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根源在靖太阻

小说:我有先帝聊天群 作者:秋十八
    初战告捷的何元菱,接连几天都收成颇丰。

    现在她每天出现在毛记茶水门口,总有一大群小屁孩翘首以盼。

    大人们不好意思显得太期待,就坐在茶棚里点一壶茶水,三三两两说着古经,其实也是在等着何元菱出现。

    毛二如今可抖了,觉得是自己给爹爹招来了财神爷。自从有了何元菱,连带着毛记茶水的生意也好了不少。毛二觉得全赖他慧眼识英雄、强过孙悟空。

    现在整个余山镇都知道集市上有个特别会讲故事的小姑娘,讲的是猴子和猪打妖怪的故事。虽然猪和妖怪、尤其是传说中的女妖怪还没有出现,但前面的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又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之类的已经很好听了,后面的女妖怪不知道还要多好听呢。

    一传十,十传百,听何元菱的故事成为了余山镇居民的新兴活动。

    “快点快点,你吃饭怎么介慢。数米粒哒?”

    “再不去就要排后头了,你只猪头三!”

    “哎呀,碗回来再洗好了。女佬就是麻烦。”

    “孩他爹,要不你搬个板凳去抢位置吧,头三排啊,不是头三排晚饭没的吃。”

    “……”

    最近余山镇的中午,大致就是这么个情况。

    镇上的居民有集市、有作坊,与附近的商埠也有贸易来往,相对以耕作为生的乡下村民来讲,日子要好过一些。每天一个铜板对他们来讲的确就是指缝里漏一个的事儿,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一个铜板就听这么好听的故事,打发一个下午无聊的时光,那真是合算死了。

    所以有些宽裕的人家,现在是拖家带口来看,以坐前三排为荣。

    居民们不知道何元菱的名字,现在都叫她“说书小娘子”。

    反正这位“说书小娘子”每天收满一百个铜板,就会多讲一段,若给多了,满了一百五十个铜板,“说书小娘子”又会额外奉送一小段。要想出最少的钱,听最多的书,那就要更多的人出钱才好。

    大人们不好意思检举别人,就暗中撺掇孩子出面。几个大孩子十分精明,他们死盯着每一个来听故事的人。谁想蹭听,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一开始的讲一段免费的,然后才开始喝水收钱,到后来,根本不需要讲免费的。

    茶棚前的空地上,已经约定俗成地放了一张椅子。何元菱往那儿一落座,何元葵就带着几个最积极的毛孩子开始收钱。

    给钱才能近前,没钱的,就只能站得远远的。至于听得到听不到,全看风向。风向恰好了,刮几句进耳朵,就算是赚到;风向不顺路,那就只能听听春风的声响,闻闻春风的味道了。

    数日下来,一吊钱就已经集满了。

    按这个速度,一本《西游记》讲完,何家搞不好可以在余山镇的哪个边角落里买间小房子,或者给家里换一台新的织布机了。

    奶奶每天数钱的时候,总是一副“就爱被金钱蒙蔽双眼”的表情。

    “人这一辈子,果然就是追香逐臭。追着饭菜香,逐着铜钱臭,我真是好久没有见过这么多钱了。”

    弟弟何元葵也总在旁边帮着数,计算着自己何时能去镇上的好学堂念书。

    越计算,脸上就越有光芒。

    何元菱真是好喜欢奶奶和弟弟这种充满希望的表情。虽然十多天前,她都不认识奶奶和弟弟,但现在他们是自己在大靖朝唯二的亲人。

    当然,她这么努力,也还有些别的原因。

    每天讲完故事之后,她便会坐在毛家的茶水铺子里静静地喝几口水,其实也是听其他茶客讲古经。

    偶尔也会不动声色地问几句关于大靖朝的田地制度啊、人口制度啊。

    不然先帝们讲话,她都插不上嘴。

    毕竟身为“先帝聊天群”的群主啊,业务也不能太差。

    由于何元菱白天积极搞活大靖民间经济,晚上持续忧心大靖未来国运,最近她的能力值涨得很快,进度条已经接近四分之一了。

    而先帝们也终于发现了积分的秘密。

    何元菱以为他们知道了彼此的积分,群里一定会是一场混战。居然没有。

    哪怕入了陵寝,他们也维持着帝王该有的格局。

    靖仁宗很平静地表态:“朕平生最大的失误就是立了那个不要脸的东西为储君,除了这一点,其余皆无过失。积分不敢与太阻和圣祖比肩,比那个不要脸的儿子还是高了不少。”

