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21章

    出乎意料的,蒸包第一天放在摊子上卖,就卖得不错。不到一个早上,就差不多全都卖光了。于是,伍一每天早上除了生煎以外,又多做些蒸包一起卖。她看生意还不错,后续又新增了红豆馅的和紫薯馅的甜口味包子。

    这半年来,伍一每天都想着法子多赚点钱,收入也在一点点增加,一个月大概也能存下个八、九元,半年就攒了五十来块大洋。

    眼看着长安到了读小学的年龄,伍一去附近的小学给他报了名,交了六元学费后,领回来了几本课本。这时候的课本,印刷远没有后世的课本精美,用的还都是些黑白的文字图片。她随手拿起一本国文课本,翻开看了看。第一篇课文叫做‘都买国货’,说的是买布要买国货,不买洋货。再往下翻了翻,第二篇说的是裁布做衣裳的。总的来说,讲的都是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适合长安这么大的小孩子读。

    上学得有个书包装课本,与现代不同,这个时候的书包大多都是自己做的。她见路上的小学生背的书包都是单肩的,四四方方,前面有个搭扣的款式,于是就去布店扯了一块蓝粗布,以及一块黑布,打算照着样子做一个。她用蓝布缝了书包,又用黑布做了里衬,这样的书包既耐磨,颜色也耐脏。再用纽扣在书包的前面缝个搭扣,这样,书就不容易掉出来了。

    开学前,伍一又买了些薄料子,给长安做了两套夏装,也给自己做了一身新衣裳。原本她每天都是风雨无阻地出门摆摊,但到了长安开学这一天,她破了例,早上没去出摊,而是换了身新衣裳,拉着长安的手,去了学校。

    学校的校舍是几排瓦房,进了校门,就听到青砖白墙里传来朗朗的书声。她领着长安到了初小一年级所在的课室前面,看到门口站着的老师的时候,突然愣住了。

    “蒋小姐?”

    原来,眼前的人并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她和长安从周家逃出来时,在来上海的火车上遇到的蒋梦辽,没想到竟然能在这里遇到她。

    蒋梦辽也认出了她,“真巧啊,我在这所学校教国文。你们今天也是来报到的?”她说着,摸了摸长安的小脑袋,“快进教室吧。”

    伍一叮嘱了长安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以后,就回了家。张嫂站在灶台间的门口,见她回来了,就问:“把长安送到学校了?”

    伍一点了点头,“嫂子,今天难得不用出摊,咱们中午一块儿吃饭吧。天气热,我做点鸡丝凉面。”

    到了中午,伍一去菜场买了菜,回来后就进了灶台间忙活。张嫂也帮着打下手,两个人在灶台间说说笑笑一起忙活着,倒也快了许多。伍一把买来的鸡胸肉加些姜片下锅煮熟,顺着纹理撕成细细的丝。再把黄瓜切丝,葱切碎。等面煮好以后捞到碗里,加了鸡丝、黄瓜丝,以及麻酱、花椒油、花生碎,再撒些葱花上去,一碗香喷喷的鸡丝凉面就做好了。

    这时候,长安也放学了,放下书包,就往灶台间跑,“娘,今天吃什么啊?”

    “鸡丝凉面。”伍一笑着说,“看来真是饿了。快去洗手吧,洗了吃饭。”

    说着,她又喊了许美卿,叫她过来吃饭。

    吃饭的时候,伍一听张嫂说起,说是附近有间临街的铺子在转租,一个月的铺租三十块大洋。那间铺子原本也是卖吃食的,因为店主夫妻要回老家了,所以急着想盘出去,说是可以少收点转手费,五十块大洋就好。

    “地段倒是不错,只是我现在手头没那么多钱。攒了半年的钱,交了长安的学费,手里就只剩下了五十块大洋。还有,也不知道那铺面是什么情况,要不要重新装修,置办点桌椅板凳,锅碗瓢盆什么的。还是等以后再说吧。”伍一想了想,觉得虽然这铺子听起来不错,但眼下还不行,只能等以后了。

    “嗐,不就差几十块大洋吗?”许美卿说,“我出。就算是我入的股,到时候赚了钱,你得分我一份。”

    “这笔钱不是个小数目,让我再想想。”伍一知道她是有心帮忙,但这笔钱不是小钱,要是到时候亏本了,那可就对不住人家了。

    “你也说了,我现在做的这行是吃青春饭。我也得为往后打算打算呀。我觉得你这手艺,开饭馆指定亏不了。到时候要是做大了,开了那什么……连锁店,那我不是也跟着有钱赚。就全当是投资了,反正这钱不入股,我也会拿去胡乱花了,还不如放在你那里,让钱生钱。”

    伍一想了想,“也成。到时候按出资比例分红,咱们先签个股权合同。”

    “签什么合同呀。我还信不过你?”许美卿说。

    “这不是信不信得过的问题,有句话叫做‘亲兄弟还得明算账’。既然是合伙做生意,那就得事前约定好了才行,这样才能长久。不过,我还得去看看店面的情况,再做决定。”

    这个铺面的位置确实不错,可能是因为店主急着回乡,所以转收费也不高,要价相对实在一些。说实话,伍一还是挺动心的。她想明天就去看看,要是合适,就把这间铺子盘下来。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