娴谙将紫毫笔隔在旁边的笔架上,守在门口的碧涛听到动静,立刻小步走到她跟前将写好的纸放到旁边去晾干,桃夭则是在她手边放上一盏新茶。
娴谙端起茶盏喝了一口,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一番这两个丫头,心理愈发满意——赵嬷嬷教人算是有一套,还不过小半年,就已经很看得过去了。
“桃夭,我抄好的经书都归拢好,等会儿要带去庙理给孝懿皇后供上的,赵嬷嬷你陪我去跟额娘道别,碧涛跟乌嬷嬷再去清点下我的东西,别带少了,我至少要在庄子上住两日呢。”
话音刚落,屋子里的人迅速动了起来,娴谙换好外出的衣裳,去正院听完觉罗氏的嘱咐后,就带着丫鬟嬷嬷们出门去了。
乌嬷嬷没和她一路,带着行李早一步去庄子上整理物件,娴谙则是要先去趟寺庙把佛经供上。
如今已经过了大朝会的时辰,娴谙这个时候出门是人最少的,也不怕冲撞到别人,如今已经渐渐入冬了,气候有些凉,车上铺了五格去年打来的狍子皮毯,又用小炉温着奶茶,娴谙手里捧着杯子小口喝着,不时把车帘掀开小角瞄一眼外面,赵嬷嬷对她这种失礼的行为假装看不见,只是温声提醒:“格格,休息会儿吧,咱们还要走一个多时辰呢。”
喝完奶茶,娴谙在车里也摇晃得有些犯困,就乖乖地由嬷嬷给她搭上小毯子,眯瞪过去,可感觉眼睛刚闭上没多久,她又被嬷嬷唤醒了。
“格格,外面下了点小雨,碧涛她们去行李里面取伞了,您等会儿下车的时候慢些,千万别摔着。”赵嬷嬷说着,伸手给她理了理衣摆,把睡皱的地方抚平:“格格写的经都放在竹筒里封着,倒是不怕雨。”
“那就好。”娴谙点点头,扶着赵嬷嬷的手下了车,碧涛和桃夭一人一边举着伞站在车下,索性雨还不大,只是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看样子她下午是不能去跑马了。
“先进去把经供上吧,说不定等一会儿上完香,这雨就停了呢……”娴谙默默地自我安慰道,扶着嬷嬷的手走进庙里。
这处寺庙是京城里香火比较旺盛的,可能是因为今日下雨,外面倒是没见着什么人,娴谙去见了今日职守的知客,说明来意后,知客亲自带着她去了庙里供奉孝懿皇后的小堂,里面点了数盏长明灯,还放了菩萨像和往生牌位,香案上供着新鲜的瓜果和佛经筒。
拈香祭拜的时候,娴谙一边磕头一边在心里碎碎念:
“不瞒您说,我是挺想晚点结婚的,但我没想您这么早走……胤禛对您那么孝顺,您要是能等到日后他当皇帝,那该多享福……唉,现在说这些个都迟了,咱们也只能靠这点供奉尽孝,您来生一定要投个好胎啊。”
娴谙在蒲团上恭恭敬敬地行完礼,然后将佛经供上,不知道是佛堂的气氛压抑还是因为别的,心里有些闷闷的难受。
佟佳皇后这一生看似荣华富贵,却并不容易,这紫禁城对于女人来说,可真不是个好地方,然而,无数青春年华的女子却如同飞蛾扑火般在那里葬送一生,娴谙自己也逃不掉这个怪圈。
见她神情低落,赵嬷嬷以为娴谙是因为不能去跑马而心里不痛快,出言安慰道:“格格,外面还在下雨,去庄子的路多半有些泥泞了,您看咱们是先回去,还是在庙里再等等?”
“早些走吧,咱们都是毕竟是女眷,不好在庙里多留的。”娴谙恹恹地道:“雨也不大,但等一会儿下久了,路更不好走,不如早点赶过去。”
赵嬷嬷张罗着桃夭和碧涛去撑伞,娴谙跟知客道别后,走到禅房外面深吸了一口气,雨中湿润的味道代替了檀香和油墨的味道,让她心里也跟着松快了一点。
然而,她还没勾出个笑来,就见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四阿哥,是你?”
娴谙惊愕地脱口而出,她记性还算不错,之前那一面之缘虽然短暂,但好歹让她把脸认清了,加之这人算是她未婚夫,她怎么也得上点心。
眼前的少年人似乎又长高了,要不是娴谙站在台阶上,都看不见他的脸,而且整个清瘦了不少,脸上的颧骨有些突出,也不知怎的,身边一个人都没跟着,也没撑伞 。
娴谙给了桃夭一个眼色,示意她和碧涛挤一挤,匀出把伞给四阿哥拿去。
没想到,对方没有接伞,更没有领情。
“你是……乌拉那拉氏。”胤禛的语气漠然:“你来这儿干什么?”
娴谙对他不怎么客气的样子有些膈应,但转念一想这人不久前刚没了个妈,就勉强理解了:“之前进宫的时候,孝懿皇后夸过我的字,所以我前些日子就抄了些经,听说佟家在这庙里供着皇后的牌位,我来看看,也好把经书奉上。”
“皇额娘百日早过了,你这来得也够迟。”胤禛的态度并没有变好:“字再好,心也不诚。”
见他还是他不阴不阳的态度,娴谙皱眉道:“诚不诚心又岂是这就能看得出来的,何况亲疏有别,我自己已是问心无愧,四阿哥又何必强人所难呢?”
