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第 171 章

小说:大命 作者:Your唯
    君天赐语气淡淡, 听不出喜怒, 只问:“若我也不升堂呢?”

    “你不能不升堂。”洛金玉道, “依本朝律例,钦差下巡, 所遇鸣冤,必须受理升堂。钦差代天子下巡, 若有差池, 便是辱天子名声, 折圣上颜面,罪加一等。”

    君天赐忽然笑了笑, 道:“我不是钦差, 我从没说过我是钦差。”

    “那你就是假传圣旨。”洛金玉道。

    君天赐道:“皇上口谕是真, 只是没封我做钦差。”

    洛金玉问:“你无需在此与我胡搅蛮缠,我只问你们今日究竟有没有人坐堂断案?若你们都宁可就此免职也不升堂,也就是说, 梅镇如今官衙瘫痪,没有能主事之人, 梅镇理应立刻交由军方管辖,且遣东厂太监并锦衣卫各二人监督,以防大乱。沈无疾所调官兵尚在梅镇,皆高于本地守城兵官等级,合该他们立刻接管,且就近请回司礼监掌印太监沈无疾监军监镇,于情于理于本朝律例, 皆叫尔等再无狡辩之辞。”

    他目光沉静,很有几分不屑地看着君天赐,问,“我再问你,你们是要煽众杀我,还是出来一个人,立刻升堂?”

    君天赐笑道:“不愧是太学院第一,今日我亲眼所见,才知若清所言不虚。”

    他轻轻地瞥了眼旁边无措的梅镇官员,漫声道,“徐大人死了,你便是本地最高位的官,理应你来升这个堂,但我观你神态,也不知你敢不敢、想不想接这门差事。”

    本地官员:“……”

    不敢,不想,却又如何能说?

    他讪笑道:“钦差在此,卑职怎敢造次?”

    “我说了,我不是钦差。”君天赐道。

    洛金玉在此刻插嘴:“你既奉上谕,暂管梅镇,虽无吏部文书流程,也算钦差。”

    本地官员本就夹在本地父老与嗜杀歹毒沈无疾中间,生怕自个儿里外不是人,如今听得洛金玉这话,立刻精神一振,巴不得立刻将所有的事都推到君天赐身上,让君天赐去头疼去平衡:“君大人,您奉上谕而来,卑职实在不敢逾越啊。”

    君天赐如何看不透这等官吏狡猾,淡淡道:“王大人得想好了,若由我来升堂,也就是说你怠职,该就地免职。”

    这小官闻言,不由踟蹰起来,搓了搓手,讪讪道:“这……可是……”

    世间之人无非如此,只想着好处,不愿吃半点亏,贪婪可笑。君天赐在心中冷冷道,面上却仍含着笑意,温和地问:“王大人可想好了?”他又看向这位王大人身后的其他官员,“依本朝律例,王大人就地免职,就该依次往后轮数,赵大人,钱大人,孙大人……待你们都免职了,方才轮到钦差大人主堂。我没什么可或不可,都行,总之我既奉旨而来,也跑不了,无论你们谁来升堂,我都得一旁陪着,因此此事顺着你们来,你们决定。”

    他这话一说,诸人心中的算盘又劈里啪啦打了起来,暗道,如此说来也对,无论是谁主事,这钦差既撞上了,便跑不了,怎么都得陪堂。说是陪堂,他乃京官,又得皇上钦点来梅镇接管,怎么看,他都是主事的那个人,其他的,不过是个名头罢了,想必那沈公公也心知肚明,事后冤有头债有主,哪怪得到我们这小鱼小虾头上?

    这么一想,那白白免职就是一件天大的亏事了。

    因此,王大人将心一横,牙一咬,道:“本是卑职等不敢偈越,可既公职在身,不得不如此,还望君大人海涵,也请大人务必陪堂听审,指示一二。”

    君天赐暗自冷笑了一声,嘴上安抚道:“放心吧,我跑不了。”

    这么一番折腾,可算是能开堂了。

    洛金玉见状,便将鼓槌放回去摆好,整整衣袖,朝官衙里走去。

    君天赐与一众当地官员们倒还走在他身后边儿,仿佛他洛金玉才是主事官似的。

    围观镇民们相互拥簇着,也跟着去了,里三层外三层地挤在衙门门口,外三层的人脖子伸得和鹅似的,使劲儿探着脑袋往里看。

    王大人又与君天赐“谦让”了一阵,不幸“败下阵来”,眼巴巴看着君天赐的轮椅被推到了一旁,他不得不迈着沉重艰难的脚步上了堂,坐在“再世青天”的牌匾之下,拿起惊堂木,不甚熟练地往桌上一拍——他并非梅镇父母官,那位被沈无疾杀了的徐大人才是父母官,他王家旺坐这儿主审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只是听得这响声,也不知怎么,王大人忽然有些莫名的镇下心来,深深呼吸一口,想着徐大人平日里的模样,横眉问道:“堂下何人?”

    洛金玉负手而立在堂下,道:“洛金玉,京城人氏。”

    “你为何事击鼓?”

