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女诫 她们......当真能如此吗?

    女诫, 其实也可以算是班昭的女性观。

    同时也是班昭所撰写的,关于教导班家女性做人道理的私书。

    该书正文一共由七部分组成,即卑弱, 夫妇, 敬顺,妇行, 专心,曲从与和叔妹七篇。

    因为班昭晚年, 身患疾病,家中女子们又正当出嫁的年龄, 所以班昭担心她们不懂妇女礼仪,令未来的夫家失面子, 辱没了宗族, 于闲暇时作女诫七章, 以做勉励。

    但这一篇私书后来被人争相传抄,从而风行当时。

    此后一千多年,班昭所倡导的女性观念, 便逐渐成为了我国古代妇女的行为准则之一。

    历朝历代之下, 无数女子都下意识点头。

    这便是她们习以为常的, 也觉得理所应当的行事规范, 教导女子礼仪, 以及言明为人女,为人妇等道理,有何不对吗

    不止是女子,更有绝大多数男子也是点头认可

    此女诫当真是很有教育意义,能使得女子行止庄正,进退得宜, 可堪为典范。

    也不知道天幕说起这个,究竟是想要

    可作为“女四书”之一的女诫,同时却是极大的禁锢了女性的思想和自由,也影响了我国一千多年历史。

    在我国古代,女诫是众多女子教育的楷模。

    可是在近代,思想逐渐开放之际,女诫便是男尊女卑祸首,被视为班昭的罪责。

    以及晚清时,有人称“曹大家是女人当中的孔夫子”,而到近代之际,也有人将班昭贬斥为“女子之大贼”。

    东汉邓绥临朝称制期间

    邓绥正与班昭处在一块儿。

    两人对于天幕所说汉安帝刘祜之事颇为复杂难言。

    但无论如何,此时的汉安帝刘祜怕是不能再继任下去。

    而后又听天幕说起“班昭”,邓绥不禁笑看一眼过去“老师,天幕竟也是讲到你了。”

    班昭也是不禁一笑“比不得皇太后陛下。”

    “老师实在是谦虚了。”

    邓绥笑着摇了摇头,其后两人继续听下去

    从天幕说起的“影响女子行为准则一千多年”,不禁笑意更甚,再到“禁锢了女性的思想和自由”,“男尊女卑祸首”,“为女子之大贼”班昭脸上的笑意骤然僵硬住,脸色也不由得惨白难看起来。

    女子之大贼

    女子之大贼

    为什么

    班昭张了张嘴,竟是不知该具体说些什么好。

    邓绥那边也是脸色变了又变,最后不禁担忧的看向班昭。

    “老师”

    怎么最后会是这样为什么

    邓绥还要再说,却见班昭深吸口气,摇了摇头,哑声道“先听天幕继续说下去先听”

    她必然要知道这些究竟有何不对。

    而她又究竟错在何处。

    这里重点是女诫,不过在重点讲女诫之前,我们也要知道一下何为“女四书”

    所谓的“女四书”,便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对妇女进行教育所用的四本书,即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女四书”便是这四本书汇集的总称。

    其中内训是明成祖的徐皇后为教育宫中妇女,采辑“古圣先贤”关于女子封建品德的教诲。

    于永乐二年,即公元1404年所编著。

    流传至今的版本共有德行,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节俭,警戒,积善,迁善,崇圣训,景贤范,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仪,睦亲,慈幼,逮下,待外戚等一共20章内容。

    明朝朱棣时期。

    听天幕提起“徐皇后”三个字时,朱棣不禁笑了下。

    他的皇后,怎么都是好的。

    再有女论语,为唐朝女学士宋若莘撰著。

    其体例仿效论语,作彼此问答之体,从而阐述封建妇道,共有12章,大致包括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营家,待客,柔和,守节。

    不过现存的女论语,语句均为四言韵文﹐也并非是问答体,所以不太像是唐朝女学士宋若莘的原著。

    但其中的内容应该是大差不差的。

    一直听天幕说这些,其中的内容难道不好吗

    难道不正确,不应当吗

    为什么是禁锢女子的思想和自由为什么是男尊女卑之祸首

    而且甚至班昭都被批判为“女子之大贼”

    那她们这些以此为准则的在后世之人眼里又是什么

    还有女范捷录,为明末儒学者王相之母刘氏所作。

    此书分有统论,后德,母仪,孝行,贞烈,忠义,慈爱,秉礼,智慧,勤俭,才德共11篇,其中宣扬古代的“贞妇烈女”,以及“贤妻良母”等事迹,称赞女诫,内训诸书﹐阐发封建伦理的女学思想。

