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第 166 章

    墨珣刚踏进大门, 伦沄岚就迎了上来, 左摸又看,还将手背抵在墨珣的额头上。

    “爹, 爹,我好着呢。”墨珣站着让伦沄岚检查了一遍。

    伦沄岚见墨珣似乎没有多大变化,最终硬是生生憋出一句, “好像瘦了点儿。”

    墨珣有些哭笑不得,无奈地又喊了一声“爹”, 这才从伦沄岚手里“逃脱”出来。

    赵泽林就在伦沄岚身后不远,伦沄岚担心完了墨珣方才想到自己动作快了,倒把赵泽林落在了后头。赶在赵泽林也不在意,只说“我让厨房备了些吃食, 摆在你屋里了,你用完了就去休息吧。”

    伦沄岚不再拦着墨珣,也让他快些吃早饭去睡一觉。

    墨珣也不再废话,这就与青松、雪松一道回馥兰院去了。

    越国公府的家丁给墨珣备上了热水, 只等他用过了饭之后洗澡用。

    早餐得齐, 给墨珣整了一大桌。然而他在用花生浆的时候,却被青松雪松紧盯着。他倒是无所谓,不过青松雪松这盯法简直要把他瞧出花来了。

    墨珣旁若无人地如了盘子里的蟹黄包啃上了之后, 才听到雪松开口道“少爷少爷, 前天”

    “雪松”青松一听雪松开口, 眉头一皱, 立刻出言制止。

    蟹黄包做得小, 墨珣一口就能塞下一个。但他倒也不很饿,自然就细嚼慢咽起来。等他将手中的包子吃完,这才问雪松道“前天怎么了”

    雪松看了青松一眼,嘴上动了动,却没出声儿。

    墨珣盯着雪松,“啧”了一声,“干什么,说话说一半。”

    “就是前天昌平郡君到府上来了。”雪松既然已经说了个开头,那他就是不往下说,墨珣只要随便找个人问都能知道。而且,与其这样说一半把人给吊着,让墨珣心里老惦记着,倒不如直接告诉他。

    青松气得上前在雪松腰肌拧了一把,“不是说好的,等会试都考完了再告诉少爷的吗”

    雪松佯装被拧疼般“哎哟”了一声,却只抿着嘴没有为自己辩解。他就是有点儿憋不住话,好几天没见到少爷了,就想跟他说点新鲜事嘛。

    青松知道自己使了多大劲,再说了,他还嫌雪松穿得太厚,他啥都没掐着呢

    “哦。”墨珣将空碗放下之后,青松麻溜地又给墨珣添上了花生浆。墨珣随手抓了个包子,问道“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来的吗”

    雪松摇摇头,“不知道。”他和青松守在外头,对里头的谈话听得并不清晰。

    墨珣琢磨了一下在旁人看来,他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会试。若是去问赵泽林或是伦沄岚,非但得不到答案,反而会受到责骂。当然,“挨骂”在墨珣看来,自是不痛不痒。可万一让三个长辈觉得,林醉对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那就遭了。

    本来他俩就亲事多舛,选秀的事还没有解决良策,此时若再让赵泽林产生误解那他可就真娶不到林醉了。

    青松本来想劝上墨珣两句,让他先将科举考完再思考别的事。但却看墨珣并未再多问,只又吃了些东西之后,开口说道“我想先洗个澡。”

    “是,热水已经备好了。”青松悄悄打量了墨珣的表情,见他与往常无二,便应下了墨珣的话。

    待墨珣起身之后,青松忙上前伺候,雪松则跟在青松身后,还得了青松一记白眼。

    墨珣洗了澡之后自然是歇下了。筑基之后,身体并不容易疲惫,但仍是肉体凡胎,适当的休息必不可少。

    越国公从宫中回来,见着了墨珣也不敢问他关于考试的详情,只等会试彻底结束之后再谈。

    次日,墨珣便又收拾妥当进入贡院了。

    第二场的第一道题考的是尚书立政。这是一篇周公诰词,“用咸戒于王”。其中“宅乃事,宅乃牧,宅乃准,兹惟后矣”指出需要认真地考察与选择官员,这样才能够使国家昌盛、百姓富足。而“谋面,用丕训德,则乃宅人,兹乃三宅无义民”如果只是以貌取人、不以道德来任人,那这个国家的官员就没有笃义之民了1。

