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兄妹 赢了。

    王熙凤自然是不知道贾家、王家或其他亲戚家和大理寺卿家有什么往来的。

    甚至今日之前, 因为从没打过交道,她都没怎么听过大理寺卿李家的名头。

    但虽不知道李家,她却知道大理寺卿是什么官儿虽只有三品, 真论起来,权势比六部尚书和都察院都御史都差不了多少。

    她也知道老太太气的是林姑父的回信。

    林姑父要娶大理寺卿家的女孩儿做续弦了

    王熙凤立刻想到。

    那这续弦的出身虽然比不上四姑姑, 可也差不太多了。况且四姑姑虽是国公之女,贾家现下可没有了国公, 只有大老爷有一个无实权的一等将军,西府里珍大哥袭了三等将军。二老爷的工部员外郎升了七八年,还没有要动的意思,比起大理寺卿还差太远。

    可大理寺卿的女儿怎么会嫁人做续弦

    林姑父官位是高,到底过两年就四十了, 还有一房宠妾, 在这等文臣高官家里, 可不算极好的良配。

    是大理寺卿家旁支的女儿是李家亲戚家的女孩子

    观察着贾母的面色, 王熙凤否定了以上想法。

    或是那女孩子年岁大了些, 或是退过婚, 有什么小缺处,不大好找婆家, 正好与林姑父相配呢

    总不可能是李家收了那姜姨娘做女儿, 林姑父的新妻就是那姜姨娘

    一个小门小户出身的妾, 她也配

    王熙凤不敢信。

    “凤丫头,你去罢。”贾母知道王熙凤聪明,必然猜出几分了, 但她无心多说,命丫头们,“找二老爷来。凤丫头, 你晚上再来,我有话吩咐。”

    王熙凤恭敬退了出去。

    贾政很快过来见母亲。

    贾母直接问“大理寺卿李家你知道多少快快说来。”

    贾政一头雾水。可看老母亲的神色,还是把他所知的李大人生平履历尽数说了。

    “李大人从不与勋贵往来的,母亲怎么问起他家”贾政问。

    不但不与勋贵往来,还曾弹劾过贾家数次

    贾母面色更坏了。

    “你妹夫”她吐出几个字,“要娶他妹妹了。”

    “李大人年近五十了,倒没听说还有待字闺中的妹妹”贾政疑惑。

    “就是那姜氏。”贾母冷笑,“李大人今日已认了姜氏做妹妹姜氏现下正在李家今后两家就是亲家了。”

    她气得发抖。

    她都那般说了,林如海怎地还是这般强硬,非要彻底和贾家撇清关系,一点敏儿的旧情都不顾了

    从不与勋贵往来

    好一个李家从不与勋贵往来

    他竟是要和贾家断绝关系了

    “林家和李家有什么渊源”能让堂堂大理寺卿认一个妾做妹妹

    贾政想了又想,才不大确认地说“似乎,李大人的父亲曾任吏部尚书的李尚书是如海的恩师”

    这真是一桩无可挑剔的好亲事。

    贾母浑身发抖,落下泪来。

    贾政忙站了起来,劝道“母亲为何动气妹妹已走了一年多了,妹夫要续弦也是人伦正理”

    “做了十来年官儿,你都做到哪里去了”贾母怒问,“这门好亲事结成了,你今后还想与林家有什么往来还能有什么往来”

    贾政忙跪下“母亲息怒,儿子说错话了。”

    “可怜你妹妹只留下黛玉一个”贾母重拿起信抖了抖,“他说,今后有机会会送黛玉来住几日,什么是有机会无非是托辞借口罢了”

    “我怕不是闭眼都见不到敏儿的孩子了”贾母心中大痛,大哭起来。

    贾政忙膝行上前,抱住腿劝“母亲求母亲细想,如海虽与咱家淡了,可他一向口中不说虚言的,已经要和李家结亲,若真不想让外甥女见母亲,大可不必多说这一句啊。”

    看母亲哀痛极甚,他又想出两句话,说道“不然不然等他以后调入京中,家里拿这封信去问,他还能不认亲笔写的话”

    贾母是急怒极痛攻心,哭过一场,听了这几句劝,觉得好了些,只是身上累得慌,头也晕得很。

    “你快起来。”她伸手拉小儿子。

    贾政哪里敢叫母亲使力,忙站了起来。

    “你和他也这么多年不亲密了。”贾母向后靠在靠背上,“他年轻时,确实,是个极好的孩子。为官许多年,哪里还都和年轻时一样呢。”

