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他们踏上回建康府的路, 大家都渴望快点回家, 原本不觉得, 快要回去的前两日,就开始惦念家中了, 等上了船就愈发想念,还是那句话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
虽然客栈的住宿条件还不错, 但总归不如家里舒服,沈陵也是分外想念建康府的烤鸭,苏州府的菜吃到后面真是太清淡了, 有好几个嗜辣的师兄都受不了, 让厨师多加点辣吧, 苏州府的辣一点也不辣。
几个人买了一坛辣椒酱,天天拌着吃, 要回来前两天,真是食不下咽, 那一坛辣椒酱也吃得差不多了。
“果然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是这方水土的,可真是待不下去。”
“苏州府好是好,这吃的真是能淡出个鸟来,偶尔来玩玩还行,这经常住下去我可不成。”
这话得到了许多人的响应, 对此汤鸣则笑着摇着扇子, 道“你们日后若去外地做官怎么办”
某日他不知道去哪个小摊子上看中了这个扇子, 被人忽悠是前朝哪个诗人的画作, 买了之后天天学苏州府的风流才子,扇个扇子,沈陵只能想到无形装逼这个词。
这做官的事情对他们可还遥远着呢,大家现在就想着怎么过乡试呢。
一师兄道“这,最好是去离建康府近一些地方。”
汤鸣则刷得合上扇子,奈何着技术不到位,还留出一折,在众人鄙夷的目光中尴尬地轻咳两声,道“外放官,有三避讳,一避讳户籍地,不得外放到户籍地,二避亲友,若有近亲近友在,便不得去那儿,三避讳南人做北官,北人做南官。你们晓得去外地做官,有句话叫媳妇孩子可以不带,唯独不能不带”
他拖长了语调,大家都盯着他看,才调皮地说出后面的话“家里的厨子。”
大家也算是学到了,笑着说道“原来如此难怪这做官得带这么多人。”
沈陵看着他还拿着这扇子,道“鸣则兄,你这扇子可以收一收了,晃得我眼睛疼。”
沈陵开了个先河,其他人也纷纷抨击他。
“这什么日子,扇个扇子像什么样子。”
“咱鸣则大了,风流才子啊”
汤鸣则脸涨得通红,扇子愈发扇得勤快,颇有你不给我扇,我偏要扇的逆反,忿忿道“你们这群人,真是不懂风雅”
大家哄笑,这欢乐过后,在船上一摇一晃的,思乡之情愈演愈烈,不知谁说了一句想府学后面的梅花糕了,捅心窝子了。
“我想我家儿子了,哎,估计这么久见不到我都认不得了。”
“我走之前我家闺女抱着我哭”
几个师兄谈起儿女,恨不得立马就飞回去,在场的只有沈陵和汤鸣则未成婚,两个人插不上这个话题。
归途没有来时那么兴高采烈了,大家望着江水,归心似箭。
沈陵也想念沈全和方氏了,做了几首思乡之作,竟做出了一首上乘之作,得了所有人的一致认可,沈陵终于体会到诗仙诗性大发的感受了。
这种感受就是写作文时,同样是写人,真情实感的就能够打动别人,但胡编乱造的,文笔不错也许能得个好分数,可真情流露和生搬硬抄的,绝对有质的区别。
沈陵花了这么多年才能有这样的突破,真是喜从天降,就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说到底还是得情感到位,以情写诗,才能以诗动人。
沈陵算了算这趟行程的花费,花了将近十两银,主要是打尖以及买书买礼物,因为经常在王大人家蹭吃蹭喝,伙食倒没怎么花钱。还是有些心疼的,不过想想这一趟的收获,沈陵觉得很值了。
回去的时候晕船的两个人没有来时那么严重了,不过还是会晕,这趟行程对他们来说,可不是太愉快的事情,大家都劝他们多坐坐船,若以后真有机会进京赶考,还是得坐船的。
其实谁听了这话都是高兴的,间接都是觉得他们能考上举人的。
殷切期盼下,一行人终于到建康府了,看到一路熟悉的风景,大家都不免眼热,还有大半天才能靠岸,他们已经纷纷站甲板上等候了。
学院长笑着说道“到底还是年轻,出远门少。”
靠岸的时候正值傍晚,他们提着自己的东西踏上岸的那一瞬间,踏实之感油然而生。
“少爷少爷”汤鸣则家的下人立即就发现他们了,汤家的下人这几日都在码头候着,就怕错过了。
汤鸣则看了看沈陵和几个师兄,道“我家的马车应该还能坐几个人,你们谁先和我一起回城里吧。”
“陵弟先回去吧,再来几个顺路,咱们其他人就租辆牛车。”张师兄年纪最大,安排道。
张师兄为人厚道,大家都信服他的,不过师兄里面,就有爱占小便宜的,立即就跟着上了汤家的马车,这个师兄大家私下里都会吐槽,有些小抠门,爱占别人便宜。
