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075章 标点

    自从大越与草原开了互市之后, 烨京城里的胡人似乎也逐渐多了起来,时不时就能见到一批。

    刚开始的时候,京城百姓们会凑过去看个热闹。时间一长, 便显出了天子脚下居住的气度,见怪不怪。特别是那些卖吃食的街头小贩们,看到胡人, 还会主动上前去招揽生意。

    这也是他们最近才发现的,这些胡人似乎对食物情有独钟,特别是他们没见过的种类,一定会买一点尝尝。

    只要分量给得足, 胡人们既不挑剔味道,也不讲价钱, 对街边小贩来说, 算是非常优质的客户。

    就连他们半文不白、口音浓重的汉话, 听久了也觉得亲切极了。

    这天,又有三个胡人结伴从街上经过,正好被卖腌粉的小贩瞧见,顿时眼睛一亮,连忙上前招呼, “几位客官,可要吃腌粉?量大管饱,童叟无欺!”

    三个胡人应声停下,渴望的视线落在他的腌粉摊子上。

    成了!小贩心里乐开了花, 一边就要把人往摊子上拉,“客官放心, 咱家用的都是真材实料, 管保你吃了一回, 还想二回!”

    然而这一拉,却没拉动。

    被他拉着的胡人眼神渴望,表情纠结,“拉吉,这个好吃吗?”

    “好吃的。”拉吉的视线也在看着腌粉,语气却是坚定的,“但是我们今天去吃别的。”

    “比这个好吃吗?”金尔特吸了吸鼻子,闻着热汤和调料散发出的香气问。

    拉吉毫不迟疑,“当然!”

    这下小贩不高兴了,“嘿!你们要去吃什么,就敢说比我的腌粉好吃?”

    拉吉恋恋不舍地收回视线,看着他,十分认真地道,“我们要去状元楼。”

    小贩:“打扰了。”

    奇了怪了,这些胡人平时不是小气吧啦,从不往大酒楼里去,只青睐街边小摊的吗?大家都说,是因为胡人那地界什么好东西都没有,也没什么钱,所以得节省一些。

    省钱嘛,不丢人。平头百姓,谁不是计算着手头那几个大子儿过日子?

    但是怎么就突然要去状元楼了呢?莫非是在哪里发了财?这般想着,小贩心里一阵惆怅,看来以后要少三个客人了。

    这么一想,顿时生出了几分挣钱的急迫感,小贩立刻抖擞精神,叫卖起来,“腌粉,好吃的腌粉——”

    而这时,拉吉已经带着他的两个小伙伴来到了状元楼门口,转身朝他们招手,“就是这里。这里的食物非常美味,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么美味的东西!你们一定要尝试一下!”

    金尔特和齐尔拉跟上来,对视一眼,再看看状元楼高大端整的门脸,都有些迟疑,“我们真的要进去吗?”

    “当然!”拉吉挥了挥手,语气笃定,一边伸手摸了一下腰间的荷包,‘我们现在有钱了,不是吗?”

    金尔特和齐尔拉闻言,做出了跟他一模一样的动作,抬手去摸腰间的荷包。

    状元楼的店小二何等机灵,光是旁听这两句,就已经猜到了究竟,连忙笑着迎上来,“三位爷,用饭吗?里面请,今儿后厨才进了新鲜鲈鱼,这可是难得的美味,就剩了最后一条,您三位是正好赶上了!”

    一听这话,三人顿时不再犹豫,大步进门。

    “楼上雅间已经没有空位了,三位爷就在大堂将就一下吧。”店小二随后跟进来,引着他们来到角落一张空桌前,“大堂的桌子不收桌位费,我再给您三位送一碟子炸豌豆,下酒最香!”

    听说有送菜,三人立刻干脆落座。

    点完了菜,小二到后厨去传菜,立刻就有一个报童凑了上来,“三位老爷,买报纸吗?秘书省新出的《世界报》!”

    一边说,一边将手里厚厚一摞报纸往桌上一送,“世界”两个大字就出现在了三人眼前。这两个字,他们都是认得的,事实上,他们的行囊里还有一本初版的《世界》,也正是因为这本书,他们才会结伴前来烨京。

    见金尔特和齐尔拉都看着自己,拉吉便没好意思说自己没见过这报纸。特别是转头一看,酒楼里每桌客人都捧着一份报纸在细读,他略一沉吟,谨慎地问,“多少钱?”

