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 章

    贺岱岳上老院子找杨桂平商量进山的事宜,褚归牵了首乌出门放风,路上碰到了跟吴大娘结伴的潘中菊,两人背着高耸的柴火,弯腰曲背,面上有说有笑的。

    “当归你和岱岳回来啦。”潘中菊暂停脚步,“电话打通了吗”

    “打通了。”褚归调转马头,“伯母你找个地歇歇,我来背。”

    “不用不用,我背得动。”潘中菊双手抓着肩绳,“就剩几步路了,电话具体长啥样真的你说啥对面马上能听到吗”

    村里多数人从来没见过电话,吴大娘的好奇心赛过潘中菊,听到潘中菊问,她连忙让禇归先别说,等她回家放了柴火一起听。

    吴大娘把背篓摔到屋檐下,拧帕子擦了擦脸上的汗,顾不得换衣服,边拍着身上的柴火渣边赶去潘中菊那。

    潘中菊摆好椅子,中间的凳子搁了装满茶水的搪瓷杯,吴大娘坐下一口气干了大半“行了,褚医生你讲吧。”

    禇归失笑,握笔在纸上画了个电话的简易图,向她们介绍部件名称与相应的用途,吴大娘两眼放光,感觉自己学会打电话了。

    原来电话长这样,打电话似乎挺简单的嘛。

    “电话是实时传播的,跟我们面对面说话几乎没什么区别,只是声音听着稍微有点变化。”禇归讲得口干舌燥,吴大娘听得意犹未尽,发明电话的人脑子到底是咋长的

    吴大娘还问了通话的原理,褚归解释了,两个中年妇女满脸茫然,没上过学的她们听不懂一个字。

    “哪天你们上县城可以进邮电局打一个。”一分钟花不了几个钱,开开眼界,褚归觉得是值当的。

    “算了算了。”潘中菊连连摇头,肢体动作中表现了对新事物的忌惮,“我们又没啥打电话的对象。”

    写信、发电报、打电话,没有进行的对象,所以算了,所以新事物对他们而言永远是新事物。

    吴大娘喜欢凑热闹,她曾经一个人去公社的邮电局转悠,看别人寄信、发电报,她生在青山公社,长在青山公社,她没有能写信的人,她也从未收到过信。

    “谁规定打电话一定要有人接了”褚归鼓励道,“实在不行你以后给我打,我一准接。”

    总有一天我要摸摸电话这稀罕玩意儿,吴大娘心想,她五十几的岁人了,再不多看看,一辈子岂不白活了么。

    她不能白活

    吴大娘死水一般的脑海忽然涌起了波涛,她恍惚地眨了眨眼,屋外的山依旧是山,天依旧是天,但似乎有什么不一样了。

    白色纸张上的黑色图案在吴大娘心中承载了新的意义,她向褚归讨了他画的电话,满意地收到荷包里。

    吴大娘哼着年轻时在集会上学的调子回了家,浑然不觉自己跑了调。进屋后她犯起了难,偌大的房间找不到一个能放电话的妥帖地方。

    压箱底吧,她没法时时看见,搁明面上怕弄脏,放枕头底下又会皱。

    吴大娘翻箱倒柜

    ,刹那间福至心灵,她决定了,把电话钉墙上

    说干就干,吴大娘拿了两根铁钉,一根穿过电话哐哐砸进墙里,一根钉在电话上面两厘米处,留一小截挂挡灰布。

    大功告成,吴大娘看着自己的成果,如同做了件什么了不得的事。

    墙上与电话比邻的是一张前年的画报,当时村里投票评先进家庭,吴大娘家以一骑绝尘的优势当选,村里发了一张画报与一个印有先进家庭四字的搪瓷盆。

    画报原是挂在堂屋的,过了一年多边缘破了一角,吴大娘不愿意丢,挪到了自己屋里。

    一年一度的评先进是关乎全村利益的大事,杨桂平心情前所未有的轻松,困山村虽然地少人穷,但村民们安分守己,上交的公粮保质保量,有褚归与贺岱岳的加持,杨桂平对困山村评上先进抱了很大的希望。

    往年前进大队是先进大队的种子选手,十次先进前进大队能占七次,今年他们出了命案,至少两年内别想评先进了。

    “可惜褚医生没落户我们困山村,不然先进个人非他莫属。”杨桂平遗憾道,先进个人,多光荣的称呼。

    他不在乎这些。”贺岱岳了解褚归,他做任何事从不是为了什么名誉与光荣,“进山的事麻烦杨叔你费心了。”

    村里大几十个青壮年,全带着进山显然不现实,贺岱岳请杨桂平先通知下去,有意者到村委处报名,他再根据人数酌情部署。

    通知是次日上午传达的,下午登记姓名的本子便翻了页,王成才越记越发愁,报名的人那么多,别把他从核心队伍里挤出去了。

    村里的青壮年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报了名,要不是贺岱岳限制了年龄,估计人数会往上翻番。