    周公这篇文章主要是在劝诫成王,希望他能够选贤任能。并且拿夏王与夏桀作比较,之后又提到了成汤和商纣王的例子从历史的教训上,让成王明白“三宅”的准则是何其重要。

    资治通鉴有云“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未有官得其人而国家不治者也。”说得便也是君王挑选官员、人才的原则。

    本题主要考考生们对这篇诰词的理解,从而引申出更深层次的含义。

    这种题型答起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首先便是要抓准题干。若是想要另辟蹊径,倒也不是不行,只要能够自圆其说,也不失为一种给阅卷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好法子。只是在摸不清阅卷者喜好的前提下,就这么不落窠臼,怕是没几个考生敢这么做了。

    万一好端端的一道题,被自己这么标新立异地整了一下,若是惹了阅卷者不快,直接将卷子摆在了一旁,那就得不偿失了。

    墨珣琢磨了一下,这道题左不过就是讲选贤任能的道理。无论是“三宅”还是“三俊”,都是选才的准则。只要针对这方面来展开,就算不会让人耳目一新,那也是稳扎稳打了。

    他本身对于“会元”并不执着,有与无反正都一样。到了殿试上,会元也不见得就比其他的贡士来得更有优势,该参加的殿试照样得参加,宣和帝又不会因为他中了会元就对他另眼相看。

    墨珣自觉对第一场考试很有把握,这第二场也不例外,总归榜上有名就是了。如此一来,他便也不再另想其他,只针对“选才”开始写起来。

    这第二场考完了之后,又紧锣密鼓地进行了第三场考试。因为是会试的最后一场,别说是伦沄岚,就连越国公都隐含着一股子激动,甚至还赶在早朝之前,亲自送墨珣到了临近贡院前的两条街。因为人多,马车无法通行,越国公便陪着墨珣走了一遭。

    墨珣原是想劝,但越国公的脸上有着明显的不容拒绝,这反倒使墨珣不好再开口。就他个人而言,他倒是更喜欢独来独往。之前伦沄岚要来接送,墨珣都不肯。主要因为伦沄岚的身份有着诸多不便,墨珣也担心他在路上万一出了什么事。可这次来送的是越国公,墨珣一时间竟也不知自己是不是该担心他了。

    “祖父送到这里就可以了。”两人早早已经下了马车走路,而越是临近贡院,人流就越多。墨珣看着不远处的贡院大门,便让越国公早些乘马车进宫点卯。

    “你走吧,我看着你进去。”越国公冲墨珣摆摆手,让他赶紧进去,别在这儿耽搁功夫。

    墨珣本来还想再说点什么,反正就是客套一下,礼貌一点,但越国公满脸的不耐烦,恨不得自己能一把把墨珣推进贡院里。

    “那孙儿就走了。”墨珣这就朝着贡院去了。

    临了进门之前,墨珣回过头,见越国公还立在原地,一时间心里竟涌起一股十分陌生的情绪来。

    越国公一直盯着墨珣,此时见他回头,便干脆扭头就走。墨珣见状,心中情绪瞬间褪去,只余下一阵无奈。待进了大门,那便由不得他再随意回头、东张西望了。

    第三场只考策论,考题就有些五花八门了江潮溢漫至积水为患当如何处理;若兵伐屡动,土木不息,如何不夺农时;赦宥之恩,恐惠及不轨之辈;田猎利与弊,缘何诸公好田猎以成风

    这个水患吧,因为题干给出的信息太少,因此中间囊括的东西就太多,当真要写起来,那还真能写出一本书来。墨珣想了想,这题也就只能自行做个设定,假定出各种不同程度的水患与积水情况了。

    三天时间考五道题,每题需得面面俱到,所以一拿到考题就马上动手的考生几乎是没有的。纵使有草稿纸,但也很少有考生会随意在上头涂画。

    墨珣寻思着,这道水患题大概就是这第三场考试的重点了,便在上头多花了些时间,将自己能考虑到的点都尽量标出来。针对不同程度的水患,处理方案自是不同的。墨珣将积水程度分为三种,即轻,中,重。从时间上来看,解决方法就有拦,排,泄。排洪、泄洪在不同地方也有不同方法引水入湖,引湖入江,引江入海等等。拦洪则有度地置闸,筑沙洲圩、濒江堤岸2。