    “五文钱一份。”报童说着,抽出一份递了过来,“一份四页,八面都有字,抵得上一本书了,买了您绝不吃亏!”

    拉吉听到价格,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数出五个铜板,“来一份。”

    付了钱,拉吉伸手取过报纸,低头一看,顿时一阵头晕。无他,这报纸上的字既小且密,即便是以汉语为母语的读书人,都得适应一会儿,何况他们这三个汉语本来就是半吊子的外国人?

    不过拉吉的想法很朴素,越是这样,他越是觉得自己赚了。一般的书籍上,一页也就一二百字,但是这份报纸显然并不是这样,算起来肯定是自己赚了。

    而且他定睛细看,发现这份报纸的句与句之间,居然用一些奇怪的符号隔开了。这样一来,不需要自己断句,理解起来反而更容易。

    而且一旦习惯了排版,慢慢地也就能看懂内容了。

    只是没等他看完一篇文章,就听到旁边有人拍桌子,“岂有此理!”

    拉吉吓了一跳,小心地看过去。

    便见一个中年男子将手里的报纸拍在桌上,口中嚷道,“这个什么标点,简直……简直有辱斯文!”

    酒楼里人虽然多,但却并不嘈杂。因此这人一开口,所有人都听见了。大堂内顿时一静,原本小声说话的人都闭了嘴,转头看过去。

    “看什么?”那中年男子被那么多人盯着,有些羞恼,又不肯服输,眉头高高地扬了起来,“我难道说错了吗?这句读之事,乃是经学之要,岂可这般轻忽?”

    有人露出愤愤之色,但是他一上来就将经学抬了出来,叫人一时不知该如何反驳。

    那中年男子见状,立刻露出得色,正要再说,就听酒楼外有人道,“道理虽然如此。不过你我又不是圣人,写出的文章想来无需阅读之人专门研究句读。”

    众人又转头看去,便见一个身着深蓝色长衫,头戴方巾,手持折扇的年轻士子从门外走进来。他不是一个人,在他身后还跟着四五个同样衣着打扮的人,看起来颇有气势,再加上他方才那句话,一露面就镇住了众人。

    那中年男子见人们的视线都被新来的吸引,顿时不快,“你又是什么人?”

    “阁下在酒楼里高声喧哗,想必是要与人议论。既然如此,又何必问我是什么人?”那年轻士子含笑道,“我只是一个过路人,不过听了你的话,不甚赞同,也有几句话要讲,与我是什么人并无关系。”

    “好!”这话说得众人忍不住暗暗叫好。

    呃……好像有人真的叫出来了。

    酒客们的视线“唰”地一下转到了角落那张桌上。见这里坐着的竟然是三位胡人,更是惊诧。

    刚刚拍手叫好的齐尔拉,在众人的视线中讪讪地收回手,有些不安地看向拉吉,小声问,“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这位兄台不必担忧,你没有说错话,不过是说出了心里话罢了。”年轻士子笑着朝齐尔拉点了点头,又转头看向中年男子,“我倒觉得,这‘标点’十分实用,省了许多猜谜的功夫。”

    众人都笑了起来。可不是吗?有些句子断句的时候,真跟猜谜差不多,断错一个位置,全篇的意思就变了。

    拉吉见对方善意,也忍不住附和道,“我也喜欢这个标点,对我们非常有用!”

    这话又引来一阵善意的笑声。众人都可以想象到,胡人学习汉语有多么困难,有了这标点,确实降低了不小的难度。

    何况这标点只是在报纸上用,而这报纸售价如此低廉,显然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有了这标点,阅读的门槛便大大降低,又有什么不好?

    当然,或许也不是所有人都觉得好。但是宫中那位陛下显然是铁了心要扶持寒门,而这报纸更是秘书省那群女官折腾出来的东西,傻子才会大庭广众之下发表反对的意见。

    那中间男子眼看众人都站在了对面,顿时恼羞成怒,骂道,“与胡人沆瀣一气,你能是什么好东西?”

    年轻士子面色顿时一冷,“与胡人交好,贸易互市,是朝廷的政策,你这是在质疑陛下?”

    中年男子自然不会承认,“我们是在说标点的事,你不要胡乱发散!这读书之人,若是连句读都不懂,那就不配钻研学问!如今弄出这标点,看似降低了门槛,实则却是让更多无才无德之人混入了读书人的队伍,只会使得人心浮躁,再无人耐得住寂寞去钻研经典,长此以往,自然礼教不兴,纲纪败坏!”

