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第142章

小说:荣华记 作者:妙妙周
    苏妙真是三月二十的生辰,在扬州由苏问弦陪着过了,便也没提起这事。但顾长清仍是考虑到了,二十三一早,就问她可有想要的寿礼,他补给她。苏妙真心念一转,就试探着问顾长清,能否带她去虹英班去瞧瞧小藕官。

    苏妙真不过是想在他跟前碰碰运气,但顾长清竟登时允了更直接备车领她入城,不但去虹英班见过小藕官,还又带她去任记绸缎铺挑了一些苏样衣裳。自不消说,苏妙真千恩万谢地对顾长清说了一大堆好话。

    怎料文婉玉在二十三那晚也送来了寿礼,次日就被其他诰命打听到了消息,便也陆续补足。织造夫人钱氏甚至亲自登门来贺,拉着苏妙真家长里短说了足足一下午的闲话。苏妙真自然晓得这钱氏多半是替高织造来探探风声,示示好。她便招待地也甚是殷勤周到,不欲打草惊蛇。

    随后几日,因着绿意与林师爷的亲事定了下来,而绿意的爹娘在京城,林师爷又是孑然一身,苏妙真就暂且充作主婚人,操持问名纳征等事宜。

    林师爷送来的聘礼中,礼饼、莲子、花生、核桃、桃干、红豆、红枣等吃食各一担,又有糟鲥鱼两尾,生猪两头,鸡鸭四对……又有龙凤喜烛、衣裳鞋袜、金银首饰等物各一抬,还有一小匣聘金,不算丰厚,但也样样齐全。

    苏妙真更知林师爷虽是个秀才,但自寒窗苦读得了个能蠲免赋税徭役的功名,就不再进学,可见并不富裕。

    如今林师爷给的聘礼虽不多,但却如初娶一般待绿意,苏妙真就已然相当满意。她在打点纳征回礼时,也格外用心,欲要让林师爷明白:绿意虽是婢女出身,但比小家富户的姑娘们一点不差,甚至更有体面。

    苏妙真这么用心竭力地忙着,到四月初二,就为绿意与林师爷定下了吉期与其他事宜。

    绿意的事一了,苏妙真便腾出功夫验收纺机。翠柳黄莺私下去各处寻最好的织工纺工拜师学艺,又与苏问弦送来的管事一同参详倒腾,到四月初,这新式纺机也基本完工。不但让苏妙真大为满意,就是翠柳黄莺也震惊至极。

    翠柳围着这新式纺机绕了几圈,惊叹半晌,看向苏妙真道:“姑娘先时只说这新纺机能织布快,我们以为快上两三倍就是顶天了,谁知居然能有□□倍……小时候我娘每次纺纱都会念叨着一首童谣——‘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娘说黄婆婆就是织工中的鲁班,造出了三锭棉纺车,省时省力,对了,松江府还有黄婆婆的祠堂呢……”

    “如今看来,姑娘你半分不逊色黄婆婆了,以后说不得苏州府的百姓们会给姑娘你立生祠……”

    黄莺也笑:“那我也能跟着沾光,在祠堂里占个位置!或许也会有童谣说‘莺婆婆,莺婆婆,教我纱,教我布’……”

    话没说完,被翠柳笑着打断:“美得你,这都是姑娘的主意……”

    黄莺不服气:“有句话还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姑娘有了名声,怎么就不能带挈我了?”

    苏妙真一面看黄莺翠柳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百世流芳的美事,一面抚着纺机的粗纱筒管。绣房开着窗,四月的艳阳将木质筒管晒得温热热。

    她默默盘算着修葺工坊、招募机工和推广技术的事,一旁垂手静默的朱三管事上前轻声道:“姑娘,大人吩咐过,新造纺机若真能如当初的‘聚珍秘法’成功,姑娘该瞒着几年,等赚够了银子,开大了产业,再广而推之,让别人跟着沾光……”

    苏妙真一怔。苏问弦年前来的那一趟,苏妙真半带炫耀半带邀功地给他看了图纸,分说了其中原理,苏问弦当时并没表态,只说不管成不成功,都会拨人来替她操持工坊店铺的生意。

    其实要不要利用这纺机做独门生意好发一笔大财,苏妙真是想过的。但她觉得这技术一来不是她的创造,她没资格要求专利保护,二来推广了新式纺机,就能促进苏松到江南乃至大顺的纺织业发展——而前世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不就是发生在纺织业领域么。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继而是思想变革,继而是政治政体的……