    题目又没有说明需要考虑经费,墨珣自然是以最优方案来解决,他甚至连定期修复和日常维护都一并写了进去。

    待他仔细检查,并无错漏之后,方才将答案誊抄到卷子上。

    因为第一题是大题,墨珣耗费了不少的时间,等做到了第二题“如果要打仗,怎么才能不耽误农时”,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了吴兢所撰贞观政要中一句“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3”。

    就墨珣看来,自然是不打仗最不耽误农时,但显然这个答案并不合适。

    发动战争必定要征收青壮年,而这些人也正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税收是国家主要的财政来源,而国家的建设基本都是靠百姓服兵役、劳役。如果真要打仗,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轻徭薄赋。

    农耕的基础就是田地,既然战争需要百姓出力,那么国家在兴修水利、灌溉农田这点上就该做好。

    在军事上,可以试着农兵分离。在服兵役的基础上,征收专门的士兵对应战时所需。

    说来说去还是钱。

    有钱就想着对外扩张;没钱的就光脚不怕穿鞋的,左不过是个死,要么饿死要么战死。

    策论题不怕天马行空,就怕不能自圆其说。只要能答到把阅卷者一并绕进去,或者让对方觉得有点可辩,那基本就成了

    “有点可辩”与那种“无稽之谈”不同有的卷子拿到手,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掰扯,那这张卷子只会被放置到一边。若能让阅卷者有耳目一新之感,那这评分可就不低了。

    第三题就简直像是附赠的了,墨珣简直难以相信这样一道题竟然会出现在会试的考场上。尽管觉得这道题的出现匪夷所思,墨珣还是得遵循答题规则论点需明确,就事论事,精简结构,开门见山。

    “夫养稂莠者伤禾稼,惠奸轨者贼良民”,开篇先点出赦令颁布的时候,若是把坏人都放出来,会造成怎样的不良影响。

    紧接着举例说明诸葛亮治理蜀地数十年不曾颁布赦令,而蜀地大化。梁武帝在位期间,一岁再赦,终至国破家亡4。

    最后点名刑罚的根本目的在于教化,而若是颁布赦令,最后便“将恐愚人常冀侥幸,惟欲犯法,不能改过”5写了进去。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颁布赦令,只会让犯了罪的人有侥幸心理。犯罪的成本太低,罪犯心中往往会有一种“反正很快就会被放出来了”、“我犯的那也不叫什么事儿”如此一来,“刑罚”的真正目的就达不到了。

    至于“田猎”,自殷商起就已经不再只是生产手段,而是一种军事项目。

    墨珣参加过宣和帝的围猎,也知道围猎的具体流程阅兵正是占了首要。而且,越国公当时因为担心他会犯错,曾耳提面命地告诫过他。除了讲围猎基本流程和规则外,还将围猎的一些作用都一并告知。

    司马法仁本中写的“天下既平,天子大恺,春蒐秋獮,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就很贴近墨珣现在的情况。

    “春蒐免其怀孕,夏苗取其害谷,秋獮冬狩,所害诚多。”而沉约均圣论更是直接就点出了围猎对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其实归根究底,还是为了“以示武于天下”,“借田猎以讲武”。阅兵、军事训练、战列队形排布这些才是重点。

    墨珣心想就算宣和帝本身拿围猎一事作消遣,那他也肯定不能把这个写到卷子上的。

    待墨珣将所有的答案都誊抄完毕并晾干之后,便又仔细检查了一遍,将卷子按顺序叠放起来,以方便副考官糊名弥封。

    第三场考试考到死记硬背的地方看似不多,实则不然。策论虽是以问题书之于策,但在提出自己观点的同时,也需要有强有力的依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若是能引用先贤的话那是最好的,但若是没有,就需要有史可考了。否则碰上了持有不同意见或是完全不同流派的阅卷官,那就只能等三年后再来了。

    待到副考官将墨珣的考卷收走了之后,他此时才放松下来。因为做的是策论,墨珣担心时间上来不及,所以一直紧赶慢赶,整个人处于一种十分紧迫的氛围之中。而交卷了之后,他便也不再去想考题和他自己的答题情况。

