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危害 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妇好……

    “女子不事二夫能有什么危害”

    “是啊, 难道非要那女子改嫁,才能得到什么好处不成”

    “这我等左思右想,也实在想不出有何好处更何况鼓励女子改嫁, 岂不是让女子失德,于背后指指点点”

    “女子已嫁作人妇,就该恪守妇道才是, 如何能改嫁”

    “其实女子改嫁也无不可,但是让女子不事二夫又有何问题不过都是个人选择罢了, 这如何能完全纠正对对错错”

    “要我说,天幕不过是在危言耸听, 妖言惑众”

    “兄台说得有理”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对于古代而言, 或者说对于一个国家王朝而言,其中最重要的应当是什么

    于历朝历代下激烈的讨论倏然一滞,都不由得面面相觑。

    “这最重要的应当是什么”

    “对一个王朝国家而言那不就是要看组成这个王朝国家的, 其中最根本的究竟是什么吗”

    “啊那不就是”

    国之根本是为民。

    民为国本,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无民, 则无国。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从古至今, 自古以来,一个国家最不可或缺的存在, 就是民众百姓

    是了是了,最重要的岂不就是民众百姓。

    一个国家,怎么可能没有百姓存在。

    那既然天幕说到这里,其意思难道是

    百姓就是人口数量,那人口数量从何而来总不可能是凭空产生吧

    这是自然, 当然不可能凭空产生。

    而一想到人口数量从何而来,历朝历代下,众人第一个想到的必然是生育。

    那想到生育,不用多说,又定然是和女性有关

    这么一顺下来,最简单明了,也最稀松平常的答案,倒是让不少人为之一怔大概最显而易见的事情,就最容易让人忽略,如生育要靠女性,而人口和生育相关,国之根本又和百姓人口数量相关

    再一路想到这里,瞬间就有人意识到了什么,脸色都变了又变。

    尤其是那些历朝历代的国君们。

    他们想到了更多,若是女子必须守节守寡的话

    在现如今的和平年代下,人口情况仍然是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更何况像古时候经常发生战乱的时代。

    而且古代还是农业社会,更需要人口的补足。

    农耕要靠人,打仗需要人,各种工程建设也需要人,做什么都需要人那人从哪里来不是生出来的吗

    可以想一下,女子不能改嫁,要守寡,要守节,不说发生战乱,就是较和平的时候,难道就不需要新生人口来填补生产力问题而当生产力上来的时候,生活安稳和平的时候,死亡率下降,那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必然会逐渐走高。

    老人不事生产,那更多的需求要让谁来满足

    想也知道,这势必会需要更多的新增人口来填补解决。

    可女子要守寡,要守节,丈夫死了,也不能改嫁,这又会导致什么

    汉朝未央宫。

    刘彻的脸色也是变了又变。

    他已经明白天幕之意。

    就像现在大汉要对抗匈奴,每每开战,将士都会出现死亡,若是所有女子都要守寡守节,那造成的后果简直无法想象若是这样一直持续下去,那势必会造成人口逐渐走低的现状

    国家的建立发展需要百姓,国家的强盛和富足也需要百姓。

    尤其是古代经常发生战争战乱的情况下,死亡必然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并且死的还几乎都是青壮年,哪怕战争战乱结束,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恢复和调整,这其中,又如何才能让经过战乱之苦的神州重新焕发生机

    是颇有成效的决策还是针砭时弊的制度和诏令亦或是其他什么

    于历朝历代之下,众多男子听此问,立即讨论了起来。

    让经过战乱之苦的国家重新焕发生机,究竟需要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的认为是决策,有的认为是上行下效的诏令,有的认为要多从安民的角度考量等等

    但无论如何,都不能统一。

    而后听天幕开口道

    其实不管是什么,最终都要作用于民,因为先前已经说了,国之根本就是民,是百姓。

    无论是劳作还是生产,亦或者是遵循制度的实施,都逃不开一个“民”字,那些从战场上下来的将士,哪个不想娶妻生子,又哪个不想有安定的生活

    经过战乱的百姓,又如何不想有个安稳的生活,能够结婚生子,家庭和乐但问题是,他们讨得着媳妇吗

    毕竟战乱,死的可不止是将士,还有百姓,其中老弱病残弱是死亡最多的,而这其中,女子又占大多数,对吧

    种种结合算下来,再加一个女子不能改嫁,要守寡守节的限制条件,那即使战乱已经结束,恐怕人口凋零问题也得不到多少的改善解决,毕竟生育少不了女子的参与,而一旦出生人口数量提升不上去,其他什么都不用说了。