    苏妙真沉吟一时,待要拒绝,听得朱三管事又道:“大人并非要姑娘一辈子隐瞒这项技术,只不过两三年内,先由自家人独占,把江南的绸缎纺织生意办大,攒一些家底。姑娘再去传授给其他机户机工……”

    朱管事顿了顿:“咱们这样的人家,花销的地方却也不少——姑娘还请仔细考虑考虑……”

    苏妙真想了想,点头答应会考虑一番。

    她这一考虑,就闷在心里翻来覆去地考虑到了四月初八。其间她不知为何,屡屡想拿此事出来,问问顾长清的意见。

    但见顾长清自打四月,眉头就越皱越深,不是在签押房与人谈事,就是在钞关查船收料,最多的还是往运河淤塞水浅处监督疏浚,每晚回来衣衫上都滚满了泥,人也累得睁不开眼,苏妙真就不好打扰他的。

    四月初八是浴佛节,这日苏州城里的士庶妇女都会倾城而出,去寺庙呈香花,迎佛像,浴佛子,办斋会。

    苏妙真自打大佛寺那事儿后,就越发讨厌去佛寺道观,便推了钱氏殷氏等人的邀请,准备独自在家意思意思,然而是日一大早,同样没出门的文婉玉请她去吴王府捻佛豆做善事。苏妙真许久没去看文婉玉,立时就抛下手头的事,坐马车去了。

    她陪着文婉玉在王府的小佛堂里捻完佛豆,瞧着环儿佩儿出府散掉,二人又从佛堂转回花园,散步赏景。

    时近立夏,苏州城连日炎炎,吴王府纵然花木郁郁,四处遮阴,也有几分燥热,文婉玉有孕在身,走几步就嫌累,两人进到正房,滴珠忙捧上一盏冰梅汤,一碗温燕窝。

    文婉玉的肚子已经微凸,苏妙真一面呷着汤,一面小心伸手去摸了摸,没觉出来胎动,见得文婉玉懒懒地靠着秋香色绣百子千孙大引枕,笑道:“你也得多走动走动,不然到时候不好生养呢。”

    “也不知怎么的,腿酸背痛的,别说走动,我连坐都不想坐。”文婉玉小匙小匙地进着燕窝,一脸疲乏,道:“女人家实在太苦,单说这怀孩子,就是活受罪,更别提生了,当初你家周姨娘那叫声,我现在想起来,都还心有余悸,她那时候还没足月呢,就那般痛……”

    滴珠拿帕子给文婉玉扇着风,听了笑道:“世子妃娘娘这话说得,妾们想受这个罪,还受不来呢。”说着滴珠叹口气,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妾是个不争气的,愧对世子爷的厚爱和娘娘的提携……”

    香凝正往苏妙真与文婉玉座位间的海棠小案几上摆榆钱糕、不落荚、青酸杏、鲜樱桃等吃食,一听这话,轻嗤一声:“既不争气,那还占了鹊巢……”

    滴珠抓着帕子的手一紧,眉毛一挑,似要说话,两人被文婉玉瞥了一眼,都垂下脸。文婉玉淡淡一笑,打发她二人一个去取冰盆摆上,一个去拿浴佛水,又屏退其他婆子丫鬟,方扭头对好奇的苏妙真道:“我也没厚爱滴珠,不过看出来世子爷近来又对她有几分留恋,才常把他劝过去,横竖滴珠生不出来,倒比世子爷去宠香凝和其他侧妃侍妾让我安心……”

    又笑:“滴珠也算不负所托,三月里硬是把世子爷在她那儿留了二十来天,也不晓得耍了什么花招,世子爷还给了她一间铺子。”

    苏妙真先恍然大悟点点头,又目瞪口呆张张嘴,半晌才心想道:滴珠也太厉害了,居然到了专房专宠的地步,那宁祯扬可是个薄情又多情的,居然能被滴珠绊住脚,霸拦在房里近一个月,实在让人佩服。

    不由道:“这也是奇闻一桩……”

