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真相大白

    于家人气不过, 请村长做证人, 到芳儿的五个伯伯家讨个公道。

    村长虽是杨家族长, 但他为人公正, 最是见不得这样的事——若真有理有据便堂堂正正说出来,背地里传闲话算什么东西。

    况且这次事件的苦主是于家, 有于舒文在一日,于家便能荫庇杨家村一日,村长恨不得将于家人和杨家村绑定在一起, 如何会允许有人破坏。

    于家人找上门来,与杨家兄弟对峙, 一番争执之后, 杨家六兄弟之间的龌龊才暴露于人前, 却原来是芳儿爷爷分家产引起的矛盾。

    芳儿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当年芳儿爷爷死的时候芳儿爹还没有成家, 便将大部分家产留给了小儿子, 这件事引得六兄弟反目成仇, 只是他们表面功夫做的好,这才这么多年无人发现。

    芳儿爹在世时几兄弟就不对眉眼,芳儿爹死后,他们更是明里暗里排挤杨六婶母女,芳儿克亲的流言就是他们放出来的……

    真相大白!

    怪不得杨六婶不在意香火之事,只怕这些年已经被他们家人寒了心!

    于旺与芳儿顺利定亲,这才将消息传到舒文耳中,当然这些波折自不会让舒文知晓。

    于舒文只是有感于消息传递的不易, 下定决心年节回家一定要教家里人识字,最起码可以写信互通有无。

    假期结束,府学又恢复了正常的课程。

    没过几日,院试放榜,谢子陌果然是案首,这结果在众人预料之中,“小三元”的美誉终于被他包揽。

    府学下场的童生只有五人上榜,与二十余人的应考童生相比并不多,但他们初次下场便能榜上有名,就很了不得了。要知道,院试上榜者,多是数次落榜的重考之人,二三十岁的大有人在!

    周诚美也顺利通过考试,并且凭自己的成绩成为府学的廪生。

    府学的秀才分三等,廪生、增生、附生,廪生全称“廪膳生员”,顾名思义,廪生的束脩食宿全免,每年还能得到朝廷分发的米粮,相当于领着全额奖学金读书,是难得的荣誉。至于增生则免束脩,附生则需全部自费。

    这么大的喜事,周诚美便邀请关系不错的同窗举办庆贺宴,于舒文自然到场。

    一番忙碌后,周诚美不免抓着于舒文吐槽院试的糟糕体验:“幸好一次通过了,若是多来几次怕是所有的雄心壮志都要被贡院消磨了……”

    于舒文执起酒杯,敬道:“周兄也算闯过了这一关,距离最后的目标更近了一步,以后也能堂堂正正的被人称一句秀才老爷了!舒文尚未恭贺周兄呢,请!”

    周诚美举杯,一饮而尽!

    “多谢舒文贤弟!贤弟能沉下心来研读经义,不被俗名所累,将来定能厚积薄发,愚兄预祝贤弟旗开得胜,马到功成!”

    周诚美最佩服于舒文对学业的专注,他似是不会感到疲倦,也不会觉得无趣,每日沉迷于书山经海,不闻外事!

    于舒文却无奈一笑,他也只是普通人,如何能没有惰性,他只不过已经经历过年少轻狂,贪欢好玩的年纪,知晓了世事艰难,更能约束自己罢了。

    “承周兄吉言,舒文未曾下场一试,对院试尚有诸多疑惑,还望周兄能不吝赐教。”

    周诚美欣然应道:“此事简单,贤弟可随时来找我,愚兄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两人天南地北的闲聊了一会,周诚美突然提到了一人:“舒文最近可曾见过方玉林?”

    “不曾。”自从方玉林搬出府学后,便是课堂都很少见他。

    周诚美笑道:“那方玉林临考前发下豪言壮语,言道院试必过,到时再回府学,重叙同窗之谊,这话不少人都听到了。可惜如今桂榜已下,上面却没有方玉林的大名!”

    这一声轻笑,既是笑方玉林自视甚高,没有足够的才能匹配他的野心,也是叹科举之难,稍有不慎便会折戟沉沙。

    方玉林搬出府学的时候,周诚美亲眼所见,窥探出他的一些隐秘的心思。还曾提醒过舒文,只是舒文未曾当回事。

    “我听闻,方玉林已经从府学退学,怕是无颜见人吧。”周诚美玩味道。

    舒文不得不暗自感叹,自己能知晓同窗那么多八卦,都是周兄的功劳。只是说人者必被人说,他不喜欢背后说人闲话。

    便淡淡道:“第一次下场,落榜是常事,更何况他在府学未满半载,夫子的课程尚未听完,能下场一试,已是很有勇气了,大可不必退学啊!”