    这就是最简单的问题和现实,当人口出生率逐渐走低之时,一个国家最根本,也最严峻的弊病问题已然显现。

    这是一笔账,其实完全不难算明白。

    而就是因为很容易算明白也想明白,所以历朝历代下众多人竟都是狠狠抽了口气

    生产力需要人口,打仗需要人口,而人口的增长,需要女性的生育。

    不发生战乱还好,可一旦发生战乱,不管是战争中,还是战争后,更是需要大量人口。

    然而女子若是不能改嫁,并且要守寡守节,甚至为了守节而无辜惨死那岂止是消耗了一个女子的一生,这从根本上,竟是能够直接致使出生人口的逐渐走低

    而这种情况带来的种种后果和负面影响,简直能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一想到这里,如何不让人变了脸色。

    更甚至,天幕不止是说说,还给出了很直白的数据

    那些什么奇怪的符号他们看不懂,可他们能看懂字,还有那些长短不一的“柱子”等。

    这是我国近些年出生人口数量,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问题。

    可以看出新生儿数量逐年下降,而人口老龄化问题竟是逐年走高,想必大家也清楚国家出台的各种政策,什么专家建议生三胎,各省份还出台了各种福利政策,可就是没起到多少作用,出生人口逐年下降的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

    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什么呢

    是女性权益得不到保障现今社会压榨女性的现象仍是太多也有太多的不公平

    那正好,这就是孽力回馈,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

    除非男人能生出孩子来,否则再如此不公平对待,重男轻女,表面提倡男女平等,实际男女根本不平等,那再等几十年,或一百年之后当出生人口越来越少,青壮年越来越少,就等着老人逐渐死亡

    当人都死得差不多了,那国家也就不成国家了,当是不复存在

    历朝历代下所有人“”

    民不存焉,国能安在

    那岂不就是再不复存在之理

    想那后世女性地位恐怕提升到他们无法想象的地步,可都出现如此问题,那现在

    要知道有天幕在,还说了这些那些之多,女子所思所想恐怕已悄然发生改变,如若他们再不变,不做出更改和调制,那经由天幕而觉醒的女子们,她们会如何而他们想要评判压制等,当真能制止得了

    如后世那样的情况断然不能出现,既然如此,那岂不是应该

    所以对于古代农耕社会而言,既然和平保障不了,死亡也避免不了,那不止不能禁止女子改嫁,更要鼓励女子改嫁当女子生活安稳了,满足所需所求,才会使得家宅安宁,家庭也和乐。

    小家组成大国,对于一个家而言,女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毕竟教儿育女少不得女子,操持家务少不得女子,安定家宅也少不得女子,而一家安稳,子女成才,又是于国有利,所以以小见大,女子的地位和待遇如何,真的太重要了。

    那些古代一直压迫女子,还试图利用女诫等训导女子,教化女子的,简直无异于异端叛国者才是

    这些人埋下的祸根,埋下的弊病,长此以往,积累成多,到最后已经不是解决不解决的问题了,而是就算想解决,也根本解决不了多少,毕竟我们现在所遇到的种种男女问题,和古代所遗留下来的弊政等等,根本就脱不了干系

    至今仍不满也不想认同天幕所说的男人们“”

    上升到国之存亡的层面,让他们如何说又该如何反驳

    更何况后世数据摆在眼前,他们又怎么反驳得了

    尤其是宋之后的历朝历代,尤其是那些国君们,大臣们,士人和文人们

    他们无一不是满心复杂,无言以对。

    不管究竟如何想,对于天幕所说问题,都是不能否认。

    还有先前女子“裹小脚”等所造成的问题和后果等等,这些加起来,就像是一道道锁链,反加在了他们身上,想做些什么,还得思量和考量几分,否则都听了天幕所言,再做反其道而行的事情,岂不是平白就能让人抓住了“把柄”

    他们可都还注重名声,自然更是不敢轻易发言了。

    更何况,恐怕也轮不到他们发表什么见解和想法

    毕竟最终究竟如何,决定权也不在他们这里。

    再说回女诫,包括其他像“女四书”之类的思想篇章等等,基本上都脱胎于“礼法”。

    毕竟从西汉开始,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时期推行这种政策,巩固政权。

    刘彻“”