    “你说让我拿着信去问,这倒容易。”贾母摇头笑笑,“真去问了,黛玉夹在中间岂不难堪原本后母手下日子就不好过”

    贾政垂首侍立“那母亲觉得如何是好不如接了外甥女来,就养在咱家。正好咱家女孩儿多,也不怕外甥女寂寞。”

    “你当我没接过”贾母叹道,“接是接不来的。林如海和李家要顾着姜氏的名声,更不可能把黛玉送来了。如今只能盼着姜氏有几分良心,别一朝得了意就苛待起黛玉。”

    她又一叹。

    她并不喜欢被人辖制的滋味。可从国公爷去后,贾家江河日下,以后这样被人辖制的时候只怕还多着呢。

    既说起家里的女孩儿们,贾母不免想起大孙女“算来,元春已经入宫快满三年了。”

    贾政悄悄拿袖子拭泪“是,永嘉二十九年,十月初五入的宫。”

    他忍耐心酸,劝慰母亲“元春仍在太后娘娘身边服侍,也算替家里一尽忠孝之心。”

    贾母看了儿子一眼。

    贾政看是机会,忙道“可若论振兴家中,自然还是要看男子。宝玉”

    “别提宝玉。”贾母抬手,“他有那块玉,多有几年不成器的名声才是最好。你想叫家里再经一次”

    再经一次“义忠之祸”吗

    贾政噤声。

    “他又确实不爱读书,身子也弱,我可不许你催逼他”贾母严厉道,“你没了一个珠儿,还想再没一个宝玉你忘了珠儿是怎么没的了”

    孩子都长大成婚了,房里有两个人怎么了珠儿媳妇有了身孕,夫妻不能亲近,还不许珠儿到丫头房里便是嫌人太妖调了,不想孩子在姬妾房里空耗身体精神,也好生劝告训诫就是,做什么拿大板子打吓得孩子存了病在心里,伤了根本,不到一个月,人竟走了注

    姜宁打赢了李世愈。

    一刻钟后,又打赢了李世凛。

    至于事情是怎么变成这样的

    一开始,李大人带儿孙过来了。

    在邓老太太的强力要求、邓夫人和儿媳妇、孙女们的热烈期盼和李大人不赞同的目光下,她展示了一套刀法。

    然后又射了十箭,平均大约九环。

    邓老太太拄着拐杖大声喝彩,问李大人“你二妹妹的本事比起你如何”

    有瓜吃有戏看,都是一家人了,姜宁当然和大家一起盯着李大人看啦

    李大人严肃认真“二妹妹射箭的准头确实很好。可母亲,若只为让孩子们强健身体,并不必大张旗鼓地习武、骑射,多在家里走动走动,玩些毽子、百索这些游戏也不错。”

    邓老太太冷哼“你答非所问”

    李大人“我一介书生,武艺自然不精,母亲是知道的。我为文臣,不必上阵杀敌,精于武艺并无用处,便如女儿家,即便习得一身武艺,又有何用且女子本便比男子体弱”

    接下来他说了一大篇话,无非是“女子生来体弱,习武也比不过寻常男子”“太不贞静贤淑,不是女子事”等等。

    剧烈运动后,人的心情会比平常容易激动,也更容易做出冲动的事。

    比如姜宁现在。

    她明白李大人这些话才是这时代的主流思想。认真计较起来,他是没错的,她才有错。李大人也不是不疼孙女们,只是他的疼爱被局限在俗世的规矩上。

    他坚守这些规矩,不愿意为哪怕血亲退让更多。

    但她真的好生气啊

    她不知道李大人当着她说这些,有没有那么两分敲打她,让她在李家“贞静贤淑”,不要再做“出格”之举的意思。

    可能换一个时间,她会毫无波动地接受这些敲打。就像十年前的冬天,她跪在林老太太床前答应做妾。就像贾敏活着的时候,她会完美配合贾夫人上演“林家妻妾和睦”。

    可现在她就是很想反驳

    不是为了被儿子的大道理噎得皱眉的邓老太太,不是为了偷偷瞪丈夫的邓夫人,也不是为了眼中失落的祝氏和三个女孩儿。

    是为了不让绯玉和黛玉在新舅舅家里听到这些。

    更是为了她自己。

    等李大人说完了,姜宁提着刀,上前一步,笑道“兄长所言有理,妹妹领训。只是兄长有一句我不赞同,女子生来体弱,习武也比不过寻常男子。我不敢冒犯大哥,不知两位侄儿可会些拳脚不如和我比一比,看女子是否真的习武也比不过男子”

