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秦良玉 为女界吐气,为女界吐气!……

    汉朝未央宫。

    刘彻也是摸了摸下巴, 心想一个平民女子,其后世对她的纪念究竟还有什么

    之前提到过的东汉那位张衡,可也还是做官的。

    而这位黄道婆, 可只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普通百姓, 竟是也流芳于世了。

    如此平民视角的经历和传世之名, 恐怕更是能激励众多百姓了。

    尤其是那些女子们,再怎么说, 所带来的影响和振奋作用等, 必然是不小的。

    秦朝咸阳附近

    “快到了。”

    吕雉掀起马车窗帘, 已不知是第多少次朝外看去。

    而现如今, 他们总算是快到咸阳了。

    也终于即将要踏上更未知的道路。

    可尽管如此, 这条未知的路, 她也必须要走。

    尤其是在听了这些女子的事迹后,包括她自己,能以女子身份而干政的班昭, 以及现在这位黄道婆都叫吕雉心中的野望更加疯涨,更何况现在就是最好的时代,若是她不能及时把握住, 如何对得起自己

    甚至那位黄道婆还能以平民女子身份流芳于世。

    那样可怜悲惨的身世,那样的遭遇和境遇尚且都能做到如此地步, 能有如此的传世之名,那她又有何做不到的

    而再听天幕讲后世对于这位平民女子的纪念

    从史料上查到,松江一带, 也就是现今的上海地区,其中与黄道婆有关的祠、庙、堂、楼等足有十多处。

    如公元1330年,在黄道婆死后,松江人民为了感念她的恩德, 便在顺帝至元二年,即公元1336年为她立祠,岁时享祀,后因战乱,祠被毁,但是明熹宗天启六年,即公元1626年,张之又塑象于宁国寺。

    到了清嘉庆年间,在上海城内渡鹤楼西北小巷,立有黄道婆的小庙。

    黄道婆墓在上海县华泾镇北面的东湾村,于1957年重新修建并立有石碑。

    上海的南市区曾有先棉祠,建黄道婆禅院。

    现在上海豫院内,有清咸丰时作为布业公所的跋织亭,供奉黄道婆为始祖。

    十多处的祠、庙、堂、楼

    还有石碑禅院,以及供奉其为始祖等等

    这等后世纪念之成就,和其传世知名,可真是

    还有其他的。

    等等什么

    竟是还有

    如关于黄道婆墓

    黄道婆墓始建于元代乌泥泾古镇。

    据二十六保志载“黄道婆在二十六保二十八、九图、田六分二厘七毫。”

    历来未见整修记载,年长日久,已荒冢累累,难以辨认。

    但是在1957年,经江苏省上海县人民委员会整修,加高坟台,设石凳供桌,镌石立碑。

    到1984年,黄道婆墓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然后1987年,又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再就是在1996年,还再次被列为徐汇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什么什么

    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虽然是从未听过之词汇,但是也不难懂。

    可也就是不难懂,什么文物保护,教育基地等字词,才更是让他们瞠目结舌,也震惊难言。

    一个女子一个平民女子的墓,竟还能到这种程度

    还有关于黄道婆祠

    据历代上海县志载,黄道婆祠也称黄婆祠或先棉祠,俗称黄婆庙,在华泾镇南郊村黄婆庙自然村。

    1993年3月出版的新编上海县志载,黄母祠在历史上曾七建七毁。

    1960年,上海市文管会整修黄母祠。

    1963年被列为上海县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大革命”中祠被摧毁,仅存残瓦废墟。

