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谜底,我们稍后揭晓。
今天,我们来正式讲述商业与货币经济的故事。
首先,华夏虽然自古以来一直实行重农抑商,但是论历史,华夏的商业史非常非常悠久。除了建国更早的古埃及,华夏的商业史比擅长经商的古希伯来人、古腓尼基人、古巴比伦人都要早,更不要提近代商业的欧美,在华夏有了正规商业时欧美连商业萌芽都没有。
古人们或矜持或明显,各自露出自傲神色。
华夏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商业同样是非常早就有的老祖宗。
就算古埃及先诞生,但是古埃及文明早已断绝,只有华夏可以不用称呼“古华夏”。
这是文明带来的骄傲,是不分时空不分年代让华夏人自信的千年底蕴。
但是为什么,华夏的商业落后欧美那么多甚至到近现代,在国际商业战争时我们经常因为反应不过来而吃亏
天幕在提问,但是几乎所有帝王都沉默了。
为什么
他们自己比谁都清楚。
这一次,赵匡胤赵光义都觉得扬眉吐气了。
他们老赵家,总算做对了一次,宋朝的商业可以笑傲群朝代
我知道大家肯定理所当然觉得是华夏自古以来的重农抑商,以及“贱商”政策,但是不仅仅如此。
首先,与文明有关。
华夏的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气候上适合农耕种植,华夏先民自古以来习惯了自给自足,许多百姓甚至老死不相往来,也没有商业竞争的观念。小农经济的封闭保守性质,让百姓自身就对商业竞争没有太大的需求。
其次,与地形有关系。
比如商业最为发达的欧美地区都是平原地区商业最为发达,包括古埃及经济发达的也位于尼罗河的冲积平原上。相反,华夏多高山峻岭,道路阻梗,南北相隔遥远,东南海岸线又复不长,航海贸易也很难发展。
第三,是贱商政策。
自上而下的重农抑商政策,整个社会都轻视商人,连朝廷也缺乏商业知识,民间有志之士也不愿意从事商业,让商业无法繁荣兴盛。
第四,是资本浅薄。
历朝历代的经商者,一般都是个人资本,小商小户,在经商上面各自为政。这样的个人或者家族力量,缺乏大魄力。而且国家既没有奖励,反而动不动打压商人,对商户更是重大损失。
所以欧美日本反而后来者居上,凌驾在华夏上,入侵华夏后抢夺了华夏的商业市场,也抢占了华夏的经济命脉。
朱元璋最听不得什么是华夏原本有、且诞生的比较早,最后被其他蛮夷超越。
尤其是里面夹杂一个让人恨之入骨的日本。
大明饱受倭寇之患,朱元璋听了几期天幕,对日本的恨可谓是刻到骨子里。
曾经他轻鄙商人,在这种仇恨的刺激下,朱元璋第一
次开始认真听商业的作用,还不忘督促皇室宗亲与大臣们“好好听好好记天幕结束朕要考试”
大臣还好,早习惯了朱元璋的严格要求,一群皇室宗亲齐齐如丧考妣。
如此轻松地看天幕,看完改革各种措施就罢了,那主要是大臣们的事,怎么还要考试他们又不用参加科举,至于吗
却不知朱元璋已经决定了要解决大明宗室费钱的问题。他知道皇室宗亲过习惯了奢华生活,由奢入俭难,国库不发放供养一定会想方设法捞钱,但是地方赋税不能动,那就只能从现在开始,让宗室自己学会经商挣钱。
现在朱元璋虽然安排了宗室各种任务,但是未来的帝王若是出于忌惮之心,定然不会让宗室插手军政。换句话说,经商是最没有威胁性的。
商业始于贸易,从远古时期开始,华夏已经有了商业贸易。
黄帝以前,还是华夏上古部落时代,部落之间经常有武力冲突。
神农氏时期,农业开始有了萌芽。
神农尝百草,被认为应该是以神农氏为名的部族开始尝试农耕种植,并且开始有了最早的煮海为盐。
神农氏立市以供交易,使财货流通,居住在山区的百姓以皮为货币交易,居住在江河畔的百姓以贝壳为货币交易。
天幕上出现一批身披毛皮或者麻布衣服的远古先民,他们聚族而居,有各自的氏族图腾。
他们磨着石器、骨器,在土地上刀耕火种,进行各种农作物的耕作。
有些居住在海边,因为人类对盐的渴望,开始尝试煮水为盐。
到了部族一年一度的市集上,善于耕种者粮食和皮毛,善于煮盐者海盐和贝壳,用来交易自己需要的东西。
