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欧洲女性的力量,现在回到我们华夏。
哪怕华夏从周朝开始,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已经开始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加强,但是依然有众多的女子突破重围,走到权力的巅峰
荆咕在做华夏古代女性强者时,实在是难以抉择。
不是因为太少,反而是因为太多。
优秀的女性太多,但是相关的资料又太少。
比如姓名,平阳昭公主没留下真实姓名只有封号,太平公主解忧公主等都没有留下名字。
还有史书上真假难辨的消息,后世许多史书的消息来源是前朝的民间书籍,里面本就有不少是民间造谣,集合到史书里代代相传,就被造谣的更严重。
想要从中间提炼出来历史的真相,哪怕是专业的史学家也很有争议,荆咕查资料时就看到对同一位人物不同的史学家或者研究者做出完全相反的评价。
但是,她做历史视频就是与大家共同交流分享,本就会各有侧重,这一期华夏历代优秀女性,荆咕选择了具有跨时代进步意义的一些女性,以及选择她们对时代具有进步意义的贡献。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大秦宣太后,太后这一词也来源于她。
史记秦本纪记载“昭襄母,楚人,姓芈氏,号宣太后。”后列国诸王之母亦称太后。
先秦史学家马非百评论:宣太后以母后之尊的地位,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义渠,使秦国可以一心东向,再无后顾之忧,她的功劳不逊于张仪、司马错攻取巴蜀。
秦朝的历史资料都不多,更不用说先秦时期。
关于大秦宣太后的记载不多,但是最主要的贡献,在秦武王嬴荡举鼎而死后,接回质子嬴稷,稳固秦国江山社稷,并且灭亡了义渠国,帮秦国消除了后患。
哪怕后来嬴稷因为权利与秦宣太后不和并且产生冲突,嬴政依然对宣太后的贡献和能力表示认可“宣太后对大秦的贡献不可磨灭。”
但是在后世,秦宣太后的名声却不太好。
天幕虽然没具体说出秦宣太后的私人生活,但是在明清时期依然有许多不和谐的声音。
“秦宣太后宠爱情夫魏丑夫,又与义渠王私通,还杀死义渠王,实乃歹毒”
“本就不忠于秦惠文王,又毒害义渠王,果然是黄蜂尾后针最毒妇人心”
“秦宣太后牺牲自己,色诱义渠王,帮助大秦开疆拓土,实在是非寻常人等能做到的。”
“一节女流之辈能做到如此,已经很不容易。”
有些是明明白白的贬低,有些看似是赞美,但实际上也是看不起女子的能力,只把秦宣太后的能力归类于“色诱”。
西汉时期,刘向编著的战国策卷二十七韩策二楚围雍氏五月里,记载秦宣太后面对韩国使者求助时拿先王与她的房事作比喻,这个历史是不是真的并不好说,因为战国策并不是一人所作,
是刘向汇聚的民间多篇文章编纂而成。
清朝大文豪王士桢曾经在自己的池北偶谈就此事批点宣太后“此等淫亵语,出于妇人之口,入于使者之耳,载于国史之笔,皆大奇”
dquo1”
进入封建帝制王朝后,因为秦始皇嬴政并没有立皇后,有关胡亥妻子的记录丝毫没有,第一位太后,是吕雉。
司马迁在史记吕后本纪中对她的评价是“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给予吕后施政极大的肯定。
吕雉在政治上继承了刘邦的休养生息,无为而治,任用的丞相也是萧规曹随,对汉初的休养生息起到了极大地作用,为后面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邦并不意外吕雉执政,他在选择刘如意还是刘盈时就清楚,这选择的不仅仅是儿子,还有儿子背后的母亲。
