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

小说:科举出仕(士) 作者:黄姜
    二月十一那天傍晚,会试结束后打开的贡院大门, 在当晚又重新紧闭。

    大门紧闭的贡院内, 八位同考官和三位主考官, 历时四天废寝忘食地判卷之后, 终于判卷工作暂时告一段落了。

    八位同考官,将经由他们八人判卷打分的答卷,按得分高低排列出来, 然后拿给三位主考官, 由他们来打分并最终确定名次。

    “除去卷面有墨团污迹、书写不规范等, 直接剔除的答卷外,有效答卷共计七千零五份。在三位的监督指导下,在下八人终于全都判卷打分完毕, 这是根据最终相加得分, 按分数高低排列出的全部答卷。

    接下来还需您三位, 最后来掌掌眼打分, 排一下名次高低。”

    “都是同朝为官的同僚,各位的为人和才学我们都是信得过的。圣上旨意是取整三百名贡士,既然这样, 我们就取前四百名的答卷来复核和排名。”在糊名交卷时,对黎池有过一笑的主考官之一唐翰林提议。

    “那就听唐翰林的,取前四百份答卷来复核。”会试三名主考官之一的宋学士同意道。

    会试的判卷机制, 是由八名同考官各自负责判改其中一题。

    比如,同考官甲负责判改两百道杂宗试题,同考官乙负责杂宗最后的判书公文试题。丙负责前一百道经义试题, 剩下的两百道经义题由丁和戊分别负责一百道。庚、辛和壬三人,分别负责一道策问题。

    一名考生的最终得分,就是八位同考官所打分数相加后的总和,称为初始分。当然,最后张贴到榜上的考生答卷,还会多出三名主考官给的三个分数,即榜上考生的卷面上会有四个分数。

    这也是在俭王殿下上疏献策后,这次会试才开始施行的全新判卷方式。

    这样的判卷方式,不得不说,较之以前的由三人一组、从头至尾去判改一份答卷,不但更加快速,对考生也更加公平。

    但另一方面,他们考官们判卷时,想要动些其他心思也就更加困难了。

    三位主考官开始将前四百份答卷,粗粗地浏览一遍。大多数情况下,三人都会给一个与初始分差不多的分数,浮动范围在上下叁分之间。

    而那剩下的少数情况,则是主考官们在看笔迹。遇见眼熟的笔迹,就会比初始分高出伍到拾分,又或者降低伍到拾分。

    三名主考官将四百份答卷都打分完毕了,可却都还有同一个任务没完成认出黎和周的答卷。

    将黎和周的答卷认出来之后,唐翰林是要给他多打分,另两个主考官是要给他少打分。

    可他们将四百份答卷的分数都打完了,也还没有认出黎和周的答卷。

    唐翰林暗想,莫不是那黎和周徒有虚名,甚至都没进前四百名如果是这样,那黎和周是怎么入了俭王殿下的眼的

    唐翰林脑海中浮现出乡试糊名交卷时,即使在考棚里待了九日夜,那黎和周也依旧俊秀温雅面庞和修长身姿难不成是黎和周的美貌,入了俭王殿下的眼

    三名主考官中的另一方,钱翰林与宋学士对视一眼,都没放弃找出黎和周。

    钱翰林出声“前四百名的分数都已给出,即使有同分的我们也在比较之后,批出了名次先后。按理说,乡试榜就直接取前三百名即可。

    但是,此次会试的诸多规矩都无前例可循,还要我们自己谨慎地摸索着来。否则若是哪里不妥,我们都讨不得好。”

    此时,宋学士跟着补充“钱翰林说得在理。在下觉得,还要确保前三百名的考生没有其他问题,比如入场时携带物品没有不妥,身份和文书核对无误等。”

    唐翰林闻言,心底暗疑携带物品、身份文书核对,这些事都是会试前一天入场核检时,检查清楚了的,现在过这么久了还能查出什么

    钱翰林和宋学士一搭一唱,“不如将核检登记的册子拿来,我们再看看可有不妥的地方。”

    “是,在下这就去取。”