这些古老的以物易物,正是最原始的交易。
因为远古先民多居住在河海之滨,“贝”作为货币最为普遍,这样的文明一直留存在华夏的文字中。
比如文字上与财富有关者,皆从“贝”字,比如负、财、贡、贫、货、贪、资、赠、赐、赊、购,还有“买卖”的繁体字,都有“贝”字。
黄帝以武力统一部落之后,修道路建立统一政权,在各种行政机构里,已经出现了国营工匠,并且有左右大监,监察国家经济。统一政权,给了商业兴起的条件。
此后,黄帝统一度量衡,命隶首作算数,度以定长短,量以定大小多寡,衡以定轻重,度量衡由是而成。
在众多的金属矿物中,开始立五币,铸金刀。
黄帝时期的矿产,有丹砂、黄金、慈石、铜金、陵石、赤铜,黄帝规范五币后,以珠玉为上,黄金为中,刀布为下。
在统一的秩序与货币下,农者能够安心种地,商人得以安心营业。
有关黄帝的历史,哪怕是古代的皇帝们知道的也不多,只能从一些春秋战国时期的书籍去想象上古时期的尧舜之治,根据神话去还原传说中的部族首领
。
统一天下,必须要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嬴政微微颔首,对黄帝与自己不谋而合的做法非常满意。
想看西羚墨的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吗请记住的域名
他果然是千古一帝,与远古圣人做出了一样的抉择。
在西方人眼里,华夏人做饭仿佛要施法,都要用手指头伸进去“做法”,其实华夏人的“做饭魔法”,是在用手指量水的深度。
那么为什么水深要用手指量呢
因为这就是华夏最古老的度量衡,以人体为标准的度量衡,一指约为“一寸”,大概在23厘米,我们观察着需要到一指的哪个关节哪个深度,就能大概估算水与米的比例。
荆咕特意放出现代人的做饭视频。
只见一个电饭煲里,被人倒入白米,然后用水淘洗之后,最后倒入清水,一根手指头探入水中,看看水没过的关节位置,就知道水是多了还是少了。
天幕特意用字幕做出了人关节的长度,一个手指关节约为一寸,荆咕放出的是自己的手,她的小短手手指一节不长,25厘米。
“后世的数算计量单位不同,看起来也更为精确。”大秦时期,数学家张苍看着天幕上用阿拉伯数字标注的度量衡,非常感兴趣。
现在的度量衡寸尺等,日常生活使用取大概范围,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的精准程度是做不到的。
南北朝,数学家刘徽看着“25厘米”的标注,心念一动。
“咦,这个计量方法很好记。”
小数的理论,在华夏正是由数学家刘徽第一次提出。
他在计算圆周率时,用到了尺、寸、分、厘、秒、忽等7个计量单位,把“忽”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
而元朝时期,数学家朱世杰同样意动。
“这种点,比文字快捷。”
朱世杰提出了小数的名称,同时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
在华夏古代,用算筹来计数,计算的时候一般用小棒表示数,要表示小数就只是用文字。
在西方,一直要到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才第一次提出用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
现如今,有了天幕无意中的煮饭度量衡,小数提前在大秦诞生,对数学、对科学有了些微启示,在短期内还不明显,但是对于数学家来说,慢慢琢磨后,将会有长远的影响。
说起度量衡,华夏最古老的度量衡,就是以人体为标准。
比如说文解字注云:“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体为法”。
大戴礼记、孔子家语中都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的记载。
