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57章

小说:七零爽文老太 作者:七月阿梨
    两个老太太聊得很是投机。

    话说这个彪悍的大妈叫赵开花,娘家也是种地的,1942年那会儿,北方几个省又是闹蝗灾又是闹旱灾的,大片的庄稼那是颗粒无收啊,饿死了好多人,老百姓没法了,只能拖家带口,用扁担挑着孩子们逃荒。

    赵家人算是运气好的,凭着杀猪的手艺在清水县安顿了下来,后来赵老太18岁嫁给了家里的老头子,她家老头子是在县城煤炭厂烧锅炉的,老实巴交了一辈子,到老了也没转正,一个月就二十来块钱,赵老太年轻时候也没个工作,就带着两个闺女在街道上领上几斤棉纱,去河里洗棉纱,一斤棉纱五分钱,有时候运气好了,一天洗上五六斤,赚个两三毛钱,一个月几块钱,就这么着把两个闺女拉扯长大了。

    赵老太两口子是同姓,大闺女赵翠,小闺女赵满,两个闺女都长的水灵好看,老大赵翠初中毕业,去了煤炭厂当了个小女工,老二赵满本来考上高中了,那年赵老头生病了也舍不得上医院,就在家里躺着硬扛着,说啥也不愿用给闺女备好的学费。

    赵满是个懂事的闺女,知道爹病了,家里条件不好,自个儿打包好生活用品,背着两床又薄又硬的铺盖、一个掉漆了的搪瓷盆、饭盒,还有一大摞书,回了家。

    等到赵老太两口子知道了,闺女已经退学了,这可咋办啊

    当爹妈的没本事啊,耽误了闺女啊。

    赵老太两口子都哭了,赵满还笑着安慰父母呢,说她问过老师了,今年不读高中没关系,等明年家里条件好了,还是能回学校继续考高中。

    结果还没等到明年呢,城里又要组织知青下乡,一听说是响应的号召,去支援广大农民群众,赵满第一个报了名下乡。

    沈荷听见这话,眼睛越发明亮,笑到,“这可真是个好姑娘啊。”

    赵老太脸上难言自豪,“可不是,我家的两个孩子啊,那是没得说,都懂事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说着,老太太又把目光望向边上当工具人的姜二和姜四。

    “老姐姐,这是你家的两个儿子啊”

    沈荷笑微微,“这是我家老二和老四。”

    姜二和姜四也很上道,立马对着赵老太道,“赵婶子好。”

    “好,好,老姐姐你家可真是人丁兴旺。”

    赵老太也是个精明的,不着痕迹打量了下大黑脸的姜二,又瞅了瞅明显俊朗许多,个高大长腿的姜四,“老姐姐,你这两个儿子都结婚了”

    沈荷笑,“哪能啊,老二结婚了有闺女也有儿的,就是这个小的,二十多岁了还没结婚呢。”

    赵老太就很诧异,“这么俊俏的小伙子咋还没结婚呢”

    当妈的大抵都是喜欢别人夸自家娃儿的,更何况她家小四就是俊气的帅小伙啊。

    老太太虽然不咋出门,可是外头的事儿她知道的可不少呢,尤其是许春秀这个大嘴巴,啥事儿都爱喜欢跟婆婆唠叨唠叨。

    比如村里哪家的大姑娘和知青对小四说话啦,小四跟个冰疙瘩一样都不说话。

    沈荷也露出老母亲的高兴来,“我家这个小的啊,就是缘分没到,人可实诚孝顺呢。“

    姜二“”

    小四孝顺那是不假,可是实诚这个词儿用在这小子身上,好像不咋合适吧

    管他合适不合适呢,反正赵老太莫名的很开心,抿着嘴笑的可欢,“这孩子看着就好,是个好孩子,你看看长的多齐整多俊啊,一看就是个孝顺孩子,我家小满也孝顺哩,家里的活儿是拿得起放得下,我跟她爸啊,就生了两个闺女,就是多疼了些。”

    这话沈荷也就不赞同了,一本正经道,“这是啥话啊,闺女就得多疼些,又不是那皮小子,磕磕绊绊就长大了,闺女娇嫩,多疼些是应该的,闺女这辈子受多少苦啊,嫁了人又是生娃又是干活的,自家当爹妈的不心疼谁心疼啊

