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第 127 章

    五月初五, 端午赛舟会上, 死了一个人。

    就死在皇帝的龙舟前。

    杀人者,据说是一位见义勇为的江湖豪侠。被杀的人, 据说是一名来自千里之外的凤翔府的小吏,专管诉讼文书之事, 从他临死之前的衣着来看, 似乎颇为富贵的样子。

    也对,能在官府里谋上一官半职之人, 都不会缺这置办一套体面衣服的钱。就算他曾经彻底穷困过,当上了小吏之后, 也理应不穷困了才是。

    在官府当差, 只要有心,处处都有油水可捞,且处处的油水都不少。

    至于这名小吏为什么要来到汴梁,这名豪侠又为什么不远千里跑到汴梁来杀他,就是不足为外人道之事了。

    汴梁百姓别的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编排八卦、散播小道消息的劲头和能耐。不到半日,端午当天的烈阳带来的酷热还未曾散去,关于这起命案的前因后果已经有三个版本流传在市井之间了。

    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几个版本, 大抵都带上了这样的几个剧情

    那杀人的豪侠是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士,在凤翔府目睹了一桩冤案, 而这桩冤案的起因, 是一个在官府任职的小吏偶然间贪恋上了一位农人之妻的美色, 于是略施小计将这名无辜农人下了狱他是掌管诉讼文书的, 动这点手脚不难。

    将人下狱后,他又去找到那名美貌女子,说明自己的来意,只要她肯与他共度数个良宵,他就能将“犯了一点小事”的她丈夫给弄出来。

    小吏当然没有说明这一切都是源于他的阴谋。

    那名女子犹豫了一会儿,答应了。

    果如小吏所言,数个良宵之后,她丈夫回来了。

    她丈夫回来之后,那小吏仍然不知收敛,甚至特意挑了她丈夫在家的时候去找她。她丈夫也没说什么,只是会注意回避小吏,不碍着他的好事。

    本来日子也就这么简简单单地过下去了。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哪有什么伦理王法可言,能好好地活下去也就是了。

    偏偏那女子生了一个女儿,这女儿不过五六岁的年纪,生得玉雪可爱。在某个农人外出、小吏登门的晚上,她半夜起床,实在内急,于是没有按照母亲的嘱咐,在天亮之前都好好地待在自己的屋子里,而是到了院子外面的茅厕解手。

    正好就被那名喝多了酒、神智不清的小吏撞见了。

    那农人第二天回家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副女儿死不瞑目、妻子悬梁自尽的人间惨象。

    他没有说什么,只是将自己砍柴用的斧子在石头上磨得锋利雪亮,别在腰间,进城去找那名小吏。

    可想而知,他的复仇失败了。那小吏以“手持利刃,突入公堂,欲刺长官”之名,将他下狱,却迟迟不审。

    因为以民刺官的罪行太大了,如果要审,免不了一个死刑。所谓人命关天,死刑的判定需要层层上递,最终由皇帝过目的。

    此案疑点颇多,不宜递交到上头。

    于是此案的文书被他一直压在案头,直到那名身体强韧、意志坚决的农人突发疾病死在了狱中,才在那文书后批了个“丧心病狂,此乃天刑”,并叫狱卒签署供认书,承认“我们从不曾将他”,再加上与他同牢的犯人具结做保,真正管事的官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案就这么轻轻巧巧地过去了。

    可能是因缘作祟,这名农人生前曾与一名江湖豪侠有过交往。在他身死之后,这名侠客偶然间路过凤翔府,偶然间听说他因为欲刺。

    一名逆来顺受的淳朴农人,怎么会光天化日之下,拿着斧头去官府公堂,刺杀长官呢

    在此种疑惑之下,这名豪侠顺着蛛丝马迹仔细调查,最终了解了此案的全部经过。

    查清真相并不困难,因为真相就在光天化日之下。这名小吏甚至从来就没想过要遮掩真相。

    反正提着斧头想要杀他的人死了,他没什么好怕的了,干嘛费尽心思地遮掩真相呢

    那江湖侠客武功高强,不似农人一般手无寸铁,拼死复仇之时也只有一把锈迹斑斑的斧头。他手中有三尺长剑,胸中有侠义青天。他很容易就将自己的剑架上了那小吏的脖子,听他痛哭流涕地供述了全部的罪行。