小尔雅中还说:“跬,一举足也,倍跬为步”。
这些都是以人体为度量衡单位的记载。
华夏有自己的十进制,与古老时期用十根手指计数有关系,十进制在各大古老文明都可以见到。
华夏
还有自己的十二进制,比如十二月,十二时辰,十二生肖,十二地支
而这个十二,是四根手指的十二个指节,在计算的时候用大拇指在手指指节上轮流数数,就是最便携的“计算器”。
人体,就是最古老的度量衡单位。
而华夏的这种以人体为标准的度量衡,从医学解剖的角度来说,也有科学道理。
一指为寸,十指正相当于伸出大拇指和食指的这段距离。一拃为一尺,人的身高正好相当于它的十倍。人体的身高与伸出两臂之长相等。人体这一完美的比例关系,欧洲直到十五世纪才发现,经常在艺术解剖学中用绘画描绘。
天幕放出欧洲著名画家达芬奇的艺用解剖学的图片,这一位文艺复兴三杰”为了研究人体,曾经亲手解剖过死刑犯,并且为数不少。
他的人体画,有一副非常出名,一个圆圈内,一个裸体的男子张开双臂,双臂和双腿高低抬起不同的角度,都是在圆形内。
在艺术解剖学中,已经有了人体比例的各种概念,但是这样的概念,在华夏远古时期已经被提出,只是很可惜没有进一步深入。
“原来我的身高与手臂的长度一样。”小朋友伸出手臂,第一次好奇地仔细看自己的手臂,再低头去看自己的脚尖。
大人伸出自己的手掌,观察自己的手指关节,原来这就是一寸
又用大拇指和食指张开做一拃,量为一尺。再用一拃去量手指到手肘的位置,再乘以十,原来这就是自己的身高
天幕上其他的知识需要工具或者材料,只有这一个,量自身就可以,顿时不分男女不分贵贱,都开始饶有兴趣的比划起来。
先站在墙边,在头顶画一道,然后用手臂去比,用手肘去比,用手掌去比划。
宋朝,宋慈快速记下天幕上的内容。
原来人体的身高与手的长短都有关系,这岂不是意味着他日后只要发现尸骨的手掌,都能揣测出人的身高
除了手,还有头颅,还有脚掌大小。
既然天幕说人体比例有一定联系,西方也有人解剖研究,那华夏人是不是也有自己的比例
南宋时期,宋慈开始对解剖有了想法。
大宋并非完全没有解剖学,只是比起医学,解剖更多的被用于政治方面。
比如王莽改制后,有农民军起义反抗,其中一名反对党名叫王孙庆被捕。王莽出于杀鸡儆猴,对王孙庆进行了极其残酷的杀戳,把竹扦子通到王孙庆的经脉中去,搞清了血管的来龙去脉。
宋仁宗时期,广西起义领袖欧希范、蒙干等人,在起义后接受了朝廷的招安,结果中了宋官吏杜杞的圈套。
杜杞假意设宴款待起义军首领,等一群人喝得烂醉如泥后齐齐抓捕。
此后,起义军被斩首,而起义军首领欧希范被推官吴简解剖,并命令画工将所见绘成图谱,名之曰欧希范五脏图。
宋徽宗时期,解剖
学家杨介根据泗州处死的犯人尸体解剖材料,绘成存真图。
此图对人体胸、腹、脘内脏的前面与背面,右侧胸、腹腔及其主要血管关系,横膈膜及在其上穿过的血管,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都有较欧希范五脏图更为详细和正确的内容。
9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这两幅解剖图在后世已经失传,但是在南宋时期还是存在的,一直到明朝还有医学家借鉴学习。
宋慈曾经拜读过解剖图,也通过此图看到过人体内脏的结构,但是现在他还是觉得不够。
纸上得来终觉浅,他不仅仅要亲自解剖,还要亲自去研究人体内脏与比例的关系,亲自绘出有用的人体比例图。
说回商业。
帝尧时期,洪水泛滥,华夏先民历经了苦难,依然不忘自己的种植生产。
洪水泛滥之后,先民开始重视水上交通,有了更多的新路线,也便于商业交通。
夏禹时期,物产丰盛,已经定下九州,开始各地之地的交易。
比如兖州,产大漆,丝织品;青州产盐,海物,丝麻,怪石;扬州产金银铜,象牙,犀牛角,和兽毛等等。
九州之内交通蒸蒸日上,是一个商业繁荣的盛世时期。
到商朝,以九夷、八狄、七戎、六蛮为四海,四海之货皆与中土交易,交易品有圭璧金璋、锦文珠玉、布帛武器等。
再到西周时期,周武王攻克殷商后,因为殷商有大量存积的粟,周武王提倡大兴商业,与缯帛黄金来作为交易。