    等其中一位同考官已经去取登记册子了,唐翰林这才反应过来。那册子上有每个考生的亲笔签名,这两人怕是想通过册子上的签名查看黎和周的笔迹

    一个人的笔迹,或许会随着时间慢慢有所变化,这可能就是他们没认出黎和周答卷的原因。但入场前在核检记录册子上的签名笔迹,时间离得如此近,再变化也变化不到哪去

    等找出黎和周的笔迹,认出黎和周的答卷后,他们想要耍点什么手段就容易多了

    若是黎和周没在前三百名内也就罢了,若是在前三百,即使已经打分完毕,也能找个其他什么借口将他向下撸几分比如携带物品不妥,文章用词用字不妥、有影射之嫌等等。

    然而唐翰林想阻止也已经来不及,核检登记的册子已经搬过来了。他只能在两人找到黎和周的笔迹和答卷后,在他们发难时据理力争,让他们有所忌惮,这样或许能让黎和周少受点影响。

    七千多名考生的核检登记记录,若是一页一页地去翻,绝不是件轻松的事。

    宋学士和钱翰林分别看向某几个同考官,然后其中一个同考官走上前来,“这些册子记录了七八千之数的考生核检情况,逐页翻看怕是没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不如就由在下来随意抽检几十名。”

    还没等唐翰林说什么,宋学士就一脸赞同和欣慰地颔首赞同,“劳烦了。”

    “不敢当,在下的分内之责。”

    若是此时黎池在这里,就能认出这名同考官,就是当时给他核检的三名同考官之一。

    那名同考官上前,开始先是随意地抽检了几份核检记录,然后就看似随意地从众多册子中抽出一本来,翻看几页后就停住了。

    “我这随手一翻,竟就翻到了传说中黎和周的核检记录真是巧了。”

    “确实巧了。”宋学士和钱翰林赶忙凑上前去。

    唐翰林耷着眼皮,一撇嘴角。巧了你们个千年老王八

    宋学士和钱翰林凑到册子前细看,黎和周的姓名就签在角落处。

    黎池二字,赫然是用了一笔典雅圆融的台阁体签下的,与他们事先记下的笔迹一般无二。

    宋学士与钱翰林隐晦地对视一眼后,就站直了身体。“这黎池的核检记录并无不妥,可继续往下抽检。”

    那名同考官又继续抽检了十来份后,就以抽检了这二十来份都无不妥,该是都没有问题的说辞,停止了抽检。

    通过查看核检记录的册子,倒是找出了黎池的笔迹,可这笔迹却未出现在前四百名中。

    难不成那黎和周,连中四元,却是个徒有虚名的

    宋学士和钱翰林没明白。

    唐翰林也一样,虽说他心里升起过黎和周是以美貌入了俭王殿下的眼,这样荒诞的念头。但也就是那么一想而已,俭王殿下绝不会如此肤浅。

    可不管如何,当下时间紧迫,不可能让他们去从未进前四百名的答卷中,找出黎池的答卷来为他们解惑了。

    “唐翰林,我们每人一百份答卷,开始拆卷写榜。”宋学士道。

    因为刚才找到黎池的核检记录时,唐翰林没有像另两人那样凑过去看,他就依旧还站在一堆答卷边上。

    因此宋学士这么一说,唐翰林就顺手拿了排名前一百的那一沓答卷。“好,我们各自写了,到时再连成一整张。”

    此次会试的榜单上将登录三百名考生,三百个人名及其籍贯,一张宣纸是肯定写不下的。像这样的长榜单,都是先用多张纸写好,最后用浆糊粘在一起后再进行装裱。

    宋学士和钱翰林也各自拿了一百份答卷,回到各自的书案后面坐下,开始拆卷写榜。

    唐翰林拿着排名前一百的答卷,回到自己所在的书案后面坐下,用一把特制小刀开始拆封糊名密封的答卷

    第一份答卷,即是排名第一的答卷,被拆开完毕。唐翰林看向密封栏内的考生姓名和籍贯

    “喝”

    叮当一声,唐翰林手中的小刀脱手,掉在书案上

    坐在另两个方向的宋学士和钱翰林,听到响动看过来,“唐翰林”

    唐翰林默默咽下一口唾沫,然后语气还算正常地回答,“没事,这小刀用着不顺手,险些割了手。”

    “那你要当心啊。”

    “当心一点,用熟之后也就顺手了。”

