,但终究安家二姑娘安素就是嫁给了纪同鸣。
纪家投入万两黄金求娶,不说聘礼,就是送去安府的新嫁娘的嫁衣,请的都是当时金陵城最有名的七名绣娘,历时几个月才完成的,可见其中价值和用心。
不过安家也不逞多让,辅之以十里红妆,妆箱都是实实在在的,这还是慕容氏在侯府嫁女规制的前提下挑挑拣拣,每个箱笼都是硬塞出来的,这样丰厚的嫁妆自然大都是父母兄长私出,公中根本也拿不出这么些,二女儿出嫁简直就是要把安侯爷私库掏空的节奏。
纪同鸣安素成亲当日,金陵城中空前盛况,说是万人空巷也差不多,本来从安府到纪宅其实用不了多少时间,但是那日整整走了两个时辰,索性之前已经预料到了这样的情况,没有延误了吉时。
一路上,迎亲宾相不断往人群中洒铜板并糖果,引得小孩子们欢呼雀跃,就是大人也俯身拾捡,总之是热闹非常。
纪府摆的喜宴也是排场的很,长辈亲友同窗自然都是家中坐,纪同鸣陪客,其乐融融。至于其他,纪同鸣也是已经准备好了的,他在金陵最大的酒楼‘雅酌居’设了流水宴席,三日不觉。金陵百姓凡是方便的,都去蹭了一回,也是回味无穷,毕竟平常时候他们根本够不上去‘雅酌居’用膳。
总之,此等盛况,轰动了整个金陵城,为人津津乐道,周围府郡也有人耳闻。
就是过了好些年,金陵城见识过这场婚礼的人还都喜欢感慨两句,总之是回味无穷。有的羡慕,有的嫉妒,也有的憎恶,但是不可否认,在那些年,嫁给纪同鸣这样的人是大多数金陵城姑娘的梦。身为女子,就算受礼教束缚,但是谁不想在自己最美的一日嫁给的是重视自己的良人,虽然说把婚礼排场大当做他爱护自己的理由有些牵强,但是起码他是重视的不是。
再说纪同鸣娶了安素之后,夫妻俩相处很好,日日都是蜜里调油,琴瑟和鸣,一直过得很是舒心,就是安素三年无所出,也没见纪同鸣纳妾或是寻花问柳,更是羡煞一众人等。但是其中也有些人活泛了心思,山不来我去就山的情况时有发生,虽外在外人眼里隔三差五纪同鸣就多一个红颜知己粉黛娥眉,但是到底都是别人说,两个主人并没有嫌隙。
大齐文德四年,也就是婚后第五年,安素为纪同鸣生下了一个女儿。
初为人父,纪同鸣很是激动,张罗着为女娃娃取名,本来定的是纪宜家,这名字本出自《诗经·桃夭》一篇,蕴含着父母对自己女儿未来的美好期许,当然主要也因为这一篇是安素在‘诗三百’中最喜欢的一篇。
但是安素却极其不满意,她一直都觉得自己的名字过于乏味,自然不希望女儿也这样。在安素的坚持下,纪同鸣就为女儿取了‘怡嘉’二字,不仅为‘宜家’的谐音,而且本身意蕴也丰富,换个字能顺自家夫人的意,也能坚持己见,纪同鸣觉得两全其美,安素听闻之后没有反对。
于是纪同鸣的嫡长女正式取名为‘纪怡嘉’,小名就叫‘蓁蓁’,俩名皆出自一篇,都有着父母对女儿好好长大未来顺意的期许。
有了闺女之后,纪同鸣对女儿视若珍宝,那是搁在手里怕摔,含在嘴里怕化,总之就是,百般疼万般宠,才是个奶娃娃,纪同鸣考虑的事情已经堆到十几年后了,总之把老父亲心态发挥到了极致。
而安素因为生产时难产,险些就一尸两命,身子亏损的着实厉害,以至于小怡嘉都已经三四岁了,安素都还没有再传出怀有身孕的消息。纪同鸣倒是不很在意,这几年他南来北往,甚至还多次出海,见识的多了,眼界就不同了,他与安素感情好,又已经有掌上明珠,倒是没有这么执着于男嗣。
不过金陵城百姓比他担忧,都猜测着纪同鸣该过继了该纳妾了,毕竟这偌大的家业,他总不舍得无人继承,都给女儿带去吧,女儿到底是别人家的不是。但是令人大跌眼睛的是,纪同鸣纳妾的消息过了两年也没有传出来。
时间一长,就是纪家同族也不淡定了,家里有适龄小子的都送了来,美其名曰引嗣,纪同鸣的几个姐姐是如此,就是纪姓族长也时不时嘱托纪同鸣让他从同族中过继嗣子,当然潜台词是最好过继他那一房的。这也是因为纪府太过惹眼的缘故,主要是银钱谁会嫌多。
几轮下来,纪同鸣不胜其烦,后来不管谁为了这个目的前来纪府都被拦在了门外,更是直接言明他不需要过继,但凡他夫人安素生不出嗣子,纪府所有的一切都留给他女儿,甚至还去官府立了证明。
这并不难操作,本朝律法规定了被承继人可以留下财产遗嘱,只要在官府登基即可,这个遗嘱没有过多的规定,一切都看被承继人的意愿如何。纪同鸣至今无男嗣要是有个意外就是户绝之家,这样做也无可厚非,但是他们家想得开,不代表其他人都能想的开,纪同鸣这一操作让纪家几位族长尤为不满,明明是他们纪家的产业,却要都归于一个才几岁大的奶娃,这让他们怎么能忍,一连几日都逼着纪同鸣改想法,手段是层出不穷,看他们急切的程度就像是纪同鸣这就要没了似的。
纪同鸣能到今日这个份上,能在纪老爷突然离世之后接管整个纪家,一点乱子没出,怎么可能轻易就被控制。更遑论说是纪氏一族,其实纪同鸣这一支与其他支都远得很,现在说的纪氏一族都是当初纪家发达后主动靠上来的,除了会吸血就没有搞出什么名堂。
纪同鸣不轻易妥协,直接挑明了说,不服就忍着,也没人敢把他怎么样,这事儿也算是就这样定下来了。
(本文连载在@晋江文学城,请支持正版哦)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