    1991年3月,市文管会决定,为纪念上海县建县700周年,在原址重建黄母祠。

    同年5月,在征地扩大的上海植物园内,动工重建黄母祠,并改称黄道婆纪念堂,于1993年12月竣工。

    再有黄道婆纪念馆

    黄道婆纪念馆由墓园和纪念馆两部分组成。

    2002年3月动工兴建,2003年3月竣工并对外开放,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

    2004年,黄道婆纪念馆被列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

    2006年,黄道婆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听着好像也很不得了,毕竟是国家级

    黄道婆墓,黄道婆祠,黄道婆纪念馆还有吗

    不会还有

    还有与黄道婆相关的纪念路

    先棉祠街。

    在今黄浦区西起迎勋北路,东至河南南路。

    清道光六年,即公元1826年,知县徐乃大在县城西南半段泾李氏吾园红雨楼内,建造了一座先棉祠。

    先棉祠街便是由祠得名。

    花衣街。

    今黄浦区小南门,在新码头街至王家码头街。

    因棉花,俗称花衣,行聚此得稻。

    清道光二年,即公元1822年,上海原棉商人在小南门外“生贤桥东梅家弄小武当余”地成立花农公所。

    由此这里成为上海主要的花衣市场和码头。

    另外就是与黄道婆有关的纪念品

    即黄道婆纪念邮票。

    1980年11月20日,我国邮电部发行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三组纪念邮票一套,共4枚。

    其中第4枚就是为元代女纺织技术专家黄道婆。

    该纪念邮票面值60分,发行量总共100万枚。

    黄道婆是第一位展现在新中国邮票上的古代女科学家。

    再有就是黄道婆纪念银币。

    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纪念币第六组银币”。

    银币一套共四枚,面值5元。

    正面图案为国徽,国号和年号,其中有一枚银币的背面图案的人物形象为“黄道婆立像”,总共发行量3万枚。

    等等等等

    纪念路,什么纪念邮票等都还好说,竟还有纪念银币

    银币岂不就是钱财

    那位黄道婆竟还能出现在钱财之上吗

    才刚震惊震撼于此,天幕之上也出现了相关的画面展现

    墓碑,石碑,祠堂,禅院

    纪念路,纪念邮票,还有那纪念银币

    竟当真是这样

    “天啊,银币上立像,这是多大的殊荣”

    “具有纪念意义的银币,恐怕这还会世代保存应当不会花费出去吧”

    “那岂不是这银币价值更高了听天幕说,总发行量可才3万枚”

    “这这这后世对其的纪念,也太多了吧”

    “怎么,兄台是羡慕了”

    “啊难道诸位不羡慕从听到现在,哪曾听说过这些”

    是啊,哪曾听说过这些

    尤其是那纪念银币,那可是银子啊

    而银子之上,竟然有那黄道婆的立像还是如此栩栩如生,如此精致又美观

    谁不震惊震撼谁又能不心生羡慕

    毕竟这可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之事,而恐怕那纪念银币,还不是谁都能在其之上立像的。

    可见这位黄道婆之功绩和传世影响等,那真是比他们想的还要深远,还要有其重要意义在

    而且这可还是位平民女子。

    在后世对于其的纪念竟是如此之多,并且还如此重视。

    这如此种种,也真是叫他们开了眼

    哦对了,还有和黄道婆相关的纪念日

    等等这竟是还有

    即民间俗说农历四月初六为“黄道婆生日”,而农历七月二十日为“棉花生日”。

    纪念日

    原来竟是还有专为其设立的纪念日那岂不是每到这个日子,都会想起这位黄道婆

    要知道每年可都是有这四月初六日子的。

    绝了,当真是好绝啊。

    也当真是好羡慕啊。

    历朝历代下,也不知有多少人听得满心艳羡难言,毕竟这一路听下来,可实在是不知该怎么感叹,又该感叹什么好了。

    而男人都是如此,更别说听着的众多女子了。

    那可是和她们同样的女子。

    而对方能以平民女子之身达到如此高度,能有如此的后世纪念等,更是犹如一道甘霖浇灌进了她们心间之中。

    原来不用拥有多高的身份和地位,也不用拥有多大的权势和后盾,原来女子能做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原来于国有用,于民有利,也能被后世纪念至此。

    而不是守着贞洁,欲立牌坊,得了那名声,结果却被后世所抗拒和反感原来是这样。

    这一刻,更宽广的道路已然铺在了她们眼前。

    但是她们想了,却能被允许吗

    尤其是宋之后历朝历代下的众多女子,才晓得明白更多,原来烦恼忧心竟也更多。

    但又转念一想,这位黄道婆可是宋末元初年间的女子,所受限制应当是同样不少。

    对方尚且能够做到如此的地步,那她们

    黄道婆的故事就到这里,接下来再给大家讲一下一位明末时期的英雄女子吧。

    明末时期

    岂不是“裹小脚”已然盛行的时期

    这个时期竟然还能涌现出英雄女子吗

    历朝历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的,而我们接下来要讲的这位英雄女子,可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从而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被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

