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朱祁钰 焉知郕王继位会做得比朕好?

    明朝朱祁镇时期。

    朝堂之上, 一片静默无声。

    不是没有大臣还对朱祁镇忠心耿耿,想着有“前车之鉴”,可以避免之后将要发生的事情。

    就比如锦衣卫指挥使袁彬

    但在听到这里的时候, 袁彬沉默了。

    他避开了朱祁镇望过来的视线。

    朱祁镇目眦欲裂, 被震骇惊惧到吐了两口血, 竟是无一人反应

    这瞬间,他竟有种“众叛亲离”的感觉这些大臣想要干什么他们这种反应是要干什么

    朕是否还有可信可用之人谁还能站在朕身边

    朱祁镇竟一时怔然,甚至四顾茫然。

    但他不甘心他不甘心

    又是一阵气血上涌,朱祁镇咬牙压下去, 竟是问了一个问题

    “诸位焉知郕王继位,是否做得比朕还好”

    朱祁钰一怔,众臣面面相觑。

    见状,朱祁镇立即伸手指向于谦“重用肱股之臣,朕也可以”

    “从现在开始还不晚, 朕可以”

    若说力挽狂澜, 挽救明朝的中流砥柱是于谦,但仅凭于谦一个人, 真能做到那么多吗

    命令谁下又是谁在配合其中诸多事情, 于谦又如何凭一己之力完成

    于谦的功劳不可否认, 但明朝君臣上下一心的事实也不可否认。

    除了于谦,还有王文, 郭登等文武大臣的共同努力。

    哪怕这其中仍有宵小存在, 可在保家护国, 共同努力的大势之下,明朝的危机才终于得到挽救与解决。

    而现在让我们再回到之前,重点讲一下临危受命的朱祁钰。

    终是讲到他了。

    朱祁钰攥紧了拳,他会如何

    而朱祁镇, 声音不由得戛然而止,下颌绷得死紧,同样攥紧了拳细听

    他就不信不信朱祁钰能好到什么地步

    朱祁镇带人亲征,朱祁钰留镇京师监国,土木堡之变发生后,朝野上下一片惊惧震荡,有提议南迁的,还有卷铺盖直接走人的,京城里几乎是人人自危,就算有于谦等这样主战的大臣在,但最终做主的,还是要等上面来决断吧

    回顾一下朱祁镇要亲率军队出征,有人劝他吗他听了吗

    再来看看朱祁钰,最终他做了什么决定

    他没同意南迁,而是听了于谦等大臣的建议,果断下令,为主战迎敌做准备。

    听到这里,众臣心中便是已有思量。

    而后再继续听下去

    朱祁镇宠信王振,在土木堡之变发生之前,就有诸多大臣因为王振非死即贬,但朱祁镇做了什么吗

    哦,倒也是做了,但却是多加维护王振。

    而土木堡之变发生后,王振之责也不可推脱,朝中王振党羽仍在,大臣打死王振党羽,发生午门血案,朱祁钰又做了什么他又认真听取了于谦等人的解释,下令马顺等罪有应得,众臣无罪。

    我们先单从这两件事上来分析,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个人的“选择”,以及所造成的后果,是偶然吗是二选一吗

    有人说朱祁钰比朱祁镇听话太多,那朱祁钰为什么不听别人的话朱祁镇又为什么非要听王振等人的话

    还有人说,朱祁钰当皇帝很听大臣的建议,是因为他皇位来路不正,那这两件事发生的时候,朱祁钰还没当上皇帝呢,这又要怎么解释难道他能预知也肯定自己之后必然会被拥立为帝

    秦王宫。

    嬴政不禁嗤了一声“什么偶然,若那些选择是偶然,那之后接二连三的选择也是偶然”

    哪里有什么二选一,不过都是个人选择罢了。

    所谓的二选一,也是知道能重来,知道后果,才要做出的改变罢了

    有句话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从一开始,朱祁镇和朱祁钰的种种选择,若排除外界种种因素,其自身的影响难道可以说没有

    朱祁镇,就是那宋朝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宋高宗赵构之流,他能不知道种种选择下带来的后果