    最后就是要重点说的女诫,其主要是“三从四德”等封建道德教育内容。

    女诫在我国历史上作为对女子实施柔顺之道的教材,影响很是深远。

    而这四种女子教本,自东汉至明末,先后相继问世和传播﹐由王相逐一加以笺注﹐于明天启四年,即公元1624年,由多文堂合刻为闺阁女四书集注,遂成为一套对女子进行封建教育的教材。

    此后翻印此书,简称为女四书,并且广泛流传。

    其中教人持家和睦,勤俭,慈幼等一些内容,以及用道德榜样去感染他人的教育方法,还有运用便于诵读的韵语编写教材等等,倒也算是“尚有一定的意义”所在。

    秦王宫。

    嬴政听到那“贞妇烈女”四个字时,大致就知晓天幕说这些的真正意图。

    毕竟先前天幕也不是没有表达过类似的意思。

    好像后世对所谓“贞洁烈女”等观念,可是颇有微词。

    而且也评析过类似女子受到禁锢与束缚的负面影响等。

    可见再说到这“女四书”,以及这女诫等,恐怕其谴责和不满之意会是更多。

    以女诫为例,我国古代这些封建道德教条思想,看似是女子行事的标准以及典范,可实际上却压制了女性的思想,从根本上限制了女性的自由,从身到心,从思想到灵魂,完全禁锢在了狭窄的范围和框架之内

    如近代一位爱国女学校的伦理教习,便曾在课堂上向学生宣讲道

    “中国之女诫、女四书,即教成女子倚赖幼稚、卑屈之男子之法之教科书也。对幼稚之人而更自屈于幼稚,对卑屈之人而更自守其卑屈,则中国女子之人格甚可想见矣。”

    历朝历代下,众人一边复杂难言的听着,一边又倏然诧异不已。

    “爱国女学校”

    有人抓住了这个字眼。

    近代竟是有专为女子建立的学校吗

    难道是指女子可以外出上学

    汉朝未央宫。

    刘彻一时怔然,又是勾起了对后世的探索欲。

    女子思想的解放,和西学东渐是分不开的

    其中倡导女子思想解放,男女平等之意,女子也可享受更多平等的权益,于是这些影响了我国古代女性一千多年,甚至近两千年之久的女性观,在客观上起到了极其反动的作用,是必然要批判和去除的,其中糟粕太多。

    如在卑弱篇中,班昭引用诗经小雅中的说法“生男曰弄璋,生女曰弄瓦。”

    以为女性生来就不能与男性相提并论,必须“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和事,不辞剧易。”才能恪尽本分。

    女孩子出生多月后,就让她躺在床下,将织布用的纺锤作为玩具,并将生女之事斋告宗庙。

    睡在床下,以表明她的卑弱,地位低下。

    给她瓦砖,以表明女子应当亲自劳作不辞辛苦,斋告先祖,以表明她要准备酒食帮夫君祭祀。

    三者都是女人的寻常道理,礼法的经典教训。

    谦虚忍让,待人恭敬。

    好事先人后己。

    做了善事不声张,做了错事不推脱。

    忍辱负重,常表现出畏惧。

    这就是所谓的谦卑对待他人。

    晚睡早起劳作,不嫌早晚劳苦。

    亲自操持料理家务,不挑剔劳作的繁重或简易,做事有始有终,这些都是勤劳的表现。

    面容端庄品行端正,以服事夫君,清静自重。

    不喜好戏笑玩闹,备以洁净的酒食,用以祭祀祖宗。这是所谓的祭祀啊。

    如果这三条都具备,却还忧虑好名声不传扬,身上背负别人的误解和屈辱,这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

    如果这三条都没有做到,哪里还有什么好名声。

    东汉邓绥临朝称制期间。

    班昭抿着唇,不言不语。

    只继续去听天幕再开口说道

    “以为女性生来就不能与男性相提并论”

    都是生而为人,请问有何不同都同样是女子,请问为何却主动将女子姿态放低到此等地步

    而且同是女子,邓绥临朝称制,班昭能以闺蜜身份干政,却是教导别的女子卑弱第一,遵循礼法,谦卑他人

    这是自相矛盾,还是双标之举亦或是站在男性立场上,倒戈相向

    这岂不是行为与言语自相矛盾,一边以女子身份干政,一边又主动放低姿态,以女子的卑弱为男性谋求利益与地位既是如此,那自身行为又如何说邓绥又何必临朝称制,怎么不干脆还政于汉安帝

    听到此,班昭脸色又是一白,手指猛地一颤。

    当然,说到女诫内容这里,就不得不提班昭所作女诫的真正目的

    从当时班昭所处的历史背景来分析,其主观目的却是想矫正时俗,预防重新出现外戚专权跋扈的现象。

    同时也是政治需要,因为班昭的身份地位,就决定了她只能用写作女诫这种“曲线”方法,来达到防制外戚,以挽救国运的目的,毕竟那是已有外戚跋扈擅权的苗头,于是班昭才试图通过对宫中女性的教育,来矫正时弊防患未然。

