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乔和杜如晦来到张掖之后,李玄霸终于能腾出手做自己擅长的事。
说实话,内政和吏治不是李玄霸擅长的事。他前世连公务员都没当过,对官僚系统一无所知,只能拿着自己当网商时的经验硬套。
虽然有高颎和宇文述的教导,李玄霸在这方面的本事已经超出寻常人,但比起房乔和杜如晦这两个真正的天才,他还是不够看。
何况房乔和杜如晦还有“房谋杜断”的合体技。
因中原混乱,杨广此刻派不出人手赴任西海郡郡守。李世民身为攻下西海郡的虎贲郎将,依照战时规则,暂代西海郡郡守。
张掖郡的郡守似乎察觉到了什么,隐晦地表示投诚,主动当起了吉祥物。
虎贲郎将虽然从“将军”改名为“郎将”,但这个职位原则上是有开府的权力。现在天下大乱,别说虎贲郎将,就是鹰扬郎将都开始自己任命属官。李世民自然也有资格任命属官。
张掖郡和西海郡的内政吏治就交到了李世民的属官,房乔和杜如晦手中。
西海郡和张掖郡正好在祁连山脉南北,翻山就到。
如果不翻山,那么从张掖郡到西海郡,需要沿着祁连山脉走一遍河西走廊,先往东南经过武威郡和西平郡,然后往西折到西海郡。四个郡呈现“”的形状。
这四个郡都是军事重镇,皆设有鹰扬府。李世民身为虎贲郎将,是这四个郡鹰扬府郎将的直接领导。
将来武威郡鹰扬郎将李轨会杀掉原本时空中的虎贲郎将造反,将河西之地收入囊中,自称大凉王。
李玄霸没有告诉一哥和房乔、杜如晦这个未来,以免干扰他们的判断。
他相信一哥已经是河西之地名义上的最高军事领导,“房谋杜断”肯定能轻松将河西之地收入一哥囊中,不用自己多嘴。
房乔和杜如晦得到李玄霸这段时间搜集的河西之地的资料后,心情很轻松。
他们显然也很有自信,迅速将河西之地打造成李世民的根据地。
房乔保证道“别说河西之地,敦煌郡和更远的伊吾郡,也是主公囊中之物。”
杜如晦懒洋洋道“我和老房如果连这都做不到,还当什么宰相不如让给薛收和魏徵。”
李世民被逗笑了“何至于直呼他们姓名薛收字伯褒,魏徵字玄成,别乱叫。”
杜如晦摊手“我记忆力不好。”
李世民笑得直不起腰,不断拍打李玄霸的手臂“哈哈哈哈阿玄,笑死我了。”
李玄霸嫌弃地躲开一哥的拍击。有什么好笑的,毛病。
房乔干咳一声,转移话题“内政吏治都交给我们,大德,你做什么后勤”
李玄霸道“我以后会主管军队后勤,不过现在这些工作暂时给一哥自己管。我要出使西突厥。”
房乔大惊失色“你一个人去”
杜如晦看向李世民,皱眉道“我不同
意,太危险。”
李世民叹气道你以为我想同意吗但阿玄说只有他能说动西突厥可汗出兵东突厥,我也没办法。我倒是想和他一起去,可他说我现在需要坐镇张掖。
想看木兰竹的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吗请记住的域名
李世民沉沉地叹了好几口气,继续道“他已经决定的事,我相信他。我会让周达和罗士信一同承担阿玄的护卫。”
房乔道“大德,为何你突然想要联合西突厥是担心东突厥与大隋走得太近吗”
李玄霸摇头“正好相反,东突厥的始毕可汗已经对大隋有反心,他会趁着大隋势颓壮大。”
李玄霸冷笑了一声,道“隋末唐初所有称帝称王的人全部向始毕可汗称臣,包括大唐。”
房乔和杜如晦脸色大变。
他们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耸肩“虽然我很想说,唐高祖肯定是我父亲,向东突厥称臣和未及弱冠的我没关系。但以我父亲的性格,若不是情况太危急,也不可能做这种事。这件事是大唐整个朝廷作出的选择。父亲真是屈辱啊。”
李玄霸道“没关系一哥,东突厥在你登基当月兵临渭水。你也挺屈辱的。”
李世民把李玄霸一按,给李玄霸来了个十字固定,疼得李玄霸“嗷嗷”叫“阿玄闭嘴”
房乔和杜如晦看得直摇头。
房乔道“未来的事就别说了,反正会改变。”
杜如晦道“以李一的性格,肯定很快就会报复回来。这点小屈辱有什么好说的。”
李世民松开可恶的弟弟,道“对啊,阿玄,快说你预见中的我怎么报复回来的。”