    “这份殊荣,也真是了不得了啊。”

    所以这位巾帼英雄,究竟是谁

    这位明朝末年女将,巾帼英雄,就是秦良玉,四川忠州人,丈夫马千乘,世袭石柱宣慰使,也俗称土司。

    在其丈夫马千乘被害之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领夫职。

    总的来说,秦良玉曾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于是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连明朝崇祯皇帝都曾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

    而在秦良玉死后,后世文人为赞颂秦良玉,所作的诗词也非常多。

    还有如近代文人冰心,郭沫若也对秦良玉大加称赞,爱国将领冯玉祥也曾说到“纪念花木兰,要学秦良玉。”

    在明朝灭亡后,南明朝廷还追谥秦良玉为“忠贞侯”。

    明朝朱元璋时期。

    听到这位明末的女将,朱元璋相较之前,心情不由得更为复杂。

    纪念花木兰,要学秦良玉。

    他为明末这位女将感慨,也为明朝的灭亡感叹,还有“南明朝廷”

    这一出现“南”字,结果可想而知。

    而且又是崇祯年间,其“君王死社稷”,朱元璋可还记得清楚。

    所以那时候,明朝倾颓崩塌之势,是真的再挽救不回来了

    其实究竟什么结局,先前天幕就已经给出,朱元璋也早已知晓。

    可再听到,还是忍不住心情复杂,毕竟他这才刚开国,就已经知道什么时候国灭不过更让朱元璋心情复杂和想不到的是,为拉回明朝倾颓之势而做努力的,竟是还有女子。

    女子啊。

    哪怕没有天幕先前所讲,他也是知晓现今世道下,女子究竟如何,更何况是明末时期。

    可明末时期竟出现一位巾帼女英雄朱元璋不禁又感叹了一声。

    让他再来认识下这“女子之能”吧。

    我们再来仔细介绍一下这位秦良玉将军。

    秦良玉是位胆智过人,擅长骑射,又擅长作文章的女子。

    其姿态风度娴静文雅,行军治兵,号令严明,所领军队号称“白杆兵”,远近闻名。

    于早年间,即万历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599年,杨应龙在播州作乱,秦良玉的丈夫石柱宣抚使马千乘,则率领三千人随李化龙前往征讨,而秦良玉率领五百精兵押运粮草,与副将周国柱扼守邓坎地区。

    万历二十八年,即公元1600年,杨应龙军趁李化龙大军在营中大摆筵席发动袭击,秦良玉与丈夫当先将其击败,而后乘胜追击,接连攻破金筑关等七个营寨。

    而后又协助酉阳各路官军攻取桑木关,大破杨应龙军。

    秦良玉为南川路战功第一

    但杨应龙兵败身死之后,秦良玉却不自报军功。

    到万历四十一年,即公元1613年,马千乘被太监邱乘云诬告,病死于云阳的监狱,于是秦良玉代领马千乘的职位。

    秦王宫。

    嬴政暗自点了点头,又是一位女将。

    到现在,已经三位女将了吧

    那位平阳昭公主,妇好,还有这位秦良玉可见这女子完全也可为将。

    又或是确切说,女子能做之事,实属有很多才是。

    之后泰昌元年,即公元1620年,后金入侵辽东,朝廷便诏令秦良玉出兵援助,于是秦良玉派兄长秦邦屏,弟弟秦民屏率领几千人先前往,而且明朝廷还赐秦良玉三品官员的服饰,并任命秦邦屏为都司佥书,秦民屏为守备。

    天启元年,即公元1621年,后金包围重镇沈阳,秦邦屏,秦民屏随总兵童仲揆渡浑河与清军血战,最终秦邦屏战死沙场,秦民屏突围而出,秦良玉于是亲率三千前往直抵榆关,所经过的地方竟秋毫无犯。

