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022好累

小说:六零悍妻养家事 作者:简雁北
    自打姨妈正常之后, 刘茵也不敢像之前那样生冷不忌, 直接在水里洗冷水澡更是不敢了。

    所以冬天不进山她也挺赞同, 正好在家歇歇。

    秋收前最后一次和沈军交易,他们带了比以往更多的东西。

    “你们真的打算这是今年最后一笔啊?”

    “天气冷山里也弄不到啥好东西。”

    沈军嘴角抽了抽, 他一点都不信郑向东的话,当他看不出是不想让他媳妇儿进山吗?

    接触久了之后, 沈军就悟出一件事来, 平时做生意他和这老弟交流最多, 可最狠的还属老弟他媳妇儿。

    “弟妹, 你也同意了?”

    刘茵呵呵一笑:“我听他的, 不过……”

    “不过啥?”沈军觉得还有转机, 人都活了起来。

    “别的东西没有, 你要是想要人参啥的, 直接来家里。”

    “弟妹还有存货?”

    刘茵淡淡的点头。

    她找到的人参就没有小的,所以拿出去卖的价格都不便宜, 要的人也很有限。

    所以从开始合作到现在都只卖出去过一根, 但就这一根也让双方赚了个盆满钵满。

    人参对刘茵来说是无本的东西,卖多少赚多少。

    因为人参不比其他东西能让沈军直接收购,所以都是沈军先和买家谈好价钱再说。

    刘茵现在的精神力越来越强大, 尽管还不能和在末世的时候媲美, 但想看出沈军报价的时候有没有说谎还是挺容易的, 沈军要是没藏着掖着,她自然会给沈军一笔可观的中介费。

    万幸,沈军是个可靠的合作者。

    “那我打听打听有没有人要, 过年送礼,这东西好,应该要的人不少。”

    郑向东轻笑:“能不能过个肥年就得仰仗沈大哥了。”

    沈军哭笑不得,又转头问:“老弟,人参的品相和之前差不多吗?”

    郑向东莫名其妙的看了他一眼:“年份相差不大。”

    “就没有小一点的吗?”

    刘茵在旁边听着笑了:“沈大哥,人参不都是要越老越好?你咋还要求小点的?”

    “弟妹,你太看得起哥哥我了。”

    刘茵满脸问号,郑向东却笑道:“沈大哥,你人脉广,上次能卖出去一根,一定会再创辉煌的。”

    沈军:“……”

    此刻,刘茵也听懂了,大笑道:“你要小点的早说啊,我还以为外头大城市的人都喜欢越粗越好。”

    “……”沈军觉得没法和这两口子聊天了。

    笑笑过后,刘茵从背篓里拿出个布包递给他:“提前祝沈大哥新年快乐。”

    沈军接过的时候还怪不好意思,但嘴上却说:“你这新年礼物送的也太早了,还有小半年才过年呢。”

    等他打开一看,顿时目瞪口呆:“这,这太贵重了。”

    布包里头装着一小根人参和两朵灵芝,个头虽然都不大,可这拿出去卖也能卖个百十来块,只多不少。

    郑向东笑言:“承蒙沈大哥照顾,我们的日子才好过起来,希望明年咱们还能好好合作。”

    沈军心知肚明,这是他们在抬举他,以这两个人的本事,就算他们没有遇上他,那些好东西也不愁卖。

    反倒是他,才该感谢他们给了他一条稳定发财的路子。

    “好,明年继续愉快合作。”

    沈军走前也说了,要是有人要人参,他会去找他们,希望他们趁着这些日子多挖点备着。

    刘茵只满面春风的说了句:“不会短了你的东西。”

    郑向东想着家里那一箱子人参灵芝,实在没好意思和沈军说。

    回家的时候,二柱和大壮已经在门口等着。

    将钱和特意让沈军从外面带回来的东西分给二柱和大壮之后,几个人就坐着吃瓜子聊天。

    “东哥,嫂子,咱这事儿明年还做吗?”二柱问。

    郑向东确定的点点头,但也提醒他们:“现在政策变化越来越快,我们也不知道能干多久,要是以后不能做了,你们可别自己冒险偷偷做。”

    “东哥,我肯定不会。”大壮保证道。

    二柱也急忙道:“我也不会,东哥说啥我就听啥。”

    刘茵闷声一笑:“二柱,你也有点自己的主见,你东哥让你跳粪坑,你也跳?”