“卖粮食啦卖粟米”
周朝新建时期,并没有后世常见的粮荒,反而有足够的粟,但是朝廷缺金银为货币。
商纣王曾经修建鹿台、巨桥,以鹿台聚财宝,以巨桥存放粮食。
周武王占领都城后,打开巨桥的仓库,把巨桥之粟投入市场售卖。
官方贴出告示,并且派出商人向着民间兜售。
当有人来询问时,官商立刻热情地问道“有新粟与旧粟,你要哪种”
能有资格和能力买粟的百姓,能有资格住在城市中的国人,本身就是贵族后裔,是奴隶主。
他们手中有金银,手下有田地,有大量的家人需要赡养,看到官府卖粟起了念头,上前询问
“官府也在卖粟”
“是,官府的新粟,新鲜美味,旧粟价格便宜,买不”
“一样要一半”
官商大气,奴隶主豪爽,很快做好生意,各自都很满意。
民间有了足够的粟,可以缓解因为战争导致的粮食减产;官府有了足够的金银,可以赡养军队,稳定国家。
“打完仗还有前朝的存粮,真好。”
李世民发出羡慕的声音。
大唐的前朝,隋炀帝杨广实在是太能挥霍,大唐接手的就是一个空荡荡的国库。
“隋炀帝当年重视西域,免费宴请西域商人
,大手笔还真吸引了不少西域商人。
曾经侍奉过杨广的裴矩语气复杂。
他也是画出西域图记的作者1010,曾经这西域图记正是为了投杨广的所好。
被提到的隋朝,杨广同样在提起商贸。
“卖那一点粟有什么用,还不如吸引外面的商人来买卖。”
隋炀帝杨广正在洛阳城中,听着各地汇报的宴请西域商人的进度,再看看天幕上周武王的做法,颇为不屑。
杨广不仅仅贪图享乐,自己很能挥霍,也同样重视商业。
他亲自西巡到河西走廊,历时半年之久,并且在西平郡进行军事演习,先进行武力威慑,然后给出胡萝卜宴请。
杨广是华夏最早在丝绸之路上宴请西域商人的皇帝,此后为了吸引商人到洛阳做生意,给予了西域商人各种特殊福利比如,免费吃喝。
每年正月,当少数民族和外国首领、商人聚集洛阳时,杨广都会命人在树上缠满丝织品做装饰,命洛阳的店铺都要用帷帐装饰,把洛阳妆点的华丽漂亮,来接待西域商贩。
西域商人要到市上交易,杨广就下令“盛饰市容,装璜店肆,房檐一律,珍货充积”,连卖菜的都要垫以龙须席。
当这些商人从酒店饭馆前经过时,店铺要请他们就坐用餐,并说“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
不仅仅是吃饭不收钱,连住宿也是免费的。
到元宵节的时候,隋炀帝甚至还准备了百戏,这一次的百戏表演,要足足持续一个月。
歌姬三千万,丝竹乐声传遍整个洛阳城,还有百戏杂耍等表演,西域商人和少数民族首领无论住在哪间客栈,都能听到音乐,看到表演。
在美景美乐之中,杨广飘飘然,觉得这才是盛世之景,自己才是盛世皇帝。
但是他没想到,这些投资在他的隋朝起到的效果并不多,反而因为让沿路官府、店铺都要免费招待西域商人让民间怨声载道。
而这种铺张浪费的免费招待的主意,正是出自裴矩。
非常符合杨广的喜好,此后对裴矩大为赞赏。
这一种冤大头一般的烧钱行为,有一定的作用,西域称赞中原是“神仙之地”。
但是,隋朝的短暂,根本等不到西域商人回馈。
隋朝展现的富裕大气,在后面全便宜了唐朝。
西域商人和少数民族首领后来到大唐觐见、做生意时,走得就是隋朝时期进入洛阳的这条路。
就连在隋炀帝时期被称为“佞臣”的裴矩,也投了唐,反而在唐朝在李世民手下,后面得以拜相,名声很不错。
司马光曾评价他“佞于隋而忠于唐”,在后世小说中,也是奸臣、良臣各种形象都有,非常复杂。
也是从周朝开始,有市政,也有了商税,比如屋税、货税、地税、契约税等等。
周朝的许多政策,一直持续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和商业飞快发展,民间市场交易扩大,货币使用更加频繁,也因地制宜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货币。
这个时期以铜币为主,有少量的金、银、玉、锡、布帛、贝使用,不同地区也可以自由铸币。
到战国时期,开始普遍使用黄金铸造金币。
此后,南北方开始大量使用金币,其中金饼和金钣为主要形态。