    次日,来接墨珣的就不再只是国公府的侍卫了。墨珣被侍卫领着到了国公府的马车处,这才发现今次来了两辆马车,而那马车旁站着的便是赵泽林的小厮和雪松了。

    墨珣眼神好使,老远就看到人了。两个小厮虽然看起来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但眼睛还是盯着贡院的方向。等墨珣走进了一些之后,那小厮便伸手敲了敲车舆,对里头的人说道“老夫人,伦孺人,少爷过来了。”

    墨珣刚听到里头出来了“嗯”的一声,车门帘便被揭开了。

    “爹,你怎么来了”墨珣知道赵泽林也在马车里头,但是按照之前赵泽林说话的口吻,他们应该会来接自己才对。

    “今天不是会试最后一场嘛,你爷爷跟我出来逛逛,顺道就来接你了。”

    伦沄岚解释完了之后,赵泽林在马车里轻咳了一声,而后车帘才又掀大了点儿。

    墨珣一听伦沄岚的话就懂了,这哪是顺道来接他啊,明明就是为了接他才顺道出来逛逛吧而且,这大清早的,赵泽林和伦沄岚哪有地方可以逛

    墨珣心里了然,却没有点破。

    两人对视了一眼之后,墨珣便赶紧向赵泽林问安。

    赵泽林趁此机会打量了墨珣一番,见他精神头尚足,便指着另一辆马车,让他快点上去,好快些回越国公府。

    墨珣也不再耽搁,搭了侍卫的手径直上了马车。

    贡院一大早就开门了,墨珣他们回到越国公府的时候,越国公已经进宫去了。而赵泽林与越国公不同,他并没有想要问墨珣考试考得怎么样,只是让墨珣赶紧回馥兰院休息。无论是神态还是动作都自然得很,丝毫看不出今天会是赵泽林主动提议要到贡院门口去接墨珣。

    越国公当真是急,今日上朝至从御史台办公,整日都有些如坐针毡。好不容易捱到了下衙的时辰,一溜烟就走得没影。等他搭乘的马车到了自家的正大门前,也不等人扶,飞快地掀了帘子跳下马车。

    门房还来不及向越国公请安,越国公便冲他摆摆手,快步往院子里走去。

    管家迎了上来,险些跟不上越国公的步伐。

    “少爷人呢”越国公边走边问。

    “少爷从贡院回来之后就一直在屋里休息。”管家从善如流地从越国公手中接过他的外袍。

    越国公原先的兴奋劲头忽然一顿,制止了管家差人去唤墨珣的动作,“那就等他休息够了自己起吧。”

    尽管越国公如此为墨珣着想,但墨珣已经计算好了越国公回府的时辰,自己就爬起来了。

    雪松一直守在抱厦里,墨珣起身之后,稍稍有点动静,他就能听到了。

    此时戌时已过,天也暗了下来。雪松本着不打扰墨珣的想法,并未在抱厦中掌灯,但听到墨珣屋里似有窸窸窣窣的声响,忙将眼前的蜡烛点燃。

    “少爷”雪松拿着灯,往屋里去。推了门之后见墨珣已然起身,便用手中的烛台将墨珣屋里的蜡烛也点燃了。

    “戌时过三刻了”

    “是,越国公已经回府了。”雪松赶紧转身去给墨珣倒水。

    墨珣刚睡醒,脑子还有些慢。他沉默了片刻之后,雪松就已经拿了面巾过来给他擦脸了。

    “祖父今天是不是提早回来了”墨珣每次从国子监放学,总会在越国公回府之前到家,所以今日得知越国公已经回来了,倒有些诧异。

    雪松被墨珣问得有些失语,“呃”了一阵之后才接了句,“许是吧。”反正就是戌时下衙,左不过就是这一两刻罢了,哪会记得这般清楚。

    “那我去吃饭了。”墨珣不再问,净手之后就起身往饭厅去了。

    越国公在饭厅里坐着的时候就时不时朝着门口看,这一见着墨珣,直接将他招到自己身边,连墨珣的问安行礼都给免了。

    “如何”越国公紧盯着墨珣,“对会试可有把握”