    二柱一愣,委屈道:“嫂子,你干啥只说我一个,大壮不也听哥的?而且我相信东哥不会让我跳粪坑,就算是让我跳,肯定也是为了我好。”

    大壮也在一边煞有其事的点点头。

    刘茵对郑向东的两个‘脑残粉’无话可说。她心说幸好郑向东这人不是蔫坏的那种,不然这俩不得被他卖了还帮着数钱呢。

    此话过后,聊着聊着,二柱突然说:“今年多亏了东哥,让我赚了不少,我娘说我已经够钱娶媳妇了,比我大哥厉害!这还是我第一次能比得过我大哥呢。”

    郑向东好奇:“菊婶儿给你相看了?”

    二柱摇头:“没呢,我娘说让我把钱放好,过几年再说。”

    刘茵默默点头,都还是小孩子呢,结啥婚啊。

    说实在话,她要是早一步过来,肯定会极力逃脱和郑向东的婚事。

    不过也幸好,她现在很愉快,两人的婚没结错,和小男生……不,老头子谈恋爱的感觉还不错。

    想到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刘茵也调侃的问:“你俩喜欢啥样的姑娘?”

    “不掐尖儿,温柔点。”二柱看多了农村妇女掐架,他娘也挺彪悍,所以他想找个温柔的姑娘。

    “和我娘合得来。”这是大壮。

    刘茵想到大壮是被他娘拉扯大的,按道理这样的母亲不好相处,不过刘茵和大壮娘的几次相处都很愉快,不过她不是大壮的媳妇,也不好说。

    倒是二柱的要求让她有点意外,他还以为二柱会直接要个长的好看的。

    “模样呢?你们没要求。”

    大壮果断摇头。他心里觉得能和他娘相处好,肯定不会是个懒惰的姑娘,至于相貌,不是太重要。

    二柱倒是撇嘴:“我娘说长的漂亮的姑娘花花心思太多,模样不丑就行。”

    “……”刘茵惊了,这不是张无忌他娘说的话吗?没想到菊婶儿思想这么前卫啊。

    刘茵耸耸肩:“好吧,祝你们早日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媳妇儿。”

    秋收开始了,这一回刘茵也跟着去上工了。

    本来郑向东是想让她在家休息的,可她实在太闲了。

    家里的地窖在当初挖茅房的时候被她又扩大了些,还顺便修整了下。

    现如今地窖已经被她给塞满了,也不用她去山里往回拉东西,一个人待在家里憋得慌,她还不如去赚工分,好歹能和人说说话。

    为此,郑向东特意去找了大队长,想让大队长给安排个稍微轻省的活儿,郑先进也没多问就点头答应了。

    郑先进也确实给刘茵安排了个轻松的活儿,和队里的小孩儿一起拾穗儿,这可让刘茵囧的。

    她好说歹说才让大队长给她换了个正常的,和村里的妇女一起割麦子。

    “带弟,我知道你也想和大家做贡献,但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要是不舒服一定要说。”

    村里人都知道她体弱,可她骨子里健康的不得了,但面对他们的关心,刘茵只有感动,连连点头:“大队长,您放心,那我去干活了。”

    原身上工都是和队里的小孩儿一样,这样正儿八经的下地还真没有过,所以她快速的找到了二柱的娘,一边学着他们的样子一边请教。

    刘茵干活的速度不慢,一上午后她就得到不少婶子姐姐们的喜欢。

    中午回家的时候,两人随便吃了点就算对付了一顿。

    郑向东看媳妇趴在桌上,上前给他揉了揉腰:“下午我去队长那儿给你请假?”