    “我听明白了,”年轻士子煞有介事地点头,“阁下这是在杞人忧天呢!”

    这话立刻惹来哄堂大笑。年轻士子朝众人一点头,继续道,“圣人以教化天下为己任,这标点可以降低阅读的门槛,让更多人有机会读书识字,正是教化之功,你却说不好,我就不解了。莫非一定要将经典束之高阁,只有三五人有资格阅读,才是好的?”

    “当然了,我看阁下的心胸,恐怕连三五人都容不下,最好只有你一个人有资格阅读,你说圣人说了什么,圣人就说了什么,是也不是?”

    那中年男子气得浑身发抖,偏偏又想不到反驳之词,只能大喊一句,“竖子无知!”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年轻士子目送他离开,朝大堂里的众人一礼,“打扰了,诸位继续用饭吧。”

    然后带着自己的同伴们走了。

    他的身影才刚刚消失在门口,就有人迫不及待地问,“这是什么人?”

    拉吉和伙伴也竖起了耳朵,想知道这人的身份。

    众人议论纷纷,过了一会儿,才有知情人道,“你们不知道,那是兰泽书院的学生。他们身上的长衫和方巾,都是书院统一的服饰,这么一瞧,可真有气势。”

    “兰泽书院?那是什么地方?”很多人听得一脸茫然。

    “不怪你不知道,这兰泽书院好像是突然冒出来的。据说今年科举的考生,出身寒门的,至少有一半都是这兰泽书院的学生!”

    “这么厉害?”众人顿时惊诧,不过想想方才那几位的风采,又觉得也不是很奇怪。

    事不关己,他们感慨了一会儿,便将话题转到了其他的事情上。

    角落里,拉吉若有所思,直到店小二将他们点的菜送了上来,这才回神,拿起了筷子。

    状元楼的饭菜还是跟记忆中的一样美味,一顿饭吃完,三人都有些意犹未尽。就是付账的时候,价格让人有些呼吸困难。

    拉吉扶着柜台走到门外,转过身对自己的两位伙伴道,“我有一个想法……”

    ……

    当天下午,礼部就送来了一份奏折,说是山部和直部的客人今天已经到了礼部,请求陛见。

    贺星回这才想起来,之前师无命的奏折里,确实说过,山部和直部的首领有意送一个孩子到烨京来。这种做法,有一点质子的意味,贺星回本来是觉得没必要的。但是对方态度很诚恳,说的也是倾慕上国繁华,想让孩子学一学中原的文化礼仪,那就不好拒绝了。

    只是很奇怪,师无命的公文早就送到了,人却迟迟没有去礼部报到。这一拖延,贺星回差点儿就把这事给忘记了。此时想起来,就问,“他们是怎么回事?”

    “咳……”春来干咳了一声,“我已经叫人查过了,他们入京之后,就一直在到处品味各种美食。”

    贺星回听到这种理由,写字的手不由得微微一顿,“认真的?”

    “恐怕是的。”阿喜在一旁小声道,“上回山部和直部的使者入京,陛下说让礼部官员招待他们游玩京城。因为他们偏爱美食,所以……礼部的官员便带着他们吃遍了整个京城。”

    贺星回对这事隐约还有点印象,听阿喜这么一说,就想起来了,那个带他们吃遍京城的礼部官员,好像就是陆谏。他也是因此才顺利摸清了羯部的打算,让朝廷得以提前做好应对。

    所以大越的美食已经在两个部落里传开了,连首领的儿子入京之后,都要先去品尝一番?

    不管怎么想,这事都很好笑。

    不过贺星回对这两部的印象很好,而吃货总是很容易讨人喜欢,所以她笑着点头道,“那就明日让他们入宫吧。这次就不必这么正式了,把人带到紫宸殿吧。”

    第二天下午,贺星回就在紫宸殿见到了人,并且有些惊讶地发现,不但人数变成了三位,其中一个居然还是女子。

    她忍不住又翻了一遍公文,发现里面半个字都没提,忍不住在心里把师无命骂了一通。不过很快,贺星回就发现,是自己错怪师无命了。

    因为她从这两人口中听到了一个更加离谱的故事。

    原来自从使者回去之后,就在部落中不遗余力地宣扬大越的各种好处——当然这话对两个部落的人来说也不算夸张,毕竟他们目前还处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状态。

    等后来互市开始,用山货、药材和野兽的皮毛从大越换到了粮食、布匹和很多日用品之后,两个部落的百姓就更加向往大越了。

    部落里人心浮动,都想去大越看看,两位首领一看,这不行啊。万一人都跑完了咋办?他们一碰头,就想到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派人到大越去学习,把那边的好东西带回来。

    消息一出,两个部落都沸腾了,为了这个学习的名额差点打起来。

    两位首领不得不求助师无命,师无命就说,到了大越,不会说汉语,不会认汉字,也不可能学到什么。不如请个先生,先在部落里教一教语言和文字,等学的差不多了再去。至于人选,那就考试决定嘛!