    “可不是么,或是她现在伺候世子爷伺候得好……”文婉玉掩口笑道:“不妨,给她铺子,世子爷也是问过我的意思、且先我不是疑心她不能生么,就找了几个名医,果然诊出来她身子看着虽好,其实内里禀赋极弱,难孕子嗣……”

    两人又东拉西扯了些别的,不一时,香凝滴珠二人都进房来,文婉玉让她们把冰盆和佛水留下,就再度把人打发走了。

    苏妙真吃着榆钱糕,瞅着她二人离去的背影、

    忽听文婉玉问道:“是了,我听世子爷说,那高织造要递折子,弹劾钞关不配合织造局,拖延妨碍岁贡任务。顾主事可有应对打算?可别遭了算计。”文婉玉顿了顿,又道:“三月里世子爷邀了顾主事好几次,顾主事都没来,可是在为高织造的事忙碌?”

    苏妙真即刻一惊。这高织造手段也太下作了,居然想恶人先告状。幸好顾长清早有准备,现在算起来,顾长清的折子也该递到应天巡抚衙门了,最多不过半月,就能送进京城。到时候是非论断自有公判。

    便道:“也不是。夫君他还没怎么把高织造放眼里,那人虽有几分聪明,但就是个跳梁小丑……夫君他现在心烦的是——因着苏州久久不雨,运河好几处都过不了船,正雇佣青壮劳力疏浚呢,然后这不又一个季度了么,关上三本账也得盘点解付入京了。”

    *

    文婉玉点头:“谁说不是,苏州今年下雨的次数比往年少太多,这么弄下去,田也不好种了。织布纺纱也没桑麻可用……你在扬州那一月,扬州可下雨了?”

    苏妙真想了想,迟疑道:“好像就一次。”

    她上月在扬州接二连三地遇事,居然没注意天气,现在想来,可不都是连日不绝的艳阳天么。苏妙真默默沉思,也不知湖广情形如何。“苏湖熟,天下足”。眼下苏州多种桑麻,产粮重地已然到了湖广,若湖广也不下雨……

    苏妙真蹙眉,轻轻撂下牙著。

    这头文婉玉与苏妙真在正房说着话,那头宁祯扬匆匆进到藏珠院的临水凉亭。

    婢女们见得他来,慌忙在亭内汉白玉石桌上摆下节令吃食,捧酒烹茶,打扇拂风。

    宁禄抹着汗道:“老王爷是这么交代的,让世子爷给珉王写封信去,劝着珉王殿下早早安生点儿,别再闹了,听说湖广巡抚三月里连着去了两次荆州……眼下扬州漕私的事儿已然要牵扯到蓟辽总督,皇上大怒,连带着宣大总督呈回京的奏折上都被皇上御批骂了几句——珉王再在湖广闹下去,等皇上回过神来一看,不止他自己倒霉,其他宗室也要跟着被牵连。

    “那去年迁升的都给事中的齐言,可不就上了好几道折子,说不能再给藩王们赐田,还要弄什么‘万世不易之规’来限制宗藩。”宁禄唉声叹气:“宗藩的日子已经不好过了,居然还要再限制……”

    大顺的宗室里能称亲王的藩王,论起来也没剩几个,高宗斩杀了不少;后来先帝晚年时因诸子争位而大起疑心,也削了一批;等到乾元帝登基,更褫夺了洛阳、成都、开封、长沙四处膏腴之地的藩王。故眼下就剩下山东晋王、蓟州肃王,荆州珉王,与苏州吴王等六位藩王。

    这六王中,吴王府因有拥立之功,乾元帝也甚为厚遇,不仅赐下子粒田千顷,甚至一些要事也会委给老吴王或宁祯扬,更给了上呈密疏的权,用以检举、禀明与建言要事——换言之,就是由吴王府监察江南富庶之地的动静。

    宁祯扬看着亭下盛开的川锦蜀客,徐徐颔首。

    皇叔乾元帝自幼不得先帝宠爱,早早封作楚王就藩武昌,心性冷淡少情。后来阴差阳错、百忍成金地做了天子,却也更添了多疑的心病。故而他父亲老吴王虽得了厚遇,却越发如履薄冰。