刘盈过于软弱,刘如意虽然能得到他的喜爱,但是能镇压住其他与他一起开国的老臣吗
刘邦认为,不能。
刘盈不能,刘盈背后的戚夫人也不能,戚夫人背后的戚家更不能。
从吕雉为刘盈能请来商山四皓时,刘邦就知道,吕雉大势已成。
儿子不成器不要紧,只要大汉能延续下去,他就不担心。
同样,听到天幕讲吕雉当权,刘邦同样没有太大反应,反而听到史书对吕雉的夸奖、听到天幕说吕雉继承自己的政策,为后面的文景之治打下基础,很高兴地夸了吕雉一句“善,不亏是朕的妻子。”
吕雉难得有些出神地看着天幕。
她现在还在为刘邦想废刘盈立刘如意各种想办法,原来在未来,她已经当太后了,还得到了后世的好评
她辛苦这么多年,原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想起自从嫁给刘邦后,一直以来的辛苦,吕雉难得小女儿情态,眼眶一热差点哭出来。
但是当着刘邦,吕雉忍了回去,看起来依然是一副冷冰冰的模样,生硬地回道“你都可以,我凭什么不可以。”
刘邦笑了笑,依然没生气。
他的手在桌案上很有节奏的一拍又一拍,看起来很悠闲,仿佛放下了最大的担忧,一切都看开了。
吕雉在有些方面眼光比刘邦还要更开明。
比如刘邦在晚年颁布“贱商令”打压商人,导致商人矛盾激化,市场经济混乱。但是吕雉鼓励工商业发展,经济活跃起来。
刘邦有些意外。
历代不都是重农抑商,他颁布“贱商令”怎么还矛盾激化不行了
再看向吕雉,脸皮厚的刘邦丝毫不在乎吕雉的冷脸,笑嘻嘻凑上去“为什么要鼓励工商业发展”
吕雉也扯出一个假笑“你猜。”
刘邦笑嘻嘻“我不猜,我听天幕讲。”
刘邦时期,因为国库空虚,刘邦以秦半两重为借口,令民间自行铸币,秦半两可以铸币“二分钱”。因为汉钱过于薄,又被称为“榆荚钱”。当时民间大量自行铸币,货币混乱,导致市面上钱多而价低,物价飞涨,“米至石万钱,马至匹百金”
吕雉掌权后,禁止民间私铸币,将铸币权收回中央,发行“八铢钱”和“五分钱”,运用国家权力对货币经济进行管理调控,让市场货币稳定下来,物价平稳,也促进了商品流通。
但是吧,汉文帝登基后又把铸币权发给藩王,导致汉景帝想削藩还造成七国之乱,一直到汉武帝才把铸币权收回中央。可见吕雉在经济上还是很有头脑的,比几个老刘都要厉害。
“不愧是吕公子女,娥姁果然很有经商头脑。”刘邦真心诚意地夸赞道。
吕雉想起父亲,轻轻哼了一声,倒是没有反对。
吕雉的父亲吕公就是商人,可能有些受到吕公影响,吕雉非常在意商业经济,如果说收回铸币权是刘邦晚年就有的想法,她只是继承。但是刘邦实行“贱商令”后,吕雉依然鼓励工商业发展就是属于她自己的眼光。
中央掌控铸币权,哪怕是现代的国家也是不变的铁律。
重农抑商从秦国商鞅变法就实施的政策,刘邦也是继承,但是吕雉却打破了。
刘邦看到国库空虚无力铸币,加上还要维持楚汉战争便允许民间自己铸币,等楚汉战争一结束,高帝八年刘邦就颁布了盗铸令,禁止民间盗铸。但是,已经迟了,货币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已经出现了。
“吕后手腕强势,朕不如也。”
刘恒想起自己初登基时期对藩王们的妥协,就是一阵遗憾。
吕雉不但成功收回铸币权,还重新平稳了物价,促进经济发展,这一点刘恒后来也没有做到。
刘恒把铸币权发给藩王们,就是向诸侯妥协的结果。
他又把铸币权分给邓通,何尝不是想与诸侯抗衡。
他的儿子刘启再次妥协,短暂的收回过诸侯的铸币权,但是维持时间不长。
直到刘彻收回兵权、打败匈奴之后,才成功将铸币权收回中央,后世吸取他们的教训,再也没有将铸币权放手过。