    墨珣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回答,但碍于越国公这般紧张,便只得点头道“只能说,尽我所学。”

    越国公本也不指望墨珣能说出什么来,此时得了墨珣这句话,也仿佛放了心,“如此便好。这会试之后便是殿试了,不管中与不呸就是得好好准备。”

    “是,孙儿谨记。”

    尽管正常流程是要等到会试成绩出来之后,由礼部奏请殿试日期,并将殿试的搜检怀挟、掌卷官、弥封官等一应人员名单,以及贡士的名册都报送给宣和帝,待宣和帝下圣旨允许了才能开始殿试。

    但其实这些都有例可循,报送宣和帝也不过就是为了让他知道有这么个事儿。如果殿试与其他的国家大事有冲突,那早早就会有人告知礼部了。

    所以在大多数人眼中,几乎是会试之后立马就要开始殿试了。

    一般来说,殿试是在四月的下旬,只要会试成绩出了,复核无误之后,便可张贴告示,通知贡生具体时间。而贡生则需在寅时抵达宫门院墙之外,等待搜检怀挟,校验家状之后,方才能进入保和殿应试。

    “那个考题”越国公原是想让墨珣先吃饭的,但不知怎么嘴上又绕回到了会试的考题上来。他虽然听了墨珣的话,但因为并不知道墨珣的答题情况,心里总没个着落。“刑罚之,百姓以为暴,何解”

    这是第三场的策论题了。

    墨珣还没来得及开口将自己的答案说出,赵泽林便将筷子放到了碗上,发出了清脆的碰撞声。

    越国公听见了,立刻意识到自己此举不妥。但若要让他全然不闻不问,那他也确是做不到。毕竟这几日墨珣不在,他便时常忧心起这事来。“先用饭,吃过了再说。”也就是这段时间朝廷里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否则他哪来的闲心去担忧这个。

    墨珣也悄悄朝着赵泽林看了一眼,见他面色不虞,当下闭口不再谈科举了。

    等到晚饭用过了之后,越国公便带着墨珣到了书房,而赵泽林也兀自在书房中寻了个座儿,只静静等着越国公发问。

    墨珣见状,不戳穿、不点破,只将自己的答案说了出来,“圣王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必完。1公之于法,无不可也,过轻亦可。私之于法,无可也,过轻则纵奸,过重则伤善2”

    越国公听了频频点头,连赵泽林在一旁也是若有所思的样子。

    越国公顺势又问了其他的几题,而墨珣自是将自己的答案一字不差地说予他们听倒也没觉得墨珣哪里答得差了,只挑了几个墨珣没有提到的点又说了说。

    墨珣其实知道越国公说的这些,但毕竟考试时间就那么多,再加上面面俱到反而会使自己的观点变得不够明确。策论讲究的就是一个一针见血,模糊、笼统反倒落了下乘。

    不过越国公说的这些都并无不对,甚至是站在朝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墨珣日后若是要走仕途,听从越国公的话肯定没错。

    越国公点评完了之后,让墨珣该放松还是放松一下。会试是一道坎,若是通过了,只要不在殿试时殿前失仪,那就等同于有了官身,最差也是分配到地方上去当个九品芝麻官。

    现在墨珣会试也考完了,只能等到放榜之后再另作打算。

    从会试考完到放榜大概需要半个月左右,这段时间国子监没有开学,墨珣除了呆在府里哪儿也不打算去了。至于“昌平郡君在他会试期间过府”一事,墨珣自是不敢在这段时间里开口问赵泽林的。科举考试乃重中之重,他却有闲暇分心在私情上,无论他的学业完成得如何,都势必会引起赵泽林对林醉的不喜。

    半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而会试一考完没两天,姜伟平便带着几个建州来的考生上越国公府拜访了。越国公自是不在的,而赵泽林也犯不着面见外男,干脆避开,只全权交给墨珣张罗。墨珣没有将人带进馥兰院,只将人安排在了正厅。

    同行的不仅有武生,还有文生。冯维正与墨珣更是同窗,没有特别的缘由自然不会不来。一众文生见着了面,无论在会馆的时候是不是已经讨论过了会试的考题,只要他们见到了没有一起讨论过的考生,那必定又会把考题拿出来再讲一遍。