    但我们也看到了与卑弱相关的内容,单是此,就是格外压低女性和缩减女性地位

    其后更是被人争相传抄出去,以此作为约束和禁锢女性的工具

    哪怕班昭其实是一贯主张女子教育的,自已便因在宫廷为皇后及诸嫔妃讲学,而被人敬称为“大家”,并且班昭的父家与夫家皆有对女子进行教育的传统,但显而易见,女诫诞生的根本意义,从其内容上就真正走偏了。

    而且也实实在在被人所利用,甚至连女性自身都意识不到,这些内容是在约束和禁锢她们的思想,以及身心自由

    难道生而为人,身为女性,就真要将自己摆在低于男性的位置

    甚至是要匍匐在男性的脚下吗

    匍匐脚下

    天幕何至于用这样的词来形容她们

    历朝历代下,不少女子竟一时攥紧了拳,呼吸也渐重起来。

    可女子卑弱,要恪尽本分,不能与男性相提并论等,岂非就是如此

    不太难听了

    而且也实在是太辱人了

    也不知多少女子瞬间涨红了脸,可显然也是有羞耻之心的。

    于是一时间,她们竟多少产生了点抵触之心。

    只是迷茫和慌乱之意仍然更甚。

    再说夫妇第二

    丈夫要是没有贤德品行,则无法驾驭领导妻子,妻子要是不贤惠,则无法事奉丈夫。

    丈夫驾驭不了妻子,就失去了威严,妻子事奉不了丈夫,就失去了道义

    观察现在的君子,只知妻子妇女不可以不驾驭,威仪不可以不整顿,所以注重男子的教育。

    殊不知丈夫是主人何以不侍奉。礼和义不可以不存在啊。但光教育男的不教育女的,不也是掩盖彼此的礼数吗礼记八岁开始教的书,十五岁学成。不可以只依据这些为准则

    在夫妇篇中,班昭认为丈夫比天还大,还须敬谨服侍,“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妇不事夫则义理坠废,若要维持义理之不坠,必须使女性明析义理。”

    若是君子,相敬如宾倒也无可厚非,但丈夫若非君子,无异于鸡鸣狗盗,小人奸佞之辈也要当做天来服侍

    但话说回来,丈夫哪里就比天还大了哪里就要敬谨服侍了

    古代的男人的确操持外务,可操持内务的不是女子生儿育女的不是女子保家宅安稳的不是女子诸多分工和事项,要真算下来,又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凭什么男人所做之事,就比女子高贵了

    更何况男人能做的那些事,女子又不是不能做,也就是男人不能生孩子,不然也可以是“女主外,男主内”

    女主外,男主内

    天幕倒是真敢说

    但男人能做的事情,女子当真不能做

    若是如此,那先前的平阳昭公主算什么吕雉算什么邓绥又算什么

    这样一想,他们能反驳的话好像也没了底气和支撑

    再说听天幕说到这里的女子们,也是“会心一击”,有的虽仍思绪混乱,但有的却是又仿佛明悟了什么一样。

    而后又听天幕继续说道

    再看敬慎篇中,则主张“男子以刚强为贵,女子以柔弱为美,无论是非曲直,女子应当无条件地顺从丈夫。”一刚一柔,才能并济,也才能永保夫妇之义。

    即阴阳不同性,阳以刚为德,而阴以柔为用。

    男女品行相异。男子以刚强为贵,女子以柔弱为美。

    所以谚语说“生男如狼,还害怕他懦弱;生女如鼠,还害怕她像老虎般凶猛。”

    然而修身不过一个敬字,而避强不过一个顺字,以敬来修身,以顺来避强,女子的敬、顺之道,这是妇人的大礼。

    那么敬不是别的,敬是一种持久恭敬的态度。

    顺不是别的,是宽和,宽裕。持久,就是知足,宽裕,就是要谦恭。

    夫妇之间过于亲密,终生不分离,在室内周旋,这样时间长了,容易产生轻薄怠慢。这样的事一发生,言语就会过分了,放纵恣肆就会产生侮辱丈夫的想法,这是因为不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啊