李玄霸揉着胳膊道“贞观四年灭东突厥,俘虏颉利可汗到长安当众献舞。”
李世民吹口哨“哇哦。”
房乔拈须“还行。”
杜如晦大笑“可以可以。”
李世民兴致勃勃道“是我御驾亲征吗”
李玄霸翻白眼“想什么呢当了皇帝哪还有机会亲征乖乖在长安搞你的后勤。”
李世民点头“明白了。你乖乖在长安搞后勤,我御驾亲征。哥的灭国之功就靠你了,阿玄”
李玄霸差点被口水呛到。
房乔和杜如晦都忍俊不禁。
李世民摆摆手“行了,你预言中的事多半不会发生,但跳舞可以有。无论东突厥还是西突厥,听说他们都挺会跳舞。阿玄,交给你了,争取让东突厥和西突厥两败俱伤。我当皇帝后,御驾亲征把两个突厥都灭了。”
李玄霸道“东突厥和西突厥灭亡之后,唐朝的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无法管辖太远的国土,导致了突厥原领地的权力真空,让突厥势力复兴,和回纥国、吐蕃国的崛起。等打败东西突厥后,最好别一口气灭了,把他们分散成几十个小国才更符合大唐的利益,就像是汉朝的推恩令一样。”
李世民道“我也是这么想。等先灭了西突厥和东突厥再说吧。阿玄,要不要等长孙四郎来了再一起去
”
李玄霸道不用。我离开后,维护包括回纥在内的铁勒诸多部落的关系,就交给长孙四郎。一哥你抓紧时间练兵,最好有机会就找借口和东突厥、吐谷浑残部打仗。没有武力,所有计谋都是空谈。
想看木兰竹写的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第 115 章 双标的骨肉相残吗请记住域名
李世民笑道“我知道我知道,我才是最重要的,哈哈哈哈哈。”
李玄霸点头“没错,你才是最重要的。”
李世民笑声一滞,尴尬地摸了摸鼻子“阿玄,你还是否认吧。”
见到李世民居然会尴尬,这下轮到李玄霸、房乔和杜如晦笑了。
计划订下。
李世民的负担极重,要一边练兵抽空打仗,一边和房乔、杜如晦一起处理内政吏治,一边维护和铁勒部落的关系。
待房乔和杜如晦理顺河西之地的情况之后,李世民才能放手具体的内政吏治事务,只做最后批复拍板;待姗姗来迟的长孙无忌赶到时,李世民才能进一步从琐事中脱身,真正成为“大领导”。
现在李世民还要招揽属官,琢磨诏令,这些工作本预定是魏徵或者薛收来干,但这两人归来的时间都遥遥无期,只能李世民自己绞尽脑汁奋笔疾书。
李世民叹气“薛收究竟要在倭国停留多久他干什么了薛老师都在信中担心他的安全了。”
房乔道“我路过大兴拜访薛公时,薛公说薛伯褒再不回来,就推荐族侄薛元敬或者薛德音来辅佐你,抢了薛伯褒的位置。”
薛元敬、薛德音和薛收是薛氏最厉害的三位族人,都是少年天才,并称“河东三凤”。薛元敬和薛收都跟随李世民,薛德音眼瞎跟了王世充被杀。
李玄霸眼眸微动。
这一世薛家最有声望的薛道衡没死,坚定不移地站在一哥这边,薛德音如果再眼瞎,那真是活该了。
说到底,薛德音怎么能眼瞎到选王世充啊,哪怕选窦建德都行啊。
不过薛德音出身“关中郡姓”的河东薛氏,大概是看不起窦建德的平民出身吧。
至于不选一哥也很正常。“河东三凤”中的薛元敬和薛收都投奔一哥,他或许认为自己在一哥那里得不到重视。
事实上估计也是如此。一哥的眼神很毒辣,对早逝的薛收最为器重直言其可为相,对薛元敬虽信任但只是让其掌文书工作。薛德音擅长的也是文书工作,肯定比不过薛元敬。
希望薛德音这次别头昏,不被重用也比掉脑袋强。一哥将来砍掉好友薛收族兄的脑袋时一定会很很为难。
李玄霸在心中假惺惺地给薛德音掉了几滴鳄鱼眼泪,并用心声告诉了一哥,薛德音可能会被一哥砍脑袋的未来。
李世民狠狠翻了个白眼呸
他才不会自己砍,真的要砍就先支开薛收,把这个差事推给别人。
而且薛老师还活着,说不准他和父亲求情几句,薛德音就不必死了。
李玄霸在心音中提起了薛德音的死,让李世民联想到了杜如晦的叔父。
李世民对李玄霸道“对了,克明已经知道你会谶纬,他叔父和兄弟的事可能会在未来发生的纠葛是不是该告诉他了”
“哦,对。”李玄霸一拍脑门。
还是一哥心细。他事情太多,都差点忘记了。
杜如晦心头一紧“不会我叔父真的对我长兄和幼弟”