    墨珣怕就怕这个,同样的内容,做上一遍又说上一遍已经很让人无奈了,偏生这些考生喝了茶之后又开始互相说起自己的观点来。墨珣听了他们诉说着自己的观点,然后动不动就有人说上一句“哎,某某兄此言差矣”,而后便开始反驳对方的言论,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言辞之中,妄图获得大家的认同。

    墨珣有些无奈,他们若只是理性讨论倒也罢了,可这般一家独大的做派,仿佛此人所言便已是完整答案了。一时间,整个正厅之中的声音便大了起来,仿佛谁嗓门大,谁就更占理了一般。墨珣只觉得自己脑袋有些发懵,实在是不想再听关于考题的事了。

    几个人争执不下,最后谁也说不过谁。

    “墨贤弟觉得如何”

    墨珣正值无聊之际,忽然被人这么一问,倒是怔了一下。他明白地听出了这声音出自冯维正,但在一众争吵之中却莫名突兀。待他抬眼看去,所有人的视线都已经停驻在了自己的身上,仿佛他不吭声便不得善了。

    “冯兄以为呢”墨珣不接茬,只将话题又丢回到冯维正身上。此时他如何能应这些人已经从最开始的讨论变为了争执,无论他说什么都会得到反驳。

    冯维正浅浅笑了一下,“几位童生说得皆在理,我受益匪浅。”

    墨珣煞有介事地点点头,也不反驳,只顺着冯维正的话道“冯兄所言极是。”

    “墨贤弟可有什么小道消息”忽然有同乡开口问道。

    “什么小道消息”墨珣眉头微蹙,却也飞快地展开了。

    被反问的考生一时无语,但亦有人接话道“不知可有标准答案”

    “”墨珣嘴角抽了一下,“这个倒没有听说。”除了前头的经义一类,其他的考题顶多能有个参考罢了。尤其是策论,考的就是考生的个人见解,这不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题就拿墨珣自己的作答来说,越国公不也还能从他的答案里挑出缺漏而他在考场上的时候,还觉着若要就着那策论题写它一本书都是可行的。

    有人感慨了一句,“也不知何时才能出成绩”

    “四月中旬定能出了。”墨珣不知怎么,就觉得这些人仿佛是来套他的话的。但说实在的,他也没什么东西可以被套。越国公虽然是御史副丞,但在进御史台之前,是个武官。礼部安排文试的监考官、阅卷官这些,总不至于会安排越国公去。

    姜伟平作为武生,当然懒得听文生们那些文绉绉的弯弯绕绕,此时见墨珣与冯维正之间气氛似有异常便中途插话,说是想参观一下越国公府。

    墨珣略显诧异,但也未说什么,只点头应允了。未免有所不便,墨珣还将管家招来,让他在前头带路。管家只领着墨珣这些同乡们在一些不涉及后宅的地方走了一遭,而在此期间,文生们仍是叽里呱啦地说个没完。

    到了中午,墨珣便也留人下来用饭。姜伟平趁此机会小声地向墨珣解释起今日过府的事原来上一次会试时,姜伟平应邀参加了墨珣的认亲宴,整个会所的同乡都知道姜伟平与墨珣交好。今年这次乡试刚考完,便有人到姜伟平面前说是想让他将墨珣约出来,大家都是同乡,讨论考题的同时尚能联络感情。姜伟平原是不应,但来找他的同乡太多,他一时推脱不过,便给越国公府下了帖子。好在墨珣并未直言拒绝,反倒让他将人带了过来,也算是全了他的颜面。

    墨珣并没有怪姜伟平的意思,他知道在凡界这种人际往来是必不可少的。当年他在徽泽大陆虽说是修炼到了九渊元君的位置,但基本的人情往来还是有的。玄九宗毕竟还需要在修真界留有一席之地,若一直是孤零零地立在姑瑶山上,万一日后出了事,连个能搭把手的道友都没有了。不过,也因为他地位超然,一应人情往来倒也不用他亲自去操持,自有掌门办理,他顶多就是在对方辈分与自己相同的时候被请出来喝口灵茶罢了。

