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25章

    星期六那天中午,姬菲迎去跟爸爸见面,一起吃了午饭。

    爸爸送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给姬菲迎,电脑的配置很好,装了她所需要的各种编程软件。在这个时候,笔记本还是属于非常贵重的东西,在学生中拥有者并不多,不过最让姬菲迎高兴的是,这样一来,即使到了外地集训,她也随时可以用电脑。

    星期三至星期五,Z中举行了本学期的期末考试。

    暑假开始后,省队马上进行了赛前封闭集训,地点在省理工大学。由于参加省队的集训,姬菲迎并没有参加高二年级的期末典礼。与此同时进行的,是全省物理竞赛和化学竞赛的培训。

    在一周的集训时间里,省队的几名队员集中强化学习了各种算法和数据结构等知识,跟着老师复习了比赛的重要知识,研究了一些经典的编程题。集训的课程很难,有很多知识点都是队员第一次接触的,但没人因此退缩。

    省队一共有10名学生,只有姬菲迎一个女生,因此省队老师给她单独安排了一间硕士研究生的宿舍,其他9个男生则住在本科生的两间宿舍里。晚上姬菲迎从机房回到宿舍继续看书,有时一翻就是整本书,宿舍里配备了网线,有时姬菲迎会打开笔记本电脑编一下程序,到十二点才熄灯睡觉。

    集训队的老师给他们找了很多测试题,每天他们几个队员就相互比试着在各个题库刷题。

    省队里人才济济,队员们的水平也各不相同,对同一道题有不同的看法,思考方式各异,经常发生一道题被讨论上半个多小时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对各种算法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个星期的时间很快过去,封闭集训结束,他们就这样踏上了全国决赛之路。

    本年度全国信息学竞赛在西安的一所中学举行,时间为七天。

    第一天是报到日,随后第二天进行了开幕和笔试。

    第一次竞赛安排在第三天,时间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一点,在五个小时的时间里参赛队员要做完三道题。时间看似充裕,但是学生只要稍作耽误就编不完程序。

    第一道题姬菲迎轻松算出了结果,第二道题她花了很久才想出解决方法,开始写算法。

    算法写到一半的时候,姬菲迎浏览着屏幕上的代码,一边在脑子里过滤后面的步骤,突然发现这个算法不够完整,算不出正确的结果。

    竞赛评测只认按程序输出的结果,不涉及过程和算法。如果算法错了,整道题可能就都完了。

    姬菲迎心里很明白,只有改算法才能实现整个程序。

    改才是对的,不改就错。

    但是现在时间很紧迫,她连第三道题都还没看,可能她一改就什么都没了。

    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参加计算机竞赛了。

    她的计算机竞赛之旅可能就停在这里。

    但是这是她第一次代表省队参加全国的比赛,也极有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有那么几秒钟的时间,姬菲迎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心里反复思索要不要改算法。

    最终,她还是清空了前面的算法,然后重新输入代码。

    比赛下午一点准时结束,选手提交答案后就进行分数评测。

    姬菲迎评测出来的分数很好,不仅高出了她的预测,也高出了老师的期望,她的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第二次竞赛在两天后进行。

    二试的题目非常难,姬菲迎这次掌控好时间,三道题都做完了,评测出来的分数也过得去,最后加上笔试题和一试的分数,总成绩有三百多分。

    竞赛的最后一天进行了闭幕式和颁奖典礼。

    姬菲迎最终获得了银牌,具有保送资格,除了A大以外什么学校都可以去。

    计算机竞赛的结果,在姬菲迎的意料之中。

    可以说,在参加计算机竞赛的这几年,她的心态一直都比较放松,也没有把比赛看得太重要,有时参加比赛拿不到好名次也并没在意,只要觉得自己在比赛中发挥正常水平就行。即使刚进省队那时知道竞赛拿奖可以保送,但这个想法也公只是在脑海一闪而过,很快就被她忘诸脑后,也没有把它作为目标来奋斗。

    虽然领队老师对决赛银牌这个成绩非常满意,姬菲迎却没有很欣喜。她只是觉得心里有点空虚——她为之奋斗了几年的计算机竞赛,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回到Z市后,姬菲迎在家休息了两天,给周云琦和阮承浩分别打了一个电话。

    第二天周云琦来了姬菲迎家,两个好朋友在房间里聊天,周云琦半侧着身子坐在床边的椅子上问:“那你现在怎么办?”

    姬菲迎去厨房的冰箱给她拿了一瓶橙汁,“参加高考啊。”

    周云琦心里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 B大啊!如果B大要她的话,她二话不说就投奔过去了——B大也在姬菲迎可以选择保送的大学的行列。

    不过周云琦心里也明白,对于成绩非常优异、又想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A大才是第一选择。

    于是她笑道:“那也好。我们到时还可以一起吃饭。”

    “对啊!”