    这会儿提到他干嘛

    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后,而后的历朝历代,又在儒学之上增添了好多东西,都打着儒学的名义,各种要求和限制就真的很想吐槽一句,若是孔老夫子还活着,不得打死这帮人

    尤其是对于女性上的限制,说什么这个礼那个节的,以此来要求和限制女性。

    可是要知道,儒学开创者孔子,可是生活在春秋时期好嘛你加的这些思想,打的儒学名义,真的和孔子思想一样

    春秋时期可没让女子不能改嫁,也没让女子非要守寡守节,拿什么德行礼义说事的,不过都是为了自身利益罢了

    道貌岸然,虚伪至极

    说的就是那些假儒学伪君子们

    先前反驳过几嘴天幕之言的男人“”

    他们之中,岂不是就有拿儒家德行礼义说事的人

    没想到现世报来得这样快,脸都有些疼。

    可思想不就是需要填补的,怎可能一成不变

    经过历朝历代,这儒学有所发展不是正常

    什么事物都是要发展向前的,人也是,儒学有发展是好事,可是在女子问题上,其思想却是倒退的现象

    不然我们倒着来推一下

    先前说的,北宋末开始,以“裹小脚”为例,现象越来越多,元明清有甚,屡禁不止,其中危害先前已经严明了吧,再看女子不能改嫁,对于守寡守节要求更甚,也是这一时期居多。

    就像我们之前说的杂剧和故事,就是分别出自宋元,而明朝,是女子贞节牌坊最多的朝代。

    注意哦,“贞节牌坊”越多,这就越是说明守节守寡的女子越多。

    可见其对女子的压迫和禁锢之多,问题之严重

    所以直到现在,大家才如此厌恶和恶心贞节牌坊,恐怕那些“烈女”怎么也想不到,到了后世,为她们所立的贞节牌坊,不止再得不到众人的赞扬,反倒让所有人都为之反感和抗拒。

    历朝历代之下,那些以被立贞节牌坊为荣的女子们“”

    这是万万想不到之变故,足以让她们更是为此变了脸色,甚至仓惶震惊。

    后世竟是耻于贞节牌坊反感贞节牌坊

    怎么会是如此

    她们谁不想以此声名远播,被世人称赞可到了最后,竟然被立贞节牌坊,会遭到反感和抗拒

    这叫她们如何能接受

    “怎么会是这样为什么”

    这完全颠覆了她们的观念,先前天幕说了那么多,让她们确实有所思有所想,可直到现在,当她们听到,原本以为能流芳后世的“贞节牌坊”,竟成了令人厌恶和反感的存在,才更是让她们真切接受不了,也着实不敢相信

    既是如此,那她们现在还求什么

    到头来不过是一场虚妄

    所谓的贞节牌坊,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尤其是为了那种死了丈夫之后,长年不改嫁,甚至是自杀殉葬女子而立的贞节牌坊,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何其离谱和荒谬女子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女人,要懂得为自己而活才是

    若不是为情守寡和自杀,那种就单纯为了守寡而守寡,为了守节而守节,为了所谓的名声等等,真的太过可笑了。

    而且看看之前的朝代吧,哪个朝代有这么严重离谱的情况出现

    就说北宋前期之时,其实也并没有阻止女子改嫁好嘛

    唐朝更是出现了一个女帝,而且也不止是女帝,还有女宰相等等这些我们都最后再来说。

    再往前,隋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等,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胡乱华,汉人“衣冠南渡”,北方汉人几乎亡族灭种,要是出现女子不能改嫁,守寡守节的现象,那到最后,整个汉人体系都不知道还存不存在

    东汉出现女诫,要女子绝对不可以再嫁,可再往前,人家汉武帝的娘都是二嫁的好嘛

    没有他娘的二嫁,哪来的汉武帝刘彻

    刘彻“”

    谢谢,但真的不用再提他

    话虽如此,但刘彻可真想捂着脑袋

    然后我们再来重点说说秦朝,我们的秦始皇陛下。

    刘彻“”

    不然还是继续说说他

    刘猪猪眯起眼,抱起手臂,又暗自不爽起来。

    怎么重点又在秦始皇那里

    秦王宫。

    听天幕再提起他,嬴政不禁满意点了点头。

    就说天幕应当会再说到他这里来。

    不错,继续。

    说起秦朝的秦律,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词,应该是“严苛”吧毕竟秦朝时期百姓的生活真的并不好。