    洛金玉道:“一为我半月前来到梅镇,无故被邪神教众迷晕,绑了要送去沉河之事,二为上百名如我一般遭遇、却不如我侥幸得生,早已葬身江底或别处之无辜亡魂。”

    这事牵连甚广,十数年来,梅镇上下沆瀣一气,不说先前那位徐大人,就连这位王大人,能在梅镇坐得这位子,也免不了是在氏族中有点身份的,那就免不了人情裙带,免不了身陷其中,若真细说彻查,他也逃不过干系。

    因此利益所在,王大人虽惧怕沈无疾,也憎厌洛金玉,闻言,想了想,问:“你有何证据?”

    洛金玉道:“你们绑了我,问我有何证据?”

    王大人摆出严肃模样,道:“你说绑了你就绑了你?天下哪有如此好事?你可有人证物证?”

    洛金玉道:“司礼监掌印太监沈无疾亲言见我受你们所制,被你们换上凤冠霞披,抬在轿辇之上,吹吹打打,要送去沉江,说是蛟仙娶亲。若他一人不可为证,尚有他带来的锦衣卫及佛朗机禁卫营几十人,皆可作证。”

    王大人还未说话,忽听得围观的民众里传来声音:“他胡说的!他们胡说!”

    王大人一怔,抬眼看去,见众人纷纷让开,一小童搀扶着一位老者来到门口。刚才那声便是这小童叫嚷的。

    而这老者,则是镇上很是德高望重的一位长辈,在梅镇几大家族面前都是一言九鼎的人物。论资排辈,王大人也得叫一声叔公。

    因此王大人并不叱喝那小童,只做出认真询问的模样:“怎么胡说的?”

    那老者被孙子搀扶着,颤巍巍地走进公堂,浑浊老眼看也不看洛金玉,只看着王大人:“大人明鉴,当日这位洛公子并未受制于人,他是自愿嫁给蛟仙。我们也绝无将他沉江之念,只是打算将他送去江边蛟仙庙,让他在里面供奉侍候罢了。”

    洛金玉道:“我非自愿,是你们迷晕了我——”

    “你可有证据?”老者这才看向他,面无表情道,“分明是你经过梅镇,听闻蛟仙要娶亲一事,自告奋勇。”

    洛金玉皱眉:“你胡说八道,我怎会自告奋勇参与你这等荒谬之事?”

    “你身为一个男子,为图功名权势,连司礼监掌印太监沈无疾都能嫁,怎么就嫁不得蛟仙?”老者淡淡问道。

    搀扶他的那小童生怕旁人听不到似的,立刻扭头对着围观众人叫起来:“他嫁给了太监!他和沈公公几个月前成了亲!这回沈公公来梅镇,其实是来找他的!”

    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瞠目结舌,议论纷纷。

    接着,又有人附耳窃语,不多久,忽然有人叫起来:“对啊,他是自愿的!”

    “我也看到了,他自己说要嫁的!”

    “我还纳闷他怎么如此自告奋勇呢。”

    “他是听说嫁给蛟仙,侍奉左右,待十年后便也可成仙,这才自告奋勇的,我知道!”

    说着说着,又有人谩骂起来,好似当真有那么一回事,洛金玉好似真是占便宜不成,还要倒打一耙。间或夹杂着对洛金玉与沈无疾这惊世骇俗的婚事的议论。说是议论,皆是露出不可置信的狰狞扭曲神色,肆意嘲笑,毫不遮掩对洛金玉的异样与轻蔑的目光。

    好似,洛金玉与沈无疾成亲一事,比他们为供奉蛟仙求得庇佑而沆瀣一气、滥杀无辜或明知身边为此滥杀无辜,却装作事不关己,只闷声得利的事,要更值得被看不起多了。

    洛金玉讶异地看着这些颠倒黑白之人,一时之间,心绪万千,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倒是君天赐望着他,露出浅浅淡淡的笑意,轻声叫道:“子石。”

    他俩离得近,洛金玉听见了,转头看他。

    君天赐很是温柔地问:“看见了吗。”

    看见了吗,这就是人,愚昧,自私,如猪狗一般爱成群结伙,将有利于他们的归结为理所当然的道理,不利于他们的则统统都是狗屁。什么天理……这世上没有天理,只有弱肉强食,只有哪边人多,哪边说的就是道理。

    要赢,只有一个法子,就是都杀了,让他们都成为死人。死人比活人可爱,死人看着要比活人顺心多了,死人虽会腐臭,却永远不会散发出活人身上那股令人作呕的冲天恶气。

    事实上,君天赐已经想好如何让这恶臭冲天的梅镇能恢复宁静温馨的法子了。

    东西脏了,下雨冲冲,不就好了?

    太脏了,就用鲜血来冲冲。

    皇上怕的只是史书上说他在位期间滥杀百姓,激起民变,可若朝廷没有杀百姓,没有民变,有的只是“世道报应”呢?

    ——在来这儿的路上,君天赐坐在车中,闲着无聊,已为梅镇上下选好了灭城的黄道吉日,只等将这儿安抚平静,外来的人都撤离了,就将毒撒入城中水源,送他们一起去侍奉蛟仙。

    届时,没人能将此事与他联系到一起,也不会与朝廷联系到一起。

    这么解决,比洛金玉要省力多了,比沈无疾也聪明多了。

    何须和愚民们徒废唇舌说些废话?这世道向来拼的就只有谁更狠些,谁更厉害些,何时拼过谁更正义些?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