    我这辈子的遗憾就是没个小闺女啊。”

    听这话莫名委屈的姜二兄弟俩“”

    如果可以的话,娘也可以把我们当成小闺女养的。

    这话可说到了赵老太的心坎里,她一下子抱着沈荷的手就不松开了,“老姐姐,你可真是开明啊,我家孩子少,生了小满我老婆子又伤了身子,这辈子就不能生了,我家老头子前头还想不开呢,后来也想开了,啥闺女儿子的啊,都是自家的孩子,一样疼。

    哎呀,我家大闺女真是命苦啊,嫁了个没良心的人家,大冷天的孩子还坐月子呢,就让下炕洗尿布,连顿饱饭都不给孩子吃,我可怜的闺女现在连奶水都没有”

    赵老太打开了话匣子,听的姜二和姜四满是愤怒。

    爷爷的,这是人干的事儿

    沈荷也满是感慨,不过她最不喜欢嚼舌根子,也觉得赵家的大闺女日子过得苦,就安慰赵老太,还道鲫鱼下奶,可以让好大儿们去河里摸上两条来,明个儿来县城给她捎来,拿回家给孩子炖汤喝,多下下奶,大人孩子的也都好过日子。

    赵老太一听,更是感动了,都不知道说啥好了,直接冒出来一句,“老姐姐,谁要是嫁到你家当媳妇儿,那可真是享福了,不如让我家小满给你家儿子当媳妇儿吧”

    姜二目瞪狗呆“”

    姜四“”

    老太太“哎,好像也不是不可以啊”

    不过,现在这个事儿也不是两位老母亲说了算的。

    毕竟现在是文明社会了,旧社会那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早就过时了。

    现在讲究自由恋爱,于是,两位老太太就达成了共识,先把这事儿回家说说,再看看孩子们自个儿的意思,要是孩子们有那意思呢,就让见一面,能成了那就最好了,要是不成那也没啥啊,就当交个朋友嘛。

    当然了,这事儿主要是问问人家姑娘的意思,姜四这皮糙肉厚的家伙儿,就在老母亲身边站着呢。

    事儿就这么说定了,两位老太太就各回各家。

    赵老太家就在县城的柳树胡同,走了十几分钟就到家了,一到家,老太太就把自家老头子叫到一边儿,老两口嘀嘀咕咕讲了一通。

    一说起要给小闺女相亲,赵老头第一个反应就是摇头,自家闺女还小呢,才19,不着急结婚。

    赵老太一巴掌拍过去,“你个死老头子,19岁就不小了,现在好小伙可不好找了,好婆婆更是可遇不可求,见到好的咱就得帮闺女抓住,咋你以为人小伙子非得娶咱闺女不可

    我可是看好了,那孩子真是不孬,来了黑市好几回,我观察好久了,这小伙子有眼力见脑子聪明,可会说话了,以后啊差不了,最重要的是这孩子那是真孝顺,走路都是扶着亲妈,这家的老太太虽说是乡下来的,那谈吐举止的可有涵养,知书达理,一看就是个善心老太太,咱们小满真要是嫁过去那就享福了。”

    老婆子说的这么好,赵老头就有些心动问,“这孩子有工作不家里条件咋样”

    “我问了,这孩子姓姜,跟咱们小满一样,都是初中毕业,爹当了一辈子的老师,前两年走了,家里兄弟四个,大哥是大队长,二哥种地,三哥还是个军官哩,这孩子是家里最小的,比咱小满大两岁,今年二十一啦,今年要考县机械厂运输队的司机呢,家里条件挺好。”

    赵老头眼儿瞪大了,他还以为老婆子给闺女找了个乡下种地小伙呢,合着是找了个不错的人家啊。

    在老赵头心里,老姜家虽然在乡下,可是比他们老赵家也是好上不少。

    最起码,这家里四个儿子呢,人丁兴旺,婆婆又好,闺女嫁出去不受欺负啊。

    再说了,这老姜家又有大队长又有军官的,这孩子也是初中毕业,跟闺女有共同语言啊,能说上话。

    要是这小伙儿真能考上县机械厂运输队的司机,这门亲事,他们老赵家那可真是高攀了

    这年头,大家伙儿都知道工人吃香,可是在大厂子里当司机那更是吃香啊。

    赵老头自个儿干了一辈子临时工,就觉得愧对闺女老婆子了。

    现在知道老婆子给闺女找了个好婆家,一下子就振奋起来,“行,咱们就跟小满说说”