    嬴政“”

    嗯现在会逐渐变好。

    不过一体两面,秦律虽然严苛,但最起码也是更公正平等一些。

    尤其是在对于女性的问题上,秦始皇认为女子也有生存的权利,也该享有同等的法律制度。

    于是秦律关于女子相关的法律规章,可谓是比其他后来的朝代先进多了。

    秦之后的朝代“”

    听着怎么就这么不舒服呢

    我们来举几个和女子相关的秦律

    如女性在婚前可以私自取得财产,并有权保持这些财产的所有权。

    女性可拥有土地,也有种植土地的权利。

    女性有婚前离婚的权利,而男性没有这样的权利。

    妇女有权离婚,也有拥有财产的权利,受害者还可以获得公平的赔偿。

    父母没有强迫女儿嫁给他们所认为的对象的权利,女儿有自主权。

    禁止做出以牺牲女性为前提的事情,例如把女性用于受害者的权利与勒索。

    除了可以要求先祖代代相传的财产外,女性的后代也有继承权。

    而且先前也说了,秦朝鼓励寡妇改嫁,并且改嫁的寡妇非常受欢迎。

    天幕在科普与女子相关的秦律。

    这对于其后的历朝历代众人而言,除了震惊震撼之外等,大多都是听得眉头直皱。

    他们不是要否认这秦律是否存在,而是不太能够接受

    提高女性地位是一方面,不让女子改嫁是一方面,让女子拥有这么多权利又是另一方面了

    可他们心中再不能接受,也抗拒去接受,总不能阻止天幕再继续说下去。

    而天幕再这样说下去,那些不得不改变的,以及暗藏的变化,当真是他们能压制得了的吗

    想到这里,有人不禁烦躁起来,也不太能坐得住。

    因为某些变化等是他们抓不住的,也无能为力的

    这烦躁之感,约莫就是由于其内心深处感悟到的无能为力,所以在皱眉的同时,才如此抗拒和不愿。

    再者说,由天幕这般说下去,谁知道惹得多少变化出来,他们再想维持现状,又谁敢肯定不会得不偿失

    现下的这种情况,竟是左右绊脚,不知究竟该如何了

    而天幕还在继续往下说

    虽然秦律说到底,还是遵循“男尊女卑”,但在某些方面的话,对于女性来讲,也是最大程度保证了她们的利益,而且根据秦朝的法律制度,对于夫妻的权利和义务等,都有一些明文规定

    譬如互相忠诚,如果犯罪都要受罚,并且不能殴打女性,堪称是典型的反家暴法。

    另外古代利用女德思想,以各种理由休妻的现象时常发生男人可以给出理由擅自休妻,直接写上一封休书即可,但是在秦朝,男子是不能随意休妻的,这种需要官府的通过。

    并且秦朝男女结婚,其登记也要依法,不管是结婚还是解除关系,都要去官府登记和处理。

    而如果休妻不成功,就要缴纳巨额罚款,这让不少男子不敢有所举动,于客观上保证了弱势女性的权利。

    还有根据秦朝的立法规定,如果夫妻双方婚姻写的一方死亡的话,那么婚姻也就自动解除了,剩下一方有再婚的权利,这种强调是男性,如果女方有子女的话,这种是不允许的。

    但是我们始皇陛下在保护女性权利方面,给了她们一个特权那就是“免死金牌”。

    就是女子可以杀夫。

    不过这种有前提,只能是上门女婿。

    即若是发现丈夫有不轨行为,就可以杀掉丈夫,不予以追究任何责任。

    历朝历代下,所有听着的女子们“”

    虽然都有限制条件和前提条件,可是这些规定,仍然是让她们震撼难言。

    而这些与女子相关的法律制度等,竟当真是秦朝时期的

    秦朝女子竟拥有这样的权益和保障吗

    对比现下境况,这让她们如何不震惊,如何不心生复杂又难言之意

    而与此同时,于心底那颗发了芽的种子,又在暗自疯涨了起来。

    对比之下的差距,不经意间就让人产生了欲望,而有欲望,也自然而然亟待改变的发生和获取。

    毕竟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永远是不满足的。

    尤其是在他们她们看到了“前景”的情况下。

    而这场“前景”勾画,还没结束。

    让我们再往前推,越过秦朝,再来看看商朝时期,女子甚至能拥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

    所以继班昭之后,我们再来讲一位我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妇好。,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