    靖世宗也表达出了一点对激情的渴望:“@靖仁宗  皇儿,咱俩积分差不多,不如来一场比赛,看谁先买到《西游记》。”

    靖神宗:“两位祖宗爷爷,《西游记》可以离线阅读,正适合躺在棺材里极其无聊的我们。”

    靖高祖:“@靖神宗  什么叫离线阅读。”

    靖神宗:“就是你买了《西游记》之后,哪怕群主不在,此群不开,《西游记》也一样能看,此谓离线阅读。不过高祖皇帝身子不好,也不宜太废寝忘食了。”

    靖高祖:“@靖神宗  明白了,就像你不上朝也能当皇帝一个道理。离线阅读,懂了。”

    先帝们不管昏庸与否,智商还都是挺好使的。

    除了对《西游记》的渴望,先帝们最关心的核心问题,自然就是拯救大靖。

    靖圣祖永远是将歪楼扶正的那一个。

    靖圣祖:“@何元菱  群主今日可有收获,如今大靖有多少人口,可供朝廷收税的田地有多少亩?”

    以为是后世么,随便一百度就有。

    这么详实的数据,一个江南农家女怎么可能掌握,就是天天去镇上当“说书小娘子”也掌握不了,因为镇上也没人知道。

    何元菱:“@靖圣祖  这等数据想来应该是官府才有,我在民间,实难获取。或可问问靖宁宗,他不是和刚砍头的大臣有联系?”

    靖宁宗大概去问了大臣,不一会儿出来了:“弘晖十年官方数据,全国共八百四十余万户,人口四千六百七十余万口。至于耕地面积,弘晖一朝未曾清丈土地,朕在位时,约四百八十余万顷……”

    靖圣祖还在掐指计算,靖太阻已经怒气冲冲跳了出来。

    “四百八十余万顷!老子在位时,全国清丈土地,有近八百万余顷。你们这帮不肖子孙,不鼓励百姓垦田也就罢了,怎么还少了三百余万顷!一帮败家子,把老子的家业都给败光了!”

    靖高祖:“儿臣在位时间短,想败也来不及,父皇这是累及儿臣了。”

    靖圣祖很是冷静:“朕在位时,全国垦田蔚然成风,尤以湖西省和胶东省为最,全国耕地超过九百五十余万顷。为何后世减地如此迅速,要查找根源。”

    靖太阻还是怒气冲冲:“对,找根源!谁特么将老子的基业给败掉了!”

    靖神宗:“@靖太阻  根源在你。”

    靖显宗:“@靖太阻  根源的确在你。”

    靖仁宗:“@靖太阻  根源真的在你。”

    靖世宗:“@靖太阻  抱歉,非是朕对祖宗不敬,但根源就是在你。”

    靖太阻气得胡子都歪了,咆哮着从棺材里跳出来,脑袋磕在棺材板上,又起了一个包。

    “都给老子说清楚,为什么根源在老子!”

    靖宁宗长叹一声:“太阻皇帝规定祖制,诸王封地之内所获王庄,皆不纳税。”

    靖太阻不服:“@靖宁宗  有什么问题吗?老子生几个儿子,封个王,赐点儿地,难道还要叫儿子交税?”

    靖宁宗又是长叹一声:“@靖太阻  太阻您只生了四个儿子是没错,可您的儿子又生儿子,个个册封,个个有地。到朕即位,宗室子弟已有八万之数,朕累死累活,也只能从平民的田地那儿收税勉强维持皇家所需。宗室子弟倒好,税收养着,土地拿着,骏马骑着,美食吃着。朕摞挑子,不干了!”

    靖圣祖亦是长叹:“难怪大靖要亡啊!@何元菱  群主,全国土地必须立即着手重新清丈,此为第一要务。”

    何元菱正如饥似渴地学习呢,突然被点名。

    “我连个尺子都没有,我怎么清丈?”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