李世民道“你猜对了。你叔父杜淹投奔王世充后,让王世充杀了你兄长,并囚禁你幼弟。”
杜如晦破口大骂“我兄长在家中就已经对他多番忍让他居然残害子侄禽兽不如”
李玄霸道“杜淹乃是继室所生,你父亲虽去世,兄长是家中嫡长,继承家中所有财产和人脉。他与其母自然不忿,想杀你们很久了。剩下的我单独和你说。”
李世民道“去吧。克明,你放心,阿玄的口风很严,他单独告诉你的事,连我都不会告诉。玄龄也是,不用担心他有谶纬之能后会对我透露过多你们的隐私。”
房乔道“我相信他。”
杜如晦拉着李玄霸往外走“我也相信李三。”
等杜如晦和李玄霸离开后,李世民对房乔道“阿玄说,杜淹投奔王世充,本按罪当诛,将来他弟弟会以同族之人相残太悲哀劝说克明援救杜淹,克明只能同意。你将来还会因为杜淹有才,让我招揽他。”
房乔平静道“公是公,私是私。杜淹按罪当诛,岂能因为杜克明私情就获救这岂不是拿国法当儿戏谶纬是谶纬,现实是现实。”
李世民笑道“我也如此想。杜淹即使再有才干,这样的品德我不放心用。”
李世民的笑声微冷“不为被害死的兄长伤心,反倒同情杀人的杜淹,克明的幼弟也不是什么好人。”
房乔颔首赞同。
他心想,以主公对大德和李五郎的爱护,杜克明幼弟对护着他的兄长如此冷漠,主公肯定厌恶至极。这人以后是难以入仕了。
杜如晦把李玄霸拉到一边后,道“有什么是连李一都不能听的”
李玄霸道“王世充战败后,杜淹按罪当诛。你幼弟杜楚客以你兄长已经被杀了,所以不能杀你叔父,否则同门相残太悲哀为由,逼迫你为杜淹求情。”
杜如晦骂道“杜淹按罪当诛,和我同门相残是什么关系他岂不是说杜淹无辜,是我陷害”
杜如晦气得背着手来回走了几圈,然后继续骂道“兄长对他无微不至,我看只有兄长被杀,他还活着,定也有兄长之功。他不思报仇,却想着用这件事搏名声他究竟是我和兄长的胞弟,还是杜淹的儿子这为了名声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怎么和杜淹一模一样”
杜淹就是为了名声无所不用其极,故意装隐士等隋文帝征召。隋文帝识破,厌恶至极,将其流放江南,花了好大劲才返回大兴。
李玄霸道“你一眼就识破了他是踩着你和你兄长扬名,倒是很敏锐。”
杜如晦苦笑“若我遇见这件事,即使识破又如
何只能按照他的谋划做。”
杜楚客不仅是杜如晦的弟弟,还是受害人之一。他都这么说了,杜如晦若不做,就是坐实了杜楚客杜如晦为报仇陷害杜淹的事。杜如晦的名声就受损了。
11本作者木兰竹提醒您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如今“家族”十分重要,京兆杜氏又是高门大族,杜如晦不可能不受名声所累,维护“家族”脸面。
李玄霸淡漠道“他劝说你的理由是骨肉相残太过悲哀,但却怂恿一哥次子夺嫡。”
杜如晦呼吸一滞,面色一僵。
李玄霸讥笑“虽然一哥的太子后来很荒诞,但他怂恿一哥次子夺嫡的时候,太子还很完美。夺嫡必定伴随骨肉相残,说好的骨肉相残太过悲哀呢”
杜如晦双手攥紧,指甲紧紧镶嵌进手心“他的结局呢”
李玄霸继续淡漠道“杜楚客帮魏王夺嫡被贬,一生只是个县令;你次子是一哥女婿,却帮太子谋反,坐罪伏诛,牵连你长子流放岭南;三子没被牵连,虽爵位断了,但将你这一脉顺利延续了下去,仍旧是官宦世家。”
杜如晦苦涩道“主公看在了我的面上,才会如此处理。”
李玄霸道“是啊,谋反都没有牵连你全家。”
杜如晦哽咽“是我无能,教子无方,伤了主公的心。”
李玄霸道“是你早逝,教子不能,导致家门不幸。好好养生,你若活着,杜荷岂敢谋反对了,杜荷出生没”
杜如晦深呼吸,松开紧握的拳头”还没。”
李玄霸道“等你次子出生,改个名”
杜如晦故作轻松道“好主意。”
李玄霸没再说话,让杜如晦缓和情绪。
半晌,杜如晦神色如常“怪不得你不告诉主公。”
李玄霸道“我不告诉一哥,不是担心他因你儿子的事迁怒你,而是不想让他过早伤心。”
虽然他早早给一哥打了预防针,告诉一哥他未来的太子会变成一个“精神小伙”,但“谋反”和“最爱的两个儿子手足相残”这种事,还是晚点告诉一哥吧。