男人一般对这种不爱计较,但这位师兄实在是太过了,大家一道买什么都时候他说他不吃,待买完了,他这手还是伸了过来。在府学的时候,就爱同大家借纸,纸多贵啊。
他家和汤家可真是相隔甚远,不过大家都知道他的性子,也并未说什么。
这从码头到城里还有一段路呢,入城的时候,半边天都黑了。
汤家的马车一一把人送到,沈陵到自家门口,都不知道家里有没有人,拿出偏门的钥匙插进钥匙孔里,屋里就有声音传来。
“铁娃是不是铁娃”
沈陵忙道“爹是我”
沈陵打开了门,古代的门有一个很不便的地方,就是不能里外兼顾,如果里面栓子栓上了,外面开不了,外面锁着了,里面解不开,所以一般正门是做成里面门闩,侧门做锁。
沈全提着小灯,身上披着一件外衫,看来原本已经趟床上了,放现代还是在散步的时间。
沈全接过他手里的行礼,迭声问道“什么时候到的我今天白天没等着,没想到是晚上到的,饿不饿啊”
方氏也从屋里出来了“铁娃,饿不饿啊娘给你下碗面吃吃”
沈陵坐船坐得没什么胃口,下船前吃了一点饼,道“娘,我不饿,在船上吃过一点了。我们黄昏的时候才到码头,汤家送我回来的,爹我不是和你说了嘛,不要在码头上等。”
他都这么大了,难不成从码头上回城还不行。
沈全不应这话,知道又要被儿子说,一家人往屋里头走,方氏把沈陵屋里的灯给点上。
沈陵把他从苏州府的买的东西拿出来,他买的都是小物件,女人们都有的是一块帕子,是苏绣,男人们就随意了,可有可无。
他买了几颗珍珠回来,做金银饰品的时候可以镶嵌上去,主要给方氏和三妞,古代的珍珠真贵,这么几颗就要他一两银子,果然没有大规模养殖的东西,放现代珍珠都不值钱了。
方氏和沈全终于看到了儿子,两个人就着那点灯火,痴痴地看着儿子。
“娘”沈陵讲了一堆始终没得到回应。
方氏把那小匣子往他那儿推了推“这么贵的东西,留着你以后娶媳妇,娘用不上。”
沈陵笑着说“媳妇的以后再说,我这还没媳妇怎么就能惦记上,您别不舍得用,纯金的太单调了,镶一些珍珠上去,更好看一些。”
沈全道“孩子的一片心意,别扫兴。”
沈陵给沈全买了条腰带,沈全二话不说就上身试了,高高兴兴地说,明日就用这条腰带了。
你说这些东西建康府都没有吗,当然不是了,这种东西全国各地都有沈陵以前不理解女人爱买纪念品送人,后来他姐就给他解释了,纪念品又不是让你回忆这个地方,最重要的是让你送的那个人知道你在别的地方还想着他。
第二日回乡下,家里的男人女人收到礼物也都开心了,纷纷询问他苏州府是什么样的,沈二和二郎也去过苏州府,当初装织布机的时候。
沈二显摆道“这苏州府都是小河,划着船卖东西的,没啥山”
这朴实无华的话,大家这些年听了好几遍,都觉得没趣,沈陵暗笑,也不怪沈二这样得瑟,如今见过世面的人少,能够出去走一趟都能拿出来说一辈子。
沈陵很给沈二面子,道“二伯说的对,苏州府水路发达,水路基本上可以各个地方,许多人家都是临水而住。他们那儿比咱们建康府平坦,那儿的人吃得很清淡,爱吃甜食,糕点很好吃,可惜带不回来,不然就给大家尝一尝”
大家都听得入迷,让沈陵多讲一些,沈陵讲的可比沈二生动多了,苏州府人吃什么面,和建康府有什么不一样,还有寒山寺的枫林。
“当家的,铁娃讲得可比你有趣多了,你口里的苏州府我都不想去。”二伯母都忍不住吐槽自己丈夫。
沈二“这,这读书人能一样吗我又不是说书先生。”
沈陵这趟回来,其实有个更重要的事情,他给家里设计了几个表,从进货到出货,监管的人只要把数据填进去,事后交给账房算账,他教家里人怎么看表,怎么登记,每天只需要一张纸做记录。
比如某天入库多少木材,日期,木材的数量,什么品质的,填进去就可以了,沈陵对会计不了解,但也知道这是单据,根据他上一世见到的单据,他绘制了一个简易版的。
其次生产线就是什么零部件,几号生产了多少,用了多少木材,这样少多少木材也是清清楚楚。一个生产线下来,用料生产数量都能一清二楚。
在他绘制好的前提下,大家学起来没什么问题,就是登记一个数的事情。
最重要的一件事当然还不是这样,他把大郎和沈全找来。
“制成这种表就能省力很多,咱们的账簿也可以做成这种表的形式,爹和大哥都是懂做账的,这事儿还得你们来做,咱们做几本账簿的样式出来,然后爹和大哥可以写写怎么记账,以后还可以传给咱们的后辈”沈陵的话还没说完。
大郎就道“这,这叫我们写书我,哪里成啊三叔你来吧”
在大郎心里头,这写书可都是官人老爷做的事情,他才认得几个字,写书是天方夜谭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