    周诚美道:“像你这样不在乎众人眼光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还是活在大家的目光下,想获得他人的认可。方玉林壮志未酬,豪言落空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怕是不想面对你吧。”

    “这……这与我何干!”我并未下场,有什么可比较的!

    周诚美轻哼一声:“人家可是把你当成敌人,摩拳擦掌要超过你呢。”

    不得不佩服周诚美,仅是根据方玉林漏出的一点不甘,以及后续出人预料的行事,便能把方玉林的心思猜的透透的。

    只是这样的事全在方玉林一心之间,与舒文并无干系,舒文自认若真要在四书五经上比较,他是比不过方玉林的。方玉林出身书香门第,幼承庭训,家中父祖皆有功名,积累远非舒文能比。

    两人也只是闲话,并不会把这点猜测透漏给他人知晓,府学的课业极重,他们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关注别人的心思。

    院试有正副榜之说,副榜之人定然有某一方面差强人意,虽比不得正榜能得秀才的功名,却也能选择在府学就读。

    于是,舒文的同窗又换了一批。

    不过这些并不影响于舒文,他的日常依旧是藏书楼与课室。腊月上旬有岁考,虽不必像秀才一样以成绩排定名次,决定自己来年是廪生还是增生、附生,但岁考决定着舒文能不能选择其他六艺课程,马虎不得。

    这段时间,谢子陌也曾找过舒文几次,若是寻常学子间的邀约,舒文欣然前往,若是单独邀约,舒文便要思量一下要不要参加了。这般下来,舒文虽参与了几次聚会,却都是与其他同窗同往,谢子陌始终没有找到机会与舒文单独说话。

    若是这样还看不出舒文的拒绝之意,也就不是自幼接受世家精英教育的谢子陌了。

    舒文只是一介童生,还不值得他花费太多心思,毕竟凭借谢家之名,府学有的是人想和自己套近乎,在一番心照不宣的试探下,谢子陌成功将几位同窗拉到了自家的阵营。

    二殿下尚未出宫,谢家困于一隅,如今积蓄的力量在未来将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年节之前,所有人都在忙着为自己这一年的努力打个圆满的结局。

    有一行人从青州出发,顺着官道前往京城。

    这一行人带队的正是青州府李家的大少爷李清源,他此次前往京城,不只是为了查京城产业的账目,还要给自己姑祖母家送年礼。

    李清源的姑祖母正是大学士陆家的老夫人——

    “清源见过姑祖母,见过两位叔母,表哥、表妹、表弟安好。”来到松鹤堂,李清源上前一一行礼。

    陆家子女还礼:“见过表哥,表弟好。”

    待众人见礼完毕,陆老夫人笑着对李清源道:“好孩子,快上前来,让姑祖母看看。”

    几年未见,这孩子也长大了!

    李清源走到陆老夫人的塌前,坐在老夫人身边,唤道:“姑祖母。”

    陆老夫人拉着他的手问道:“你祖母可还好,身子骨怎么样,你父亲母亲呢?”

    李清源一一答道:“祖母身体还算硬朗,父亲母亲也好,只是多年不见,很是想念您。”

    陆老夫人叹道:“可不是吗!自打来了京城,这都二十多年了……你父亲来过几次,你祖母却是多年未见了。”

    李清源安慰道:“姑祖母不必忧心,来日方长,总有见面之日。”

    这话说的陆老夫人心里熨帖,可是看到李清源满面风霜,又心疼道:“你这一路过来,可是受苦了,你爹也是的,派个管事来京就是了,何必让你亲自来。”

    李清源道:“是清源想姑祖母了,这才抢着来的。”

    人老了,就喜欢看孩子们陪在身边,陆老夫人呵呵一笑道:“好,姑祖母就盼着你来呢,既然来了就在这儿多住些日子,月娘,一会给清源安顿一下。”

    陆大夫人应道:“娘,我一早就让人打扫好了,下人也安排妥当了,还在青竹院,他们兄弟姐妹也能住的近一点。”

    陆老夫人赞同道:“这样好,你们年轻人在一块也自在。”

    接着,陆老夫人指着下首坐着的几个孩子道:“瑾垣和阿蔓你熟悉,那边是瑾昱、阿薇,你上次来的时候,瑾昱还小,阿薇也还不记事呢。”

    陆瑾昱与陆薇再次行礼道:“见过表哥。”李清源回礼。

    接着陆老夫人指着陆瑾垣身边的年轻夫人道:“这是你表嫂,今年过门的,那会你正忙于院试,没有时间来,这也算是第一次见面吧。”

    陆瑾垣已经娶亲,夫人是吏部尚书之后,监察御史之女秦氏。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