    李大人显然没想到她会反驳。

    姜宁懒得去想她在李大人心里是不是已经成了一个蛮横不知礼的恶女。

    他不是重规矩吗不是孝顺吗要撵走她,先和他亲妈打一架啊。

    邓老太太立刻就要求进行这两场比试,鼓励姜宁“输了不丢人赢了,我厚厚赏你那是你侄儿们,不必手软”

    李大人没话说了。

    李世愈和李世凛兄弟俩只得换了衣服过来。

    然后,姜宁就很轻松地两场都赢了。

    打完她都有点没回神。

    俩好大侄儿真的没让着她吗

    同样的问题,李元成也在问儿子们“你们二姑姑真这么,那么”

    当着妻子和儿子女儿们丢了人,李世愈苦笑“父亲,二姑姑师从名家,我和阿凛着实不是对手。”

    李世凛还年轻,脸色更不好看“是,二姑姑功夫很好。”

    姜宁早被邓老太太搂在怀里夸了“好孩子,真是好孩子你想要什么赏只管说”

    她在姜宁耳边小声笑道“别替我省钱。你大哥穷,我可不穷。李家的男人都犟,不肯花女人的钱。”

    老头子在的时候就是这样,宁可被贬官,也不肯拿她的嫁妆去打点。便是家里着实周转不开,用了多少,以后必会给她补上几倍。他一辈子赚的俸禄,除了家里开销,全用在她身上啦。

    姜宁有一点点心动,但还是拒绝啦,小小声说“老太太,我也不缺钱您想赏我,家里有什么藏书,尽着我看就是了。”

    邓老太太“这算什么赏这不是自然的不行,快再想一个”

    再想一个。

    再想什么呢

    姜宁冥思苦想了半天,有了一个好主意“我会画两笔人物,月月给孩子们画像,只是技法与旁人不大一样。若老太太不嫌弃,赏我替您画两张,让我沾一沾您的福寿,我就知足了。”

    她对自己的画技有自信。

    即便因为今天的事,李大人不喜欢她,以后看到他母亲的画像,也不会把她“逐出家门”。

    邓老夫人看姜宁是真的为难,不是矫揉造作故意推脱,心里更喜欢她“这也不算赏,你有空画,画完了,不但我还要赏,还要让你大哥谢你这样不用你想了,到时我给你什么,你收着就是了”

    最后,李大人服了软,来向他母亲赔罪,也向姜宁赔罪。

    姜宁忙避开说“是我无礼,先冒犯了大哥。”

    李大人又一揖“是我小瞧了二妹妹。从头至尾,都只有我冒犯了二妹妹,还望妹妹海涵。”

    姜宁当然不再把这事放在心上了。

    好吧,她觉得是她又下意识把事想的太坏,也把人想得太坏了。

    也或许,其实李大人和林如海本便是一类人。他们都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士大夫,唯一的区别几乎只有出身,和李大人有儿子,林如海没有。而林如海对女儿真切的宽纵都是在林青玉死了之后。在那之前,他让她给绯玉请习武先生,许她习武,大部分都是出于愧疚。

    如果林如海还有儿子,他的想法也会逐渐变得和李大人一样。

    他和李大人很明显互相欣赏,或许他心底深处真实的想法就是李大人这样

    李大人能当着这么多晚辈对她认错,可能林如海还做不到呢

    李大人一生无妾,也是林如海没做到的。

    姜宁以前还在想,就算林如海真和别人生了儿子,可能也不算坏事。

    但现在,她完全不希望林如海再有儿子了。

    他一定会把儿子的利益放在女儿们之前。

    她从前怎么没想到呢

    她真是糊涂了

    邓老太太便让李大人托姜宁给邓家的女孩儿请习武先生。

    姜宁自然答应下来“只是我的两位师父是让奶哥哥帮忙请的。奶哥哥出海行商,我来之前管家去寻了,还没寻到,恐怕要等等才有消息。”

    奶哥哥谢寒已经到了济南林第。

    林如海亲自出来迎接他,说一声“谢兄来得好晚,姜妹妹已出门快半个月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