    之后朝廷又下诏给秦良玉加二品官员服饰,并封秦良玉为诰命夫人,封秦良玉儿子马祥麟为指挥使。

    历朝历代下,不少人讶然。

    从三品官员服饰到二品官员服饰,还被封为诰命夫人,这才一年不到吧

    同年九月,明朝廷兵部让秦良玉再回乡征兵二千。

    秦良玉与秦民屏回乡后,恰逢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在重庆造反。

    其部将樊龙派遣使者带着金银和丝绸,前来想与秦良玉结盟。

    但秦良玉却将使者斩杀,又立即发兵率领秦民屏,以及秦邦屏的儿子秦翼明,秦拱明逆流西上,渡过重庆城,乘敌不备,直达重庆南坪关,断贼归路

    而后秦良玉设伏兵袭击两河,将敌人的船只烧毁,再之后,秦良玉分兵守忠州,派快马带檄文至夔州,要求当地驻军赶紧防守瞿塘峡上下游地段,最终得以击退入侵造反的贼兵。

    “好女能不被金银丝帛所诱惑”

    “而且当机立断,那行兵作战之策略,可真是有条不紊,且进退得宜。”

    “嗯是,这着实不简单。”

    于历朝历代下,仔细听的将领不少,男人也不少,就连对战事不太感兴趣的女子,也是更凝神细听之。

    她们越发关注女子能做之事,以及可做之事了。

    而这位秦良玉,还是出自明末时期。

    可见当时风气下,尽管仍是多加束缚女子,但若女子自身能够自立自强,竟也是能出彩立足于世的。

    而再看历朝历代下的众多男人们

    再次听到一位女将军事迹,复杂有之,感慨亦有之,并且更多也是意识到,这女子的确也能当为将领,其领兵作战之能甚至能够很强悍,并不比男子弱到哪里去,毕竟已经是第三位女将领了

    其女子的能力和可作为的领域,并不是偶然。

    若是这社会对其放宽限制,恐怕还能涌现更多有能力的女子出来

    这一想到这里,就更是让人五味杂陈,危机顿生啊。

    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也不乏那些蠢蠢欲动者。

    然而还是那个问题。

    现今天幕一直在讲述女子事迹,以及包括先前讲的那些潜藏祸根与危害等,已然不是他们想如何就如何了。

    而他们也是不能再想象,在天幕这次结束之后,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动荡。

    也许谁都不敢轻举妄动,也许会直接迎来更大的动荡变化等。

    但无论如何,现下他们只能先继续听天幕讲下去。

    讲那些让他们也不得不在心底赞叹一声的女子事迹

    天启二年,即公元1622年,奢崇明包围成都,四川巡抚朱燮元传令秦良玉前去征讨。

    当时各地的土司都贪图贼寇的贿赂,按兵不动,就只有秦良玉击鼓西征

    而后秦良玉率军攻取新都,长驱直奔成都,将奢崇明击败,解了成都之围。

    奢崇明败走后,秦良玉又率领秦民屏等攻克二郎关,佛图关,再收复重庆。

    于是朝廷授命秦良玉为都督佥事,充都督同知总兵,并加封为夫人,授马祥麟为宣慰使,秦民屏为副总兵,秦翼明,秦拱明为参将,而授官之后,秦良玉又收复红崖墩,观音寺,青山墩等贼军重要据点。

    最终奢崇明兵败自杀,秦良玉则是彻底平定奢崇明四川之乱,并且因功多次受到朝廷赏赐的金币等物。

    汉朝未央宫。

    刘彻啧啧两声,此女子这是从无败绩一说吗

    从1620年到1622年,短短两年,多次作战,竟都能取得胜利,还多次得到加封赏赐,甚至授命为都督佥事,充都督同知总兵,并加封为夫人,其身边人也是如此,这等成绩,可真是没得说了。

    不过,刘彻又转念一想,那可是明末时期,以一女子之身做到这份上,难道就遇不到阻碍

    才一想到这里,便听天幕继续开口道

    秦良玉作战天赋出众,并且不管是她的兄长还是弟弟,其作战能力也是一绝,而且还都敢拼敢战,敢冲敢打,这样的一家子,再加上领命作战的是个女人,如何能不遭嫉妒和偏见等,恐怕其背后的各种说辞还不知有多少呢。

    毕竟有时候男人背地里嚼舌根攀咬的能力,可是一点都不弱呢。

    虽然但是,尽管不想承认,可依旧感觉被当胸命中了的男人“”

