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跨过山和大海,去上学

    大清早,陈意的小伙伴卫虹,火一般的奇女子,就风风火火到了陈家门口,砰砰拍了两下门,扯开嗓子

    “陈意,陈意,快开门,一起去学校啦。”

    她正在收拾书包,听到这声音,就知道肯定是卫虹,忙应了一声:“等一下,马上。”

    原身唯一的好朋友,自上学起,两人就同去同回,感情好的很。

    两人就像是相互吸引的两极。原身性格腼腆,有些内敛,做事细心,而卫虹,截然相反,大大咧咧,风风火火,算是村里的大姐大,仗义的很,八岁以下的崇拜者占了村里1/3,但好朋友就陈意一个,从四岁就护着丁点大的陈意。

    这段友情,原身的记忆明晰的很。

    忙塞了两个昨天做的榆钱花团到书包,一边将包挎好,一边快步朝门口走,还没发现她自从变小后,心态也年轻了。

    快快的开了门,卫虹就拉起陈意的手,跳着朝学校走,语气欢快,

    “我还没问你呢,你发烧怎么样啦?我在草场边听张婶子说的,当时准备去看你,但你妈说你好了,忙,我就没去,你怎么样了啊。”

    看到小姑娘关心,她笑了笑,“没事,就是突然发热,吃了药,第二天就好了,今天一点事都没有。”

    “那就好。我想着你就没事”

    卫虹突然压低声音,一副幸灾乐落的表情,有些古灵精怪:“偷偷告诉你,我大姑家,她家不是在镇上开了家小馆子么,前些年挣了些钱,嫌弃我们家穷,总欺负我妈。我昨天听我妈说,她们家今年生意不好,干不动要倒闭了。”

    说着又是嘿嘿一笑:“这下我看她还怎么得意欺负人。”

    “你姑家生意不是挺好的么?怎么突然倒闭了?”很奇怪。

    她知道卫虹大姑家的馆子在镇上,前些年吃饭馆子不多,卫虹姑父灵机一动,开了家馆子,没想到物以稀为贵,县里来个人没地方去,就几家装修不错,可不就去她们家,生意红火了好几年,她大姑说话都是粗声粗气的。

    “你知道我姑那脾气,臭的很,又牛气,早先好多人都不爱来吃,又没别的馆子,但之前又开了家新的,我去看过,装修的比我姑家馆子好,饭没吃,但闻者就香,那可不就没人去了。”

    “那总不会倒闭吧,开这么多年,你姑做饭不是还不错么?”

    “是还行,但这次你别告诉别人啊,好像是说我姑的馆子,偷吃客人的饭菜,还被人发现好几次,这下彻底没人去了。”

    陈意懂了,气横,贪小便宜,还不干净,这前前后后加一起,不是活生生的把人往外赶,没别人还好,可又来了家新馆子,那不是白给人送场子么?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也不嫌路长,就这么走了快一个半小时,才走到学校。