    “劳烦担心了。”唐翰林嘴里敷衍着。一双眼睛,紧紧盯着答卷的密封栏

    黎池,江淮行省临淮府浯阳县黎水村。

    再一看卷首的分数。

    杂宗场,初始分贰佰玖拾捌。

    宋、钱、唐三位主考官所给分叁佰、叁佰、贰佰玖拾柒。

    经义场,初始分叁佰。

    宋、钱、唐分别给分叁佰、叁佰、贰佰玖拾玖。

    策问场,初始分贰佰玖拾玖。

    宋、钱、唐分别给分叁佰、叁佰、叁佰。

    唐翰林默默地擦掉鼻头冒出的细汗

    所以,他这个俭王殿下的人,给黎池打的分数,却还没那些对家的人打的多

    也不知道到时候,那些人是个什么想法

    不管那些人什么想法,唐翰林或许能猜测出几分,却是不能完全得知的。

    因为那些人,比如宋学士和钱翰林,即使知道了他们找得眼睛都要瞎掉的黎和周的答卷,竟然在他们眼底下得了第一名还是他们亲自打分送上去的他们心里再如何汹涌澎湃,可也是不会说出来的。

    他们有那么傻说出真实想法的话,他们怕不是得以科举舞弊的罪,被革职查办了。考虑到那人还是传说中的黎池,可能他们还会被下狱抄家。

    事实证明,宋学士和钱翰林的确不傻。

    拆封完一百份答卷,写完各自的一百名榜单之后,三人就将榜单拿到一起,准备粘黏装裱。

    然后,宋学士和钱翰林就看到了,黎池的名字排在唐翰林所写榜单的第一位。也就意味着,黎池是这次会试的会元

    在那一刻,宋学士和钱翰林的双眼瞪圆、呼吸放缓

    唐翰林权当什么也没看出来,就笑眯眯地看着两人那副不可置信的样子。“两位来看看,今科会元的答卷写的真好,真没有堕他会元的名头”

    唐翰林不仅笑眯眯地看着两人,还非常善解人意地主动邀他们上前来看看答卷,以此来治一治他们的不可置信。

    宋学士和钱翰林依言上前,去看他们苦寻不着的黎和周的答卷。

    其实不用细看,宋学士和钱翰林都还记得第一名的答卷。那可是杂宗、经义和策问三场,两个人都给打了满分的答卷

    只因第一眼他们看笔迹就认定了,第一名的答卷肯定不是那黎和周的又因第一名答得实在出彩,若是让他们去答,有七八成的可能,他们都无法答得那样出彩

    那黎和周有着连中四元的名头,也是这次会试的会元热门人选。那既然确定这第一名不是黎和周了,又答得那样出彩,那就给满分让这人来当会元

    而唐翰林为何打分比两人低也容易理解。

    黎和周是俭王殿下的人,而他也是俭王殿下的人,原以为黎和周会是会元人选,结果呵,排第一名的答卷,看笔迹就知道不是黎和周的,给低分

    让敌友两方都错认的笔迹,确实与黎池以往的笔迹风格相差甚大。

    黎池以往童生试和乡试时的笔迹,甚至是核检记录上的签名,都是很正统的台阁体,将秀润华美、正雅圆融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他这次会试答题用的字体,依旧是台阁体,但却与他以往所写台阁体相差甚大,否则也不会将三位主考官都蒙过去了。

    简言之,黎池以往所写台阁体的字,是方方正正的一厘米见方的正方形字。而会试答题时所写台阁体的字,是要瘦削狭长一些的长方形字。

    字的长宽一变化后,风格也就不一样了。黎池以前台阁体字给人的感觉是,正统、平正和方正。这次台阁体字给人的感觉是平正、典雅,因为字形瘦削狭长,又还透出一丝孤高清冷。

    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根据多方传言,黎和周其人温文尔雅,和孤高清冷一词可是丝毫挂不上钩。

    事已至此,宋学士和钱翰林也不敢再多说。因为他们不傻,再多说就暴露他们的心思了,怕是会有麻烦的。

    贡院里的这些人,可不都是和他们一伙的。他们再多说什么或多做些什么,就太过明显了,否则到时不仅他们自己,甚至他们身后的人也会被牵累。

    “我们一起来将榜单装裱好,明天正午就要张贴放榜了,时间还是很紧张的。”

    “好啊好啊,大家都出把力。那些落榜的答卷也要归类收好,若有考生不服闹事,到时还能翻出答卷来,有理有据地化解他们的不服气。”

    贞文二十年,辛丑年二月十六。

    春闱会试后的第五天,会试榜单即春榜,在中午阳光和煦时、三声鼓响后,被张贴了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渣作者发现,今天两章四舍五入就是四千字的,加起来再四舍五入就是九千字左右了我今天不是双更是三更啊再四舍五入就是日万了啊

    渣作者骄傲自豪插腰jg

    时速800的渣渣,居然妄想日万,真是脑阔不清醒,我怕不是疯疗:

    真是疯疗,四舍五入得太厉害了叭

    毕竟日六,四舍五入也是日万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