    姬菲迎跟她聊了几个话题,想起一件事:“喂,你那件事情有没有进展?”

    周云琦立时领会她在讲颜少聪,惆怅了几秒就果断地说:“我现在哪有心情想这个?肯定先准备高考啊。现在只能先跟他做朋友,等高考完了再看能不能进一步发展。”在她的心里,没有比高考更重要的事情了。

    由于要准备高考,升上高三的学生八月中旬就开始补课,比高一高二年级提前半个多月开学。

    按照Z中的惯例,高三开学前年级根据学生在高二一年四次大考的成绩排名和所选科目进行了分班。这也意味着到时很多同学都不在同一个班了。

    在开学前一天的下午,教学楼前的公告栏贴出了高三的分班结果。姬菲迎看完自己的分班结果后并没有马上离开,又扫视了高三部分班级的名单,分别看了周云琦、姚家俊和余清璇等人的班级,然后才从人群撤出来。

    走了几步路刚好碰到余清璇,于是两个女生一起到学校附近的快餐厅吃饭。

    点完菜后,余清璇说道:“刚才阮承浩考了我一道题,姬菲迎,你知不知道今天下午哪几个人属于最浪费资源的人?”

    “谁啊?”

    “程释、江胜闻、付成。”

    姬菲迎一怔,脑海里随之浮现一个白衣黑裤的身影,还有那副不管什么时候总是很冷淡的表情。

    过了一会儿,她问:“为什么?”

    余清璇一板一眼地解释:“他们几个人高三不用上课却占了1班和7班的名额,我估计2班的前几名恨死他们了。”

    姬菲迎噗嗤一声笑出来,心底的怔忡随之消失无踪,点头道:“嗯,是有道理。”

    余清璇笑道:“刚才阮承浩跟我说的,他说的时候更搞笑,尤其是他的表情。”

    姬菲迎回想起过去一年跟阮承浩相处的情景,有时他说话确实挺幽默的。

    虽然分了班,不过最起码他跟余清璇还在同一个班读书——余清璇、阮承浩和黎墨都被分到了化学重点班高三7班。

    她笑着看了余清璇一眼,“阮承浩呢?”

    余清璇摇摇头:“不知道,刚才我们出来的时候我看到他在跟于之月聊天。”

    搬到高三的教学楼后,高三就这样开始了。

    高三1班是物理重点班,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原来的高二8班和9班,彼此之间都比较熟稔,倒不需要太多时间适应。也有十几名学生是从普通班考进来的,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也渐渐融入新班级。

    颜少聪也在高三1班就读。开学那天姬菲迎特意观察了他几眼。颜少聪乍看之下是一个比较沉默的男生,但是跟原来高二8班的男生关系颇好,跟他们在一起时说话也比较多。

    补课那几周,学生们跟着老师学习了高三教材中作为高考考点的内容。

    全国数理化竞赛9月份就要进行比赛,各科的赛前培训是愈发紧张了。下午的自习课1班的教室经常会空出十几个座位,各个任课老师对这种情形已经司空见惯,对此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只是交代参赛的学生在比赛结束后要补回落下的作业。

    程释和江胜闻虽然是高三1班的学生,但开学后两人就再也没在学校里出现,而是随着省队进行集训。顾正宇把他们两人的座位安排在教室的角落里,后来两张桌子就成了其他学生堆放参考书的专属地方。

    姬菲迎每天按部就班地上课、复习和参加数学竞赛培训,生活和学习极有规律。

    进入高三,每周要上六天课,学生只有星期天一天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原本宽裕的时间一下子被极大限度压缩。最明显的莫过于周云琦,每天的生活就是在教室、宿舍和食堂之间换地点,标准的三点一线。

    对姬菲迎而言,高三跟高一高二最大的不同,就是她再也不能到阅览室看报纸和杂志了,同时也意味着她跟周云琦不能像以前那样经常到学校外面吃午餐了。

    全国高中生物理竞赛和化学竞赛在9月份相继落下了帷幕。

    有些学生在比赛中获得较好的名次,可以保送全国比较有名的大学,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不满足于保送的大学返回学校准备高考。在竞赛中拿到的好名次让他们可以在高考中获得加分,相比普通同学算是多了一层保障。

    1班参加物理竞赛的学生基本都回来了——当然入选冬令营的程释和江胜闻除外。

    而姬菲迎和顾正宇等人每天跟着高三的老师们复习、进行测验、月考。

    这天的语文课评讲月考的语文试卷,这次文言文阅读一共有四道选择题,姬菲迎惨烈地错了三道题,下课后拿着一本古文词典查字义。

    她正在逐条看词典的解释,忽然听到刚从洗手间回来的许婷婷说:“姬菲迎,有一位贵客找你。”

    “哦,谢谢。”

    姬菲迎放下笔和词典,走到教室门口,这一看讶异不已:“黎墨?”

    还真被许婷婷说对了,这绝对是一位贵客。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