吕雉修建长安城,兴起长安城西市,使长安成为汉朝经济活动的中心,为长安后来成为世界性大都市奠定了基础。
汉初时期刘邦继承了秦朝的挟书律,吕雉下令废止此律后,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也让民间的文化大力发展。
可以看出,吕雉对民间的经济
文化是持比较开明的政策。
“的确是人才。”嬴政听着天幕夸奖吕雉的政策,微微颔首,“这样的人才大秦正缺,吕雉是刘邦的妻子对吧,应该也在沛县。”
前面说过吕雉的婚事是父亲做主,母亲反对也没用,嬴政记忆力很好,对于天幕特意提到的人才一个都不会忘记。
李斯懂了。
他积极地回复“臣已派人去沛县拿人,现在应该已经在回咸阳的路上。”
天幕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到汉初,他作为能臣,怎么能不懂帝王的心思
嬴政对李斯投向满意的眼神,接着对吕雉的其他政策也有了想法。
“鼓励工商业发展,鼓励民间藏书,不但没有生乱,还能天下晏然”嬴政是一个实用主义者,法家好用就用法家,现在听到其他的好用,也有了新的兴趣。
“鼓励工商业倒是与管仲的重商相似,鼓励民间藏书似乎是儒家的教化万民相似,她倒是足够自信。”
李斯作为法家大臣,自然是不愿意看到商业兴起,他垂首看似遗憾惋惜“可惜,当世已无管子那样的大才。”
管仲其实也是法家代表人物,但是属于前期法家,与李斯的法家已经不太一样。
汇聚了管仲思想的管子治国篇中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首先提出了“国富民强”“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概念。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就是管子名句。
但是到商鞅变法时,法家变成了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李斯的思想更接近商鞅,在他的谏逐客书里明确提出的经济观点,是“物力并用”、“重农抑商”、“积聚资财”、“轻徭薄赋”等,与管子学派非常不同。
嬴政淡淡地看了老狐狸一眼,手轻轻在膝盖上叩了叩。
轻微的动作仿佛叩在李斯的心头,他的心脏猛地一跳陛下这是在警告他吗
李斯立刻改口“虽然朝中无管子那样的大才,但是民间百家兴盛,定然还有。”
嬴政这才满意“此事交给你去办。”
李斯后背吓出一身冷汗,无比恭敬地应下“唯。”
西汉出了一位吕后,东汉还有另一位优秀的太后,邓太后邓绥,又被叫做“和熹邓皇后”
“和”字是邓皇后皇帝丈夫的谥号,第二字“熹”是皇后本人的谥号。
在后汉书里解释“有功安人曰熹”,“有功安人”意思是说她功于社稷,安定人心。
“和熹,看来你做得不错。”汉和帝刘肇轻轻抚摸着邓绥的手满意道。
“陛下也很不错,臣妾也是学得陛下。”在刘肇面前,邓绥柔情蜜意地说道。
“不刚不柔曰和,推贤让能曰和,号令悦民曰和,敦睦九族曰和后世很认可陛下的功绩呢。”
邓绥执政期间,帮助东汉克服了最为严重
的十年天灾虽然当时总是有人造谣说天灾是因为太后当权阴盛阳衰,但是李世民在位时期也天灾不断,天灾什么时候还看人下菜,根据当权者来决定要不要发动天灾
想看西羚墨的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吗请记住的域名
原本还在看前朝热闹的李世民猛地坐直身子“天灾不断大唐怎么就天灾不断了”
天幕你倒是继续说说啊
赵匡胤也咬牙切齿“是啊,老天怎么不在赵光义篡位时天降巨雷直接劈死他,免得祸害大宋”
