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33章(三更)

    ???啥啥啥?刘太后差点忍不住掏了掏自己的耳朵, 过了好一会她才明白过来新安的意思,新安的脑子是有问题么?她怎么可能为宝贝孙子娶新安这个蠢女人生的女儿?大把的世家女子, 哪样不比王神爱好, 她那个女儿干了啥好事她也不是没听说,几年前在人家陆家的婚宴上就丢了大丑,恶毒至极, 推郗家姑娘倒地。洛阳百姓还传了好一阵子她们母女俩的闲话呢,当她老人家在深宫不晓得世情是吧。

    新安居然还敢跑到她面前来碰瓷她家乖孙?

    这是羞辱谁呢?

    谁给她的胆子?

    刘太后此人,是个绝对的双标狗。她自己年轻时做先帝妃子的时候没少干恶事, 及至儿子登基有了权位后也颇做了些蠢事, 但自己蠢毒她是看不见的,新安母女有多蠢她倒是清楚得很。

    “你也知道我眼光好啊?”刘太后似笑非笑, “神爱那孩子就算了吧。”

    刘太后身居高位, 对新安可没好脾气, 新安公主听出了刘太后的语气, 原是看不上她家闺女, 哼,二哥那个儿子有什么好值得宝贝的。不过现在也算达到了她的目的, 新安公主也只得咬牙说:“母后说的是。”

    “行了,你也别在这杵着了。过去看看你闺女。”刘太后打发她走人,“哀家一会也要过去了。”

    *

    鄱阳长公主和王幼雨告别郗家母女,走了一段路,只是鄱阳长公主眼里没带笑意:“雨儿和郗家姑娘打什么机锋?”

    王幼雨见周围没人,才叹了口气:“阿娘何必明知故问, 神殊与我交好,总不能见她跳了火坑。”

    鄱阳长公主道:“雨儿慎言,那是你外祖母和舅舅!”

    王幼雨在自家母亲面前却是不想“慎言”的:“阿娘,两个舅舅争斗起来,外祖母又长了个偏心眼,您作为女儿和妹妹夹在其中有苦难说……往后的事还不知如何呢,表哥岂是良配?再者说,外祖母这次出了昏招,今日事后必有反弹。世家女都是娇养长大的,谁愿意被表哥这个世子挑挑选选呢?”

    鄱阳长公主知道女儿说的是对的,但那毕竟是她的亲哥哥和亲母亲,为尊者讳,雨儿说话也不顾忌些,她故作不悦状:“怎么,你表哥王公世子还配不起世家的姑娘?”

    王幼雨哪里会被吓到:“阿娘,只看我你便知道了,你愿意将我嫁给表哥么?”王幼雨也是世家女,她这个当人母亲的能愿意?

    鄱阳长公主没话说了,确实,她是司马家少有的明白人,她都看出了二哥哥和母后背后暗藏的心思,只是她总是希望一家人和和睦睦的、亲亲密密的,不愿意像雨儿那样凡事看的远一点、往坏处想。她长叹了一口气:“阿娘已经出嫁了,生下你,你也是王家女,你该和世家其他姑娘一样快活的。阿娘只盼着你和你阿兄都好好的,无论如何父族是你们的根本,母族如何争斗都与你们无关。”

    王幼雨这才快活地笑出来。她听出了阿娘的意思,她不会卷入两个舅舅的事情里面。

    *

    刘太后进了莲华殿,看见满殿的漂亮女子,心里十分喜悦,今天她就要在这全天下最好的姑娘里挑一个做她乖孙的世子妃。

    说实话,她不是没想过干脆亲上加亲,让外孙女王幼雨和乖孙一对,只是她刚和女儿鄱阳长公主提了一句,鄱阳就提出了反对,她虽偏疼小儿子些,但对女儿也是疼爱的,女儿的意见她不可能不顾,幼雨这孩子也一贯惹人疼,她便取消了这意思。只从其他世家女里挑就是了。

    刘太后自己也是做人母亲、做人外祖母的,晓得女儿的心思,却不想世家女们皆有父有母,有祖母有外祖母,谁有愿意将闺女嫁去皇家?

    实不过她确实双标罢了。

    刘太后端着一国太后的范说了些场面话,这才开始这场盛宴,“哀家素闻女子多才,今日可一观了。姑娘们都只管使出你们的本事来,哀家特请了卫夫人、端华夫人、云容夫人三位大家,再加上哀家和皇后,五人共作裁断。究竟是洛阳女子更出彩,还是我大晋各地的女子更出彩,哀家拭目以待。”

    卫夫人自不必说,书圣王羲之的姨母兼书法课老师,一手簪花小楷写的精妙无比,可以说,十个世家女里就有九个都是跟着卫夫人的贴写的字。

    端华夫人和云容夫人倒是出乎意料了。端华夫人是谢安的妻子刘氏,因刘氏出嫁前便就十分有才,又嫁给了多才多艺的谢安,两人是真正的一拍即合,琴瑟和鸣。谢安隐居东山的时候就经常一起吟诗作对找乐子,夫妻俩生活非常美满。端华夫人的封号“端华”是因为她在女子中的地位非常特别,她有一个宰相夫君,自身又有大才,故封“端华”。嗯,其实这个封号还有先帝的一个恶趣味在……这就要说到名相谢安的“惧内”了。