    小学村里、镇里也就这么一所,建在镇边上,一共五个年级,五个教室,上面标着数字,再有一间教师办公室和不大点的食堂。

    这下两人闭了嘴,前前后后坐到了位置上,打开课本开始看书,陆陆续续,班里几十个位置,就坐齐了,有课本的拿课本,没课本的,就拿张纸密密麻麻的记,照着念。

    进门的老师姓范,是这个班的语文老师,还代着教一年级。

    五年级,课不多,政治,语文,数学,一天上就三节,五年级有英语,但也讲的不多,当年英语好的大多遭了批,剩下的只是知道一星半点,能教学生记个词就难得。

    今天进来,范老师拿着一沓子纸,是上次的试卷。

    照着排名念了念,一个班50来个,她还不错,排在了第九,数学不大好,考了86分。

    至于卫虹,平时大大咧咧,一双大眼像散光,看个数字一晃过,错了不少,数学考了个60。

    拿着手里的卷子,摸了摸纸,有些涩,微微泛黄,前后两面一页考的是语文,一页考的是数学,两面字都不大,节约用纸。

    想了想,也是,三大改造就是重工业,这轻工业,现在怕还是慢得慌,不然也不至于上学纸张都这么省。

    她突然有些感谢原身的父亲。

    幸好陈建国有能力,是个技术工人,一个月工资就20出头,加上加班费,也是30左右,在这个时代,算是优秀。

    还能不重男轻女,愿意花钱供她和陈才上学。

    毕竟大多数的都不舍得一学期7、8块,一年就要十来块,还不包括书本,吃饭的昂贵支出。

    其实,对于陈家,这个也算是个负担。

    看着一年学费花的还不到一个月的工资,不多,但实际上,这钱还要养着一家子吃穿用度,防止病的灾的,那么一合计,学费,自然就贵了。

    何况,在大多用纸抄省钱的情况下,陈建国还愿意给孩子买课本,那就很难得,更让陈意感动。

    老师开始讲试卷前,她已经把卷子看了遍,小学的题目,对她来说毫无难度。

    把语文书顺着翻到最后,陈意就像看连环画,一翻就到了底,借了隔壁的数学笔记翻了翻,看来只要看看政治,这个差异有些大,背完之后考初中,不成问题。

    陈意听着老师讲卷子,有些无聊,这个题目对她来说实在没有难度,打不起精神。

    她已经知道,如今的学制和以后不同。

    现在是五二二制,五年小学,两年初中,两年高中,高中毕业生都能参加高考,但须经过“筛选”,之后才能看需求,来报考“中专和大学”,不过现在,只能上工农兵大学。

    今年她恰好五年级,对这个班的学生来说,五月份期末考,就是一个分界线。

    考的好的,能去上初中,考不好的,大多就回了家,帮大人干干活,机灵点的去拜个师傅,早早学一门手艺,找个出路,至于以后愿不愿意复学,那要另说。

    陈意是要读大学的,陈才不用说,学习自制,成绩也好,但陈小弟,她咬咬牙,打也要把他打到大学。

    知识意味着什么,学历意味着什么,她自小就懂,老人错失机会没有坚持上学,就是她爷爷最大的遗憾。

    经济知识两手抓。

    确定了学业路线,开始想发家致富的大计。

    明知道历史进程,要是还混不出个人样,搁谁都后悔一辈子。

    不管是投资、创业,置产,前期资本都是需要一点点积累,没有别的办法,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她靠的,最信任的,就是自己的刀工和中西结合的手艺。

    太阳上移。

    这么一个琢磨,不知不觉就过了两个小时,讲台上的范老师布置了作业,喊了下课,就收拾东西往外走。

    她没动,打算在位置上吃榆钱花团。

    门口桌椅嘎吱吱的动,教室里零零散散还剩十来人。

    看来,带饭的还不少。

    门被猛地推开,

    “陈意,别坐着啦,你爸来找。”

    她一抬头,就看见卫虹在趴在门边,漏了半张脸,身后有个男人往里张望,看见陈意,忙挥手招呼:“小意,快收拾东西,出来爸带你们去吃饭。”

    天佑我也,把书往包里一塞,见证镇里水平的时候到了!

    心里这么一想,她就要笑出声来,忙背着书包往外跑:“爸,你怎么突然来看我了。”

    “昨天找你哥,我才知道,你妈前天来说你发了烧。我这不中午请了假来看看我宝贝姑娘怎么样了,还门进门不就看见小虹了么,正好带你们吃个饭。”

    陈建国今年36,身子骨还挺硬朗,头发三七分,穿了一身工装,常在厂房里不见天,皮肤就有些白,一张嘴,笑起来透着爽朗。

    顺手把陈意的书包提在手上,陈建国摸了摸她的头:“不烧了就行,见见你我就不担心了,今个爸带你下馆子,吃个好的补补。”

    “嗯啊!”

    两小都有些开心,这往镇子里的路两个人都熟悉,在前面边说边走,笑个不停。

    陈建国在后面,看着前面两个活力十足的,忍不住嘴角带笑。

    怕耽误两个下午课,他挑的地方就不大远。

    三个人一坐下,服务员就把菜单递给了陈建国,他把菜单又推给了两小:“想吃什么,看着点。”

    两小细看,菜单上吃的不多,单子上就几样,主食基本上是米粉和米饭,牛肉面,炒米粉,菜也就几个,猪杂类和鱼,清蒸鱼,鲈鱼和几个素菜。

    点了个清蒸鱼和炒猪肝,陈建国又加了一个菜,才把菜单递过去。

    饭店人不多,做的也快,她把今早带来的榆钱花团从包里拿出来,一人递了一个。

    卫虹伸手接过,仔细一看,团子精致小巧,花瓣层叠,很是喜欢,

    “这花团子还真好看,婶子手艺越来越好了,面捏的都和真的一样。”

    陈意促狭一笑:“这是我做的,没想到吧。好心让你尝个鲜。”

    两人又笑闹起来。

    陈建国有些惊奇,没想到自己闺女手艺还真巧,但压根猜不到,陈意从现在起,就开始动摇军心,为小生意来拉赞助了!

    一口米饭,一口菜,她慢慢的尝。

    肉干炒的有些老,芹菜也有些软,配色也只算一般。清蒸鱼,一眼看去,就知道厨子去鳞有些用力,鱼身斑驳,尝了口味道,鲜味不足,调料味道重了,鱼表层还算入了味,但靠里的鱼肉就有些寡淡,压不住鱼腥,陈建国怕女儿吃不饱,又给盛了一小碗的牛肉面递给陈意,

    “她们家面不错,你快尝尝。”

    这么一尝,汤底不错,但面一咬,就知道揉的少了,缺了份筋道。

    总而言之,色香味,都不如自己!

    这下,心里满意极了。

    几个人吃的都不慢,两个小的要上学,大的要去上班。

    等半个小时一吃完,陈建国把两人送到路口便先回了厂子,两小吃饱喝足开开心心,晃着晃着走回了学校,喜滋滋。

    这下,陈意下定决心,打动赞助第二部,攻克味蕾!

    这次,一定要让老爸尝尝,什么叫真正的牛肉面。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