董仲舒“”
他的天人感应学说怎么办还没被重用,就要腹死胎中了吗
刘肇哈哈一笑“看,天幕为你鸣不平呢。”
邓绥眼里满是感动,轻声叹道“是啊。”还是天幕懂她,尊重她。
邓绥开仓放粮,赈灾有方。此外在派兵平定羌乱,剿灭海盗,征服乌桓、鲜卑、南匈奴等外患,还设立西域副校尉,恢复了东汉对西域的统治,并且将九真郡外的夜郎蛮夷纳入版图,把东汉的领土扩张了1840里,被人称赞道“兴灭国,继绝世”。
“好竟然把夜郎国打下来了,好”刘彻最喜欢开疆拓土,听到后世东汉的太后有开疆拓土之功,连连叫好。
秦朝时,夜郎国是秦朝的附属国。
秦灭后,夜郎国没有对汉朝臣服,独立了出来,与中原断绝了往来。
夜郎国是巴蜀之地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也是华夏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因为地势特殊,比较封闭。
正是在汉武帝时期,使臣唐蒙被汉武帝派去夜郎国招降,被夜郎国国王询问“汉孰于我大”,意思是大汉跟我夜郎国哪个更大,才诞生了“夜郎自大”这个成语。
夜郎国比较特殊,在汉初时期疆域并不小,还是奴隶制君长国,有10多个成员国,势力复杂地形更复杂。
汉武帝忙着打匈奴,对夜郎国没有动武,选择授予了夜郎王金印,承认其附属国地位。
到西汉成帝时期,夜郎王兴同胁迫周边22邑反叛汉王朝,被汉使陈立所杀。
夜郎国也随之被灭,前后持续了约300年。
但是夜郎国覆灭了,少数民族部落依然存在,一部分发展到了九真郡。
九真郡是汉武帝时期设置的郡,现属于越南境内,到邓绥时期,一起给收回大汉。
邓绥本人通晓天文、算数,在她执政期间,任人唯贤,出现了多位名臣。
比如她资助蔡伦改进造纸术,诞生了改变全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的诞生,蔡伦以宦官之身封侯,所造的纸张被称为“蔡侯纸”;
她特征张衡入朝研制出浑天仪、地动仪,带来了天文学上的重大进步,张衡在后世被称为“科圣”;她命令许慎等人矫正文字,修书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这本字典此后被沿用了几千年,直到现在还在使用,许慎也被后
人称为“字圣”。
蔡伦前面提过,
荆咕简单带过。
现在重点介绍张衡和许慎后,
特意把二者的发明也放在了天幕上。
到了现代,张衡当年原版的浑天仪、地动仪已经不存在,但是各朝各代和现代的仿制品无数,尤其是在天文博物馆,一定会有仿制品来介绍天文史的发展过程,而一旦介绍,一定会介绍“科圣”张衡。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又叫候风地动仪。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的地震仪之祖。虽然它当时只限于测知震中的大概方位,但它却超越了世界科技的发展约1800年。在国外,能观测地震方位已经是19世纪以后的事。
张衡不仅是浑天仪和地动仪,还研究天文历法,算学等等,在科学方面十分的全才,无愧于他的“科圣”称呼。
为了纪念张衡,后世人在月球上以“张衡”的名字来命名环形山;哦,还有蔡伦也有份,月球上目前有14座以华夏人名人命名的环形山,邓绥朝就独占两位
“圣人”不是谁都有资格叫的,邓绥朝又有两位,“二圣同朝”,可以说是人才济济,也可以说她任人唯贤,文风昌盛。
荆咕放出月球上的“蔡伦环形山”和“张衡环形山”,那灰扑扑光秃秃的月球地表虽然让对月球存在各种美丽幻想的古人很幻灭,但是再一想,那可是月球