    “我哪有那么娇弱,就是突然干活有点不适应。”

    其实她确实不舒服,腰跟要断了似的。

    以前也不是没干过体力活,可那时候没今天这样,一直保持着一个姿势在太阳底下烤着。

    她不是个容易放弃的人,她也相信自己能克服这一关。

    这种生活还得过十几年,她不能将生活的担子压在郑向东一个人身上。

    “要我说,你就不该跟大队长要求换去割麦。”

    刘茵苦笑道:“干那个的都是小孩子,我在他们旁边不好意思。”

    郑向东悠悠道:“你要是没嫁给我 ,你也是小孩子。”

    刘茵斜眼一瞟:“怎么?我嫁给你是变老了吗?”

    “……”郑向东赶紧解释:“没有,你是少女,一直很少女。”

    刘茵拿开他的手,测过身子盯着他,诡秘一笑:“其实那天我问二柱和大壮的时候,也挺想问你的,你心中想找个啥样的媳妇?”

    郑向东呆了片刻,老实说道:“以前我只想让家人正视我,告诉他们我不是累赘,根本就没想过这茬。”

    “知道要和我结婚之后,也没想过?”

    “想过。”

    “嗯?”

    “那时候打听过你,说是又丑又懒,当时就对家人心灰意冷,想着随便吧,反正我也活不了多久。”

    刘茵听到前面的话有点小心眼的气愤,可听到后面,却是满满的心疼。

    郑向东笑了笑,接着说:“见到你的时候,我很平静,当你说去山里找吃的,那句话就像是一道光,让我看到了希望。还想着,或许和你过日子不会太差。”

    刘茵静静的看着他,听着他说。

    “后来你弄回来野菜,还带回来野鸡,让我知道日子还能这么美好的过下去。”

    之后,他就越来越依赖她,更加恼怒自己无能,但每次被她安抚,也让他一次次振作起来,即便家人无视他到底他也觉得没所谓。

    刘茵发觉他有些伤感,立刻开玩笑道:“那我岂不是你的救命恩人?以后我让你做啥你就得做啥?”

    郑向东笑着点头:“对,以后你让我跳粪坑我绝不会犹豫。”

    刘茵捂脸:“这个梗还过不去了!”

    被这么一打岔,刘茵突然想起来,他说了那么多还没说他对自己满不满意呢。

    可想到他刚才掏心掏肺的话,再问这个好像没多大意义了。

    抢收的时候中午不让休息太久,他们聊了会儿之后就去上工了。

    经过两天的历练,刘茵也渐渐适应,只是肤色比以前更黑了。

    每天回家照镜子都会嘀嘀咕咕,郑向东让她在家休息,她也不干,最后郑向东只能说等秋收过了,有一个冬天让她捂回来,她才略感安慰。

    秋收过后,大家最期待的就是分粮了。

    郑向东每天都有上工,工分比不上别的壮劳力,但只要能分到粮食,刘茵就开心不已。

    第一次看到家里堆着几百斤粮食,刘茵心里还是很兴奋的。

    晚上两人饱餐一顿,收拾好躺在炕上的时候,郑向东就以商量的口吻,却是有些谨小慎微的语气道:“我想给你家和我家送点粮食。你觉得怎么样?”

    刘茵不喜欢他这种说话的态度,直接侧过身子,煤油灯还没有吹灭,所以她伸手扯了扯他的脸颊:“以后不许这么说话!咱们是一家人,有问题商量是应该的,你这样搞的我好像是刻薄你的地主婆。”

    郑向东捂着脸颊,笑:“好。”

    “你的想法挺好,那一家送多少?”

    原身已经不在了,不管原身的家人怎么对待她,她不予理会就是,她也不想去追究原身的家人如何如何刻薄,赡养原身的父母是她继承这个身体之后唯一能为原身所做的事情。

    至于郑向东,王大花是个难缠的主儿,弄死肯定不可能,她毕竟是小孩儿的亲娘。不过有了上回打郑老五的经验,刘茵还真有点手痒。假如王大花再作妖,她不介意也套麻袋打王大花一顿!

