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长安事

    回去路上刘意一句话没说, 陈宫是几次欲言又止,碍于刘意的冷脸不敢开口。到陈留郡是空着肚子,又空着肚子回东郡, 刘意过了标准的一天, 即吃个早饭和晚饭。

    她下马回来第一句就是喊阿史我饿了,半句不搭理曹操和陈宫, 牵着阿史的手找吃的喝的, 边上围观的戏志才冲荀谌伸手, “愿赌服输。”

    荀谌,“”

    走了一个上司, 陈宫心里松了口气, 他见正在逗弄曹丕的曹操,不由正色, “请府君到偏室一叙。”

    曹操放下曹丕, 嘱咐下人送些吃食来, 抬脚和陈宫去了偏室。

    没了外人陈宫说话也不顾忌,酒水刚润了曹操的嗓子,陈宫便直接问,“今日府君故意刁难边让, 是为报私仇,还是想夺职”

    曹操眼神一暗, 陈宫直言不讳,“府君在陈留郡时, 对边让斤斤计较,失了大体不谈。宫听闻府君在雒阳时便与长公主相识。长公主更是对府君赞誉有加。即便府君有意去长安, 也不该出此下策。”

    损了自己形象不说, 还抹黑边让一把, 边让不是个傻的,迟点稍微一打听就知道刘意来了东郡。

    在刘意面前大骂曹操,还觉得去长安多此一举。最致命的是,刘意对边让很失望。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现在卖方说你这货是次品,是非常要命的。退一万步说,就算刘意长安之行失败,边让在兖州也是抬不起头。

    他们这类名士最在意名声,眼下刘意是仅此天子的皇权象征。边让跳成这样,要不刘协亲自为边让正名,或者边让这辈子干脆不做官了。不然这个污点很难洗清。

    陈宫还不知道曹操知晓先前几次他去见边让的后果,不然铁板钉钉的阴谋论,小心眼,故意报复。这会只是不住叹气,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搞成这样。早知道他就不夜访长公主了。

    曹操演的很起劲,扔下手里的吃食,脸有怒色,“我自知比不上士族,为官或行军打仗,从不徇私枉法。听闻边让贤名,只恨不能握发吐哺。我本只想考验一二,不想他屡次羞辱于我,是可忍孰不可忍。”

    说罢又对陈宫好言,“公台在我身边这么久,还不知我为人吗”

    陈宫信以为真,曹操出身确实是他的痛。边让数次拒绝曹操,曹操见他有意考验也不奇怪。他在心里左右平衡,曹操又道,“兖州名士不计其数,公台也是英才,又有才干,偏偏长公主只知边让,不知公台。今边让失礼,为了兖州名士,公台在长公主面前断不可再失礼了。”

    这话说上去像是劝告陈宫,实际上戳中了人性的弱点,曹操似乎在对陈宫说,你可以取代边让,成为兖州名士的代表。

    陈宫一时没有回答,曹操倒是很快掠过,说话格外爽快,“不错,我的确有意做长公主先锋。他边让不过是靠名声得大将军另眼相待,我曹操曾任雒阳北部尉,大臣豪族过手不知多少。又是典军校尉,同样在大将军手下办事。悉知凉州兵马利害。”

    说到最后曹操声音猛然拔高,“比起边让,又差到哪去”

    陈宫却劝说曹操,“请府君三思,府君今为东郡郡守,兵马在手,又有妻儿老小,于公不谈,于私,也请府君替妻儿着想。”

    主要曹操去真的不划算,一旦失败先前拼下的家业全没了。

    曹操反问陈宫,“今天子有难,公台要我独善其身,不闻不问吗”

    其言振聋发聩,陈宫张口说不出话来,曹操一把抓住陈宫的手,“公台不必再劝,操心意已决,只要长公主答应,操万死不辞。只是苦了我的妻儿,若我失败,还请公台护送妻儿回乡。”

    陈宫感动落泪,“主公”

    即便如此,陈宫还是替曹操分析起来,“此事还需三思而行。眼下冀州战局不明,长公主若胜,自然是好。若败,袁绍定不会放过府君。袁绍另立天子,届时府君处境艰难。”

    这事曹操考虑过了,“我是为天子非为私人恩怨。即便袁绍胜出,我曹操也不曾对不起天下人。”

    偏室那边是快上演生离死别了,刘意闷声吃着晚饭,腮帮子快塞满了。阿史跟刘意时间久,看出刘意在生气。

    “公主为何生气”

    刘意愤恨咬下一块肉,“有人套路我。”

    她还觉得对方套路的不错,简直越想越气。

    解决完晚饭,刘意打了个饱嗝。开始在庭院溜达,顺便让阿史把戏志才他们叫来,讨论一下去长安的人选。

    不知道是阿史掐的时间准,还是戏志才他们来的妙,刘意刚开始犯困时,戏志才就来了,比起奔波了一天的刘意,两个谋士是干干净净,衣不染尘。

    更别提戏志才的笑容,活似见到了什么笑话。

    刘意:有被冒犯到。

    先开口的是荀谌,客客气气问今天结果,“观长公主负气而归,料想此行不佳。”