能用自己名字命名月球上的什么山,多荣幸啊
每天晚上只要一抬头,看到天上的明月,想到明月上有属于自己的一座山,不就相当于自己在一个地方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封地
张衡和蔡伦很激动,张衡和许慎更激动
没错,张衡是双重激动
他被后世封为“科圣”,还在月球上拥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山
邓绥听到天幕专门赞美自己后,心情一直很好。
想当初她刚登基时就遇到天灾,大臣质疑是因为太后失德,民间也起了阴阳失调导致大灾的风声,外面的蛮夷小国想欺负大汉的孤儿寡母不断扰边,内外一片混乱。
她顶着巨大的压力一路扛了过来,还好,她证明了自己,她没错,历史会证明,她是对的。
邓绥自幼受到了家人良好的教育,被称为“诸生”。感受到学文化的好处后,邓绥对民间百姓的文化教育同样很重视,开拓性地创立了男女同校学堂,还为女子学堂教育,促进了整个时代的文化兴盛。
在古代,她这是一项跨越时代的先进思维,在后面再也没有帝王能够做到。直到现代我们才能再次实现男女平等的进入学校,一起进行教育。
宋朝文豪苏辙曾经盛赞邓绥“和熹盛东汉”,后世史学家称呼她为“皇后之冠”。
“后世也可以男女同校学习”邓绥惊喜了。
她从天幕的语气中早就猜到荆咕是一位受过专业教育的女子,而且从她对女性、对平民的怜惜看起来,又不像是贵族子弟。
荆咕曾经说过,后世从清
朝灭亡之后已经没有皇帝没有贵族,她也曾猜想后世的女子是不是都是平民后,能与男子一样接受教育,但是这一切都没有荆咕亲口诉说来得震撼。
而且荆咕说得是“学校”
,不是“学堂”
。
这就让邓绥忍不住猜测,荆咕口中的学校,是太学那样,限制门第势力,还是稷下学宫那样,能不限门第不限派别进入学习,也不限性别不限年龄
“男女同校学习,真是一个自由平等的好时代。”武曌难得语气中也带上了羡慕。
哪怕是她,当年在武家学习也是在家中单独设置私塾,请先生进入家宅中教导,哪能那么自由自在与外男朝夕相处。
隋唐的民风相比后世明清已经开放许多,但是在教育这方面女子在古代一直没有受教育权。
太平公主怂恿“母亲,不如我们大唐也开办一所这样的学校吧”
天幕都说了大唐比后世开放,后世做不到,大唐未必做不到。
尤其是在母亲当政期间,民间的女子连穿着打扮也比贞观年间大胆许多,有了袒胸、半臂,美艳大胆,风格多样。
武瞾心中一动,觉得自己年老的心也重新被刺激的有了活力“好主意。”
就算朝臣们会反对又如何,大臣们反对她的政策多了去了。
天幕中的邓绥不也是曾经被大臣们各种反对,死后还跟吕后一样被清算家族,但也不影响后世给了她高度评价。
原本武曌还会担心武氏在她死后被清算,现在已经看开了。
武氏被清算,那是武氏无能。
她已经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已经无悔自己为了野心付出的一切,何必再拘泥于礼法
“不错,这事交给你跟婉儿去办。”武曌看向上官婉儿,她一向有才,文采方面比太平公主更甚。
太平公主有权,上官婉儿有才,允许男女同校的学校让二人去成立,理论上是比较可靠。
但是操作起来,会遭遇多少阻拦,哪怕武曌不提,太平公主也能想到。
但是,她既然主动请缨,就不会后退。
“我们一起。”上官婉儿已经想到了可能遭遇的阻力,但是笑意盈盈,丝毫没受到影响。
她抓住太平公主的手,一起展望未来
终有一日,大唐将遍布男女同校的学校,女子将会跟男子一样接受教育
大唐将出现第二个,第二个,无数个上官婉儿,所有女子都可以才华横溢,都可以成为巾帼丞相
