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想去,何贞就跟何四叔说好,买一坛豆腐乳,自己回家又好好的摊了三十根蛋卷,二十根送到穆家,六根让明义送到堂屋孝敬爷爷奶奶——不管怎么说,爷爷让人去看他们,就还是有照拂的意思,剩下的四根,姐弟几个分着吃了,也算是压压惊。
只是还是觉得过于简薄了一些,何贞拧着眉头想辙,还是明义问:“大姐,你说,你生的这些豆芽行不行?”
何贞本来生了黄豆芽和绿豆芽,都准备摆摊的时候卷在饼里换个花样的。正好豆芽也长好了,她想了想,觉得也行,自家做的,也算是用心的,便多多的装了,让明义跟明辉送去穆家,特别嘱咐了,不要进门,就在门外说几句话,表达一下谢意就行。
两个弟弟走了,何贞再摸摸弟妹的脸蛋,触手温凉,她也放下心来,想着下个月她的第一缸咸鸭蛋就要腌好了,这几天不出门也好,守着弟妹,把手里的这些布料做完,往后也不惦记着这个了,还是踏踏实实做她的小吃生意赚钱多。
李氏果然还是把多半的蛋卷从王氏手里抠出来给了自家儿子,当然这些何贞才不管呢,只是李氏已经打听到了这东西赚钱,就问何贞到底是怎么做的,还时不常就要往东厢房里进,就想看看何贞每天在家鼓捣啥赚钱。
何贞靠着一把菜刀吓退了她。
关起院子门来的事,何老汉根本就不管,她也没得着什么好。可是何贞已经不想在这个院子里住下去了。算不上极品的家人也一样惹人烦,而且她往后少不得要琢磨些别的吃的东西,也需要更多的羊奶鸡蛋,总需要地方养吧,这个家里显然没地方。
本来前一阵子多多少少赚了些钱,可两个孩子一病,她有好几天没有摆摊,这就又差不多回到原点了。
她这里琢磨着事情,穆家大院里,穆靖之夫妻也在谈论她。
明辉小兄弟两个按照姐姐说的,没进宅子,敲了门见到的是长安的爹爹穆江,俩孩子都不大认得他,只好硬着头皮说了下大概的缘故,再三的道了谢,看他有些困惑,就把东西留下,让他回去问问长安哥哥就知道了。
穆江一头雾水,掀开篮子看了看,发现似乎不是很值钱的东西,就暂时提了进去,寻了自己的儿子来问,这一问,穆靖之夫妻就知道了。
穆永宁动了家里的马车,自然是瞒不过穆靖之的,他过后问过长安,知道了事情的始末,倒也没说什么。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就算不是何家人,这样的事让他知道了也会伸一把手,毕竟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子不提,他也不值当去问。
可是何家的几个孩子正儿八经的来道谢了。东西多少不说,心意倒是有了。穆靖之就让穆江拿去厨房,随便罗嫂子处置就是。没想到从书房回来,蛋卷就出现在了妻子的桌上。
“老爷别笑我嘴馋,你别说,那小姑娘心思巧,这东西味道还真是不错,你尝尝。”穆太太指了指盘子里的蛋卷,笑着劝他吃一点。
穆靖之无可无不可的尝了尝,发现确实还好:“虽说比不得京里的点心精致,胜在口感不错,倒也算是有些特点。”
“我听说那姑娘靠这东西赚钱养活弟妹呢,是个好孩子。”穆太太端着茶,抿了一口,“说起来世人都重子嗣,可女孩子要是好的,也不比儿子差呢。”
“你儿子也不错,要不是你儿子帮了人家,你哪能吃得上这个。”穆靖之笑笑,“宁儿去哪了?”
“又下地去了。”穆太太有些头痛,“这孩子最近都快魔怔了。”
穆靖之就把之前的事情说给妻子听:“阿茹,现在你知道了吧,何家这个小姑娘啊,本事大了,把你儿子忽悠得天天下地。本来我还想着,要用些手段才能让他学学这些,却不想有了这么一出。”
“可你真的打算让儿子以后就务农一生?”穆太太皱眉。她虽然有了些岁数,可是气质清雅,这样含着愁思的样子就像画里的美人,让人心动。
穆靖之看着她,目光温柔,伸手揽过她的肩,道:“这孩子身上还是有些骄娇之气,接接地气,懂些民生稼穑总是好的,对他以后读书做文章都有好处。有我看着他,你有什么不放心的?就凭你我,还能教不好孩子?”