    事有曲直,言有是非,直的不可能不争论,曲的不可能不辩驳,争论辩驳一产生,就会有愤怒。

    这是因为不知道恭顺,地位低下的原因啊

    侮辱丈夫不节制,就会紧接着有谴责呵斥,愤怒的情绪不停止,就会有鞭打杖击。

    作为夫妻本应以礼义相互亲善和睦,以恩爱相互亲密合作。鞭打杖击,哪里有什么礼义存在,谴责呵斥,哪里有恩爱存在。礼义恩爱都没有了,那夫妻也就要分离了。

    就是说不如再多看看秦始皇时期的律法吧

    秦王宫。

    嬴政挑了挑眉,都说秦律严苛,但是对于女性方面,到现在,可是已经被天幕提及两次了。

    这怕不是为了防止丈夫家暴,就要自己率先恭顺谦卑,并且主动摆低姿态的道理

    怎么言语过分,放纵恣肆,就一定是女子产生侮辱丈夫的想法怎么男子可以谴责呵斥,甚至鞭打杖击,女子最好连想法都不要有,要懂得适可而止吗

    夫妻之间是需要礼义相互亲善和睦,可一个巴掌拍不响,凭什么就要规范和约束女子的行为甚至是思想

    而且凭什么女子就要以柔弱为美凭什么就要又顺又敬那男子呢

    争论辩驳一产生,难道不是要看究竟谁对谁错,怎么就是因为不知道恭顺,不知道地位低下的原因了

    难道夫妻之间一产生争论,男子就全无错处全是女子的错

    那既是如此,治国有法律,能分辨对错,夫妻之间的对错就不用分辨了,一律按女子错处不该来算,女子连身为国民,享受法律下保障的权益也没了是吗

    卑弱啊,可真是太卑弱了。

    再者说,人有万万千,各个都不同。

    凭什么就要求女子以柔弱为美,凭什么就要以这些来作为女子的行为准则和处事典范

    武周武则天时期。

    听到这里,武则天嗤了一声,若是女子皆是柔弱敬顺,如此千篇一律,甚为乏味,那恐怕是又要被人“说道指点”了。

    以班昭所言来要求女性这样做的人,也不知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又是出于什么想法

    明明这只是小范围之事,却偏偏要扩大到所有女子身上,成为所有女子的行为标准以及道德规范,纠察不到源头,那不如我们来看看最终获利的是谁谁最终获利,谁便是这源头,即所谓的罪魁祸首

    最终获利最终获利的是谁

    这简直就是显而易见

    所以这罪魁祸首就是

    是那些享受女子服侍和付出的男人们

    这所规范的一言一行,难道从根本上来说,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最终获利的,难道不是那些男人们

    一边让女性安稳后宅,生儿育女,一边又拿着如此准则要求女性,一旦出现差错,就能借此批判和指责,犹如站在至高点上一样,手握“圣则”,道德绑架,完全有恃无恐

    就算归根结底错的不是女性,可如此利器,被男人拿到手中,也完全可以借此指摘诸多错处出来,毕竟夫为天嘛。

    天有什么错那么高,那么远。

    高高在上,不可冒犯,所以身为女子,当然就只能是仰望其上,匍匐其下了对吧

    众多女子们“”

    她们可真是越听越复杂。

    而且简直是复杂极了

    再看东汉邓绥临朝称制时期

    班昭已是脸色难看到不行,嘴唇也颤抖着说不出话来。

    现在女诫还未问世,可她的确有诸如此类的想法,但现如今现如今她还有何脸面去写这些东西

    甚至这还没完

    妇行第四,在妇行篇中,班昭订定了妇女四种行为标准

    即“贞静清闲,行己有耻是为妇德;不瞎说霸道,择辞而言,适时而止,是为妇言;穿戴齐整,身不垢辱,是为妇容;专心纺织,不苟言笑,烹调美食,款待嘉宾,是为妇工。”

    妇女要备此德、言、容、工四行,方不致失礼。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那么妇德,不一定要聪明绝顶。

    妇言不一定要伶牙俐齿。

    妇容不一定要打扮得鲜艳美丽。

    妇功不一定要技艺精巧过人。

    娴静贞节,能谨守节操,有羞耻之心,举止言行都有规矩,这就是妇德。

    言辞和内容都要有所选择,不说恶劣粗俗的语言。说话选择时机而说,以免引起他人的反感。

    污秽肮脏的衣服,及时地清洗干净,把衣服晾晒得整齐。

    按时洗澡沐浴,身体保持干净,不存污垢,着装打扮得体,这是所谓的妇容。

    专心纺纱织布,不喜欢戏笑打闹,能做好可口的酒菜,用来招待宾客,这是妇功。

    关于女诫中第四章妇行的内容,就不多说什么了,只盼女子严于律己,但却也要知道何为量力而行才是。

    不一定非要做得到如此地步,以此严格要求自己。

    做自己才是最好的,因为你才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存在,并且无可替代。

    简要略过第四章,再重点来说说后面三章

    最后那几句,天幕竟突然“温柔”下来,倒是让大多女子都是一怔。

    做自己才是最好她们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存在吗

    天幕是要她们不违背本性的意思吗

    不必都要不喜欢戏笑打闹,不必都能做好可口的酒菜不必娴静又专心纺纱织布等等,可做自己喜欢的

    可她们当真能如此吗

    或许有女子已经意识到了什么,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更沉重的负累和无奈

    因为当下境况之中,她们又真的能改变什么,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