    那再说回来,摆在朱祁钰眼前的种种选择,其实选哪一个,会对他现有的身份造成很大影响吗那为什么朱祁钰会选择主战,而不是南迁如果北京城破,朱祁钰难道就没有生命危险

    汉朝未央宫。

    刘彻也是摇了摇头,轻啧一声道“所有的选择,不过皆是出自本心。”

    而那朱祁镇,真可谓是自私自利,贪生怕死之辈,一点大义都没有。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朱祁镇。

    从朱祁镇被瓦剌放回来,再复辟之后的种种作为,也可见一斑。

    甚至朱祁镇何止是残害忠良,他还在处死有功名将范广后,将范广的妻女宅邸,一并赏给了皮儿马黑麻。

    这是大明立国近百年从未有过之事,简直是令人作呕。

    这是在羞辱谁

    “陛下”

    朝堂之上,范广猛地睁大了眼睛,几乎目眦欲裂

    他的妻女,在他死后被赏给了谁

    范广猛地喘了口气,竟是不管不顾道“陛下,范广虽一介武夫,但最起码知道,不能辱人妻女”

    “大胆你”

    朱祁镇脸色僵硬难堪,色厉内荏的指着范广“谁给你的胆子让你竟敢如此指责朕”

    范广只是梗着脖子,并不作答。

    谁给他的胆子

    他没有胆子对圣上如此说话,可若是圣上不配当为,那还是“圣上”吗

    朱祁镇颤抖着手,又将目光挪向其他大臣,骤然猛抽了口气

    此时此刻,他竟是更看不见这些人眼里的敬意和畏意了

    明朝朱瞻基时期。

    朱瞻基已是无话可说。

    朱祁镇他的长子,怎会如此

    怎能如此不堪

    再来看看朱祁钰当让皇帝之后。

    之前说,朱祁钰大权在握,不怎么愿意接朱祁镇回来,还是于谦劝导,他才下定决心派遣使者。

    但在朱祁镇回来之后,有性命之忧吗

    没有。

    朱祁镇被软禁在南宫之中,被严加防范一举一动,但将近八年的时间,朱祁镇一点事都没有,就算明面上,朱祁钰不能杀了朱祁镇,但背地里也不可以如果他再狠心一点,就做了,又能有大臣深究什么

    想想宋朝赵匡胤的死因之谜,赵光义可也是兄终弟及。

    赵匡胤“”

    是了是了。

    暗杀这种事,完全可以做。

    但将近八年的时间,朱祁镇甚至还生了好多个孩子,连子嗣都没有断绝。

    而朱祁镇复辟前后,朱祁钰突生重病去世时,朱祁钰才三十岁,正当壮年,他为什么重病后面朱祁镇复辟,将朱祁钰重新废为郕王,又将其软禁到西内永安宫,其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朱祁钰就薨逝了,并且死因不明。

    有一种说法是,朱祁钰是被太监蒋安以帛扼杀而死,那这太监蒋安,又是奉了谁的命令

    他总不能是自作主张吧

    所以除了朱祁镇命令,又还能是谁。

    再者说,朱祁钰的病重,也有传言是后宫所为,也还有其他疑点,虽然都不可考据,但未尝没有可依据之理。

    比如说,孙太后就当真希望朱祁钰能一直坐在皇位上她儿子又还没死。

    更何况当初让朱祁钰登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她儿子也不是没被放回来,况且就比朱祁钰大一岁。

    当娘的,总不能看着亲生儿子后半生都蹉跎在南宫之中吧

    所以想想,一切种种,虽然史书没记载,但也不是无理可循,毕竟这位孙太后和明宣宗朱瞻基可是“真爱”,当初朱瞻基将朱祁镇立为皇太子,可是在下个月就废后胡氏,将孙氏立为了皇后。

    而朱瞻基早死,朱祁镇继位的时候才不过九岁,孙氏垂帘听政,放纵宦官王振揽权,扰乱朝纲等,在后世的评价中,素有“一代妖后”之称,其一直以来所作之事,可不是个没心机,没手段的人。