一哥才十四岁,现在就知道这么残忍的事,也太惨了。
杜如晦道“你说得对,他还年少,别给他心里增加太多负担。而且有你在,未来必不会这样。”
李玄霸道“或许吧。缓过劲了回去”
杜如晦道“好。”
两人回到屋内,李世民正和房乔商议招揽人才的事。
见两人回来,李世民抬头“说完了克明,你干脆把你兄长也叫来,留你叔父和幼弟两人在一起蛊斗。”
“什么蛊斗李一你会不会说话”杜如晦黑线,“我会让兄长带杜楚客回大兴。”
杜淹和他的兄长都在朝中任职,所以住在洛阳。杜楚客年少,为兄长所养,也住在洛阳。
只要避开杜淹,他的兄弟就不会被谋害。
李世民问道“杜楚客你如何处理”
杜如晦道“长兄如父,兄长在,杜楚客不敢乱来。我和兄长皆在朝中为高官,一家不能出三个高官,他就赋闲在家吧。”
李世民笑道你对兄长如此推崇,将来记得介绍给我。不过你在朝中为宰相,你兄长就只能外放。他可擅长治理地方
木兰竹的作品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杜如晦的语气中露出淡淡的自负“一郡一州之事,轻而易举。”
李世民道“那就这么定了。好了,这件事揭过,赶紧过来帮我一起头疼。可恶啊我都有天下无敌的名号了,怎么士人还是不肯来投我”
李玄霸慢悠悠道“是战无不胜,不是天下无敌。谁让你才十四岁”
李世民道“战无不胜和天下无敌别区别。可恶啊莫欺少年穷将来有的是他们后悔”
李玄霸刚说了太多话,正捧着水喝,一口喷到了一哥头上。
李世民抹脸“阿玄,你干嘛呛到了”
李玄霸不,我只是想到了后世的一个笑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莫欺中年穷,莫欺老年穷,死者为大”。
李世民摸出手帕擦脸的手一顿,将帕子团成一团朝李玄霸砸去。
房乔伸手接住帕子“好了好了,你们兄弟一人要吵,等说完正事再吵。先干正事。”
李世民吓唬道“等会儿收拾你”
李玄霸耸肩。怕你不成。
杜如晦被李世民和李玄霸兄弟打闹的欢快感染,心头阴霾散去不少。
他想,李三比以前更爱惹李一“生气”了,这是李三所说的“中一期”到了
十月,西突厥射匮可汗同意与李玄霸在伊吾郡相会。
伊吾郡在西突厥和大隋的交界处。虽十一月天寒地冻,但张掖到伊吾郡会穿越沙漠,气候干燥,没有大雪封路,只要做好保暖,就能安全到达。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左翊卫将军薛世雄便是在十月率军横跨沙漠,逼降伊吾城。
李玄霸准备了充足的炭火和物资,前往伊吾城与射匮可汗会谈。
说是秘密前往,但李玄霸都懒得假装商队。西域这一块几乎已经和中原完全失联,消息不经过虎贲郎将李某某传递,根本到不了中原。他就大摇大摆地领着一众兵卒去了。
李玄霸刚走半月,长孙无忌就匆匆到来。
听到李玄霸没等他时,长孙无忌十分不满,骂李玄霸不够朋友,居然不带他一起去。
李世民给他塞了一堆活干,长孙无忌才闭嘴。
长孙无忌的到来,带来了中原最新的消息“陛下的病情好转,已经回到洛阳。太子在陛下重病期间饮酒作乐,被陛下解除所有职位,勒令闭门反省。”
李世民叹气道“一表兄危险了。”
他想起一表兄给他和阿玄写的信。
杨暕在信中说,大表兄临终前的担忧成真,他心中悲愤,却又无可奈何。
杨暕只是在信中一通抱怨,没有说自己将如何应对,也没有向李世民和李玄霸请求什么。
他只是抱怨而已。
李世民看出杨暕不想牵连他和弟弟,不由心酸。
他下定决心,将来竭尽全力从父亲手中保住一表兄的子嗣。
而一表兄的命运,他就无能为力了。
长孙无忌道“太子表现很谦虚恭顺,熬过这一劫,应当无事。”
李世民摇头“只要皇帝开始忌惮太子,无论太子是桀骜还是恭顺,都会加深他的厌恶。当初张衡便是如此。”
长孙无忌一愣,然后叹气“皇帝病愈后,应该会恢复理性。”
李世民无奈“四郎啊四郎,你当着我的面,还遮遮掩掩什么爽快些。”
长孙无忌无语。我爽快什么爽快地说皇帝坏话</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