    所以这一年,两个部落的人都在努力学习汉字和汉语。现在日常的对话基本上都没问题了,汉字也认识了几百个。

    金尔特和齐尔拉虽然都是首领的孩子,但也凭自己的能力考了第一,才拿到了这个留学的名额。

    特别是齐尔拉,身为女孩,她虽然考了山部的第一,也差点被换掉。后来还是拉吉说,大越现在当家的是皇后陛下,女孩说不定更好,这才定下来。

    对了,拉吉就是上次来过的山部使者,这次之所以能跟着过来,是因为他也考出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又再三向两位部落首领自荐,说自己熟悉大越和烨京,可以避免许多麻烦。

    当然,到了这里之后,拉吉就发现,自己的话还是说得太早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烨京城又有了巨大的变化。

    什么报纸,什么书院,他之前都没有听说过。

    如果他这个心理活动被烨京城的百姓知道,他们一定会安慰他:没关系,我们之前也没听说过。

    听完了三人的故事,贺星回十分感动,问,“你们现在到了烨京,有什么打算吗?”

    “有的。”拉吉连忙坐直了身体,十分诚恳地道,“大越的皇后陛下,请允许我们三人进入兰泽书院学习。”

    这就是拉吉昨天刚刚想出来的计划。

    已知他们是来大越学习的,而兰泽书院就是一个学习的地方,这里出来的学生又非常厉害,讲话也好听,那么拉吉想要去书院上学,也就不奇怪了。

    这个要求是贺星回没有想到的,但是她仔细一思量,发现竟然真的很合适。

    她原本的打算,是给他们挂一个闲职,跟着上上朝,找几个官员带一带,让他们了解一下朝廷的运转,也算是完成了两部首领的期望。

    但是这样肯定不可能正经学到什么东西的,相较之下,到书院去读书,明显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而且……贺星回的视线落在齐尔拉身上,想了想,笑道,“这件事我答应了。不过,马上就是我们大越的科举考试,你们入学的事,恐怕要等到那个时候才能办了,可以吗?”

    “没问题。”拉吉立刻答应。

    入学之前的这段时间,正好带着两人去把之前还没吃到的美食品尝一下。

    贺星回又随口问了一句,“你们为什么想入读兰泽书院?”

    拉吉就将昨天酒楼里发生的事情说了,又非常热情地称赞了报纸和标点。昨天他已经将它看完了,还给金尔特和齐尔拉读了一遍。上面的文章很多都跟之前那本《世界》有关,让他们学到了不少东西。

    女官们听得十分惊喜。昨天报纸开始发行,她们还没有来得及去看各种反馈,没想到第一个评价,竟然是从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手中听到的。特别是听说标点对他们的阅读非常有帮助,就更令人开心了。

    这事还是贺星回提议的。

    其实她本来还想建议弄成横版,但因为报纸印得很挤,其实差别并不大,而且已经拿出了一个标点,再改成横版,争议就会更大,完全没有必要。

    而且横版和竖版,主要还是书写工具的区别。因为之前的文章是写在竹简上的,而竹简要卷起来,所以排版才会从右向左,字也是竖版,因为这样方便阅读。后来有了纸和毛笔,但毛笔写字的时候要悬腕,不会影响到字迹,所以就没有什么影响。

    等将来有了硬笔,写字的时候手要放在纸上,如果还是从右向左竖版书写,很容易擦花之前写的内容,到时候,人们的书写习惯自然就会变了,未必需要她刻意去推动。

    反正,已经在这个时代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她,也早就已经习惯了写毛笔字和竖版阅读。

    所以这种细节上的变化,只要影响不大,就交给未来决定吧。

    这和标点不一样,标点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降低误读的可能。酒楼里那个中年男人说得没错,句读在研究经典的过程中,是一门颇为高深的学问,但正因如此,才需要推广标点,降低入门的门槛。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