胤禛还以为她会解释来迟的缘由,或者辩解一番自己的诚心,没想到她前一句话还像个样子,后面就……
“你真是……不知所谓!”皇额娘走前还絮絮地嘱咐说要他跟这个丫头日后好好过日子——就这么个牙尖嘴利争强好胜的丫头片子,他能怎么好好过!?
啧,他也不想想自己一开始干嘛不说人话。
娴谙突然就懂了,在这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大环境下,胤禛对于这桩婚事也没比她乐意多少,莫名心理平衡,无所谓地笑道:“四阿哥这般数落我,是在抱怨皇后眼光不好,还是皇上的旨意有误?”
说完,她不等胤禛接话,利落地福一福身:“如何没有这个意思,阿哥还是谨言慎行吧,今日的话我就当没听见过,我还有别的事,先走一步。”
说完,娴谙对赵嬷嬷一使眼色,主仆几个绕开胤禛,撑着伞回到马车上,车夫披着蓑衣,扬鞭赶马,在雨中迅速离去。
“格格……您今日,今日怎么能说这种话?!”车走了好一段路后,早被娴谙的表现惊呆的赵嬷嬷方回过神问道——那是个皇阿哥啊!格格未来的夫婿!这还没嫁过去,怎么就这般……
娴谙嘴角上扬,心情颇好地玩笑道:“嬷嬷别怕,我可不是突然得了失心疯。”
嬷嬷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格格您这般对四阿哥,若是他不高兴了,对您不好,您日后要怎么办啊!”
“放心吧,他对我好不好,跟我过得好不好,是两码事。”娴谙收起笑脸解释道:“虽然我日后要与他成婚,但并没有打算靠着他过日子,他若不过分,我跟他最多也就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他若过分,我不介意陪着他一起坏了名声。”
前者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后者,谁让胤禛他心系皇位呢?一个私德不修的皇子,完全就是断绝了继位的所有可能,而且康熙皇帝是个长寿的,等雍正继位,至少也要等三十多年吧。
赵嬷嬷从小看着娴谙长大,印象中她一向乖巧懂事,还是头一回见着她对人毫不客气,而且还是对着自己的未婚夫。
“格格,那毕竟是皇阿哥,”赵嬷嬷委婉道:“男人都是好面子的……”
“难道我的脸皮就能扯到地上让人踩了?”娴谙语气平静:“刚才他说的,嬷嬷也听清楚了,我若还是好言好语,也得不到更多尊重。”
娴谙又不是傻子,刚才胤禛那德行就是故意找茬来着,她是可以退一步把话圆过去,但是凭什么啊?谁还不是个小公举了?她满军正黄旗的嫡出格格,母亲是觉罗宗室,祖上是乌拉国主,赐婚的旨意是康熙亲下的,胤禛现在有什么资格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
赵嬷嬷张了张嘴,再说不出一句劝人的话,对方是凤子龙孙不假,娴谙从小也是金枝玉叶,没受过这种气,这个反应……还真不好说。
“行了,孝期还长,这事也不是不能圆过去,先放到一边吧。”娴谙果断道:“今日的事别叫我额娘知道,也别记挂在心上,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们都不许擅作主张。”
——
寺庙里,胤禛难以置信地看着娴谙带着人就这么一走了之,完全忘了自己还置身雨中。
过了一小会儿,庙外面匆匆跑进来一个小太监,苦着脸道:“主子爷!奴才就折返去取个伞的功夫,您怎么就……”
小太监说着说着就没声儿了,胤禛的脸色相当不好,一看就是憋着火气,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慢手慢脚的,爷还要等着你不成?!”胤禛冷哼一声,大步往禅房走去,小太监在后面小碎步追着,进了佛堂,又去要了干的布巾小心翼翼地替他擦去身上的雨水,好在雨不算大,若是胤禛不小心淋雨生了病,他可就要倒霉了。
佛堂里的知客被这位小爷吓了一跳,胤禛不是第一次来了,他还认得这位贵人:“施主是独个儿来的?今天下雨,外面职守的人怕是偷懒了,有失远迎,实在对不住。”
胤禛冷着脸点点头,一眼看到知客手边还放着几个经筒,不由问道:“这是谁送来的?”
那几个经筒自然是娴谙带来的,知客正准备把那些经文整理出来:“是位小格格送来的,也没留姓名,不过她刚出去没多久,施主应该瞧见过。”
可不是吗,不止瞧见了,还吵过一架。
胤禛感觉有些憋屈,要知客把经书展开看看。
按理说这是不合规矩的,可知客也不敢得罪贵人,只能照做了。
经书有些多,足足凑了九十九卷,全部摆开一看才知道这分量有多足。
胤禛非常仔细地从头看到尾,愣是没挑出半个错来,连字都是一般工整漂亮,只有墨迹新旧略有不同,可见是抄了很久才抄完的。
知客也在旁边瞧见了,忍不住说了句公道话:“听闻这些经书全是那位小格格亲手抄的,也不知私底下花了多少功夫,不瞒您说,佟家也有不少女眷来这里供了经,相较起来,心意也不差什么了。”
胤禛:“……”
总感觉有些打脸。
他在这儿看到乌拉那拉氏,本来以为她是特意来做样子攒名声的,毕竟之前命妇格格一同上供经书的时候她不扎堆,这个时候才来,也实在特立独行了些,现在再看这些经书的分量……倒像是真的诚心祈福了。
而且再想想,今日下雨,来的人本来就少,她就算是做样子,也没人能看见啊。
胤禛越想越觉得心虚,硬着头皮让知客把经书都放回去:“既然如此,你们便把经书供好,皇额娘看了也会高兴的。”
知客感觉他语气有些奇怪,却也没多问,恭恭敬敬地把经书收下去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