    “一家送三十斤吧,咱们统共也没多少。”他顿了顿,又道:“其实送粮食过去,一方面是做给村里人看,一方面是咱们频繁进山也不会惹人怀疑。”

    刘茵愣了愣,她对这些无所谓,反正是回报生育之恩和做给村里人看的,却没想到小孩儿想的这么多,便爽朗一笑:“那我明天和你一起去。”

    郑向东拉着她的手:“我一个人去就行了。”

    三十斤粮食在他们看来不少了,可家里人肯定会……到时候又会说些难听的话,他不想媳妇儿去听。

    “那好吧,你注意保护自己。”

    瞧她那副将两个家当龙潭虎穴的样子,郑向东就发笑:“好。”

    第二天,郑向东背着一袋粮食回了老宅,路上不少人看到他就问他干啥。

    郑向东自然如实回答。

    他这一路有不少人看见,得知他给父母送粮食,都称赞他有良心,同时更谴责郑大业和王大花两口子忒不是东西,这么好的儿子都不知道珍惜。

    郑大嫂看到郑向东过来,还背着一袋子东西,迎接的可热情了。

    王大花见状面对小儿子的时候脸色也缓和了许多,还关心的问了一句,他和带弟的身体咋样。

    郑向东笑着回答:“都还挺好的,前些日子带弟还一起去抢收了呢。”

    王大花当然看到刘带弟去上工了,但她见小儿子这幅模样,不由皱了皱眉:“我看刘带弟也没啥不好,平时该上工就让她出来上工,你俩现在又没孩子,成天憋在家里下蛋啊?”

    瞬间,郑向东心情就不美好了,他能容忍老娘说自己骂自己打自己,但绝对不允许老娘这么说媳妇儿。

    “家里好多事儿都得带弟忙活,是我不让她上工的。”

    “你都结婚了,就得有个结婚的样儿,她嫁给你还不上工,指着你养?她咋不上天呢?”

    郑向东不想装了,索性也不笑了:“娘,您没听明白吗?是我不让带弟上工,和带弟没关系。”

    “我是你娘,你为了个外人句句拿话顶我!我看那刘带弟就是个妖精,长的不咋地,又懒,可把你勾的魂儿都没了。”

    倏地,郑向东脸色大变:“您不喜欢我,我以后不来了,别总说带弟。我还得去给带弟家送粮食,先走了。”

    “等等,你要给刘家送粮食?”

    郑向东点头。

    王大花火气蹭蹭蹭上涨,拽着他送来的粮食袋子就往他身上丢:“滚滚滚,老娘不稀罕你的东西,拿着你的粮食滚!”

    郑向东站在原地没动,无奈的说道:“娘,你又咋了?”

    郑家人也不懂王大花发飙的理由。

    郑大嫂期期艾艾看着那袋粮食,虽然不多,但也是几十斤粮食啊。

    “娘,这是小六的一番心意,您……”

    “心屁个意!”王大花愤怒道:“他知道给我送粮食,还知道给刘家送粮食,刘家是生了他还是养了他?早知道他外向,出生就给他娶媳妇,让他老丈人养去。”

    这话越说越不着调了,郑大业听着都直皱眉头。

    郑大嫂倒是有不同心理,女人嫁人之后,娘家就是底气,但男人愿意给媳妇做面子,媳妇回娘家也脸上有光。

    她现在心里可酸了,咋她嫁的郑家老大为啥没这觉悟呢?

    郑向东一直捏着拳头,他也不和娘争,反正粮食送到了,他挑头就走。

    出了门郑向东才看到外头稀稀拉拉站了不少人,想到刚才屋里的动静,他低着头显得落寞。

    “小六,分家的时候不是说今年不用给养老钱了吗?你咋这又?”

    都是来看热闹的,自然有那不嫌事大的。

    郑向东看到说话的是个对他还不错的大哥,顿住脚步,“父母养我们不易,我们就是想让他们吃饱点,没想到……”

    围观的人瞬间补脑了下半句:没想到王大花嫌少,不要东西还骂人?

