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第八十四章 升官

    几日后, 崔曦终于替梁阑玉清完了府上的账,并帮她把许多不常用的贵重物品换成了更易流通的财货。看完崔曦的账,梁阑玉总算弄明白自己目前有多少财产了。

    她本来以为自己这段时间四处打点, 还要养这么多奴仆甲士, 已经花费不少了。没想到她之前从何田、苗猛处抄来的财产,加上豪族们给她的各种打点贿赂,她居然还比离开建康时更有钱了

    如果再算上她手里的盐场、冶铁坊、庄园等资产她可支配的财产就更多了。

    另外,因为梁阑玉要培养精兵, 崔曦还帮她一起拟定了给四百名精兵的待遇。

    这年代的普通士兵每人每月约消耗粮一石,一年也就是十二石。而精兵要加大训练,饮食标准被高到了每年十八石, 并且每日都要有鸡子、鱼肉等蛋白质,保证兵员的身体素质。

    此外,精兵还可每年领取一百石粮作为额定军饷。倘若发生战事,再另外给赏。

    其实这个政策是趋于保守的。毕竟她一下收回来这么多土地, 可以想见今年无论是军中的收成还是她自己府上的收入都会大大增加。但这毕竟是长期的举措, 工资这东西易加难减,先保守点总不会错。

    把这些账全梳理完, 梁阑玉已然确认了崔曦的能力。她称赞道“崔姑娘果真精明强干。原先我那些下人记的账我看完仍一头雾水。崔姑娘写的账便清清楚楚, 解决了我心头一大难事”

    崔曦得了她的肯定,心中亦激动不已“能得都督抬爱, 是民女的殊荣。”

    梁阑玉并不是说客套话, 崔曦确实帮了她的大忙。为表感激,她取了一只金手镯赠与崔曦做礼物。

    崔曦出身富贵, 虽有不少金首饰,但梁阑玉的赠礼她仍额外重视。她将镯子戴到腕上“多谢都督,这支镯子我一定会好好收着。”

    定好政策后, 梁阑玉就派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蔡帔、韩卫。

    两名军主也在营中公开了选拔精兵的消息。他们原本有些担心士卒的积极性,可没想到,消息一出,营中大为震动

    正所谓重赏之下出勇夫,其实梁阑玉给的赏并不重,但对于原本温饱都难的士卒而言,这已是极大的提升每天有鱼有蛋吃,这就够让人发疯了。还能额外领钱粮每年一百石粮,哪怕他们是军户,讨媳妇的事也不必愁了

    而且他们本来就是兵,一旦开战,他们逃不了要上战场。倘若能得到更好的训练和装备,他们亦有更大的生存希望与升迁机会,何乐而不为

    一时间,士卒们竞相应选,在军中掀起一波热潮。

    两名军主也很快从中遴选出四百名最强壮勇武之人,将名单上报给了梁阑玉。

    梁阑玉亲自前往军队,审阅了两营精兵。说实话,虽然已是精选之人,可这些人仍然比较瘦弱。毕竟郁州军先前的条件摆在这里,不能期望太高。好在这些人年纪、身高等条件都还过得去,只要营养跟上,想必能练出来。

    审阅完毕后,梁阑玉就把两位军主都叫到自己府上,与他们商议接下来的训练计划。

    “每日分晨、午两练,早午各两个时辰,一日共四个时辰。”

    “刀法、矛法、骑射以及阵法都要操练。尤其阵法。务必使每人熟悉各种命令,使军队做到如臂指使。”

    “目前军中马匹不足,骑射恐不好练。我会尽快购置一批战马,使军中至少有一百骑。”

    “定了这么多会否练得太狠可需要循序渐进”

    “都督放心。倘或他们受不住,便减一些。”

    “也好,那你们便看着办。”

    “另外我还想每两个月加以考覈,你们以为呢”

    “如何考覈”

    “合计各项,若能排进头二十名,则额外加饷一成;若为末二十,则扣饷一成。如何”

    “好就按都督说的办。如此必可激励士卒勤勉训习,不敢懒怠。”

    几人商议许久,终于将初步训练计划定了下来。

    梁阑玉最后叮嘱道“开春了。操练要抓紧,春耕也不可耽误了。”

