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采蕈】

小说:寒门典妻(种田) 作者:舴舟
    沈赵氏午后归了家,见院子里里外外被整治归拢了一番,没甚再需她操心的地方,直劝襄桐赶紧回屋歇着别再劳累,她自己却闲不下来。

    惦记着眼下才二月中旬,倒春寒正盛,沈赵氏索性用新买的棉花做起被子来。

    按说新妇的铺盖应是从娘家陪送,但襄桐情况又有不同,只当是添了个闺女在养。

    棉絮又暖又白,棉布也细密紧实,沈赵氏只暗自可惜当时没买了大红被面,不然也摹个百子千孙的简单式样缝上去。

    襄桐给沈庭熬好了骨头汤,不爱在西屋待着,就来南屋寻沈赵氏说话,顺便提了提想去宝石山看看的想法。

    沈赵氏还当她是为了出门解闷儿,心疼她近来劳碌,并不拦着,还叫了沈庆到时给她领路。

    襄桐也没解释,只在旁边帮着沈赵氏裁布、分线。

    新被子做得差不离,天色渐暗,又有乡邻们接连上门,均是忙完了家里农活儿,拎着东西来回礼的,兼有看望受伤的沈庭。

    沈赵氏如今得了个能干的儿媳,自然忍不住当众显摆显摆,被不停夸赞的襄桐只得在一旁跟着赔笑、还管伺候汤水点心,倒得来个勤快恭敬的名声。

    因是头回见面,邻里关系也亲近,妇人们闲话难免要问起襄桐的来历,沈赵氏半遮掩了,只说是在城里经故交给说和玉成的,并不提典卖那一档旧事。

    但内里如何,胡家娘子经她两个儿子之口,已把冲喜的真相猜出个八九不离十,却也没当场点破。

    到了晚间,襄桐把晌午剩的菜复又热了热,又把隔壁崔大娘送来的春笋切丝拌了,沈赵氏心里高兴,把早先年节里没喝尽的梅子酒取出来分了,襄桐和沈庭只沾唇应个景,倒是沈赵氏自己喝得最多。

    酒足饭饱,没有旁的营生,按说就该回房睡了。

    从前襄桐也彻夜照管过沈庭,但今夜毕竟大有不同。

    她一边说服自己,只当他是家里兄弟般看待,一边又磨蹭着不愿回屋。

    直到沈赵氏赶人,说困了要睡,襄桐避无可避才回。

    沈庭下不得地,西边屋里就没掌灯。襄桐进屋时也不知人睡下了没,怕惊动了沈庭,只得摸黑打水洗涮干净。

    根据白日里印象,沈庭应在炕南边,她就悄声去了北头,摸索着脱鞋上炕。

    哪成想沈庭为了把炕头留给她,已自觉挪去了炕梢,襄桐一个不防,直接按上了他光着的前胸……

    “咳咳。”沈庭本就没睡着,听见襄桐进屋他一时不知说啥便没吭声,不想被她摸个正着。

    “你怎么换了地方也不说一声?”襄桐又气又恼,直接光脚退到地上。

    “你去炕头睡吧,我身上燥,太热睡不着。”

    襄桐红着脸从南边上了炕,抖搂开被褥钻了进去,其实没有半点困意。

    沈庭在另一边也似烙饼,又怕说话惹襄桐不快,只得睁眼僵着。

    襄桐睡不惯火炕,左翻右翻,实在无法,又下地倒水喝。

    沈庭咽了咽口水:“桐娘喝水呢?给我也倒一碗吧。”

    襄桐只得捧了茶碗来又摸索一番,半晌才成功递将过去。

    “那个,你明日去宝石山,多穿点。山上林木密实,不太透光,比地上冷不少。”

    襄桐眼下还是一身衣裳,有些为难:“我穿着夹袄去可使得?”

    “怕是不顶用,山上风也大,一打就透。”“要不,你穿了我冬天的皮袄去吧,虽说丑了点,但暖和啊。”

    襄桐想想,难看就难看,总比冻着强,说了声谢就回炕上继续躺着。

    两个人接下来又摸黑聊了些宝石山上的风物,直到襄桐半晌没有动静,沈庭才知她睡着了。

    02

    襄桐次日一早做好了饭才去喊沈家人起床。

    沈赵氏按着沈庭说的,把他越冬那件最厚的皮袄翻了出来。

    襄桐裹它在身上,对着铜鉴一看,才明白沈庭说的丑是什么意思,她现在就活脱脱一只山熊,还是灰白杂毛的那种。

    再看沈庆也没强多少,因他知道沾了襄桐的光去山间采风,也穿得跟个粽子似的,里三层又外三层。

    临出门,襄桐把昨晚预备出来的两个背篓、竹刀并几个袋子、几根麻绳都带上了,倒惹得沈赵氏一番不解:“你这是要做什么?”