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金饼,嬴政最有话语权。
“六国国库还有不少金饼,挺好。”
虽然六国没有像商纣王一样留给他巨桥之粟,但是留了不少金饼,嬴政也可以勉强接受啦。
虽然秦朝的“金”分两种,一种是指黄金,一种其实指的是铜。
说到以黄金为主要货币,这就不得不提到前面提到的“炼金术”。
前面提到的三个问题,大家做出了哪个选择今天为您揭晓。
朱棣顿时来了兴趣“大海如此神秘,说不定也能提取黄金,我选海水”
他一直惦记着天幕说过的海外的好东西,连带着对大海也有了强烈的兴趣。
朱棣用手肘戳了戳兄长“大哥你选什么”
“废弃手机。”朱标淡淡道,“这个手机大明没有,但是前面好像出现过,看起来很有用,没准能提取黄金。”
朱棣也记得,天幕出现过买东西付款时提到过“手机支付”,只需要刷一下,就有声音提示到账多少钱。
他也有些意动。
莫非,手机其实真的有黄金,付款时真的有付出黄金,只是他们没看到
朱标看向朱元璋“父皇,不知道您选什么”
“我选粪便。”朱元璋一开口,让儿女们惊讶。
但是老朱不是好面子的人,非常实在“前面人的尿都能提取白磷,说不定后世人连人的粪便也能研究出东西来。”
朱棣开始沉思。
父亲说得也有道理,那么到底谁选的有用呢
恰好,荆咕开始讲解。
首先是废弃手机,电子垃圾已经明确可以从中提取黄金。
比如日本奥运会时,就是从电子垃圾里提炼黄金。作为一种环保的提炼黄金手法。最终,从10万吨电子垃圾里提取出了32公斤黄金,做了奥运金牌。
不过这一批金牌普遍被说质量不好,奥运冠军还没离开日本,金牌已经变形了。
反观华夏2008年奥运会的金镶玉金牌,有奥运冠军遇到了火灾,不仅金镶玉金牌被焚烧后没事,连挂金牌的丝带也没事。
这才是真正的防火防水材料。
朱标首先被32公斤黄金震惊到了,非常喜悦
黄金竟然可以从其余金属中提取,那是不是证明大明也可以提炼黄金
随后,听到了华夏制作的什么丝带,大火焚烧都不坏,防水防火,这下
子不仅仅是朱标,满朝文武都激动了。
“火都烧不坏的布料”
“这是什么布好想要。”
“若是用这些布料做衣服,岂不是刀枪不入水火不侵”
每个人都很想要。
但是天幕一句话带过,只出现了图片对比,连丝织品的名字都没有,让一群人齐齐惋惜。
除了已经被论证可行的电子垃圾提取黄金,还有说法,从海水中提取黄金,以及从人体的粪便中提炼黄金。
海水里含有一些矿物质,但是含量比较低,即使提取,得按照吨计算。
早在1872年的时候,人类其实就已经知道海水中含有黄金,这激发了从海水中提取黄金的热情。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曾经做过从海水中提炼黄金的实验。
根据中的数据报告显示,每公升海水中的含金量为9毫升,即900吨海水中的含金量为10000万克。
也就是说,要从海水中获得1公斤的黄金,必须处理超过10000万吨的海水。
朱棣“看看海水提炼黄金还是可行的”
再一听,吨
一万万吨提取一公斤
朱棣欲哭无泪。
这个量,是不是对比太惨烈了
朱元璋开始有了不祥的预感。
10万吨的电子垃圾,万万吨的海水,都只能提炼一点点黄金。这也太费时费力了。
该不会粪便也是如此吧
而人体粪便提取黄金,其实不可行。虽然有种说法,说1吨粪便里只能提炼01克黄金,但是目前没有任何科学实验成功过,毕竟人体也不是金属矿产,自身不产金银。
朱元璋“”
所以,他选错了
唯一一个不能提炼黄金的,被他选了
也许有一天,科技发达到一定程度后,从各种日常生活物品垃圾里都能变废为宝提炼黄金。
宝物就在身边,但是我们经常不自知,因为没有那些技术,有宝物也不知道如何使用。
比如白银,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白银价格都比较低
华夏的银矿产量其实不算特别出众,但是为什么白银价格变低了呢</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