穆太太对夫君显然十分信服,闻言就放缓了神色,半开玩笑道:“既然老爷这样说,我就放心了,哪怕将来不得不娶一个目不识丁的村姑儿媳妇,我也能把她教好。”
“村姑也未必就目不识丁。”穆靖之说起何贞,也说了这次弟弟妹妹生病的事,最后道:“这份心性,许多高门闺女也做不到。能撑得起事的姑娘,才是好媳妇人选,家世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被你这么说,我倒是想就近看看那孩子了,也是我没有个女儿,还挺稀罕的。”穆太太说。
等到早饭端上来,有佐粥的豆腐乳的时候,穆太太更是打定主意,要去看看何贞这个教(忽)育(悠)了自己儿子的小姑娘。尤其是想到昨天晚上,儿子回家就把蛋卷连盘子端回自己房间的样子,她越发觉得有趣。
何贞四月初一开始恢复了摆摊,去之前先把手上所有的荷包交给了陈娘子,也说了往后不做这些了。陈娘子也不失望,反倒说:“你再不来,我就要去找你了,豆腐乳的事,少东家传了信来,说你那婶子的方子好,香味格外浓郁,叫他们多多的做,我这里敞开收哩。”
“呀,这样的好事?”何贞很高兴,“我一会去就找我四婶,叫她来跟您谈。”
因着心情好,她干活格外利索,且她多日不来,还真有在码头上跑的商行小管事这样的老客户惦记她,见了她来摆摊,不光很捧场,还问了她怎么了。就这么一边招呼着客人一边快手烙饼,刚刚过午,何贞的四十张灌饼和二十个蛋卷就卖完了。
新买了一包茶叶,何贞准备回家把茶叶蛋煮出来,回头摆摊的时候搭着卖一锅茶叶蛋,一个鸡蛋怎么也有一文钱的赚头,想要搬出何家院子,那就得买房子啊!
不说何四叔夫妻得了何贞送来的信有多么欢天喜地,天天盯着村里这家长那家短的李氏很快就知道了消息——不是何四叔夫妻高调,而是他们为了做腐乳买了好几口大酱缸,运回家的时候被村里人看见了,旁人不知道,李氏可是一想就明白了,天天在家里嘀咕这事跟大丫头有多少关系,甚至还捎了信给县里的三房两口子。
她这番做派别说何贞和明义了,就是明辉也看得一清二楚的,所以这时候何贞提出想要攒钱另外买一个院子,两个弟弟都同意了,只是,“大姐,咱们什么时候能有那么多钱啊?”明义又皱了眉头。
“大姐,要不,我不上学了吧,跟你一起干活赚钱吧。”明辉也说。
何贞“啪”的一声把筷子摔在桌子上,正色道:“我跟你们说过的话都忘了?买个院子是目的吗?买个院子是为了让咱们生活得更好,更能有精神干好自己的事情,你们这个岁数,放弃了学业就是短视,谁再说这个话,谁就不是我的好弟弟了!”
明辉垂下头去,沉默了许久,才闷闷的说:“我知道错了。”
何贞吸口气,放缓了声音说:“咱家现在有十一两半银子了,我心里有数,慢慢攒,总会够的,你们都不必操心这件事。不光是房子,我还打算买地,咱们几个没有爹娘的孩子也会过得很好,相信我。”
明义拉了拉她的袖子,靠在她的胳膊上。
明辉大了,做不出这样的姿态,只是低低的应了:“大姐,我都听你的。”
何贞现在有很多想法,可是茶叶蛋也好,其他的一些小吃也好,都要带到镇上去才能卖,她背一个背篓挎一个篮子,实在是到了极限,再背不动别的了,这交通工具也是个大问题,只怕也要解决了才是。以她现在的条件,如果买头毛驴,再配个车,只怕手上的银子就要花光了,而且这院子也没地方让她停车。
要不说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呢,就算是有办法,可现实条件所限,也是一切枉然。何贞想起前世听过的马太效应,只有苦笑。
四月初六逢集,穆太太叫儿子陪着,坐车去了镇上。他们在家守孝,不能聚会饮宴或者嫁娶,可是正常的出门采买之类却是不禁的,何贞这样出门摆摊也是无妨,毕竟不能为了尽孝,子孙都要饿死。
在集市上逛了一圈,买了些新鲜蔬菜瓜果,穆太太没找到何贞的身影,就问儿子:“何家姑娘在哪里摆摊?怎么没见她?”
“她在码头上,不在这里。”穆永宁随口回答。成了乡下少年,他也没怎么正经逛过集市,和他娘一样,逛得兴味盎然,却没注意他这随意而熟悉的口气引来了穆太太的打量。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