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话本大卖

    最终陆家书局外还有有人等不及先行离开, 不过离开的人很快就后悔不已, 这却是后话了。

    很快前面的人拿到了新话本, 可是——“这怎么才几页纸!你玩我们呢!”

    却原来今日只出售了《狄公案》的第一个故事, 轻飘飘的几页纸便写完了。

    拿到话本的人都愤怒了,纷纷找陆文华要说法。

    陆文华却不怕他们, 慢条斯理道:“小店外面的牌子上都写着呢,新话本是以一个个小故事组成的,故而出售方式也与往常不同。这里是第一个小故事, 若客官看的入眼,十天后再买下一个, 也免得您花冤枉钱不是。而且您可以自行将话本装订成册, 装订的方式随您喜欢。若您想看完整的话本, 便要等一段时间了。”

    等!那可不行!

    其他人都拿到了新故事,有了新谈资, 自己怎能落后!

    陆文华话里话外都是在为他们考虑, 仔细思量过后, 大家也就接受了这个说辞。

    一个故事二十文,也就是几张纸的价钱,买书的人都是有些家底的,自然不会将这点小钱看在眼里。

    况且他们都是晓梦生的忠实读者,好不容易盼来新书,尚且不知下一个故事什么时候出售,便是看在晓梦生的面子上,怎能无理取闹。

    待我先看看这新话本怎么样, 若是好看便绕过他们,若是假冒晓梦生的名头,再与他们算总账。到时候,陆家书局定然会迎来与清源书肆一样的结局。

    买到书的自去翻看话本,后面的人跟着挤到柜台前,争着买书。

    顾客:“我这里是一两银子,有多少我要多少。”

    陆文华:“非常抱歉,每人每天只能购买三本,您若还想要请明天再来。”

    顾客:“那便给我三本,多的就当是爷打赏你了。”

    陆文华:“客官敞亮,您请好!”

    顾客:“二十文给你,我要一本。”

    陆文华:“……”

    等在外面的人越来越多,陆文华一遍一遍地解释新的销售方式,说得口干舌燥,嗓子冒火。

    不过很显然,陆家的名号还是很得大家信任的,这样新奇的事情居然没有受到太大的抵触。

    新话本名为《狄公案》,狄大人是前朝难得的好官,贤相,关于他的事迹在民间流传广泛,知名度很高,大家对这个话本便有些天然的好感。

    只是翻开第一页却并不是正文,而是作者写的序言。

    晓梦生详细说明了自己写这个话本的初衷,并罗列了自己所有的话本。意在提醒读者,除此之外的,都是假冒产品。

    这几乎就是在向李家的清源书肆宣战了,所有人都很佩服晓梦生的勇气,不愧是我最喜欢的话本作者!

    不过他们无权无势,李家陆家都不是他们能得罪得起的,可不敢参与这些事。

    一边是青州李家,一边是陆家的书局,大家族的龌龊与隐私是大家最感兴趣的,这件事在潞安府流传很广,后来还有人开了赌局,赌这两家谁输谁赢,只是,押陆家的人太多,几乎无人看好李家,赔率相差巨大,这赌局自然也开不起来。

    《狄公案》中的第一个故事,便是狄大人被阎公举荐为宁州刺史,上任之前到阎府辞别老师。

    阎公以公正开明著称,他举荐狄大人,是因为欣赏他的才华,相信他有治理一方的能力。听闻狄大人前来拜别,便想了一个主意来试探他的才能。

    他将早餐的两个鸡蛋拿给侍女吃,叮嘱她无论被谁询问都不要吐露实情。

    狄大人到来后,阎公便称自己的鸡蛋被人偷盗,要狄大人帮忙找出贼人。

    狄大人仔细查看四周,发现这府邸守卫森严,规矩严明,下人进入主屋都要受到盘问,不可能有人悄然进来,只为了两个鸡蛋。

    必定是有人监守自盗!

    所以贼子就在院中伺候的下人里。

    狄大人将他们宣到一起,命人端上清水和痰盂,要他们依次漱口。果然见到一人口中有鸡蛋残渣,案子因此而破。

    阎公称赞狄大人心思巧妙,狄大人却道:“她并不是主犯。”

    阎公心中好笑,“那不知主犯是谁?”