    不过对于这些人,秦良玉可是一点都不惯着。

    她上书给明熹宗说“臣率翼明、拱明提兵裹粮,累奏红崖墩诸捷。

    乃行间诸将,未睹贼面,攘臂夸张,及乎对垒,闻风先遁。

    败于贼者,唯恐人之胜;怯于贼者,唯恐人之强。

    如总兵李维新,渡河一战,败衄归营,反闭门拒臣,不容一见。

    以六尺躯须眉男子,忌一巾帼妇人,静夜思之,亦当愧死。”

    “我带着秦翼明,秦拱明裹粮出战,先后取得了像红崖墩三战那样的胜利。

    可是那些离间我们君臣的大将们,他们没见过贼兵的面,却在那里整天挥着胳膊吹嘘,等到和贼兵对垒时,就闻风而逃。那些自己被贼兵打败了的人就担心别人战胜贼兵,自己被贼兵吓住了的人就怕别人胆子比贼兵大。

    像总兵李维新,他在渡河一战中失败回营,反而拒我于门外,不容我进城相见。

    以一个六尺身躯的大男子忌妒一个巾帼妇人,他如果夜静时想一想就应当羞死”

    嚯可真是敢说

    也太敢说了

    听到这里,有女子甚至拍掌叫了几声好。

    当真说得好

    那些见不得女子更能力出众的男人,以六尺身躯去忌妒一个巾帼女英雄,就应当羞愤去死才对

    怎么自己兵败回营,却要将秦良玉拒之城外凭什么

    那总兵就该羞死还有那些自己没有能力,也不允许别人有能力的将领真真是可笑极了。

    “秦良玉,说得好说得太好了”

    “可就是不知那时的皇帝会如何回应”

    “这可不止是说了一个总兵,还影射了一群将领啊,虽说以女子身份如此敢说,令人实属刮目相看,可这样不留情面的说辞,又是出自一个女子之口,不会叫那些人更恼怒欺负回去吧”

    不怪她们有如此想法,毕竟她们也算是看清了一些事情,不盲目了。

    所以也就不由得有此担忧。

    然后就听天幕继续说道

    所幸的是,明熹宗在看了秦良玉的上书后,不愿意失去这样一位优秀难得的女将,于是下诏文武大臣必须以礼招待秦良玉,不得有任何猜忌。

    “这个好”

    而且还是下诏不得有任何猜忌,可真是叫她们心情舒畅了

    不过作战哪有一帆风顺的。

    嗯发生了什么

    天启四年,即公元1624年,秦民屏随巡抚王三善率军在陆广作战失败,之后王三善率先逃走,秦民屏却在大方大破贼兵,屡战屡胜,只是退兵时,遭到贼兵袭击,奋战而死,秦民屏两个儿子秦佐明,秦祚明突围而出但也重伤。

    秦良玉上书请求抚恤。

    朝廷于是追赠秦民屏为都督同知,并立祠祭祀,两个儿子封参将,秦翼明,秦拱明官至副总兵。

    可尽管如此,秦良玉还是失去了自己的弟弟,失去了左膀右臂。

    以及崇祯三年,即公元1630年,清军大举进攻,永平四城失守,皇太极进围京都。

    秦良玉率秦翼明奉诏勤王,并拿出家中的资产充作军饷。

    对此,崇祯皇帝特意下诏表扬,并于平台召见秦良玉,还赏赐秦良玉钱币牲畜酒水等,并赋诗四首表彰秦良玉的功劳。

    之后皇太极退兵后,秦良玉率兵回乡,而秦翼明就在京畿附近驻扎。

    这个时候,秦良玉已经大概有57岁了。

    五十七岁啊,竟已经是不小的年纪了。

    李世民不由得在心中叹息一声。

    行兵作战的苦,他当然懂,也比谁都清楚,一个女子能坚持到如此年纪,当真是很不容易。

    秦良玉得到很多,如钱财,如殊荣,可她也不是没有失去。

    但你若问她后悔吗怎么想,也应当是不后悔的。

    明朝末年,清军的入侵和农民的暴动等,使得当时的社会形式动荡不安。

    督师孙承宗因受到朝中大臣的弹劾,被迫精兵简将,而用于防备清军入侵所修筑的关锦防线,也被新上任的督师高第破坏,这之后,孙承宗在解了京都之围后被再次启用,于是到达辽东准备修复大凌河。