    赵老太也高兴点头,“你个老头子总算是开窍了。”

    于是,老两口把小闺女赵满叫到跟前儿,一唱一和把这事儿说了。

    还以为闺女得摇头拒绝了,没成想,赵满一听自家老母亲要给介绍的小伙子,是常在黑市上卖鸡蛋鸭蛋肉的姜四,俏丽的脸儿微红,在父母的注视下抿着唇应下了。

    赵老太笑开了花。

    赵老头“咋原来我闺女认识那个小伙子啊”

    赵老太瞥了自家老头子一眼,心道,何止是认识啊,闺女这模样很有戏啊。

    老姜家这边儿,姜二一回家,连饭都没吃,撒丫子奔到大队里把姜大拽出来。

    兄弟俩把事儿一说,姜大虎躯一震,“老二,你说啥,咱娘要给小四找媳妇”

    姜二点头,“可不是嘛,家里就咱俩知道小四不喜欢姑娘,大哥,这可咋办啊”

    姜大背着手在山上转了一圈儿又一圈儿,最后只能叹气道,“现在也没啥办法了,只能跟咱娘说实话了,总不能瞒着咱娘一辈子吧,再说了也不能耽误了人家好好的姑娘啊。”

    姜二皱眉头,“要是把咱娘气病了咋办”

    姜大摆手,“不会,只要咱们跟娘好好说,咱娘就能理解,咱要是跟娘不说实话,才会把娘气病呢。”

    姜二还是觉得不保险,兄弟俩商量了一会儿,又给姜三去了个电话。

    姜三那头儿,正在部队里训练新兵蛋子,一听两个哥哥的话,狐疑道,“你俩是不是搞错了”

    姜二“咋能搞错呢”

    姜大问,“老三你是不是知道啥”

    姜三呵笑了声,“老四那个小兔崽子真喜欢男人,你们亲口确认了”

    姜大“这种问题咋问啊。”

    姜三“哥,给你个建议,这种事请你还是要问一下小四,用事实说话总是没错的,要不然,就是庸人自扰了。”

    姜大a姜二“”

    兄弟俩听了这话,也不想兜圈子了,晌午回家,哥俩把姜四抓到屋子里,一脸严肃。

    “小四,哥问你个事儿,你要老老实实回答。”

    “不能说谎这是关系到你一辈子的大事情”

    “也是咱们老姜家的大事儿。”

    姜四茫然了,“啥事啊”

    说的这么严重。

    姜大跟姜二交换了下眼神,深吸了一口气,郑重开口,“小四,你跟树根儿是不是一对”

    姜四理所当然“对啊。”

    姜二果然啊我说吧,老三那个臭小子还不相信

    姜大还想再问呢,又听姜四笑嘻嘻,“哥,我跟树根儿必须是一对好兄弟啊,一辈子的那种。”

    姜二“”

    一辈子的好兄弟

    所以,小四跟树根儿不是谁攻谁受的关系

    姜二一高兴,嘴巴子就秃噜了,“小四,那你不是断袖之癖喽”

    断,断袖之癖

    一秒钟之后,老姜家的屋顶都快让姜四的怒吼声给掀翻了。

    老太太在屋里盘着腿儿纳鞋底子呢,差点儿把手里的针线筐丢出去。

    “你们三个臭小子是咋”

    家里睡觉的四丫和二驴子都给吓醒了。

    姜大兄弟仨在老母亲跟前哈头哈脑,“娘,是儿子不好,娘您别生气。”

    “娘,我错了。”

    “娘,是这,小四刚才做噩梦了,给吓着了。”

    姜二挤眉弄眼儿对着小四使眼色。

    姜四脸黑的跟锅炉一样,一点儿也不想搭理这个棒槌亲哥,但是为了娘,只得点头道,“娘,我刚才梦魇了。”

    沈荷的脸色就好看了许多,含笑道,“小四啊,你梦见啥了”

    姜四笑,”娘,我梦见两个棒槌打架了。”

    老太太稀奇了,“棒槌还能打架”

    “可不,娘棒槌不光能打架,棒槌嘴里还吐不出好话呢。”

    姜大a姜二””

    行了,小四,哥真知道错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