    狄大人道:“就是老师您!那人是您的近侍,时常守在您的身边,必定是品行端正之人。那偷盗鸡蛋的行为自然就是出自您的授意了,老师想来是要考验学生吧。”

    阎公哈哈大笑,当即承认。

    狄大人顺利走马上任。

    狄大人要就任宁州刺史之事传遍宁州大街小巷,一时之间暗潮涌动,几方人马联合,一场针对狄大人的阴谋正在酝酿。

    狄大人也不是全无准备,却原来,宁州上一任刺史是死于非命,狄大人到任的第一要务便是查探此事,找出真凶,不然自己的性命也危在旦夕。

    狄大人命令刺史仪仗大张旗鼓的前往宁州,一路上敲锣打鼓,昼行夜伏,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行程,他却带着几个亲随,便衣微服,抄小路先行一步,赶往宁州。

    后面的故事想来就是关于狄大人前往宁州一路上的见闻,以及到宁州后查找真凶之事。

    可惜,第一个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看不到后年发生了什么事,便只能找到陆文华,想得到最新的消息。

    可怜陆文华刚刚说的口干舌燥嗓子沙哑,此刻根本说不出话来,只得拿了个板子写上“十一月八日发售下一个故事”的字样。

    众人这才消停……

    于舒文并不知道自己的话本引起了新一轮轰动,他正在听陆老师讲课,不敢分神。

    写连载话本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能因此耽误自己的学业,于舒文将时间安排好,便不再分心此事。

    一个月后,陆文华到陆府交账,特意找到于舒文,“如今潞安识字之人人手一本《狄公案》,讨论其中的案情与律法已经成为潮流,若不知这些都没脸出门与人交际。”

    凭着这本话本,陆家书局在潞安府彻底打开了局面,这个月的利润翻了几番。

    于舒文也很高兴,不只高兴有人喜欢自己的话本,更高兴的是《狄公案》引发了人们对律法的关注,若能以此为契机,将《大周律》广而告之,这话本便没有白写。

    陆文华接着道:“如今,勾栏瓦舍有说书人将《狄公案》作为招牌,场场爆满。还有人找到鄙人,想要将其改编为戏曲,不知晓梦生先生对此事可有意见。”

    写话本的读书人有人为名有人为利,还有人会将话本卖给勾栏瓦舍,赚一份银钱,不知晓梦生会如何处理。

    于舒文明白,有些流传极广的故事会有人自发将其改编成歌舞,戏曲,这都是要给作者一份润笔的。他们靠着书生写本子,可不敢得罪有名气的作者。

    于舒文写话本一方面的原因是为了积攒科考的银钱,但他还有另一个目的,他想要将自己的理念宣扬出去,潜移默化的影响民众。

    “陆叔,在勾栏瓦舍的班子,您意思意思收些润笔就好,在外面零散的便不必了。”

    勾栏瓦舍的班子有身家有底蕴,每日赚到的银钱以斗计量。外面跑街的说书人就比较可怜了,他们没有固定的场地,还经常被地痞流氓欺负,每日赚的银钱仅够糊口。

    陆文华若有所思,“这样的事,公子不必与晓梦生先生商量吗?”

    于舒文立刻意识到自己要露馅了,马上开始描补,“其实这些事过去便发生过,晓梦生的前几个话本就曾有人找上门来,晓梦生一惯是这样处理的,陆叔照此办理即可。”

    闻言,陆文华立刻打消了自己的怀疑,晓梦生的话本的确很受欢迎,便是京城也有人将其改变为戏曲,传唱极广。

    陆文华还有一事:“我欲将此话本送到京城,在京城出售,还望公子告知晓梦生先生。”

    如今已是十一月底,马上就要过年,正好可以借着陆家送年货的车马,将话本送回去。

    于舒文自然满口答应,“我会抽空回到府学,将此事告知晓梦生。”

    ……

    永安六年很快过去,年节即将到来,于舒文在府学参加完岁考,便可以回家过年。

    他一早便向潞安府的亲朋告别,送上年礼,约定年后再见。

    只是,陆征接到了李清源的书信,说是要来送年礼,便让于舒文多留几日,两个年轻人也能见一面。

    于舒文这才知道原来李家与陆家还有这样的关系,那么……

    “清源书肆……”

    陆征解释道:“清源书肆便是李家的产业,不过你不必担心。与李家不同,清源是个好孩子,颇有君子之风,为师希望你们能够互相认识,日后守望互助。”

    于舒文态度很好,“老师放心,清源书肆的事我不会算到李公子身上,况且,清源书肆已经被大家厌弃,那件事就算过去了。”

    于舒文习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却不会牵连无辜之人。冒名之事只是韦掌柜一人所为,他不会将此事与李家联系起来,除非有确切的证据。

    陆征觉得自己好像有什么事没有交代清楚,但一时又想不起来是什么事,便只得作罢。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