    “不要紧,反正越国公府也少有这样热闹的时候。”墨珣当然会嫌麻烦,但他觉得姜伟平是一个可以结交的人,所以才愿意给他这个面子。

    姜伟平本来也没打算让这些人留下来用饭,但墨珣开口一提,这些同乡连稍稍的婉拒都没有,便直接留下了,也是把他气得不行。

    墨珣见状,只随手拍了姜伟平一把,朗声笑了起来,“我当姜兄是朋友,姜兄也不用太在意这些。”语毕,墨珣琢磨了一下,又补了一句,“不过这样的事还是少些为好。”

    “愚兄明白。”姜伟平听墨珣的语气,似乎确实没有生气,一时也放下心来。他再理不清,那也能从这些同乡的字里行间之中看出他们无非就是想借着自己的名头跟墨珣套近乎。墨珣此时身在京城,无论这贡生中与不中,那都是越国公的孙儿。越国公现任御史副丞,自是留任京城的。那日后他们若是当官,少不得要跟越国公打交道。与墨珣交好,自是错不了的。

    墨珣担心姜伟平会以为自己嫌弃他,便又补上一句,“我不大能适应这些”他的话只说了一半,倒给姜伟平留有不少的想象空间。

    不过冯维正就

    因为在场的人太多,墨珣作为主人家,当然不能够丢下一大帮子人,一直同姜伟平说小声话。最终,关于冯维正的事,墨珣也没能问出口。越国公上衙不在府上,而在座的众人与墨珣算是同辈,赵泽林与伦沄岚则是墨珣的长辈,就算不出现也并不失礼了。

    等用过了午饭,这些同乡们也并不主动开口要离开,而墨珣作为主人,当然不可能开口赶人,顿时气氛便尴尬了起来。

    墨珣能明显地感觉出他们在尝试着同自己攀谈,但说来说去还是科举墨珣听科举听得耳朵都快长茧了,最后也只能频频点头,敷衍过去。

    而他们倒是想跟墨珣聊些别的,但墨珣的年纪摆在那儿,再加上生长环境不同,除了科举却也无话可说了。

    姜伟平实在是看不过眼,便主动起身,提出告辞。在场的众人都是跟着他来的,他一说要走,别人也没有留下来的理儿。就算再怎么心不甘情不愿,也知道不可能一直呆到越国公从宫里回来,便也纷纷起身告辞了。

    墨珣顿时松了口气,与管家一同送客。待行至大门处,便有人直言,下次还要来讨扰。

    按理说,一般人为了客套都会随口应下,但墨珣显然不是。他仿佛没听到这句话,只静静站在门口送客,脸上的表情都没变过。

    说话的人没得到回应,一时也尴尬起来。倒是身边的人轻轻撞了他一下,示意他不要在人家家门口闹出什么事来。

    那人自然也是知道的,便假装自己适才没有说话,只藏在人群里头。

    这批前来拜访的同中,墨珣有印象的只有姜伟平和冯维正,这俩都是他在建州官学的同窗,而其他人几乎都不认识。至于说什么不留情面,墨珣觉得不然既然对方说话的时候都没有考虑过他会不会不适,那他也就没必要给对方台阶下了。

    墨珣有心私下同姜伟平说话,便只暗示姜伟平,还在怀阳期间可以随时过来找他。不过,不要再带这么多人了。

    姜伟平面露难色,但也并未直言拒绝。

    墨珣一看他一脸纠结、欲言又止,就知道他怎么回事了。无非就是住在会馆里,进出都会有人盯着,再加上大家都知道姜伟平与自己交好,想要避开别的同乡独自出门恐怕很有难度。

    “姜兄,冯兄,日后有机会再聚吧。”墨珣无奈,如果要他去找姜伟平,那怕也会是今天这种情况了。

    等到人都送走了,赵泽林才招了墨珣过去问。

    在赵泽林看来,墨珣的性子在某些方面跟他很像,平时也不见得有人来串门,今日忽然来了这么些个“朋友”,反倒让人在意。而且,墨珣在建州时,也是住在越国公府上,那时墨珣便不怎么出门,更别说是去别人家串门了,当然也不会有人上门做客。

    赵泽林心里了然,但还是要听听墨珣怎么说。若墨珣懂得这些人前来的目的便罢,万一要是不懂,他还得从旁提点一二。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