    戏志才打断荀谌接下来的话,“友若,不如再赌上一把。”

    荀谌按住眉头,私底下玩玩就算了。怎么还当着长公主的面乱来,也不怕被骂。

    刘意皮笑肉不笑,“哦,赌什么,我也很好奇。”

    荀谌还没开口,戏志才倒的干脆,“我们赌长公主今日之行会不会空手而归,友若赌输了。”

    荀谌,“闭嘴。”

    戏志才接着说,“我还想赌长公主寻到了能人。观友若言行,他应该是赌没找到。”

    刘意静静喝茶听戏志才胡扯,末了对荀谌说,“那你又输了。”

    戏志才大喜过望,“友若给钱。”

    荀谌,“”

    他还没说赌不赌。

    玩笑过后刘意先问正事,“昌邑可有动静”

    荀谌答道,“并无。”

    荀谌猜刘岱现在是忙不过来了,也没心情给刘意报好。虽然这事嘱咐一句了结。

    本质来说,刘岱不看好刘意。

    刘岱不在意刘意更不在意,“其他事项呢”

    戏志才接话,“子龙尚在途中,冀州不曾报讯,料想一切如常。”

    远的说完就是近的,刘意放下茶杯,谈起今天出行,“边让确实有才。”

    两人竖起耳朵等下文,刘意想了想,“听说就做了一段时间太守,资历有些浅。”

    哪个老油条不是从新人过来的,浅没关系,唯才是用就可以。戏志才来冀州之前也没名声。刘意也不是照样用他。

    “主要是他过于轻狂,非能忍之辈。”

    长安那一群大臣,都混成人精了,有才夸几句不吝啬,也有的不放在眼里。边让这脾气过去,刘意有些担心。

    刘协身边除了大臣还有宦官,对曹操都没过好脸色。边让过去了还得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翻脸了就完了。

    而且边让还不把凉州兵马当回事。

    从前刘意没得选,现在刘意有的选了,越看边让越觉得不行。

    “可做狂士,不能忍辱负重委托大任。”

    直接把边让否决了。

    两人听完都觉得没异议,荀谌多少觉得可惜。都是名士,怎么相差这么大。

    郑泰在董卓手下谋大汉生路,刘意到现在都还记得郑泰的好。边让是见了第一面不想见第二面。

    戏志才问,“不过属下观长公主神态,似满载而归,收获颇富啊。”

    刘意白他一眼,挺闲的,脑袋瓜转得这么快。

    “我是有人选。”

    刘意扫视两人,缓缓开口,“汝等看来,曹公如何”

    这是曹昂第二次正式见刘意,他被丁夫人从军中叫来,往日和颜悦色的母亲今日双眼泛红,蹲下身替曹昂整理衣着。一向沉着冷静的阿姐也是哭哭啼啼。她拿帕子替曹昂拭面,没头脑的来了句,“我讨厌长公主。”

    丁夫人呵斥她,“不可无礼。”

    曹昂听着阿姐和丁夫人的争吵,大约明白他被叫来的意义。曹丕抓着曹昂袍子说,“阿兄,我们要回哪个家”

    曹昂想了想,“祖父在哪我们就在哪,你不是喜欢陈从事吗他会和我们一起走。”

    曹丕想开心拍手,但是丁夫人她们的争吵声越发激烈,最后他那位阿姐从屋里跑了出去,曹丕望着丁夫人的神情,不敢偷偷乐了。

    “别听她瞎讲。”丁夫人按着曹昂坐下,重新给曹昂束发,絮絮叨叨的,“你阿父在外头打拼多少年,哪次不是险些丧命。这次不过是去长安,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曹昂不知道怎么说,于是握住丁夫人的手,“阿父卫国,我保家,保护母亲和阿姐,还有二郎。”

    丁夫人是想笑的,说她的子修长大懂事了,不想泪水滚滚落下,烫了曹昂的手背。

    曹家的团圆饭是在临行前一天,刘意知趣没去打扰。只是将陈宫拉过来,问了些曹家情况,陈宫安慰刘意,“长公主不必愧疚,能迎天子归雒阳,是我等殊荣。”

    刘意说了句实话,“如果曹公失败,那么我也走不了。”

    虽然是实话,陈宫也没法接话,他只能尴尬笑两声,避免冷场。

    陈宫走后刘意流露出点失落之意,阿史安慰她,“公主不必将曹女的话放在心上。”

    之前这位曹操之女跑过来找刘意,两个女孩子差不多大,刘意还是理亏那方。偏生对方见了刘意不争气流泪,跺脚又跑走了。

    她大约明白曹操肩上重任,却又没法释怀。

    刘意回过神来,对阿史笑笑,“不是,我有点羡慕曹公。”

    一家人亲密无间,真好。

    临走那天挺平静的,曹操说昌邑那边青州黄巾军进攻,兖州大部分注意力都在这了。至于边让刘意就没管了。得不到刘岱回应后,刘意给他记上小本本,打算结束长安之行再找刘岱算账。