    不过他们刚才听到里头还有刘家的事儿,也顺便问了出来:“你娘让你去刘家是啥意思?”

    郑向东其实也挺莫名其妙,不知道他戳了他娘哪根筋,突然就发火了。

    “可能是我说还得去刘家送粮,我娘让我快点去吧。各位慢聊,我先回去了。”说完郑向东就快步离开了。

    然而郑向东没想到,他就说了这么两句话,人群里就炸开了锅。

    “小六是个有良心有孝心的好孩子,王大花也太能作了。”

    “可不是,自己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给她送粮来,她还不领情。”

    “王大花估计是恼了小六还顾念刘家,你们可别忘了之前两家打架还去挑粪的事儿。”

    “顾念刘家咋啦,那刘带弟好歹嫁给小六,那是小六岳家。这才叫有良心,一碗水端平!”

    在场男人谁没个岳家,媳妇嫁过来生儿育女操持家事,他们自然也不能说小六做的不好。

    郑向东回到家的时候脸色已经好了很多,刘茵感觉出他有点异常,但他极力掩饰,故而她也就没问。

    去刘家的时候,还是郑向东一个人去的。

    不是刘茵不想跟着,郑向东还是执意一个人去,刘茵也不好和他拗,反而想着让他多受受刺激,人总要学会成长。

    想当初她刚经历末世的时候,整个三观都要被扭曲了,亲情、友情在灾难面前都是狗8屁。

    后来慢慢让她宽慰的是遇到了几个性格合的队友,经历过生死之后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刘家对郑向东的态度还好,没有嫌弃和大骂,收了粮食之后还挺高兴。

    就是话里话外还在打狼皮子的主意,郑向东一见他们露出这个苗头就赶紧离开了。

    郑向东今天给两家送粮的事情又惹来许多谈资。

    过了几天,刘茵在家坐红薯粉条的时候,郑向□□然带回来两只小羊羔。

    她惊讶道:“你从哪儿弄来的?”

    “吴家沟那边有只羊下了崽,我买了两只回来,你不是说想喝羊奶吗,正好一公一母。”

    “两只羊是一母同胞?”

    郑向东一愣:“应该没关系吧?”

    刘茵呵呵一笑:“我也不懂这个,反正先养着吧。”

    “嗯,大不了以后牵到外头去配种。”

    有了两只小羊羔之后,他们就开始着手盖羊圈。

    盖着盖着,郑向东就提议给家里弄的围墙:“没有围墙养被牵走了咱们也不知道,明天我就去山上拉石头,再摔点土坯。”

    刘茵有精神力,可她不能保证二十四小时都观测周遭,有个围墙确实好一些,别人突然进来有个院墙门挡着他们也好知道,不至于被人看到不该看的东西。

    他们的房子本来就不大,也没准备圈一个很大的院子,所以两个人每天干一点,有时候二柱和大壮也会过来帮帮忙,没几天就将院墙给搭起来了。

    以前不觉得,现在将院墙弄起来,刘茵感觉瞬间有了安全感。

    刘茵围着院墙走了一圈:“以后咱们在家里晒东西也不用怕被人瞧见。”

    “回屋吧。”

    播种之后田里就没啥活了,天气也越来越冷,以前外头还能看到老爷们儿聚在一起唠嗑,现在只能零星看到几个孩子在外头玩,其他人都蹲在家里准备猫冬了。

    刘茵也当了回宅女。

    家里啥事都不用她动手,每天饭来张口,躺在炕上啥也不用干。要不是她抗议,郑向东能每天给她洗脸擦脚。

    两个人在家实在太无聊,刘茵只好将前世的五子棋拿出来和郑向东玩,后来甚至衍生成了六子棋、七子棋,每次两个人下棋都能闹出好些笑话。

    小年前他们终于出了趟门,去县里采购年货。

    要刘茵说外头卖的也没啥好吃的,不像后世零食五花八门,光拿眼睛看都看不过来。

    但郑向东说要买灶王爷像和春联啥的,必须得去县里转转。

    □□联和灶王爷的时候刘茵突然想买几本书回去看看,还有一整个冬天呐,两个人不能在家里大眼瞪小眼吧。

    现在还没有还是闹运动,所以书店里的书还挺多,但看了价格之后,刘茵觉得还是去废品收购站转转吧。

    以她和郑向东的年纪就算有办法参加高考,她也不想学习了。

    从书店出来之后,刘茵磨磨蹭蹭问道:“你想考大学吗?”