说完汉朝,我们先不说隋唐,直接跳到宋朝。
宋朝同样有一位厉害而贤能的太后,刘娥刘太后。
清代说唱艺人石玉昆创作长篇公案小说二侠五义,给刘娥和养子赵祯编了个“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说李氏生下的赵祯被刘娥抱走,然后给了李氏一只狸猫冒充她生的孩子,让李氏在宋真宗面前从此失宠。
嗯,故事编得很精彩
,我们很喜欢看,但是就感觉宋真宗是不是有点傻,人生出狸猫这种荒谬的故事都能相信
宋真宗赵恒朕不是朕没有
后世谁编造的这种故事,简直荒谬
李氏是刘娥的侍女,是他想给无子的刘娥册封皇后,让李氏产子给刘娥抱养。
李氏产子后被封为李宸妃,刘娥凭借李氏的儿子成功当上皇后,整件事情背后,宋真宗赵恒才是“主谋”
。
帝王的宠爱,就可以赤果果的偏袒,明晃晃的偏心。
刘娥作为被偏爱的皇后,此时被后世人编造谣言也不生气,看到赵恒生气还笑眯眯地安慰“官家,没事,后世的话本而已,你看天幕也没当真。”
“简直把朕当成傻子,人怎么能生出猫来朕又不傻”赵恒还是很气,这故事实在太荒谬,简直把他写得蠢不可及
刘娥,是宋朝第一位摄政的皇太后,常与汉吕后、唐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在史学家眼里,刘娥是一个很好的过渡者,完成宋政权从真宗时代到仁宗时代的平稳交接,为宋仁宗时期的“仁宗盛世”打下基础。
天幕刚说到刘娥与吕后、武后并称,赵恒一个咯噔,有点慌张地看向刘娥,以为自己看错了人。
没想到紧接着来一句“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赵恒立刻觉得,自己又可以了。
“朕没有看错人。”赵恒激动地抓住刘娥的手捧在自己胸口,他就知道,他的皇后聪慧美丽,还很贤惠。
刘娥柔顺的靠在了赵恒的怀里“臣妾倒是希望,官家能活得更长久一些,能跟臣妾一起生生世世都在一起。”
赵恒叹息一声,揽住刘娥。
他何尝不想,只是听天幕这话,自己到底还是走在了她前面。
赵恒在位期间,早年英明,但是晚年有一项重要的措施,影响了整个国家,那就是持续了十年之久的“天书运动”。
天书运动,就是到处封祀,是的,不仅仅是封禅泰山,是全国各地。封泰山神,封泰山女神,到处封,如同一场闹剧,到处撒钱的闹剧。
赵恒
怎么办,他已经正在进行了,还来得及挽救吗
想不到,因为“天书运动”这事,自己口碑如此之差
天书封祀耗费了宋朝巨大的财力,仅是东封泰山,就耗费八百余万贯;西祀汾阴,耗资更增二十万贯,这还不计亳州之行。
在玉清昭应宫的营造过程中,仅雕二座塑像就用去金一万两、银五千两,但是赵恒要求的是大修二千六百十座建筑的糜费可以想见。
赵恒前四十年,天下富庶、财政良好;到其晚年,大兴天书运动后,“内之蓄藏,稍已空尽”。
还好,他死后,有刘皇后为他收拾烂摊子,刘娥上任禁止了天书运动,开始缓慢休养生息,恢复经济。
刘娥听到天幕上统计的部分数据,连
连点头。
没错,赵恒晚年时期,怎么劝都不听,沉迷各种“祥瑞”,到处封祀,民不聊生。
她接手宋朝的国库时,空的老鼠都跑光了。
大宋的国库空了,但是各处佛寺的和尚肥了。和尚有钱的女子宁愿嫁给和尚过好日子,不少和尚娶妻纳妾,比需要上朝处理公务的官员还滋润。
刘娥不仅中止了“天书运动”,还废除兴修佛像宫观,控制寺庙扩张,严惩贪污,对经济有很大恢复。
宋朝党争十分严重,刘娥在位时结束党争,兴办州学,兴修水利,民间经济文化都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与发展。