    两名军主笑道“都督放心。已经开始了。”农活甚至不用军官们盯,士卒自己也不会耽误的。毕竟这是关系大家能否果腹的大事。

    “那就好。”梁阑玉起身相送,“走吧,你们回去吧。”

    几人来到院子里,正巧撞见陆春带着一名陌生的信使进来。

    那信使看见梁阑玉,纳头便拜,笑容殷勤“恭喜梁都督贺喜梁都督”

    梁阑玉怔了怔,蔡帔与韩卫则茫然地对视了一眼。

    “恭喜什么”

    信使笑道“恭喜都督升迁朝廷派了仪仗来,快到城门了,都督赶紧出去迎接吧”

    在场的众人全都大吃一惊。

    梁阑玉不可思议道“我升迁”

    信使道“陛下已在建康颁旨,免去光禄大夫的郁州刺史一职,将其授予梁都督。以后梁都督便是梁刺史了”

    梁阑玉愈发惊讶,打量那信使道“印信呢”

    信使笑道“小人只是来传话的,刺史的印信与圣旨都在仪仗那里。都督若不信,去城门候着便知。”他拿出自己的令牌给梁阑玉看,令牌确是真的。

    梁阑玉仍沉浸在震惊中。其实她早就觊觎郁州刺史这一职了,毕竟她现在只掌军权,不掌政权,很多想做的事施展不开,越界了还容易授人话柄。可她才到郁州半年,也刚立稳脚跟而已,云秦竟然这么快就把郁州刺史也给她了朝中没人反对吗

    院中的其他人则比她接受得更快,顿时惊喜交加。

    “恭喜都督”陆春满面喜色,比谁都为梁阑玉高兴。她是亲眼见证梁阑玉如何从四面楚歌的境遇中厮杀出来的。这么快的升迁,说明梁阑玉的能力也被朝廷看见了

    “恭喜都督”两位军主也赶紧下跪道贺。梁阑玉是他们的靠山,她的地位越高,权柄越大,他们的前途也越光明他们愈发庆幸自己跟了梁阑玉,简直是三生修来的福气。

    其他奴仆亦纷纷道“恭喜都督。”

    梁阑玉还有些恍惚,问信使道“此话当真么”

    信使道“借小人一百个胆子,小人也不敢戏耍都督啊”

    梁阑玉这才反应过来,不由渐渐喜上眉梢。

    郁州刺史本是由朝中的光禄大夫兼任的。之所以如此,因为先帝谋朝篡位后,手下有治国理政经验的人太少,不得不让许多官员身兼数职,不少京官同时兼任地方官,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先帝又是个短命的,还没来得及把局面梳理清楚就一命呜呼。

    云秦接手烂摊子后,虽有心改善,可此非易事,朝中的阻力又大。直到今日,仍有不少地方行政混乱。他正在抽丝剥茧,已将郁州剥出来交到了梁阑玉的手中。

    以后郁州的军政大权就全集于梁阑玉一人之手,她想做的事都能放开手脚做了

    那信使再度提醒道“都督,该去城门迎接仪仗了。”

    “好,我这就去”梁阑玉回过神,连忙嘱咐陆春去点人,自己则回屋换官服。

    不多时,所有人准备停当,便往城门口赶去。

    到城门后,梁阑玉心里还有些忐忑,毕竟在没拿到官印前,尚无定数。等了没多久,她便听到一阵欢快嘹亮吹拉弹唱声,紧接着,一支黑压压的队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给梁阑玉授官的仪仗到了

    梁阑玉遥遥一望,暗中惊讶仪仗队的人数怎会这么多朝廷是从京中派了支军队出来么

    跟在她身边的阿夏阿秋也议论纷纷“天啊,怎么这么多人”“是啊,得有好几百人吧朝廷的仪仗竟这么厉害”

    直到队伍走近,她们这才看清原来是因为仪仗队的声势太大,不少沿途的百姓被吸引,一路跟了过来。由于梁阑玉在民间的名声很好,大家都愿意来凑这个热闹,人数越来越多,这才到了惊人的程度。

    而在看清仪仗的领头人后,梁阑玉瞬间眼睛一亮,所有的疑惑全部打消了来人竟然是张礼

    她快步迎上前,向张礼作揖道“张黄门。”

    张礼笑盈盈地还了她一揖“梁刺史,许久不见。”