    郑向东十分果断的摇头:“不想。”

    “上大学之后国家分配工作,这你都不想?”

    “我不想离开你。”

    “……”刘茵不知道该感动还是该说他儿女情长好,不过心中有那么点点窃喜是咋回事呢!

    既然都不想上大学,那就更没必要买新书了,两人去了废品收购站,里头确实有些五花八门的书,刘茵随便找了一摞,还捡了很多报纸。

    老大爷看他们一买买这么多,不由疑问了句:“这么多?”

    刘茵大大方方道:“家里房间得糊报纸,这些书本冬天生火最好用。”

    老大爷:“……”

    没见过这么壕的,买废纸回去生火。

    有钱赚老大爷也不多事,给他们称了称之后,就让他们拎着走了。

    买这么多书回去自然不能被村里人看到,他们出了收购站就将书本全都盖在背篓里。

    过了小年之后,年味也越来越浓。

    刘茵和郑向东也在家里准备年货,做包子,炸肉圆子,反正能想到的能做的,刘茵都实践了一遍。

    闲暇的时候,刘茵还教郑向东认字,郑向东学的可认真了。

    郑向东没问刘茵为什么会认识这么多字,刘茵也没有特意解释,两人的日子过的很惬意。

    只是,刘茵没想到郑向东这么好学,自从她教他认字之后,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弄来几个写字本和铅笔,每天认完字之后都还得写一遍。

    原本只是打发时间的事儿,现在被他这么一弄,搞的刘茵跟个家教似的。

    还好他每次认字之后都会安静的在一旁抄写和默写,也不需要刘茵时时刻刻盯着。

    她买回来的一摞书里大多数都是小说、故事书,每天他写字的时候,她就会看书,两人互不干扰却又意外和谐。

    刘家吃年饭的时候来找过他俩,刘茵不耐烦和他们哈拉,直接给拒绝了。

    没两天郑家吃年饭,同样来找他们,这回刘茵没做主,直接看向郑向东。

    “真不凑巧,我们今天也吃年饭,这是我和带弟结婚之后第一次吃年饭,我不想错过。”

    来喊人的是郑向东的大哥,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小六,回去吃也是一样的。”

    “都已经分家了,还是各吃各的吧。”

    郑大哥也不擅长游说,看弟弟没有改变主意的意思,独自回去了。

    刘茵攀上他的肩膀:“真的看开了?”

    郑向东回头:“早看开了,血缘是无法改变的,就那么处着吧。”

    “哟!当了几天好学生,说话的深度都不同了。”刘茵调侃道。

    “那也多亏你这个老师教的好。”

    “咱能不这么互夸了吗?”

    “好,不夸。今天是我们第一次吃年饭,我得好好准备。”

    郑向东脑海里已经蹦出几道想做的菜了。

    “我帮你。”

    郑老大没将弟弟弟媳带回去,闷不吭声的进了门。

    她媳妇看了半天都没看到小六两口子,不由问:“小六说了啥时候来吗?”

    “他说不来。”

    “不来?”郑大嫂诧异道:“为啥?”

    “他们今天也吃年饭,菜都备好了。”

    “备好了可以拿过来一起吃啊。”郑大嫂说的理直气壮。

    “他说想和弟妹单独吃。”

    王大花正巧出来,刚好听到这一句,原本还带笑的脸立刻冻得跟冰渣似的:“不来正好,免得见了他们也吃不下。”

    郑大业跟在她后面:“你少说两句。”

    “我咋了就让我少说两句,凭啥啊!”