    十八岁以上四十岁以下,村里每家至少有一个符合条件的,杨二奶奶格外扬眉吐气,她生的六个儿子均在条件范围内,到时候分的肉肯定是全村数一数二的。

    和杨二奶奶相反,王二媳妇愁得不行,王二在年龄范围内,但他身体不好,底下的孩子尚未长成,眼看着同院的人接连报了名,王二媳妇把针线篓子一放。

    “你上哪去”见她往外走,王二抬头问道,他神情暗淡,恨自己的身体不争气,拖累了媳妇孩子。

    “我去老院子报名。”王二媳妇咬咬牙,孩子们要吃肉,她不能不去。

    王二沉默了,他很想说上一句我去,但他不行“我跟你一块。”

    夫妻俩一前一后到了老院子的村委办公室,沈家良打好的泥胚垒在院墙下,冬日的阴雨与气温减缓了泥胚干燥的速度,好在寒冬腊月的没什么需要晾晒的粮食,邻居们让出了院坝,为他们大开方便之门。

    因为沈家良携妻儿迁来困山村时是王二媳妇给他们领的路,两家人的关系算是比较亲近的,每次见面少不了互相寒暄几句,然而这次明明沈家良他们在院子里,王二媳妇却一声招呼没打。

    彭小燕错愕地与沈家良对视“红姐他们咋了”

    王二媳妇姓赵名红,大彭

    小燕四岁,彭小燕称呼他们夫妻红姐和王二哥,两家的孩子之间也是哥哥姐姐的叫。

    “不清楚,走,我们看看去。”沈家良洗洗手上的泥巴,甩着水大步追到办公室门口。

    赵红笑着同王成才说明了来意,语气中带着讨好“成才兄弟,我家王二是个什么身体大家伙都知道,孩子们小,你把我的名写上行吗我有力气的。”

    王成才知道是知道,但贺岱岳要的是青壮年,赵红一个女人,这这哪行嘛。

    “怎么不行了,青壮年青壮年,我不年轻力壮”赵红钻王成才的字眼,“没人说青壮年必须得是男的吧”

    赵红念了几个年轻小伙的名字“他们挣工分还赶不上我呢,他们能行我怎么不行”

    王成才无理反驳,赵红讲的全是实话,那几个年轻小伙干活缺乏积极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糊弄着挣几个工分混日子,在村里成年男性中属于吊车尾的存在,自然赶不上女人里尖子部的赵红。

    沈家良听完替赵红帮腔,王成才格外纠结,加赵红一个名字不难,但关键是加了赵红的名字,村里其他女人找他怎么办

    青壮年不论性别,十八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女性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我问问岱岳,问完给你们答复。”王成才合上记名本,关了办公室,火急火燎地寻贺岱岳讨主意去了。

    王成才气喘吁吁地跑到养殖场,放眼一望没看见贺岱岳的身影,于是唤了杨朗问他贺岱岳在哪。

    “他上公社接褚医生去了。”杨朗蹲着,活动了两下凿石头凿得发酸的肩膀,养殖场的主体修建完毕,现在砌的是内部的猪圈。

    “褚医生不是认识路吗”王成才疑惑道,大下午的,没下雨没天黑,出村的山路褚归往返数十次了,接啥接

    “卫生所的张医生要调到县卫生院了,今天请褚医生吃饭,岱岳怕褚医生喝醉。”杨朗对贺岱岳接褚归的行为早习以为常了,褚医生多金贵,是他他也接。

    “哦。”王成才理解了,喝了酒的人,确实得有人接,“哎。”

    王成才靠着圈墙唉声叹气,杨朗抬头瞅他一眼“说吧,遇着啥麻烦事了”

    从小光屁股长大的兄弟,他能不懂王成才的脾性

    王成才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噼里啪啦地把赵红的请求一说,两手平摊“你说我难办不难办”

    杨朗皱眉,王二家是村里的困难家庭,杨桂平暗地里没少帮衬他们,此次进山的性质大家心知肚明,只漏掉王二一家的确不太公平。

    贺岱岳是发起人,村里人能否过个肥年全仰仗他了,杨朗同样一筹莫展,他犹豫半晌“等岱岳回来吧。”

    王成才切了一声,他以为杨朗能憋出啥好主意呢,结果跟他一样。

    “我到村口看看他回来没。”王成才抖抖袖子,石砌的圈墙满是灰,蹭在藏青的衣服上特别明显。

    村口冷冷清清的,王成才等了十几分钟,吃了一肚子寒风,冻得直吸鼻涕,好在他运气不错,真让他给等到了。

    远远望见村口有个人,褚归松了贺岱岳的手,他中午滴酒未沾,眼神清明。贺岱岳想得太多,褚归走前便说了他不会喝酒,难道张川他们敢端着杯子灌不成

    “岱岳,褚医生。”王成才大步迎上去,“岱岳,有个事得你来拿下主意。”</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