    老吴王自打乾元九年起就常居道观,炼丹修道,不问外事。当然,这不过是保全吴王府的折中之法,私下里宁祯扬与老吴王仍常就政事往来通信。

    荆州府的珉王因与乾元帝是亲生兄弟,故而珉王受到的天恩最隆,又因荆州远离京城,眼下珉王越发放纵肆意,强占土地,惹得民怨沸腾。

    “我和珉王虽是年岁相仿,又在一起进学过几年,但他未必听我的劝。”宁祯扬微微沉脸。

    宁禄为难道:“王爷说那也得提前劝一声,日后就是出什么差错,皇上也不至于迁怒到咱们府上”

    宁祯扬冷哼一声,用镶银牙著夹起一方榆钱糕,盯着定窑白瓷底三彩釉长托盘里头的纹样儿,吃了半块:“眼下满朝野都看着扬州府,连苏州都管不上,一时半会儿更注意不到湖广去。”

    宁禄提起白瓷注壶,斟了半银盅儿的东阳酒,道:“那倒是,钦差、总漕都还在扬州没走人呢。这案子越查越深,拔起萝卜带出泥,总商汪家被扯进去,汪家的女儿可嫁了蓟辽总督的儿子……话说回来,苏运同年前就不该在苏州盘桓了一个月,他要是早点回扬州盯着,就不至于有如今的事儿了,而扬州的事,没个两三月,怕也难以查清。”

    初夏的暑光扑面而来,宁祯扬眯起眼,“珉王喜好南曲,你让人留心一些貌美优伶,到时给他送去——对他那个人,枕头风最是管用。”

    他吃了那半银盅儿东阳酒,又道:“就算扬州的事儿了结,也该轮到苏州热闹热闹,珉王那里不急于一时,你慢慢查访就是,先办织造这边的事。”

    宁禄忙得点头称是,然后又笑:“二月里奴才看着顾主事只知道陪着苏安人到处游冶,还以为顾主事不打算对付高织造了——幸亏世子爷英明,逼得高织造没法卖山东的田庄,更没法收放出去的印子钱——他这才不得不在机户身上抽钱去填钞关上的亏空,进而惹得苏州城里怨声载道,最终让顾主事坐不住。”

    宁祯扬冷冷一笑:“宁臻达眼下太*安分,若不借着此事揭开他母舅收受贿赂,再想折损他和贵妃的人马,那就是‘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

    宁禄听出来宁祯扬提起五皇子宁臻达时仍有着阴寒切齿,暗暗心道:那年南苑的事儿居然让他们世子爷记恨到现在,不过也对,五皇子借着世子爷的手去害七皇子宁臻睿,差点没把世子爷和吴王府拖下水,后来又那般趾高气昂……

    可眼下高织造也递折子要弹劾顾主事,世子爷就不担心自己好友反受牵连——好歹世子和顾主事也是从小认识了。

    宁禄莫名其妙地有些发憷,苏州城也安生不了多久了。他想着想着,忽地记起一事,不由脱口而出:“这也太不走运了。”

    宁祯扬瞥他一眼,问了句:“怎么?”

    宁禄本不欲提起,但见宁祯扬神色淡淡,也不敢隐瞒,便道:“奴才是在想,扬州有苏安人的哥哥、苏州有苏安人的夫君,湖广又有苏安人的父母,这三个地儿都不太平,苏安人今年可不有得提心吊胆了。”

    初夏暑光将定窑白瓷底三彩釉长托盘里的两株西府海棠映得莫名冶艳。宁祯扬移开视线,看向宁禄:“苏氏的父亲是湖广巡抚?”

    宁禄点头,道:“世子不知?”

    宁祯扬沉默半晌,忽地,宁禄见他将镶银牙著重重拍在汉白玉石桌上,起身皱眉:“给珉王送人的事早点办下,务必要色艺两绝的名戏优伶——别让他再闹腾下去。”

    宁禄正疑惑间,瞥眼瞧见宁祯扬近来甚为宠爱的滴珠一摇三晃地进到院中,滴珠眼睛一亮,就朝凉亭急急走来。

    宁禄素来更偏着端庄秀美、宽容大度的世子妃文婉玉一些,看这些个侍妾就有几分不顺眼,便忙一面称是,一面退出藏珠院。

    临出院口时宁禄听得那滴珠娇声笑道:“世子妃娘娘有苏安人陪着呢,奴就先回来了……世子爷你瞧,这凉亭下的海棠花开得越发娇艳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