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第 152 章

    这老妇人心地善良又心细如尘处处为柳荫考虑, 柳荫又怎么会怪罪

    “还是婆婆想的周到。”柳荫接过老妇人手上的衣服,说“这些银子就给您吧”

    柳荫话还没说完, 那老妇人立刻就放下银子道“这可不成, 我老婆子虽然穷,可也不是贪图别人钱财的人。这银子啊,还是姑娘你自个儿留着。你一个人出门在外,身边没点银子怎么成”

    老妇人将银子放到柳荫手边,柳荫看了眼桌上的银子, 想了想,说道“那这样, 婆婆, 您看我这身上受了伤, 脚底下也气了血泡, 恐怕是走不了路了, 能不能暂且在您家里歇上几日”

    “那当然成啊, 只要姑娘不嫌弃, 尽管住。”

    老妇人很爽快地答应了。

    柳荫笑了笑, 将银子推过去, 说“那这些就权当是租金了”老妇人刚想拒绝, 只听柳荫又说道“回头还要麻烦婆婆您帮我买些伤药回来, 顺便再买一些吃食。”

    老妇人想了想,从那些银子里拿了两块比较小的碎银子, 说“那这样吧, 我去买只老母鸡回来炖了给姑娘补身子, 至于租金就不用了,就我这破屋子,姑娘不嫌弃就好,哪里还有脸收租金。”

    柳荫知道这老妇人人穷志不穷,倘若她再坚持,只怕伤及旁人自尊,当下也就不再说什么,只待日后徐徐图之,设想帮她就是了。

    那老妇人取了银子,去菜市场买了一只上好的老母鸡回来,又去一个土郎中家里弄了点草药捣碎了给柳荫敷上。面对这些翠绿的野草,柳荫起先还有些担心,但没想到还真有用,敷在伤口上凉丝丝地,没两天就结了痂,也不觉得疼了。

    那只老母鸡,老妇人炖了一锅香浓的鸡汤,午饭的时候端给柳荫,自己则依旧坐到一旁啃番薯,柳荫叫她过来一起喝鸡汤,老人只是不肯。最后柳荫喝了两碗之后,假装吃不完要倒掉,老人心疼食物,这才一边念着“阿弥陀佛”一边拿起来吃。

    午饭后,柳荫和老人一起坐在庭院的枣树边上,一般晒太阳,一边闲聊。老人一边纳鞋底一边给柳荫讲一些当地的民风民俗。

    在闲聊中得知,这老妇人姓赵,夫家姓罗,女子出嫁之后从夫姓,然而因这街上大都是罗姓人家,为了区别,这里的人都唤她做“赵婆子”。早年从涂安县嫁到此地,只是夫君早逝,她一个人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也于几年前病逝,儿媳改嫁,也没个孙子孙女,如今她就一个人孤零零地守着这破屋子过活,幸好此地有她的一个远房族亲,就是早上给她跑腿当耳环的那个伙计,平日里对她还算照顾,只不过那个伙计家里也是捉襟见肘,很多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用老人的话说就是“这世道,大家都不容易,前头边关又打仗,也不知道日后还能不能吃上一口饱饭,他能念着族亲帮我跑跑腿,修补修补屋顶,已经是大恩惠了,又岂能妄求其他”

    柳荫听说老人是从涂安县嫁过来的,又姓赵,想着自己生母赵姨娘也是涂安县人,本想问一问,可又怕到时候说起来圆不过去,露了行藏,反倒不好,便又按下不提,转而问道“婆婆,此处离宁阳县还有多远”

    柳荫在地图上看到过,此地与宁阳相邻,原本是打算到北境见了穆子契之后回来再绕道去那里看一看赵毅的,不曾想,她遭遇截杀,落难至此。如今唯一能够依靠的,也就只有他了。

    “宁阳县”赵婆子想了想,说“也不算很远,大概走上七八天的样子也就到了。”赵婆子说完,复又问柳荫“你问这个做什么”

    柳荫答“哦,我有个舅舅在宁阳县。”

    赵婆子了然,点了点头,然后又说道“姑娘,不是我说你。一看你就是大户人家出身,细皮嫩肉的,倘或你一个人,根本走不到那里,可若是坐车,这兵荒马乱的,你一个姑娘家也不安全。”

    柳荫想了想也是,便又问道“那婆婆,你可知道你们这里哪里可以寄信”

    既然她没法子过去,那么她可以写信让赵毅派人过来接她。

    “这个自然有,村东头的二柱子就是信客,平日里谁家要送个信都交给他,那宁阳县他是常去的,保准给你送到。”

    柳荫听说,大喜过望,当即便说“那烦请婆婆托人去镇上帮我买点纸笔回来,我好写信。”

    赵婆子道“这个容易,教给我堂侄儿去办就成。”说罢,赵婆子放下手中的鞋垫,对着墙那头唤了两声“强子”,对面应了一声,先前那个七八岁左右小男孩跑进院中,赵婆子到屋里拿了中午吃剩下的一个鸡腿给这男孩子,又交给他几枚铜钱,吩咐他拿去给当铺的堂侄,买些纸笔信封回来。

    小男孩接过鸡腿,兴高采烈地答应了。走之前狐疑地看了两眼柳荫,问赵婆子,“赵婆婆,这你家亲戚啊”