    “是啊,许久不见”梁阑玉有些感慨。半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已足够让她对过去熟悉的人感到些许陌生了。

    张礼打量了她一会儿,道“我们进城说吧。”

    进城的时候,城外跟过来的百姓被拦下了,只能挤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向里张望。城里又涌出来一批,站在街道两旁围观。

    梁阑玉与城里城外的人们点头致意,引得众人阵阵欢呼。

    张礼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忍不住夸赞道“梁刺史在郁州可真得民心。”

    梁阑玉谦逊道“大家只是看个热闹罢了。”

    张礼笑了笑,没再说什么。其实他一路过来时见到围观的人群,也很好奇梁阑玉乃一军事主官,又不管民生,在民间缘何会有这般好的名声他特意命人去问了跟随的百姓,才知道梁阑玉这半年来严明军纪,打击盗匪,甚至为百姓改良农具,传授施肥秘法。她所做的已然超出了都督的职责范畴,云秦将刺史一职授予她实在恰当。

    走了一阵后,众人回到都督府,围观的百姓也散了。

    没了外人,张礼对梁阑玉的态度亲热了许多,不再称呼她做梁刺史,又叫回了梁大姑娘。他将圣旨、印信等物交给梁阑玉,梁阑玉跪着接过,他将梁阑玉扶起。

    “陛下体恤大姑娘在郁州公务繁忙,一时走不开,因此才命我来为大姑娘授职。”张礼笑道,“待你闲着些,就回京去看看,当面向陛下谢个恩。你与陛下青梅竹马,陛下常常同我念叨你呢。反正快马来回就日,耽误不了太多功夫。”

    梁阑玉只当客气话听“麻烦张公先替我向陛下道声谢。待我有空,必定回京一趟。”

    张礼道“好呀,那下一回我可在京中等你了。”

    梁阑玉把印信等物交给陆春,让陆春暂且替她收好,又把张礼迎入内堂,命人送来酒水点心,与张礼继续聊天。

    “不瞒张公,我出任郁州才半年多,就蒙如此圣恩,我颇感惶恐。”梁阑玉好奇道,“不知朝中可有非议”

    张礼听出了梁阑玉是在试探朝中是否有反对的声音,以及云秦是如何把那些声音压制下去的。他不由勾了勾嘴角,神情颇有些得意“一个郁州刺史,陛下都开了口,还有人敢反对么”

    梁阑玉默默观察张礼。半年时间不见,她发现张礼的气色变好了,气场变强了,说话的中气似乎都比以前足。宦官乃是皇权的衍生,由此管中窥豹的话看来云秦这半年过得挺不错

    张礼把云秦说得像是说一不二的天子,这一点梁阑玉是不信的。这里可是类似魏晋南北朝的乱世,半年时间,还不足以改变如此之多。

    在梁阑玉的记忆里,从前的朝堂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不服天子的人有许多,但敢取而代之的人却没有。权臣、世家们需要一位天子,天子的权势亦由此而来。

    然而云秦的确是一位弄权的天才,他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中为自己争取到了越来越多的空间,也拿到了更大的实权。属实难得。

    张礼吃了些点心,问道“听说大姑娘最近斩杀了一位同族”

    梁阑玉道“是。此人骄纵猖獗,死有余辜。”

    张礼称赞道“大姑娘不徇私情,实在难得。”

    他对梁阑玉在郁州的作为只听说了个大概。他知道郁州几大豪族里,梁阑玉对同姓下手最狠,足见其智慧。

    “张公谬赞。”

    “大姑娘不必谦虚。”

    两人又闲聊了一阵,聊了点建康发生的事,也聊了郁州的情况。

    眼见天色不早,梁阑玉命人去准备晚膳,招待仪仗队的所有人。

    她问张礼“不知道张公打算在郁州留几日”

    “本欲多留几日,只是陛下身边离不开人伺候,因此我待两三日便走了。”没等梁阑玉开口,张礼手掌一抬,笑道,“大姑娘公事忙,还要与官府交接,不必挂心我。我自己随处看看,看完也就回去了。”

    梁阑玉估摸着是云秦是派个心腹来摸清郁州的情况的。因此只道“张公若有需要,随时吩咐。”

    “好。”张礼笑眯眯道,“那就先谢过大姑娘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