大家知道宋朝有纸币“交子”,却不知道,宋朝的第一种纸币“交子”也是刘娥执政时发行的,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种纸币。
纸币贯穿了整个大宋朝,也影响了后面的明清,同样是一项跨越时代的开创性举措。
赵祯心情很复杂。
刘太后去世后,才有宫人告诉他他的生母是李宸妃,但是其实刘太后在世前,他已经在宫中流言早有耳闻过。
而且李宸妃去世后,刘太后以皇后之礼下葬李宸妃,给了李氏足够的体面,并没有亏待李氏。
对待赵祯,刘太后也是亲历亲为,当亲生儿子照顾,并无怠慢。
早期刘太后在世前,赵祯因为一些政治问题与刘太后有过矛盾,但是当刘太后去世后,他能想到的都变成了刘太后的好。
听到天幕各种夸奖刘太后,赵祯心情也惆怅了起来。
这里不提太后们的“过”,因为比起太后们的功绩,太后们的“过”更广为流传。
尤其到了喜欢写野史的宋朝,和大力打压女性的明清,给不少当权女性编造了不少谣言。也就吕后废除了妖言令,不然这些造谣的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去蹲大牢。
宋朝的时候才开始有报刊,真心建议专门开辟一个八卦专栏,给喜欢编故事的文人自由发挥。文人这种编故事的能力,用来专门做杂志给国家赚外快,国库早发财了。
赵祯眼前一亮好主意他们有这条件可以啊
宋仁宗时期,人才济济。
那些后世知名的名臣名相,包拯、范仲淹、欧阳修、富弼、韩琦等,都是宋仁宗时期的。
这时期同样已经有了官方发行的邸报,和民间发行的小报。
官方邸报一般是朝廷政令措施,比较正规,带有很强的政治意义,也带有很强的严肃性。但是关于官员的贬谪、朝廷内斗之类,就不会报道。
小报就是五花八门,还有十分野性的八卦绯闻,让朝廷大员气得想抓人的那种野性,屡次想禁民间小报,却拿它们完全没办法。
一来北宋时期的民风开放,东京百姓被称为“笼袖骄民”,让东京百姓挪个位置扩建皇宫都无动于衷。二来民间小报本来就很隐蔽,打游击一样,今天这边剿灭明天那边自己再印,偷偷贩卖,与现代街头卖涩片的差不多隐蔽。
这些民间小报的幕后老板也不简单,
许多都有各自的门路。有钱能使鬼推磨,
还分了很多方向去打探。去找宫中太监宫女打探消息秘闻的,叫“内探”;去找各个朝廷部门打探官员八卦消息的,叫“省探”;在衙门内部找小吏打探八卦消息的,叫“衙探”。
消息五花八门,十分广泛,有些朝廷大员家中丑闻被登报之后才知道家中发现过那些丑事。
赵祯也被官员屡屡投诉要管束民间小报,原本他也头疼,现在听到天幕这么一说,他有了新的想法“论文采谁能比的过朝中大员既然民间小报写,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写”
大臣们嘴上拒绝,各种“不妥当”“有失形象”,但是私底下,心思已经活动开来。
大宋经济至上,加上东京房价极其昂贵,不少大臣只能选择租房住,为五斗米折腰的大臣们,私底下有副业的为数不少。
听陛下这意思,小报也可以成为副业,为什么不能再来一份俸禄
但是这一份副业,最终谁也没有拿到。
因为,它到了赵祯的女儿们手上。
“只是八卦小报,不是什么正经杂志,就让她们先试试。”因为子嗣单薄,赵祯面对女儿们难得的请求,选择了退让。
大臣们对视一眼,选择退让一小步“公主们年幼,不如先尝试一部分,臣等从旁辅助。”
也就是,大臣们掌握最终审核权,公主们不过是初次编辑。
赵祯连忙道“可。”
只是不重要的小报,给女儿找个小事情做,大臣们也同意,一切皆大欢喜。
赵祯美滋滋,丝毫不知道,这一小步,对于被困在后宫的公主们来说,是改变命运的一大步。</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