    当时边关重地可能随时会遭到清军的袭击,而且因为之前精兵简将,兵力的调配明显出现了不足的状况。

    于是秦良玉领石砫兵共计一万一千八百一十八人去驻守大凌河,保证了大凌河的修复如期竣工,除此之外,秦良玉还对辽东抵御清军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她是保家卫国的将领,是抵抗清军入关的将领,为国也为民,她怎么会后悔

    而想必那些愿意跟随秦良玉的人,无论是亲人还是将士等,恐怕也都是不后悔的,因为无论是秦良玉,还是这些跟随她的人,都从未忘记过自己的职责,他们是将领,是士兵,而不是极其简单的男女定义,她和他们都是一样的。

    是啊,保家卫国哪分男子与女子呢

    男子不惧征战沙场,马革裹尸,女子又如何畏惧

    不惧牺牲,无畏而战的血性女子也不是没有

    都说女子多愁善感,可也有女子强悍无畏,哪怕到了知命之年,也能一如既往,一往无前

    再看秦良玉逆战反王

    有先前说的四川土司奢崇明,以及农民义军领袖张献忠先后在四川境内作乱,明朝官军在与乱军交战过程中大都怯懦不前,甚至有贪图敌人贿赂原地逗留的,而秦良玉则率领“白杆兵”一马当先。

    最终不但取得了胜利,也对官军起到了鼓舞的作用,让各路官军相互配合,终是将奢崇明击败。

    而张献忠虽然是农民义军领袖,但也在四川做了许多的坏事,四川百姓因为奢崇明,张献忠等人的叛乱屡遭磨难。

    并且崇祯十七年,张献忠攻陷四川,于成都称帝后派人招降四川各土司,秦良玉军事力量弱小,有建议投降的,有建议转移的,但秦良玉不肯投降反王张献忠,作固守石砫檄文,誓与石砫共存亡。

    于是秦良玉分兵守卫各处险要,张献忠之前与秦良玉多次交战被击败。

    虽然其之后的势力依旧庞大,却不敢靠近秦良玉守卫的石砫。

    秦良玉作为石砫土司,则将自己境内治理的井井有条,逃难百姓多去石砫等,而后得以安居乐业。

    明朝朱元璋时期。

    朱元璋听到那“张献忠攻陷四川,于成都称帝”,不由得又是一声叹息。

    而后再听到秦良玉的所行所为,仍是不由得一叹。

    但却是感慨赞叹

    “当真不容易啊。”

    逆战反王,怎么不是逆战反王呢,如此艰难,又如此坚定血性

    也难怪这位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其所行所为,确自当如是。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蜀锦征袍自翦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

    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凭将箕帚扫匈奴,一派欢声动地呼。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这是崇祯皇帝为秦良玉御制的四首诗,还有后世的诸多评价

    “良玉以巾帼效命疆场,古所未有也,迹其忠忱武略,足愧须眉已。”

    “独如良玉者实难多得,特笔加褒,为女界吐气,即为男子示愧,有心人下笔,固自不苟也。”

    还有清朝词人钱枚作金缕曲赞颂秦良玉

    明季西川祸,自秦中飞来天狗,毒流兵火。

    石柱天生奇女子,贼胆闻风先堕,早料理夔巫平妥。应念军门无将略,念家山只怕荆襄破。妄男耳,妾之可。

    蛮中遗像谁传播想沙场弓刀列队,指挥高座。

    一领锦袍殷战血,衬得云鬟婀娜。更飞马桃花一朵,展卷英姿添飒爽,论题名愧杀宁南左。军国恨,尚眉锁。

    到了近代,也有到了近现代,也有许多文人将领在用自己的方式纪念秦良玉。

    一代巾帼女将,终是传奇于世。

    历朝历代下,众多女子听着这诸多称颂与赞扬,竟是不禁心有激荡,更引以为傲。

    实难多得为女界吐气

    女子,当真是不容易,而有秦良玉为例,听着这些话,也不禁叫众多女子心中有了一抹奢望。

    为女界吐气,为女界吐气

    她们也想要如此,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