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鼐(八十一)

    茜香国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圣人便命钦天监尽快测算吉日,又命礼部和内务府准备太孙大婚事宜。

    “一切规制,以太子之礼为准。”

    虽然太孙与太子都是储君,但太孙毕竟是太子的儿子。按理说,太孙大婚的规制应该是低于太子而高于众皇子的。

    圣人下这样的命令,一是为了显示太孙的身份贵重,二就是因为太子大婚的章程都是现成的,免去了礼部为了“该低多少”而扯皮,耗费时日。

    收到圣人的旨意,礼部和内务府也松了口气。

    实在是这种差事,不好办呢。

    其实,礼部也不愿意无休止地扯皮呀。但若是迅速就拿出了章程,圣人定然要以为他们礼部不够尽心了。

    想当年,先太子大婚的时候,因着圣人做太子的时候已经成婚了,先太子便是本朝第一个大婚的太子,礼部可是被圣人给坑苦了。

    原本,礼部是按照前朝太子大婚的规格,修改了一番,去掉了不合时宜的,又增添了一些本朝的特色。

    这份章程,怎么说也算是不错了。

    可是,圣人看了之后,却把当时的礼部天官喷了个狗血淋头。

    “难不成,我朝储君大婚,都不配有自己的一套礼仪章程吗偏要拾人牙慧,岂不是要让天下人耻笑”

    得了,礼部尚书抹了抹脸上的吐沫星子,拾起被圣人丢到他脚边儿的折子,回去继续号召礼部同僚,彻夜奋战。

    这一回,礼部上下可是把历朝历代,能扒到的关于储君大婚的典籍全都扒出来研究了一遍。最后,制定了一套极其繁复庄重的礼仪章程。

    最重要的是,这一套章程,和前朝没有半点儿相似的。

    礼部尚书想着这下,圣人总该满意了吧

    可现实是残酷的,他再次被圣人给骂了出来。

    “原本的跪三回变成了跪五回,该是三拜的全改成了九拜。原本一天就能完的,生生拖成了三天。你们是想累死太子吗”

    礼部尚书“”

    我太难了

    “臣有罪,是臣思虑不周,臣这就拿回去改。”

    一个大婚的章程,礼部来来回回修改了有九次,圣人才不情不愿地说了句“准”。那一任的礼部尚书被圣人给打击的要怀疑人生,没两年就告老了。

    如今的陈尚书,当年还是个小小的员外郎,却也被风暴尾给波及了。至今想起,他都还心有余悸。

    因着有旧例可循,礼部很快就把章程制定了出来。

    太孙妃的嫁妆是内务府置办的,提前送到了元家。元家可以根据自家的境况,酌情再添加几抬。这个却并不强求,也没有硬性的规定。

    本来嘛,娶媳妇儿对于皇家来说,再好的女子都不过是锦上添花。皇家还差那点儿东西吗

    但元家是勋贵,还是那种子弟比较争气,不曾没落的勋贵。

    要不然,圣人也不会选了他家的女儿给太孙做正妃了。

    前朝为了避免外戚做大,后妃皆从平民中选。结果却弄得幼主当政时,太后没有底气,皇帝只得用宦官辖制权臣,名声大多数都不好。

    本朝汲取前朝教训,觉得外戚强胜些也没啥不好,至少正室的出身都挺不错。

    总而言之,元家很有些家底。且旁氏亲族见嫡支要出一个国母,哪里有不趁机巴结的

    因此,元家里外凑了有二十抬嫁妆,算起来,竟是比太子妃当年只少了五抬而已。

    太子妃听着宫人的议论,觉得这个儿媳妇给自己长了面子,日后那些庶子的正妃,肯定是比不上元氏的。

    因此,元婠娘还没过门,就先得了婆婆的好感。

    太孙在给母亲请安的时候,听着母亲言辞见对元氏的满意,也是暗暗松了口气。

    他就怕弄出个婆媳不和,让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为此,还专门私底下请教了少保史鼐,该如何处理此事。

    史鼐无语了一下,但还是在请教了系统之后,给他支了招。

    “一般做母亲的之所以不喜欢儿媳,都是觉得是儿媳妇抢走了自己的儿子。太孙只需注意这一点儿,便万事大吉了。”

    太孙回想着史鼐的话,面上蹙了蹙眉,混不在意地说“她嫁妆多少倒在其次,反正咱们家也不差那点儿东西。只要她进门之后,能好好孝敬母亲,儿子也不要求她别的了。”

    果然,太子妃听了这话,心花怒放,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开了,“你们夫妻,还是要和睦相处才是。”

    太孙一脸的勉为其难,“行吧,儿子听母亲的。”