    离了东郡那点忧愁之情淡了些,曹操驱马上前,和刘意聊起种种。

    “陈留郡时,操有意为难边让”

    曹操斟酌用语,观察刘意神色。

    刘意挺坦然的,“你二人水火不容,针对也不奇怪。”

    她不反感明面上的争论,最烦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曹操虽然做的不咋地,至少堂堂正正使绊子。刘意还能接受。

    而且边让确实不行,他若是脾气再好些,也不会曹操激成这样。这种人放到长安,刘意还真愁。

    他能被刘意邀请去长安,想来也是默许先前种种。曹操很快跳过,和刘意讨论长安现状,“如长公主所言,凉州兵马不安,需先做安抚拉拢他等”

    这事刘意是拉两个谋士一起谈的,脑袋瓜好使就不要浪费,荀谌很快转过来,“董卓偏重凉州兵马,然长安局势复杂。先董卓命吕布刺杀并州刺史丁原,虽将并州军队收入囊中。可来路不正,军中多有异议。”

    戏志才加了句,“王司徒也是并州人士。”

    所以表面上是美人计,吕布会答应王允,实际上是老乡帮老乡。

    董卓和吕布闹翻,除去两个性格原因,还有部分就是迁都。

    原本雒阳和并州比较近,吕布的并州兵有利。在迁都以后,周围一圈都是凉州军,董卓是高枕无忧了,吕布的不安却加深了。

    这两位原本就不是父慈子孝,迁都长安后矛盾加深。爆发只是早晚的事。

    刘意听完两人分析,很快得出结论,“并州兵仍有吕布,凉州军失董卓,曹公可借此入手。”

    曹操故意问,“那朝中”

    刘意很不给情面,“能劝则劝,无则不管。”

    没兵你吵个蛋,什么,占道德制高点,对不起她也能站,而且还能把你踹下来。

    定制了大致方案,刘意又书信一份让曹操带去,说的再特别,实际就一份家书。

    她想和刘协说,她能带刘协回家了。

    按照计划曹操需要先行,刘意带着兵马再慢慢跟上,确定方针不久后,曹操就和刘意告别,带着几个亲属快马加鞭。

    曹操走后刘意考虑半天,最终在戏志才的建议下,送了份信给袁术。

    没有兖州兵马加持,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看袁绍不爽的袁术身上。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朋友,合作下

    袁术什么时候能收到信暂且不谈,董卓死后,长安城内喜气洋洋,不过这种喜庆没保持多久,朝中就盖上另一层愁云。

    蔡邕被下狱了。

    这事说起来没什么特别咬牙切齿的经过,无非是蔡邕遭董卓赏识被重用,听闻董卓身亡叹息。不想王允大怒,认为蔡邕怜悯董卓,也是一路货色。直接把人抓了起来。

    无端听的人心慌。蔡邕不是普通人,少年时就博学多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采好,还擅长音乐,因为善琴被灵帝召见。后来和大儒卢植一起修撰史书,因得罪了权贵,避世十二年之久。最后是董卓将他召回,因而董卓死时蔡邕难免叹息。

    只是王允之举

    又是一日朝会,刘协被安坐在帘子后,听着底下大臣往来议政。

    坐在下面的一位大臣起身,朗声道,“启奏陛下,蔡议郎有上书。”

    刘协对蔡邕没什么印象,他只是按部就班让对方发言,然后离得自己最近的那位就会回复。

    从前是董卓,现在是王司徒。

    刘协悄悄将重心换到另一条腿上,任由自己思维发散。

    “蔡邕上书愿受刖墨两刑,只求完成汉史。陛下,蔡议郎一向忠厚孝顺,仅仅一句叹息落得如此下场。实乃无辜啊。”

    刘协下意识摸了摸额头和脚,他知道五刑,墨刑是要在脸上刻字的,刖刑砍掉脚。当初他和阿姐讨论,阿姐就说了,她不喜欢五刑。

    阿姐不喜欢他也不喜欢。

    刘协犹豫了会,小声道,“那就放了他吧。”

    “陛下”王允的声音从下方传来,他似乎恨铁不成钢道,“董卓戕害大臣,使陛下受辱,差点颠覆汉室。蔡邕仅仅受他恩惠就不忘董卓,这不是逆贼之举还是什么。”

    刘协有些畏缩,进谏的大臣和王允争议起来,“蔡邕大才,知晓本朝多少历史,难道不应该放了他让他完成史书吗。更何况你杀蔡邕,不怕遭人非议吗”

    王允道,“武帝不杀司马迁,以致司马迁任意诽谤他人。如今国家有难,多少大臣遭无辜杀害,留一逆贼歪写史书,是要他们生前受辱,死后还遭人谩骂吗”

    说完王允向刘协行礼,“还请陛下下令,杀蔡邕以正朝纲。”

    刘协闷闷不乐,说实话王司徒口口声声说为自己好,实际上站到了和董卓一样的位置。他不喜欢董卓,也不喜欢王司徒。要到哪天,这个位置上不再站人,他能认清大臣。

    “都听司徒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