    不管谢安本人在外头到底风不风流,只要回到家里就唯夫人马首是瞻,夫人说东他不往西,对夫人敬爱了个十足十。

    据说有一次刘夫人在家看歌舞,但谢安一进来,她就让人拿帐子把舞姬挡起来,让谢安看不成,谢安可能想和夫人一同观看,毕竟这年头也没啥娱乐。刘夫人淡定地说:“恐伤盛德。”谢安就作罢,乖乖退却。看不惯刘夫人的那些人就她拿《关雎》来讽刺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此诗言后妃之德,刘夫人却丝毫不怯:反问“这是谁写的诗?”来人说:“这是圣人周公写的。”钟夫人直言:“怪不得。要是周婆,就不会这么写了。”

    先帝听说了宰相在家的“苦日子”,就给宰相夫人封号“端华”,意思是叫她大度些、贤惠些,封号上恶心人,刘夫人却坦然受之,之后依然故我。谢安依然和夫人感情很好,这人家两口子的事情,就是皇帝来了也管不住啊。行行行,你要惧内就惧内,老子不管了!

    刘太后此番请来端华夫人,也没请错人。在座诸女都认可端华夫人的才华,嗯,也佩服她能抓住自己夫君的身心……

    她们早对端华夫人十分好奇,但平日里哪能见到这位老夫人啊,也就是今日的场合能见到,要是能得到她的指点,倒也十分划算。至于端华夫人会不会偏心谢家姑娘,她们倒是不担心的,刘夫人是直来直往的性子,有一说一,对夫君尚且如此,对孙女和侄孙女偏心倒是更不可能的了。

    另一位评委倒是十分出乎意料。云容夫人名字就是云容,父亲是清流官员,十五岁时父亲被诬陷致死,母亲病死,全家就剩了她一个。哪怕皇帝没有抄家她也是孑然一身了。与她有婚约的未婚夫悔婚另娶,她立誓终身不嫁,从此写诗卖画养活自己。后来案子沉冤得雪,云容夫人身为忠臣之后,自然也有人愿意求娶,但她都拒了。继续沉迷书画不可自拔。后来名声大噪,成了一代不输于卫夫人的书画大家。

    云容夫人是三个大家中最年轻的,而且终身未婚,刘太后将她请来做评委,也算不拘一格了。卫夫人虽丧偶,但还成过婚,有过子女,云容夫人是真正的孑然一身。她不缺钱财,不缺容貌,只爱书画,是真正与在场诸位女子都无关的人。

    五个人就有五张票,绝不会出现持平的状况。刘太后随机抽出十八个女子比试,九个来自洛阳,九个来自各地。也是恰好的奇数。

    刘太后和王皇后(不是琅琊王氏的王)坐在高位,几个评委坐在他们下首。

    刘太后说:“今日哀家负责抽取比试的姑娘,皇后便负责抽取书画和出题吧。”

    王皇后笑:“母后相邀,不敢不从。”

    只见刘太后从两个装满兰花笺的小盒子里各抽出一张,笑道:“二和二百三十一。”

    先前抽到二号的女子和二百三十一号的女子都站了起来,向太后施礼。郗神殊定睛一看,二号是陆家嫡次女陆惠,二百三十一号她不认得。

    太后身边的杨姑姑专门主持这次群芳宴,对四百名闺秀已是了如指掌:“请平成陆氏陆二姑娘陆惠与弘农杨氏杨三姑娘到这边来。”

    这便是邀她们上台了。

    这时,王皇后也从她面前的盒子里拿东西出来:“本宫想了个妙诀,里面是两块玉石,红者为书,绿者为画。其余大小、光滑皆相同。”摸了一块红色的玉石,便是比书了。“今日满堂娇,二位姑娘便书一首《芙蓉赋》吧。”

    杨姑姑道:“请两位姑娘做准备,时间是一炷香。”

    “是。”两位姑娘齐声道。

    一炷香大概就是半小时,四分之一个时辰,九组比赛完大概要三个时辰。足足六个小时啊……郗神殊很有些怨念。刘太后为了一己之私,把我困在这无聊六个小时。这是人干的出的事?

    然而她很快真香了,只要不是她比赛,看别人比赛,还是很有几分意思的。

    郗神殊看着两个容貌相当的姑娘提笔写字,虽不知她们结果如何,看这姿势便知二人写的都是簪花小楷了,不知卫夫人看了作何感想。

    卫夫人……卫夫人看着面前相差无几的两页书,陷入了沉默。

    近年来确实很多人习她的帖子入门,但是写的这样像的,嗯……世间少有。这两份作品传到她这里的时候已经是第三个了,王皇后站杨姑娘,刘太后站陆姑娘,卫夫人……卫夫人就想说:这两份作品有什么差别么?

    刘太后想的是:陆姑娘家世比杨姑娘好啊,先列为孙媳候选人之一。

    王皇后则是找个机会和婆婆做对,反正今日就是各看喜好,谁也别想说她“不孝”。

    卫夫人认真看了看,杨姑娘的字更成熟一些:“杨姑娘为上。”

    传给了端华夫人和云容夫人。

    端华夫人:……

    云容夫人:……

    作者有话要说:刘太后:新安居然碰瓷我家宝贝孙子?

    谢安:我惧内我高兴

    郗恢:我惧内我高兴

    王弘:我惧内我高兴

    橙橙橙:以上就是洛阳妻管严协会三任会长的交接情况。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