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说:小书呆考科举 作者:凉故生
    谢锦秀看着这二位,一位座师、一位业师都有些虎视眈眈的看着自己, 他只觉着头皮发麻。

    他好想跟他们说, 你们不要这样的看着我

    可惜师长名义在,他除非是不怕责罚, 要不然两人在此,他是万万不敢说的。

    谢锦秀不敢说什么, 场面为之一静, 林翰林脸皮子抽动了一下, 这毕竟不是自己的亲学生, 要想对方乖乖听话, 还少不得胡率明开口,于是他直接用眼神瞪了胡率明一眼, 只是胡率明当没看到,于是他一瞪再瞪, 直到林翰林快要坐不住的时候,胡率明只得亲自开口,他怕他再不开口,林翰林又抢了他的话。

    “家风,去给你家三叔拿笔墨去”

    桌子是现成的, 胡率明直接叫谢家风去把笔墨纸砚拿出来。

    等笔墨拿了过来, 谢锦秀想要走到书桌前, 被林翰林和胡率明抢先了一步。

    “老师你们这是”看着笔墨要了两套,把自己挤开的胡率明两人又坐在桌子前的样子,谢锦秀有些奇怪。

    “清鱼, 以你的眼力难道没看出来么你想起来什么就说什么,我们帮你记”林翰林一点也没有觉着做学生的书记人员有什么不对。

    但是谢锦秀越想越不对,怎么不像是考教,反而像是请教的样子想想谢锦秀又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荒唐。

    只是两位老师可不等他想清楚就迫不及待的发问了。

    “清鱼,我来问,你来答,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就是看了当年的邸报就想起来的么为何想出这个二元政治论二元,又为什么起这么个名字”林翰林把当时自己看时就存在的疑惑问了出来。

    这是要问自己十万个为什么么谢锦秀不由得打起来精神,这得好好的去说,别一不小心漏了什么出来,那就大事不好了。

    只是这个二元又我怎么说难道能说自己这是根据前世辽金两朝的事情所想起来的,而且二元政治已经在后世升华再用,实行了一国两制的政策

    话说这个历史是什么来着谢锦秀脑子里面急速的转动,想着当时的历史问题。

    原来当时辽金侵占了大量的宋朝土地,后来又大举入主中原,他们上层的统治者在如何治理中原和塞外的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因为中原和塞外,两者在经济、政治、文化,甚至奴隶制和封建制这样的发展阶段上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所以如何治理就成了老大难问题,于是他们摸索出来一种叫做二元政治的政治体制,即”四时捺钵”与”五京”并存的两元政治制度。

    “咳咳,这个学生当时实在是震惊,胡国小国不过十几万人口,就侵吞了千万人口的汉国,这要是能够执政下去,该是多么强大的帝国,所以看到分崩离析时,学生就想着,可惜了,要是能够解决治理问题该多好这就是当时学生的想法,也就写了这几篇时文”谢锦秀交代了自己写这个的背景,林翰林和胡率明不停的点头,当年自己也看过,只是又想,似乎也只是觉着小国难吞大国,两人隐晦的鄙视了对方一下,又看向了谢锦秀。

    “继续说”胡率明出声。

    谢锦秀清咳两下,继续道“学生就想,胡国相对于汉国来说,人口少,又是落后的奴隶制,在治理汉国的问题上他们是一种政治上的一刀切,也是一种倒退,所以才会让汉国人揭竿而起,而如果当时胡国对汉国的治理制度延续汉国以前的,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是改服,被奴役的话,想来融合要好很多,让胡国慢慢接受汉国的文化,让两者的差距减小,就不会有三年分崩离析的事情了吧纵使有,也会延缓吧”谢锦秀思考了一下,用自己能够表达清楚的语言说着。

    看着两位老师还在瞅着自己,谢锦秀摊摊手,无辜的眨眨眼“狼吃肉,要是强按着吃草,总是不对吧”

    “那要是远离故土回归的呢”林翰林说出来口,就被胡率明掐了一下。

    谢锦秀这才反应过来,还是丰城的事情啊。

    “老师,你们”谢锦秀想说,你们是不是问策丰城回归一事,但是胡率明直接咳嗽一下,“林翰林怎么问,你就怎么答,想那么多做什么”

    听了这句话,谢锦秀心中一动,不过,想想朝廷中大佬,总不会问自己这样的一个小小举子,应该只是想要考教我才是。

    “学生听闻,故土回归,可能会带来新的民族或者当地新的豪强,这些不稳定的因素,叫学生说,那咱们就分而治之,孩童的教育要设置义学,接受我古宋国文化教育,百姓的生老病痛设立善堂,在赋税方面,优于回归前,毕竟商人以利,百姓爱和平,只要在大的方针上维护多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只要是生活富足,当地生活安稳,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哪怕是游牧生活变成田园生活,也不是不可以”谢锦秀胸有成竹的说着。