    “小六现在还记着我们,你别弄的孩子以后恨我们。”

    “他敢!”王大花直接炸了:“我生他一场说几句咋啦?他是我儿子我还骂不得他了!”

    郑大业自知说不过她:“得了,我不和你说了,你爱咋样就咋样吧。”

    提起小儿子,郑大业心里也很矛盾。

    无疑,小儿子是孝顺的,可老婆子不喜欢小儿子,他又不能和老婆子硬杠,就这么招吧,反正他还有五个儿子。

    屋里,罗红抱着开始拐了拐自家男人:“小六越来越出息了啊,回回都能顶得你娘火气窜窜。”

    “没良心又自私,提他干啥。”

    罗红猛地转头瞄他:“你以前不总觉着你弟弟有秘密,现在不惦记了?”

    “小六肯定有秘密,我迟早要让他露出真面目。”

    郑老五眯着眼不知道在想什么,罗红看他这不着调的样子撇撇嘴,想她当初咋瞎了眼相中他?

    好在她娘家条件好,有底气,在婆家就连婆婆都不敢对她咋样。

    晚餐是由郑向东一手包办,本来刘茵是准备进厨房给他帮忙的,可他说啥都不让,还给她拿了之前没看完的小说让她看,瓜子糖果等等都放在她手边,顺道还给她冲了杯麦乳精。

    刘茵好笑的看着他:“你今天奇奇怪怪的。”

    “好好看小说,别吃太多瓜子。”

    郑向东离开之后,刘茵想了半天都没想出他神神秘秘的准备干什么,想不出来她只能将心思放到手里的小说上。

    一边喝着温热的麦乳精一边看着小说,刘茵很快就忘了刚刚的纠结。

    不知不觉,当刘茵将之前没看完的小说看完之后,厨房那边也传来动静,郑向东端着骨头汤先出来。

    刘茵放下书,将炕桌收拾干净,还准备跟着他去厨房端菜时,又被他拦下了。

    “好好坐着。”

    “……”

    刘茵不知道他搞什么鬼,只能等着。

    所有菜都齐全之后,郑向□□然端出来一碗面条放在发呆的刘茵面前。

    刘茵一怔,看着跟前这碗有点粗的面条,疑惑的看向郑向东:“怎么想起吃面条了?”

    发现只有自己有,她又问:“你不吃吗?”

    郑向东在她对面坐下,含笑道:“只知道你的生日是十二月份,具体不知道是哪天……对不起,前段时间忘记给你过生日了,所以今天想给你补过。”

    刘茵哭笑不得的看着他:“我以为今天是我们第一次一起吃年饭。”

    “第一次给你过生日,第一次一起吃年饭,全都一起过。”

    “那你的生日也没两天了,不如三合一?”

    郑向东毫不犹豫点头,还期待的问:“不如以后每年都这样?”

    刘茵想了会儿,赞同道:“行,咱们每年一起过生日,一起吃年饭。”

    说完之后,刘茵跑去厨房拿了个空碗,将碗里特意弄成一根的面条从中间夹断,一个碗里一半。

    “祝我们生日快乐!”

    家里围墙圈起来之后,郑向东和刘茵先将羊圈弄好,又搭了鸡窝,刘茵甚至还弄了个狗窝。

    “我以前听二柱说王家湾那边有人养狼狗,也不知道有没有狗崽子,过些时候我过去看看,下了狗崽咱们领一个回来。”

    “行啊,养只狗能看家护院,你也不用总是担心有人进咱们家。”