    他叫那小吏自己写了供状,自己亲手画押。

    他本可以直接一剑结果了这小吏但他知道,杀一个人容易,可这样杀了他之后,又于亡者何益于千千万万仍然活着的生者何益

    他要杀了此人,但不是在现在,也不是在这小吏的家中。

    他要在万人面前杀了他,要在皇帝的面前杀了他。

    他要用这一人的死,将所有的肮脏污秽都暴露在世人面前

    而在这些主干剧情之外,热爱八卦的汴梁人民又根据各自喜好不同,给这个故事增色增香,有的给这名侠客和故事中悲情美貌的女子增加了一段感情戏,指出在这女子嫁人之前,他们曾是一对爱侣。又有人以为,女子天性放荡,或许她与那小吏不过是普通的奸夫关系,与那豪侠也肯定不清不楚,故事中只有农人一个可怜人,一眨眼老婆女儿都没了,不过那女儿究竟是谁的仍未可知

    这些不清不楚的污言秽语,是注定无法呈到皇帝的御案上来的。

    崇政殿里,赵受益拿在手中的,是一份最原始的案情梗概。

    案件的真相大体与市井流言相合,只不过那名在皇帝面前击杀凶手的豪侠,是白玉堂假扮的罢了。

    那名农人没有什么做江湖大侠的朋友,他死了之后也没人会为他查明真相。

    如果不是包拯路过凤翔府,打算寻找一件可以当作“引子”来引爆一场大动荡的案件的话,他的死亡真相,就会被一直一直地埋没下去。

    直到白骨在地下腐烂成一抔黄土。

    想到那名小吏失去了五根手指和一半手掌的左手,赵受益暗叹一声。

    这位白玉堂白少侠可真是严刑逼供的一把好手

    据说是用他那把削金断玉的宝刀一寸一寸地切下来的

    多亏了白玉堂逼供有方,他手上拿着的这份供状上,详细记载了那名小吏是如何妇女、凌虐幼童致死、又将安善良民投入狱中杀害。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光彩事迹”。

    一桩桩一件件,人证物证俱全。

    看着这份供状,赵受益都不禁慨叹,一个基层的刀笔吏居然掌握着这么大的权力,能如神明一般地玩弄着他人的命运,而且也居然能有如此的丧心病狂,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而他的上级官长,那些读着圣贤书长大,经历过科举考试的文人们,居然就这样地默许了,或者说无视了他的所作所为。

    这样的案子,包拯在北方这半年以来不知查获了多少,证据堆在禁军大营,甚至需要腾出一个专门的地方安放。

    他轻轻地将供状放在面前的桌案上,扫视了一下殿中的群臣“众卿对此有什么想法”

    殿内一片安静,落针可闻。

    他们哪有什么想法

    文武百官不仅苦笑。

    端午节大好的日子,皇帝乘坐龙舟与民同乐,他们也都随行在侧,多么的风光,多么的荣耀。

    结果皇帝刚上甲板,还没站上多久,忽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叶小舟,居然无风自动,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底下推着似的,刷刷刷就到了龙舟前面。他们还没来得及有什么反应,那小舟上的人就拎起了一个被捆成粽子、似乎能看出是个人形的东西,像是杀鸡放血一样将人给杀了,还把那尸体抛上甲板给他们看。

    那尸体正正好好就落在皇帝的面前

    这要是再往前一步,就直接砸皇帝脑门上了

    杀完人抛完尸,那小舟又嗖嗖嗖地走了,快得叫人没法追。

    而这尸体生前所做之恶,所有的供状、证据,都随着尸体一同被抛上了龙舟。

    赵受益狠狠一拍桌案“朕问你们,有什么想法”

    他从来都是个好脾气的人,更是鲜少在臣子面前发威。

    从来不生气的人,生起气来才最可怕。

    因此这一声断喝,吓得满朝文武哗啦啦地跪下。

    赵受益深吸一口气“说话”

    范仲淹作为百官之首,第一个发话“回官家,臣以为,此案灭绝人伦,丧心病狂。此人若不是为游侠所杀,妇女、凌虐幼童,应判以绞刑。观其不知改悔,又将幼童之父害死,罪加一等,应当车裂。”

    赵受益道“很好。但他既然已经死了,也就无从再谈什么绞刑车裂。”

    反正在他生命中最后一段时光里面对的是白玉堂,这位少侠心狠手辣,肯定不能让他过得舒坦就对了。

    “其人已死,但他却不是死在官府的刑罚之下,而是被一个江湖游侠所杀。”

    赵受益道“朕就奇怪了,明明他犯的是朕的王法,害的是朕的子民,怎么朕的官员们却不能将他捉拿归案,定罪量刑,非要等到一个替天行道的侠客站出来,才能让他伏诛呢”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