    明朝朱瞻基时期。

    一时间,朱瞻基竟是不知该惊惧他“早死”之事,还是该复杂于宦官王振揽权扰乱朝纲,竟也有孙氏的原因在

    但他的次子朱祁钰和朱祁镇这一对比,可真是让朱瞻基更无言以对。

    明朝朱祁钰时期。

    一直听到这里,朱祁钰瞬间站了起来病重,死因不明

    他之前听天幕说起他病重,但他并不知道他会死因不明啊

    明朝朱祁镇时期。

    朱祁钰也是握紧了拳,抬头直视朱祁镇。

    他不否认自己的私心和欲念,但朱祁镇未来他的病重,他的死,到底是不是“人为意外”

    怎么你朱祁镇能继续活着,他就不能活着是吗

    不止是这样。

    朱祁钰死后,朱祁镇甚至还没放过他

    朱祁镇复辟之后,下诏指斥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并废其帝号,赐谥号为“戾”,称“郕戾王”,这是一个恶谥,表示朱祁钰终身为恶。

    然后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

    朱祁钰因此成为明朝迁都北京之后,仅有的一个没有被葬入帝王陵寝的明朝皇帝。

    什么什么

    朱祁钰几乎目眦欲裂“朱、祁、镇”

    戾郕戾王

    可真是好一个郕戾王

    明朝朱祁钰时期。

    听到此,早已成为皇帝的朱祁钰更是抑制不住满心的怒火屈辱

    朱祁镇怎么有脸

    你为大明做了什么这么多年你有没有看到因为你,导致的诸多问题你怎么有脸的

    朱祁钰一时踉跄,难道这五年以来,他做的还不够兢兢业业

    怎么会

    虽是如此,但公道自在人心,是非曲直,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于成化年间,一些臣僚开始为朱祁钰不平,他们认为朱祁钰危难之时受命,削平惑乱,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功劳很大,却谥以“戾”,很不公平,甚至有人责问,当时若不是朱祁钰即位,瓦剌如何能退朱祁镇如何能返京

    还有朱祁镇之后,继位的明宪宗朱见深。

    这位虽然曾被朱祁钰废去太子之位,但对这位叔叔的功绩还是相当理解。

    于是几经周折之后,朱见深下诏恢复了朱祁钰的帝号,定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并下令按帝陵的规格修饰陵寝,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朱祁钰的功绩。

    朱见深他的侄子

    朱祁钰倏然一怔,竟是完全没有料到,最后会是如此的情况。

    而另一边的朱祁镇在位时期

    愤怒难言的郕王朱祁钰在听到这里后,也是瞬间怔楞住,然后颇为心思复杂。

    为他恢复名声的,竟是他的侄子

    可是话说回来,朱祁镇,你当真是可笑了

    一时间,朱祁钰心中竟有些快意

    而再看朱祁镇,果然是脸色越发的难看起来,也更是难以置信

    朱祁镇,不得不说他是真的命好,有个好弟弟和好儿子,干什么都有人给擦屁股

    土木堡之后,有朱祁钰给他擦屁股,将大明朝生生拉扯回来。

    复辟之后,埋下种种祸端,又有朱见深给他擦屁股,解决了诸多问题

    哦对,还有于谦那些大臣等,土木堡之后,仍活着的这些大臣,还有能力辅佐朱祁钰

    复辟之后,残害忠良那么多,也多亏了朱见深有能力,尽管仍有诸多隐患和问题,但最起码没在朱见深这里爆发。

    所以总而言之,朱祁镇是真的挺没脸的,毕竟连他儿子都不认同他,也不知道给他找借口的人是怎么想的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认同点头,连儿子都认同叔叔的功绩,这朱祁镇所作所为,可真是令人诟病和不耻。

    明朝朱元璋时期。

    他在骂此丢人现眼的不肖子孙同时,还不得不在意天幕所说的“诸多隐患和问题”

    到底是什么隐患和问题

    是土木堡之变后遗留下来的

    也是了不然还能是什么,死了那么多大臣

    朱元璋又忍不住咬牙,朱祁镇这个不肖子孙

    那明朝在朱祁钰的治理下又究竟如何

    挽回颓势又是如何挽回的

    以上那些事,若是不能代表朱祁钰为帝的资格,那就看仔细看看朱祁钰为帝期间,又具体都做了哪些事。

    短短数年,朱祁钰和诸位明朝的老臣的励精图治,所行之功绩,可不是朱祁镇一个“戾”字就能抹灭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