    上次家里桌椅被搬走之后,郑向东但凡出门就要将家里的东西全都收到地窖去。只被偷了一次,他就怕了。

    现在锁头不便宜还得要票才能买得到,村里锁门的人家屈指可数,刘茵也知道他防的是家贼。可之前郑老五偷了桌椅就是比烂账,现在说清楚也难了。

    现在更多的是人情社会,郑向东几次和家里出现矛盾,看着是他占了上风,但只要老宅那边一顶不孝顺父母、不敬兄长的帽子扣下来,他们做再多也是枉然。

    此时刘茵倒是挺喜欢末世那种所有规则都被打乱了的世界,拳头才是硬道理,想干点什么也不用这么多顾忌,大家各自凭真本事说话。

    好在郑向东和刘茵虽然不得父母喜欢,但两家的父母也不会总是想着过来找茬,他们多数的时候还是挺自在的。

    刘茵想过,要是郑老五再敢来偷东西,到时候她一定打得他半年下不来床,不管他是不是郑向东的亲哥。

    家里有了养,原本悠闲的日子也暂时停止,刘茵要去山里给羊崽子找粮食了。还得找多多的粮食,让羊崽子平安顺利的度过这个冬天。

    原本郑向东是想自己去的,可论山里的熟悉度和自保能力他目前都比不上刘茵,只好留在家里看家。

    以前没养过养,但羊吃草刘茵还是知道的,她迅速找了些青草,一连割了两背篓这才往回走。

    一边走她还一边注意哪里有野货,突然,她的精神力触及到一个地方时,猛地被恶心了一下,差点没让她吐出来。

    方才她准备看看哪里有没有兔子窝啥的,没想到精神力居然钻到个蛇窝里去了,想想那个画面她就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青草不容易存放,刘茵将青草弄回去之后,郑向东就负责将青草弄成干草。

    二柱和大壮知道他们家里弄了两只小羊,也都从家里带来些玉米芯子、秸秆等能喂羊吃的东西。

    郑向东和刘茵特别感谢他们,秸秆一般都是给各家当柴火用的,但玉米芯子确实能磨了当粮食,两人这么有心,刘茵也没啥好回报的,第二天就去将那蛇窝一锅端了。

    以前她喜欢背着背篓满山遍野跑,唯独这一次,她将背篓拎在手上,目不斜视,到家门口的时候直接丢了背篓,进门喊郑向东。

    “我弄了窝蛇回来,有不少,你拿去分给二柱和大壮吧。”刘茵顿了顿:“你家和我家也一人给一条吧。”

    说完她浑身都抖了抖,赶紧去烧水,她要擦个澡。

    郑向东知道她怕蛇,赶紧出门去看蛇。

    看着那占了大半筐子密密麻麻的蛇,郑向东浑身都有点不舒服了。

    他将蛇倒在地上,挑了两条差不多大小的之后,其他的全都装在一起,找了个不起眼的位置放下,才去老宅和刘家送蛇。

    这一次送东西郑向东没有废话,敲了门将蛇递过去就离开,一秒钟都没多待。

    他也没那个心思去想两家人的想法,总之他和媳妇儿问心无愧就好。

    送了刘家之后,他直接去找二柱和大壮,带着两人回家,路上也跟他们说了蛇的事情。

    二柱和大壮听到又蛇肉吃都还挺高兴,可看到那半篓子蛇时,还是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等会儿你们把东西拿回去,不能透露说是你们嫂子抓的,就说是在山里偶然遇到,你俩自己商量着分吧。”

    “哥,嫂子这是戳了哪儿的蛇窝啊?这么多?”

    “有的吃还塞不住你的嘴!”

    “哥,我就是好奇嘛。”二柱看着郑向东笑了笑,连忙和大壮分蛇。

    刘茵擦完澡出来看到那篓子还在,赶紧说:“你俩磨磨唧唧啥呢,快拿着篓子回去,篓子也送你们了。”

    作者有话要说:

    预收文:

    《六零七仙女》七个女儿乐翻天

    《五零光荣妈妈[穿书]》坚决不当生娃机器

    《八零福妻会算命》身怀宝藏总有饿狼环伺

    《九零竹马甜甜的》青梅绕竹马

    《清穿四福晋日常》福晋要休夫

    完结文:

    《七零萌妻有空间》鲤鱼跃龙门

    《穿成男配他妹[穿书]》吃吃喝喝

    《皇太后》皇宫悠闲日常

    《空间之宠妃路》搞定后宫分分钟

    《空间之宫婢有喜》挟包子傲视群妃

    《穿越空间之封妃路》混吃等死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