    襄桐并不瞒人:“近来村里人忙着农耕,山里的时鲜应顾不上采,我想摘些家来,也好打打牙祭。”

    往年沈家春天都要扎在地里,从未有这番“闲空”,听襄桐说得有理,沈赵氏也跃跃欲试:“你们两个才能拿多少?要不娘和你们一块去吧?”

    襄桐往西屋看了看:“爬山怪累人,还要拖了东西回来,娘腰疼才好,就烧热灶在家等咱们吧。再说,二郎在家也离不得人的。”

    沈赵氏这才作罢,竟还有些失望。

    倒是三郎沈庆,听说她娘不跟去,背地里松了一口气,然后欢欢喜喜引着襄桐往山里去。

    约么两刻钟功夫,两个人就到了宝石山的山脚下。

    晨间雾气重,又赶上阴天,整个山峦自下而上被笼在仙池幻境一般缥缈虚无。

    沈庆常年在这山里摸爬滚打,也不畏惧,只拣了条好走的缓坡拾步而上。

    “二嫂,咱是去挖笋吗?我知道一处岔路,鲜少人走的,里头有一大片竹林子……”

    襄桐却不属意:“山间竹笋易得,几日就新长出一茬,倒不急在今日,我要你带我就近找些个密林子,趁着长虫还冬困,采摘些玉蕈去。”

    沈庆听说是去采蘑菇,兴致缺缺。“二嫂,野蕈不如鲜笋好吃哩,且还难找,哪像竹笋,寻了老竹脚跟找便是。”

    “这玉蕈和别个可不同,保你吃了还想下顿。”

    沈庆不信:“同是菌蕈,难道玉蕈能比茅蕈、竹菇好吃不成?”

    “我只说杭州城里玉蕈和竹菇的市价你便明白两相差别了,就去岁冬日里,一斤竹菇可售卖二十文钱,你猜玉蕈又值多少?”

    沈庆听襄桐语气,壮了胆儿猜想:“可值五十文?”

    襄桐摇头。

    “八十文?”

    襄桐继续摇头。

    沈庆不再猜了,襄桐索性公布的谜底:“一百二十文,整一百二十文一斤,还是收市的价。若遇上淘鲜的雅客或是急用的正店,还能再翻了一番。”

    “这么贵!天爷,二嫂说了价,是成心不让我吃呢,我说家里咋从没食过什么玉蕈,原是早都叫人拔去卖了。”

    “可不就是,这玉蕈本就生的不多,赶上人搜山似的摘挖,且轮不到咱去寻……不过这几日正巧,乡邻们都在地里抢耕,远处人又大都不会舍近求远,咱不妨碰个时运去。”

    沈庆立时卯足了精神:“那我带二嫂去禅光寺后山,那里为护着神树放着围栏,平时少有人去,我夏日常去里头摘野果,好像见过不少菌蕈,说不定真能寻到些。”

    “那咱就先去那儿瞧瞧……”

    禅光寺封门已久,无人打理,周遭的林木多是常绿的松柏,且都似疯长的,险些把它遮掩不见踪迹。

    襄桐紧跟着沈庆七拐八拐走上两刻钟,翻了个山头才到地方。

    只见眼前一片冷肃,山风带着林海如浩瀚波涛在头顶起伏,冬鸟归巢偶尔啾啾鸣叫,唯独难寻人的踪影。

    沈庆无心欣赏眼前壮阔山景,已专心低头寻起玉蕈来。

    才走没两步,就咋咋呼呼喊人:“二嫂,你看,这是不是你说的玉蕈?”

    襄桐笑他:“哪那么容易得?你拿的这个是香蕈。”

    “哦。”沈庆顿时垂头丧气。

    “这香蕈虽不比玉蕈难得,但也要售上五十文一斤的。”

    “嗷!二嫂你把竹篓子分一个给我,我这里还有许多!”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