    “何为义学”林翰林手下笔不停,眼睛看着谢锦秀。

    “义学分为三个阶段,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初等教育让当地百姓识文断字,能够不被人愚弄,所谓开启民智,又能拉拢民心,毕竟无论什么种族都会看重自家的孩子。中等教育,在初等教育基础上,广泛培养爱我古宋的当地书生,进行反馈型的再教育,让他们为师到乡村当中,而高等教育,则是开科举,让当地读书人可来参加会试,有进阶之路,三管齐下,是为二元义学”谢锦秀说完,林翰林脸上就冒着红光。

    “好,当如是啊”林翰林拍案叫好,胡率明若有所思“我古宋中陆,也当行此策”

    谢锦秀听了,不由得的张张嘴巴,想说点什么,却又闭上了嘴,古宋国幅员辽阔,想要短时间内开班义学,有点困难,但是丰城一地,倒是好说,所谓特区特办。

    “那这个善堂”林翰林瞪了胡率明一眼,觉着他打扰了谢锦秀的思路。

    谢锦秀押了一口茶,才缓缓开口“人不过是生老病死,百姓最怕的就是生病,而学生看过附近很多书籍,沿边诸国的医馆很少,百姓一般的疾病,都会造成死亡,但是如果我古宋国,能够在那里开几个善堂,收治困苦疾病的百姓,想来成本低,收获高,我古宋必然被善待”

    这话一说,林翰林眼睛都瞪了出来,要知道很多穷苦人家为了治病,给大夫下跪磕头的不少。

    “要为良相,也为良医,四学府的师兄,很多都懂医,一般的病症都不在话下,光是去做一乡绅有些可惜,若是给他们多一个进身之阶,也不是很好么”谢锦秀眼珠子一转,就把杨学府子弟给出卖了,懂得医术的杨学府中子弟就有不少。

    “当年,谢学府便是一力担了当时此地的医治”胡率明有些心情复杂的看向了谢锦秀,想来此子这策应当是在祖训或者祖籍中所得。

    谢锦秀心里一突,老师啊,你这个眼神,让我有些接受不能。

    “商人之利更是前面两个能不能实行下来的关键,我朝农税相较于商税要高上不少,但是其实商人获利要比在地里刨食的农民要强上不少,开放此地与中陆的通商,那么商人之利将会滚滚而来,商税提升,用于义学和善堂,正是良性循环”谢锦秀拱手说着,“都是学生之浅薄的看法,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批评指正批评什么指正什么林翰林只觉得心情沉重复杂极了。

    朝堂百官,只说没有先例可寻,都说要派强兵镇压,可是切实的良策,确实没有,不是什么要沐浴皇恩,免赋税几年,就是强征丁入伍,都是非长久之策,谢锦秀这三策,虽然没有数据支持,但是林翰林已经由此想到了很多。

    “真是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啊”林翰林站了起来,“率明兄,你真是任重而道远,此子当好好教导我先去完善一下”

    看着林翰林直接拿着书写的纸张走了,留下谢锦秀瞪大眼睛看着胡率明。

    看着旁边探头探脑的几个小孩子,胡率明突然也觉得自己压力好大,有个十三岁就能出国策的学生,他也有些心慌。

    “琴艺尔等练习的怎么样”胡率明张口问道。

    听着胡率明这么说,谢锦秀只觉着自己的十指指腹有些疼。

    “还算熟练吧”谢锦秀有些不敢回答这个问题,这两天好像有点飘了,就被杨布铭他们带得想着怎么吃喝了。

    “那就给为师弹奏上一曲”胡率明端坐在那里,学问什么的,胡率明知道谢锦秀都学习的不错,唯独这些琴艺差强人意。

    旁边的谢家风听了胡率明所说,赶忙去帮谢锦秀把搬了琴过来。

    铜盆放上温水,伺候谢锦秀清洗了手掌,焚香后,谢锦秀端坐好,便闭目调息呼吸,等呼吸绵长后,谢锦秀才开始弹奏起来,只是刚刚两个音,就看着天空啪叽一下掉下来一只麻雀躺在琴案上抽搐。

    琴声戛然而止,谢锦秀有些无语的看着抽搐的麻雀。

    成文成武眼睛都要瞪出来了“老师好生厉害麻雀都被琴音惊了下来”

    胡率明听到这个声音,再看着麻雀身上插着的短箭,连头皮都在跳,好不容易想要找点短处训斥一下谢锦秀,不让他飘了没想到就来个添乱的。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钰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