    见太子妃高兴了,他就转移了话题,“对了,儿子那些弟弟们,没来给母亲添麻烦吧”

    这次选秀,圣人不但给太孙指了婚,也顺便给其他适龄的孙子也都指了婚。太孙有两个庶弟都是比他小两岁,也在指婚之列。

    而他之所以这么问,就是怕那两个庶弟的母亲,为着他们的婚事,到太子妃面前要求什么。

    太子妃神色一淡,脸上的厌恶丝毫也不掩饰“该他们的多少,宫中自有旧例,谁敢来烦我”

    “那就好。”太孙点了点头,迟疑了一下,劝道,“母亲就算是为了儿子,就随意赏他们些东西吧。他们毕竟是儿子的兄弟,总比叔叔和堂弟们亲近。”

    太孙体谅母亲的心思,说话已经斟酌再斟酌了。可是,就这么一句话,却仍是点炸了太子妃的心火。

    太子妃怒道“我的东西,便是扔了、砸了,揉了喂狗,也不会给那些庶孽之子”

    太孙哑然,半晌,才开口“母亲,父亲已经故去多年,您又何必”

    “住口”太子妃气得眼都红了,几乎是恶狠狠地瞪视着太孙,“你父亲才去了几年,你就忘了咱们母子受的苦了吗”

    这一下,太孙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说真的,太子虽然和太子妃感情并不和睦,但绝对不是个宠妾灭妻的人。准确地说,太子的心思从来都没有在后院妻妾的身上停留过。东宫的一切内务,也都是按规矩来。

    太子妃口中“所受的苦”,不过是被规矩压着,不能如寻常人家的主母一般磋磨姬妾而已。

    而且,太孙之所以让太子妃给两个弟弟赏点儿东西做脸,并没有丝毫低头的意思。

    对太孙来说,这只是一种拉拢示好的手段而已。

    在他和少保的规划里,他日后的江山,定然不止于中原九州。他需要宗室去为他镇守那些远离大夏政治中心的地方。

    单以血缘论,他那些庶出的弟弟,却要比那些叔叔和堂弟们亲近得多了。

    他原本以为,他的母亲就算不能理解他的心胸与报复,也该先问问他这样要求的原因。这样,他就有机会解释一下。

    介时,母子同心,太子妃是名正言顺的嫡母,拉拢庶子岂不是更容易吗

    可他再也想不到,太子妃竟是连这点儿心胸和政治敏感度都没有。

    太孙觉得,他似乎可以理解,为何太子那样看重正统的人,会和自己的妻子半点儿不亲近了。

    这样的妻子,非但添不了助力,反而尽是添乱。寻常人还受不了呢,更何况自幼便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太子

    太孙暗暗叹了一声,道“母亲既是不愿,那便算了吧。孩儿那里还有些公务,便先行告退了。”

    “我就知道,你不肯听我的话。”太子妃骂道,“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却跟我从来不是一条心”

    太孙蹙着眉,脚步匆匆而出。太子妃的叫骂声却不绝于耳,一直到他出了端本宫的正殿,耳根子才算清净。

    他沉沉地叹了一声,想到成婚之后,他便要搬回东宫来住,与太子妃朝夕相处,便觉得无比心累。

    王柱跟着太孙身侧,见太孙满面愁容,急忙转移他的注意力,“殿下,过一会儿,少保就要从户部过来了,奴婢该准备些什么点心”

    果然,一提史鼐,太孙的心思迅速便转了过去,口中道“就藕片糕吧,少保不喜欢太甜的东西。”

    王柱笑着说“那奴婢回去之后,就叫小厨房送过去。”

    “嗯。”太孙点了点头,静默了片刻,突然道,“回去之后,你挑几样东西,给昭弟和暄弟送过去。就说,是贺他们定亲之礼的。”

    徒昭和徒暄便是太孙的两个庶弟。他们两个今年都是十三岁,年纪尚小,便只是先栓了婚。

    太子妃既然不肯出面,这些事情,便只能太孙亲自去做了。

    这个时候,太孙就盼望着自己的婚期快点儿到了。他实在是需要一个明事理、有手段的贤内助。

    王柱曾跟在太子身边多年,帮太子处理过不少事情。如今太孙话一出口,他便知道这礼该怎么挑,又该怎么送,才能让两个皇孙心生感念了。

    “殿下放心,奴婢回去之后,便亲自带人挑了,给两位皇孙送去。”

    太孙终于露出了笑模样,“你办事历来稳重,孤自是没什么不放心的。”

    “殿下折煞奴婢了。”

    太孙并没有再多言。

    有些事情,他心里有数就好。,,,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