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的菜单子是早就定好了的,大厨房从天蒙蒙亮起就开始准备。林家人不多,平素也不喜奢靡。因此,也只有这样的大日子里才会上齐鸡鸭鱼肉。
掌灯时分入席,一直吃到了亥时初才结束。即便特意留了肚子,这会儿,包括黛玉在内,都撑得不行。
桌上的剩菜全部撤了下去,过了一会儿便送了消食茶来。这边刚喝了口茶,又有两个小丫头提了两大盒子的点心进来了。一盒里头全是山楂果、山楂糕和山楂片,另一盒则是各色的糕点糖果和干果,一盘盘端出来,排在桌上。
贾敏将黛玉抱在怀里给她揉肚子,不知碰到了哪块痒痒肉,叫黛玉笑得停不下来,抱着肚子缩在贾敏怀里再不肯给摸。
贾敏无奈,只能将黛玉搂着,眼里却溢满了笑。她从未想过能有今日这般儿女双全的景象,过去十五年的日子虽然也称得上和乐,但是没孩子总归是寂寞的。就好像每年的除夕夜,总觉得安安静静的,尤其冷清。今年的除夕才有了阖家团圆的景象了。
乔喻在一边喝着茶,静静地看着母女二人笑闹,想着原身如果能看到这一幕大概是欣慰的。有了健康的儿子以后,贾敏眉眼间再不见一丝愁绪,如今满心满眼都是两个孩子。
正想着呢,就听见隔间里传来熟悉的哭声。大约睡醒了不见人便一直哭,奶娘哄不好,只好抱出来给贾敏,道:“哥儿这是想念老爷太太了。”
果然,到了贾敏怀里,就渐渐止了声。贾敏同奶娘一起将他收拾好,又拿了拨浪鼓和铃铛串逗他,很快便笑了,边上黛玉拿手指戳他的脸也不恼,还抓着黛玉的手往嘴里含。力气大得很,黛玉使劲都抽不回来,还是贾敏乐够了才将黛玉“解救”出来。
有两个小孩子逗乐,时间过得很快。
到了子时初,黛玉实在撑不住了,在贾敏的怀里睡了过去。乔喻便将她接过来自己抱着,盖了件披风当被子。这是大年夜守岁的习俗,不能睡床。小的那个早就又睡着了,由奶娘抱着,倒不用他们操心。
一时间,整个堂屋都安静了下来。乔喻和贾敏两个只对坐着,静静地喝茶吃点心,时不时轻声交谈几句。
黛玉睡得安稳极了,过了子时被抱回房间,脱了外衣放进被窝都没醒。贾敏带着两个小的一起沉沉地睡了,乔喻却不好睡熟,天亮以后还有一番事务要忙。
大年初一,京官要到皇宫给皇帝请安,各地的大小官员们也要到衙门里朝着皇宫的方向三拜九叩行礼。
因此,乔喻只躺了会儿便换上官服去了两淮巡盐查院署衙门。
等时间到了,乔喻按着流程领着盐政上下遥向皇帝请安拜年,又同同僚们互相祝贺道喜一番才脱身。
刚回到府里,就有下人来报盐商成家送了年礼来。这声通报就想打开了什么开关,之后一整天,两淮盐政大小官员和盐商陆续送上了拜年礼,几个大盐商送的礼甚至超过了万两。这样一笔明摆着的贿赂却不能不收。
这是因为如今官场上行贿已然形成了一种风气,什么“冰敬”、“炭敬”、“水礼”的早已成了惯例了。即便乔喻也按着原身的惯例按点往乡试、会试的座师处送节礼。
而原身林如海称得上是个两袖清风的人物,盐税上是一点都不拿的。然而即便不贪盐税,在扬州的两年时间里,单单三节两寿收的礼折合成银子都将近50万了,可见如今风气。
送礼的潮流一直到年初二才止。林家在扬州是数一数二的人家,不必四处拜年,因此还算空闲。
新年里,金陵城里也是一派和乐。眼见着自家做了谋反的事也没什么惩罚的甄家也放松了。乔喻远在扬州都听说了甄家十几房男男女女齐聚金陵一同给甄家老太太请安的盛事。还有什么甄应嘉甄大人孝顺,因着甄老太太年纪大了喜食豆腐,就吩咐每日宰杀两只鸭子熬成汤专门给配豆腐孝敬老太太。
这样的传言突然间到处都是,明面上均是夸赞羡慕之言,却是处处在说甄家奢侈无度,明显是有意为之。
然而甄家却自得于自家富贵,以此为荣,不仅不加以遏制,反而炫耀一般,配合流言不断制造新话题。今天摆几株三四尺高的珊瑚树迎客,明儿拿出几箱子的珍珠送礼,仿佛全天下的富贵都在他们家了。
甄家的流言起初的确是当今吩咐金陵通政司做的,目的原本是为了吊出甄家埋在通政司里的钉子,结果没想到人家根本没当一回事。等这股流言乘着风一般刮到京城的时候,当今真是气也不是笑也不是。
一方面,原本的目的没达到,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但另一方面,甄家之奢靡无度如今是人尽皆知,到时候更好降罪,甚至都不用担心伤了名声。因为甄家拿着大把的银子挥霍,却说无法归还亏空,往严重了算,这是欺君。
当今冷眼看着甄家作死,太上皇也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宫里甄贵太妃原本还有些不安,看太上皇不当一回事便也放下了心。
而太上皇这一番表现,也让当今更加确定了太上皇的想法。当今在位越久,就越能看清楚一个皇帝的态度里隐含的意义,所谓帝王的恩宠只在于是否有价值。
太上皇做了几十年皇帝,唯我独尊惯了,便是为了防止人走茶凉,也不可能主动交出手里的权力。而这样压着他这个皇帝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他不像先太子,从小由太上皇亲自教导为君之道,文韬武略样样出色。他初登基时确实慌了手脚,眼看着太上皇握着权柄不放,又有年长的几个兄弟跟着裹乱,令他十分不安,尤其这些兄弟的母族妻族哪一个都比他强。
后来冷静下来才想明白太上皇对他的不满很大可能来自于同先太子的对比。先太子的优秀,他们这些兄弟都是领教过的,任谁也不敢说自己比先太子强。可就是这样出色的先太子最终却被逼得谋反。
他可没忘记太子谋反前是怎样危险的处境,一举一动,一步一行全在监视之下。明明只要好好做着太子,就能名正言顺继承皇位,根本没有必要谋反。而且太子手里军权有限,谋反几乎是必败的下场,先太子却依然做了。为什么?不过是认清了太上皇的想法而已。
当初立嫡子为太子是为了顺应礼法,稳固皇位。如今废太子也依然是为了稳固皇位,打击朋党罢了。感情自然是有的,毕竟是亲手养大的孩子,要不然也不会听到太子死讯差点中风。可以说这么多儿子,也只有先太子能让太上皇这般挂心。可即便是最上心的儿子,在皇位面前也只能让路。
可见太上皇心里最重要的还是皇位江山。当初选了他继位,一个重要因素便是他的势力最弱,无外戚朋党之患。这样的新帝不仅有利于朝局稳定,还更容易掌控。
但是,即便再处处受限,他也是皇帝。只要牢牢地坐在皇位上,下面的兄弟想将他拉下来,那也不可能!他们的父皇不会容许任何人威胁他的权柄。这些兄弟和老臣,如今是他的磨刀石!
想清楚这一点,当今就再不迟疑,直接一道密旨送去了江南。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