    赵婆子答“是啊,我远房侄女儿,刚刚来我家,住几天就走。”

    那小孩子不再多问,啃着鸡腿活蹦乱跳地跑了。

    此时柳荫穿着当铺伙计早上买回来的青布棉衣,因为是老年人的衣服,穿在她身上着实有些怪异,头发简简单单地挽在脑后,脸上因为被灌木野草划伤,抹了一道道青绿色的草药,这副样子,实在谈不上美,乍一眼看上去,并无特殊之处,是以赵婆子也没有避着旁人。毕竟柳荫要在这里住上一阵,倘若刻意遮掩,反倒惹人怀疑,还不如大大方方地告诉别人,她是自家远房亲戚。

    那男孩子去了没多久,就拿了纸笔信封回来,另外还有一方砚台和一根墨条,那小男孩把东西交给赵婆子的时候说“之春哥哥说,写信光有纸笔没用,还需要砚台和墨条,差了五个铜钱,他先垫上了。”

    柳荫听说忙从袖子里掏出几枚铜钱递给小男孩,那小男孩接过之后数了一下,抬头说“姑姑,多了两枚。”

    柳荫笑道“多的你留着买糖吃吧。”

    那小男孩看着手中多出来的两枚的铜钱,目光有些留恋,但最后还是摇了摇头,默默地将那两枚铜钱放到桌上,然后一溜烟跑出去了。

    柳荫回到屋内,弄了点清水,开了笔,展开信纸,刚准备研墨的时候,忽然看见方才那个小男孩站在门口,正张着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朝里望。

    柳荫问他“你怎么又回来了”

    小男孩道“我把铜钱送给之春哥哥了。”

    “这么快”

    柳荫惊讶,这才多一会儿的功夫啊他就两条街跑了一个来回还连气儿都不喘

    “因为我跑得快啊。所以谁家有事都喜欢叫我给他们跑腿儿。”

    小男孩颇为自豪地说着,然后见柳荫跟他说话,就大着胆子迈过门槛走了进来,在离柳荫几步开外的地方停下脚步,看着柳荫颇为不好意思地问“姑姑,我能看你写字吗”

    他也就大了自己儿子两三岁的样子,柳荫看着他的目光格外温柔,笑着问她“你喜欢看人写字”

    小男孩猛点头,说“我特别喜欢写字,爹说只是我们家穷,上不起学堂。”

    柳荫顿时有些心疼,冲他招了招手,小男孩走到她身边,她将墨条递给他,说“那你帮姑姑磨墨好不好”

    “好”

    小男孩高兴地接过墨条,认真地磨了起来。柳荫怜爱地摸了摸他的头,脑海中浮现出曦儿小小的身影,默默叹息一声,也不知道他在京城过得怎么样。

    研好了墨,柳荫便开始写信,一手好看的行书,如行云流水,那小男孩在边上看得一脸痴迷。等柳荫写完了信,那小男孩又自告奋勇要把信送去村东头二柱子家,但这一回柳荫拒绝了,这一封信,她决定亲自送过去,因为除了寄信,她还想打听一些事情,信客长年在各地来回奔走,知道的事情总比旁人多些。

    那小男孩见柳荫拒绝了他,面上露出失望的神情,柳荫瞧他这副模样,便问他“你是不是还有什么事儿”

    那小男孩儿拽着衣角,露出了一丝腼腆的神色,扭捏地说“姑姑,你能不能写给我看我的名字”

    柳荫笑了笑,随即拿过桌上的另一张信纸,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小男孩连忙回答“我叫强子。”

    柳荫楞了一下,又问“大名呢”

    男孩顿时楞住了,闷闷地摇头,说自己没有大名,因为他爹不识字,请村里的教书先生起名要十个铜板,他们家不舍得,就随便强子强子的叫。

    柳荫想了想,说“那我给你起一个好不好”

    小男孩兴奋的点头答应。

    柳荫问他姓什么,他回答姓罗。

    柳荫斟酌一番之后,提笔在纸上写了“罗安泰”三个字,安泰,意为安定太平,又有身体安康的意思,大约就是天下父母对子女最质朴的期盼了。

    柳荫一个字一个字的教会小男孩念,又手把手教他写。小男孩很聪明,一学就会了。柳荫最后又将剩下的笔墨纸砚送给了小男孩,反正她日后也用不着了。小男孩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捧回了家,一路上逢人就说,“我叫安泰”

    小男孩走了之后,柳荫因为心中惦记着穆子契,便央着赵婆子带她去了村东头的二柱子家。

    二柱子听闻她们的来意之后,表示愿意送信,但同时又为难地说,因为前些日子大雨,有些地方山体滑坡,又因为前线打仗,朝廷借此地官道是来往运送粮草,这军队来来往往地,加上路本就不好,好些地方都已经塌了,就连前几日运送药物的部队也是绕道山林前往北境,想要送信,只怕是要等上许久。

    二柱子口中运送药物的部队,想必就是邱校尉的部队了。柳荫忙问“那小哥可知那运送药物的部队抵达北境没有”

    二柱子答“那我就不知道了。”

    柳荫不死心,又问了句“那小哥有没有去过北境,可知那里战况如何”

    二柱子道“倒是去过一两回,给一个大户人家送信”,,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